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0280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素质升级检测新人教版必修5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1月16日,5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

②在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名人”辈出,而过去要成为名人必须某一领域出类拔萃,才能通过薪火相传、书籍记载等方式广为人知。

③在跨年雾霾中,防霾产品各类繁多,花样翻新,但是经科学研究证明,许多被宣传得天花乱坠的产品纯粹是无稽之谈。

④特朗普早在大学时代就孜孜不倦地汲取商业领域新知,加上父亲耳提面命的教诲,年轻的特朗普就已蠢蠢欲动,欲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

⑤他读了青年作家郝景芳的获奖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后,掩卷深思,惊觉人生如梦,白云苍狗,因此不必执念太多,要学会放手。

A.①⑤         B.②③

C.①④D.②⑤

【解析】 ①纷至沓来:

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②薪火相传:

原意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

后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③无稽之谈:

毫无根据的说法。

④蠢蠢欲动:

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⑤白云苍狗:

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A.在“大数据,云分析”的理念渐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互联网+”会给中国人带来福音?

正因为这样,不法分子才会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来欺骗网民。

B.如何才能让美国航母远离南海,关键的问题还是我国军事实力在起作用,军事落后必然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军事强大往往又是以发达的科研水平为前提的。

C.2017年,江苏高考本二本三合并分数线,这将加快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与规模,高校也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与学科。

D.第八十九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已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成龙也受邀参加,这吸引了全世界近百个媒体的记者和编辑前来采访报道。

【解析】 B.“关键的问题是……起作用”,结构杂糅。

C.“加快……规模”动宾搭配不当。

D.“近百个……编辑”有歧义。

3.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C )

欣赏写景美文的同时,我们很快联想到咏物佳作。

景与物有时是难解难分的。

物的概念很宽泛,除了人,其他一切__①__可以统统称作物,__②__景物不同于动物,动物不同于植物,景物与植物又有密切关系。

有些“物”可总称事物,而某一件又不能等同于事物。

__③__写人的一部分,如手、脚、衣、饰,到底属于“写人”还是“咏物”?

看起来很复杂。

__④__,细分是不必要的,文学艺术毕竟不同于其他学问,__⑤__从审美出发,于描写对象、方法上大致划分,__⑥__赏析,能够意会即可。

A

也许

虽然

假使

然而

只须

惠于

B

抑或

不过

如果

本来

只有

利于

C

或许

但是

倘若

其实

只要

便于

D

大抵

可是

若要

但是

无论

益于

4.下列对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A.上联:

飞阁排云入 下联:

垂杨夹道生

B.上联:

山光扑面经新雨下联:

历尽艰难好做人

C.上联:

几家深树碧藏楼下联:

一壶清茶知真味

D.上联:

花开阴影浓下联:

花谢白玉落

【解析】 A项上下联格式均为:

名词+动词短语+动词;B项上联格式:

名词+动宾短语+动词+偏正短语,下联格式:

动词+名词+形容词+动宾短语;C项上联格式:

偏正短语+偏正短语+形容词+动宾短语,下联格式:

偏正短语+偏正短语+动词+偏正短语;D项上联格式:

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下联格式:

名词+动词+名词+动词,而且上下联皆以“花”字开头。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我们的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指不同因素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和六律”才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和五味”才有香甜可口的佳肴,如果都是同一个音符,便不成曲调。

我们发展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

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参与其中,共同解决世界难题,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那么,中国要发展文化影响力,应该用什么来面对世界?

如何面对世界?

我们可以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也可以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但这些是否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最核心东西?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西方对于中国,也往往赞扬中国的古代文化,甚少尊重当代文化。

到了21世纪,情况已有所改变,中国正在产生一些新的“中国思想”,引起了世界性的震动,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同。

比如,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提出“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引发热烈讨论。

这些“中国思想”并不是凭空诞生,它们从中国文化的根底发芽,由中国和西方学者共同研究、共同提倡,继而让全世界受益。

可见,中国文化要产生影响力,就要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林语堂在上世纪30年代时,用英文写就《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在国外非常畅销,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在阅读。

为什么林语堂这么受欢迎?

在我看来,这主要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外国读者当朋友看待,以和平的心态、自由的精神和杰出的文字从容自若地娓娓道来。

但直到今天,为何还没出现一本能与以上两本书的影响力媲美的作品?

我想主要还是态度不对:

要么逢迎西方思想和外国读者;要么就是大国主义、与之“不来往”。

不同文化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

这种对话并非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

多种文化的共处,更要强调不同、差异、尊重别人的意见,因为“不同”更易摩擦出新火花。

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的文化自觉而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而且了解,唯此,大家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

(节选自《中国应向世界贡献思想》,有删改)

5.下列关于“中国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文化影响力”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我们发现文化影响力,寻求的并非中国文化的单边统治,而是世界文化的多元共生。

B.在纽约时代广场放一部广告或在海外搞一场很精彩的演出或展览。

C.不同文化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对话关系,我国文化历来提倡“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D.中国应向世界贡献新的思想,能够同他人一起解决人类共同的难题。

【解析】 A项答非所问,说的是发展文化影响力的目的,并非做法。

B项不是作者提倡的最佳做法,因此也不是发展文化影响力的核心。

C项内容不符合题意,完全是两个不相干句子的组合。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 )

A.在一个多元的交响乐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很重要的一个声部,只要参与其中,就能开创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B.因为中国没有独立的、足以影响世界的思想,所以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大国。

C.林语堂基于他对中国文化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把国外的读者当成朋友看待,所写的《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深受外国读者的欢迎。

D.一些中国青年学者提出“冲突最小化是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等“中国思想”,从中国文化根底发芽,保有中华民族特色,因而能让全世界收益。

【解析】 A项牵强附会,解释与引文不对应。

B项是英国撒切尔夫人的断言,并非作者的观点。

D项添油加醋,说法不够准确。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逢迎国外读者,接受西方思想,毕竟外国文化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B.强调不同与差异,尊重别人的意见,与多种文化和谐共处,对自己的文化自觉且热爱,对他人的文化同情且了解。

C.以思想统一为目的,以覆盖或同化对方思想为手段,广建孔子学院,发扬中华文化。

D.各国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很多是无法学习与沟通的,因此不必学其他国的文化。

【解析】 A项崇洋媚外,发展文化并不能完全借鉴外国的文化。

C项夜郎自大。

D项孤芳自赏,说法本身就错误。

只有B项才是中国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黄贞麟,字振侯,山东即墨人。

顺治十二年进士。

十八年,授安徽凤阳推官,严惩讼师,州郡懔然。

值大旱,祷雨未应,贞麟曰:

“得无有沉冤未雪,上干天乎?

”于祷雨坛下,立判诸大狱,三日果雨。

江南逋赋案兴,蒙城、怀远各逮绅民百余人系狱候勘。

狱不能容,人皆立,贞麟以彼逋赋皆未验实,不忍令死于狱,悉还其家。

及讯,则或舞文吏妄为注名,或误报,悉原而释之,保全者五百家。

河南优人朱虎山,游食太和,发长数寸,土猾范之谏与昝姓有隙,诬以藏匿故明宗室朱虎山谋不轨。

事发,江宁推官不敢问,以委贞麟。

贞麟力白其诬。

逮至京师复勘,刑鞫无异,贞麟乃释昝姓而治之谏罪。

颍州民吴月以邪教惑众,株连千余人,贞麟勘多愚民无知,徒坐月及为首者。

捕人索财于水姓,不得,指为月党,追至新蔡杀之。

乡人来救,并诬为月党。

抚镇发兵围之,系其众至凤阳。

贞麟廉得实,惩捕而尽释新蔡乡人。

其理枉活人多如此。

旋以他事解官,后得白。

康熙九年,授直隶盐山知县。

地瘠而多盗,立法牌甲互相救护。

有警,一村中半守半援,盗日以息。

清里役,逃亡者悉与豁除,不期年,流民复业数百家。

十二年,旱,谓父老曰:

“勘灾者至,所需惟官是责,不费民一钱。

”及秋征,吏仍以旧额进。

贞麟曰:

“下输上易,上反下难。

待准蠲而还之,反覆间民必受损。

”立令除之。

又永革杂派陋例,民皆感其惠。

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值大旱,祷雨未应值:

遇到

B.土猾范之谏与昝姓有隙隙:

隔阂

C.徒坐月及为首者坐:

犯罪

D.不期年,流民复业数百家期年:

一整年

【解析】 C项坐应为“定罪”“判罪”。

9.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A.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

B.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

C.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

D.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

【解析】 原句:

复擢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丁徭重,力请减之。

监督京左、右翼仓,因失察侵盗罢职,卒于家。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黄贞麟疾恶如仇。

在任安徽凤阳推官时,严惩了为非作歹的讼师,使州郡风气纯正。

后来又惩治了诬陷他人的“土猾”范之谏。

B.黄贞麟善于断案。

在吴月一案中,捕快因索要钱财不得而诬陷百姓为吴月同党,黄贞麟查得实情,惩治了捕快,释放了被诬陷的人。

C.黄贞麟爱护百姓。

任直隶盐山知县时,因发生旱灾而下令免除部分赋税,又永远革除不合理的摊派,并请求减免山西闻喜邑的徭役。

D.黄贞麟处理政事有方。

盐山多盗贼,黄贞麟就制定牌甲互相救护制度,一旦有警报,全村人就“半守半援”,使偷盗现象一天天减少。

【解析】 C项,“请求减免山西闻喜邑的徭役”发生在黄贞麟任户部山西司主事时。

所以选C。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及讯,则或舞文吏妄为注名,或误报,悉原而释之,保全者五百家。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勘灾者至,所需惟官是责,不费民一钱。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等到审讯时,那些文吏有的胡乱给他们捏造姓名,有的误报姓名,黄贞麟查清后都原谅、释放了他们,得以保全的有五百多家。

(2)查看灾情的官员来了,所需要的只要求官府供应,不应耗费百姓一文钱。

【参考译文】

黄贞麟,字振侯,山东即墨人。

顺治十二年进士。

十八年,被授予安徽凤阳推官,严厉惩罚为非作歹的讼师,州郡风气很正。

遇上大旱,祈祷上天降雨没有灵验,黄贞麟说:

“难道是有旧冤未能申雪,冒犯了上天吗?

”于是就在坛下祈祷下雨,立刻判决诸多大案件,三天之后果然下了雨。

江南拖欠赋税的案件发生,蒙城、怀远各地各自逮捕了士绅百姓百余人囚禁在狱中等待调查。

监狱不能容纳这么多人,人们只能站着。

黄贞麟认为他们拖欠赋税都没有审验查实,不忍心让他们死在狱中,就让他们全部回家。

等到审讯时,那些文吏有的胡乱给他们捏造姓名,有的误报姓名,黄贞麟查清后都原谅、释放了他们,得以保全的有五百多家。

河南优人朱虎山,游历就食于太和,头发长达数寸,当地狡猾的人范之谏和昝姓有矛盾,诬陷说昝姓家窝藏原明朝皇族朱虎山图谋不轨。

事情被检举,江宁推官不敢审问,把案件委托给黄贞麟。

黄贞麟极力申明这是诬告。

等到到京师重新审查,审讯没有不同,于是就释放了昝姓,治范之谏的罪。

颍州百姓吴月用邪教迷惑民众,被株连的有千余人,黄贞麟查验实情为百姓愚昧无知,只判决吴月及为首的几个人犯罪。

捕快向水姓人家索要钱财,不得,就指证水姓人家为吴月的同党,到新蔡追杀水姓人,乡人来救水姓人,也一并被诬为吴月的同党,抚镇发兵包围了乡人,逮捕了许多人押解到凤阳。

黄贞麟查得实情,惩治了捕快,全部释放了蔡乡人。

他审理冤枉的案件救活人们大多像这样。

不久因为其他事情被解除官职,后来又得以辩白。

康熙九年,被授予直隶盐山知县。

当地土地贫瘠,盗贼很多,黄贞麟就制定牌甲互相救护制度。

一旦有警报,全村人中一半在家坚守,一半出去帮助捉拿盗贼,偷盗现象一天天减少了。

清查乡里劳役,逃亡的全部免服徭役,不满一年,逃亡的百姓回家以农为业的就有几百家。

十二年,大旱,黄贞麟对百姓说:

“查看灾情的官员来了,所需要的只要求官府供应,不应耗费百姓一文钱。

”等到秋季征税时,官吏仍然按照原先的数额上报。

黄贞麟说:

“百姓向上交税容易,官府返回给百姓就难了。

等到批准免除的数额定下来再退还赋税,这一来一回之间,百姓一定会受损失。

”立刻下令免除部分赋税。

又永远革除各种不合理的摊派,百姓都非常感激他的恩德。

又被提升为户部山西司主事,山西闻喜邑人丁徭役重,黄贞麟极力请求减免。

担任京左、右翼仓的监督,因为被盗失察被罢免职务,后来在家中去世。

12.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

(1)~

(2)题。

(8分)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

谢逸

豆蔻梢头春色浅。

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红日三竿帘幕卷。

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

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

独倚阑干凝望远。

一川烟草平如剪。

注:

①豆蔻:

植物名,春日开花。

诗词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②步摇:

古代妇女首饰。

以下三句皆写妇女的首饰。

 ③烟草:

形容草色如烟。

(1)下列对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DE )

A.开篇“豆蔻梢头春色浅”,巧妙地隐括了杜牧《赠别》诗中句: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既明写春色尚浅的初春时节,又暗指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

B.第三句写和缓的春风徐徐拂动着薄薄纱衣的长袖,从服饰的描写中,使人想见少女楚楚动人的身姿。

C.上片结尾一句,写生机勃勃的春燕楼阴中比翼双飞,轻盈自如,这情景不由得触动了少女的情怀。

D.结尾一句写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视野远处,只有“一川烟草平如剪”。

E.此词以委婉含蓄的笔调,写女子面对春天的美丽景色,盛装打扮,倚栏眺远的喜悦之情。

(2)与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相比,两首词结尾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结尾一句写女主人公所盼望的人终于出现”错误,并没有出现。

E.此词写女子春日里见春燕双飞而自悲独居、油然怀远的情怀。

(2)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结尾直抒胸臆,卒章显志(选其一即可)以“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出了自己去国离乡、沦为阶下囚后内心浓重的愁苦之情。

谢逸的《蝶恋花》结尾则是以景结情,融情于景。

(选其一即可)“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写女子希望心上人归来而倚着栏杆远望,却只看到那一平如剪的带着烟雾的芳草地,含蓄蕴藉地表达了女子极度失望的惆怅伤感之情。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5分)

飞鸟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诗文中,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怀抱的载体。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借鸟鸣渲染离情;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借飞鸟体现明媚春光:

再如庄子《逍遥游》用“水击三千里,⑤________________”的大鹏来寄托高远的人生理想。

【答案】 ①杨花落尽子规啼 ②闻道龙标过五溪 ③沙鸥翔集 ④锦鳞游泳 ⑤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五、(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6题。

白层古渡

欧阳黔森

①白层街上的房屋已经破败不堪了,曾经代表一级政府的房子也只剩下一些断垣残壁。

该搬走的都走了,只有脚下的石板光溜溜的,延伸着一条曾经热闹的小街。

走在这石板上,面对这些泛着青光,闪烁着千年光晕的石头,我真的不知该说点什么。

我也曾扭头试图对别人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把涌上喉咙的话生硬硬咽了下去。

说什么都是多余的,就像这石块一样。

面对着这些,我几乎不能开口讲话,甚至与这儿无关的话。

是的,这原本是不该有话的时候。

②北盘江大峡谷曾名列《中国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丽的峡谷”之一。

在这样的峡谷里,美丽是不用找的。

人在其中,前面是美,左右是美,回头还是美。

这里的美,拥有一种固体的、凝滞的状态,伸手可及。

这里的美除了让人愉悦的景色,还有它历经千年的历史沉淀。

③这里是白层,当地人叫它白层渡口,白层以外的人叫它白层古渡。

一个“渡”字,还不能体现它的重要。

一个普通的地方或河流,会因为人的需要成为渡口,也会因为人的原因被轻易废弃。

一个渡口被冠以“古渡”之名,说明它的存在曾在数十代人的生活中长时间地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白层古渡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它在古夜郎国时就是交通要道,肩负着古夜郎与外界的迎来送往之重托。

在清代,白层成为贵州乃至整个云贵腹地进出广西到广东的重要通商口岸。

内陆的桐油等山货从这里运往两广,两广的盐巴等海货从这里运往川、滇、黔等边区,盛极一时的白层渡口被誉为“黔桂锁钥”。

④走近白层,最先看到的是一座古拱桥,拱桥下面是碧蓝剔透的丝湾河。

河水过了拱桥,一下子就宽阔了,白花花的水不再湍急,在缓流中变幻成了处子般的碧蓝。

这碧蓝在不远的五十米处与北盘江汇合。

北盘江的水是污浊的,这碧蓝一头扎进去,便不见了半点的晶莹剔透。

北盘江从千万年以来的碧蓝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上游修建了火电厂。

火电厂用河水洗煤,这江便不再清澈,什么时候江水会再显碧蓝呢?

除非煤尽了,火电厂消失了。

⑤北盘江上游的火电厂还没有消失,下游的广西境内又要构筑堤坝修建大型水电站。

这个大型水电站将导致白层古渡永远地消失。

⑥北盘江畔的白层人还算幸运,至少比其他地方晚了那么一点被开发。

白层人的迁移绝无挽回的可能。

这里善良的人总是往好处想,他们渴望这次的迁移印证一句老话,树挪死人挪活。

而白层古渡那几十棵枝叶参天的婆娑古榕,那几百年来与一代又一代白层人生死相惜的大树,因为根伸于两岸的土地太久、太深,而无法迁移了。

他们将成为新水库的献祭、牺牲,而且不需要任何的仪式。

对于这些千百年来历经风雨的大树来说,任何的仪式都是苍白的、无力的,甚至是一种侮辱。

这些绿意盎然的大树,在我徜徉的最后一刻,仍然绿意盎然,仍然继续释放着浓酽的、让人神清气爽的氧气,让我在这种无奈中,徒劳地忧伤。

它们俯视浊流滚滚的北盘江,用自己的沉默,来表达对一种无可挽回的沉没的痛悼。

或许,它们早就参透了生命的起承转合,它们对一切早就坦然待之,比起我们人类中间修养最高的圣人还要坦然、自然、从容。

⑦人是有两条腿的,别说挪动一下,就是狂奔飞跑也是可以的。

但是那些与白层人一起生存了上千年的古榕树是无法挪动的。

白层古渡有三十二棵这样的千年古树,其中有一大半将被水淹没。

当年中央红军在这里与敌军作战,强渡过江,打跑了湘军的一个团。

据老人说,轰隆隆的枪炮满天飞舞,却未曾伤到树木一分一毫。

红军留下的标语都是刻在石壁上的,也没有伤到古树的一点皮毛。

至今,那些标语在大树旁的石壁上依稀可见。

大炼钢时期,砍伐了不计其数的森林冶炼那一大堆黑不溜秋的铁块,谁也未敢动这些千年大树。

不想这些大树时至今日将被淹死。

⑧还有两个月,白层古渡只能是在水下了。

对于白层古渡,我只能做这些了。

再无话可言。

⑨说到这里,忘了补一句也是再无可言的事。

与白层古渡淹没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乌江岸上存在了上千年的古纤夫道也将被大坝截流所淹没。

⑩真的,再无可言。

(节选自《白层古渡》,有删改)

14.下列对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碧蓝一头扎进去,便不见了半点的晶莹剔透”写出了人们下水游戏都找不到清澈的北盘江水。

B.由白层古渡被淹到古纤夫道被淹没,作者情感步步推进,表达了作者对大坝截流造成的生态破坏的批判与谴责。

C.文章最后三段写了作者从“无话可说”到“再无可言”的过程,与文章开头“也只剩下一些断垣残壁”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为完整。

D.白层古渡见证过的历史有:

古夜郎国时与外界的交往,清朝时云贵与两广地区的通商,革命时期中央红军与湘军作战,大炼钢时期砍伐森林冶炼钢铁。

【解析】 A项理解错误;B项“批判与谴责”错误,“应是无奈与悲愤”之情;C项照应内容表述错误,应该是与“几乎不能开口讲话”相照应。

15.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1)人在其中,前面是美,左右是美,回头还是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俯视浊流滚滚的北盘江,用自己的沉默,来表达对一种无可挽回的沉没的痛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排比(或反复)。

句式整齐,语意层进,强化了作者对北盘江大峡谷的美丽的赞叹。

(2)拟人。

将古榕树人格化,借助古榕树的沉默与痛悼,表达了作者对失去古榕树的无奈与忧伤。

16.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