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模拟广东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0176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高考模拟广东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卷高考模拟广东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卷高考模拟广东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卷高考模拟广东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卷高考模拟广东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卷高考模拟广东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

《全国卷高考模拟广东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高考模拟广东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卷高考模拟广东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

全国卷高考模拟广东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2020广东高三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满分9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研究生物钟运行的分子机制方面的成就。

他们从果蝇中分离出一种能够控制节律的period(周期)基因,该基因编码的PER蛋白在晚上会在果蝇细胞内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

如图为PER蛋白的合成和分解机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果蝇具有繁殖快、易于培养、相对性状明显等优点

B.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过程①和②发生的场所相同

C.PER蛋白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生物钟运行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人类因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睡眠问题

2.生物概念图是指将一组相关概念用线条和文字连接成图形,直观而形象地表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下列概念图构建错误的是()

A.若1表示细胞膜的成分,2-4可分别表示脂质、蛋白质、糖类

B.若1表示核苷酸,2-4可分别表示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C.若1表示真核细胞具双层膜的结构,2-4可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D.若1表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2-4可分别表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3.下列有关“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进行的,但信息种类一定不相同

B.碳元素不一定以CO2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流动

C.兴奋可以双向传导,但通过突触时一定是单向传递的

D.基因A和a可以双向突变,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4.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非糯性(A)和糯性(a)是—对相对性状。

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

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因某种原因A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其所控制的非糯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

B.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取F1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橙红色花粉粒占1/4

C.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D.若含有a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则非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

3:

1

5.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使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C.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

D.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证明激素调节的存在,并发现了促胰液素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量高的生态系统,其净初级生产量也高

B.影响次级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初级生产量

C.生物量约等于总初级生产量减去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

D.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陆地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更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非选择题:

7.下图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中数字表示气体交换过程,则代表O2出入的是__________,这些过程理论上不会同时进行的是__________。

(2)在过程①②③④同时发生的条件下,叶绿体内从基质流向类囊体薄膜的物质有__________;在CO2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气体交换从仅有⑤⑥变为仅有③④,此过程中叶绿体内[H]的浓度变化是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3)当仅有过程⑤⑥发生时,[H]和O2在__________结合形成水。

此处的[H]与叶绿体内的[H]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4)已知该植物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之比为0.85,在适宜条件下若测得③为20ml/h,则④为__________ml/h;又测得此时②为50ml/h,则①为__________ml/h.

8.番茄(2N=24)是二倍体植物,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D、d位于6号染色体上),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育种工作者为研究这两对遗传性状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

请分析回答:

(1)缺刻叶和马铃薯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

F2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之比不符合3:

1的原因是__________。

控制果实红色与黄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

(2)将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马铃薯叶红果植株所结种子,每株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

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均表现为马铃薯叶红果,有__________的株系F3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马铃薯叶红果:

马铃薯叶黄果=3:

1,有__________的株系F3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____________。

(3)已知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现有基因型为Dd的植株A,其细胞中6号染色体如右图所示。

为了确定植株A的D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作为父本与正常的马铃薯叶植株进行测交。

若F1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若F1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D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

9.正常的昼夜节律行为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褪黑素是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产生的种内源激素,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糖含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细胞呼吸提供充足的反应物;温度、pH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发挥作用。

可见内环境稳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控制人体昼夜节律有关的是__________(填“下丘脑”或“脊髓”)实验发现持续光照可造成小鼠松果体重量减轻、细胞缩小,而人为致盲会使小鼠松果体细胞内褪黑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强。

据此推测:

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白天__________(填“多于”、“少于”或“等于”)夜间;长期熬夜玩手机的人,睡眠质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切除雌鼠松果体,卵巢会增生变大,之后注射褪黑素会使卵巢重量减轻,由此可知褪黑素能__________卵巢发育。

若雌鼠下丘脑、垂体、卵巢间存在分级调节机制,则根据上述实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卵巢细胞含褪黑素受体。

10.为保护褐马鸡及其栖息地,国家在我省庞泉沟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获取了某些数据。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调查褐马鸡在该地区鸟类中是否占优势,属于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的研究范畴。

(2)鸟类丰富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森林的鸟类有96种,灌木的鸟类有57种,草原的鸟类有36种。

森林的鸟类种数远多于灌木和草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鸟类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区内褐马鸡种群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所示(单位:

⨯102j/m2-a)

摄食量

粪便量

呼吸散失

流向下个营养级

158.6

49.8

45.3

16.7

褐马鸡种群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

这些能量暂时储存在_________中,这些能量一部分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以褐马鸡为食的消费者的__________释放,另一部分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__________的分解作用释放。

(4)该保护区还有大量的党参、甘草、连翘、柴胡等药用植物,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__价值。

37.[选修一: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选用纤维素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

()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2)若从土壤中分离生产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____________(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____________,此外培养基中还要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三种)。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反复利用,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_____,生产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

38.[选修三: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注明外均为每空2分)

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植物细胞工程在马铃薯的脱毒及育种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脱毒马铃薯时,外植体宜选用___________(“茎尖”叶片”),不选另一个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常用到愈伤组织培养基、生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

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上,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一团___________。

在再分化阶段,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参与了细胞分化方向的调节,与生根培养基相比,一般情况下生芽培养基中___________。

(3)马铃薯栽培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差,野生马铃薯种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好,但二者存在杂交不亲合性。

利用野生马铃薯种,通过细胞工程改进马铃薯栽培种种质的思路是___________。

(4)避免微生物污染、优化培养条件可提髙植物组织培养的成功率。

在植物组织培养时,应从___________等方面制定措施,减少污染(至少答出2点);在培养室中培养时,注意优化培养环境,控制___________等培养条件(至少答出3点)。

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于果蝇具有繁殖快、易于培养、相对性状明显等优点,所以科学家常常选择果蝇作为实验材料,A正确;过程①和②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大肠杆菌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过程①和②发生的场所相同,B正确;PER蛋白属于胞内蛋白,由细胞质内游离的核糖体合成,不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但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错误;分析图示可知:

PER基因通过[①]转录和[②]翻译过程控制合成PER蛋白,当PER蛋白的含量增加一定浓度后,通过③过程的负反馈调节,使[①]转录过程受到抑制,导致合成PER蛋白速率降低,进而实现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可见,生物钟运行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人类因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睡眠问题,D正确。

2.【答案】B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组成,有的可能还含有胆固醇;核苷酸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五碳糖、含氮碱基和磷酸构成;真核生物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真核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详解】A.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糖类,A正确;

B.核苷酸由一分子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构成,B错误;

C.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都具有双层膜结构,C正确;

D.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D正确。

3.【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能量是单向流动、信息是双向传递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突变后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详解】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不同的对象传递的信息种类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A错误;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形式是CO2,B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通过突触一定是单向传递的,C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A和a可以双向突变,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如AA突变为Aa,或Aa突变为AA,性状都没改变,D正确。

【点睛】解答本体的关键是弄清楚生物学中有关方向的问题,明确信息是双向传递的,兴奋的传递可能是单向或双向的,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性的。

4.【答案】D

【解析】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后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发生改变,即其控制的生物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A错误;用纯种非糯性水稻(AA)和糯性水稻(aa)杂交获得F1(Aa),产生的花粉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

a=1:

1,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橙红色花粉粒占1/2,B错误;二倍体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高度不育,不会产生稻穗、米粒,C错误;若含有a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则非糯性水稻(Aa)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

a=2:

1,卵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

a=1:

1,则其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

Aa:

aa=(2/3×1/2):

(2/3×1/2+1/3×1/2):

(1/3×1/2)=2:

3:

1,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紧扣“含有a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分析D选项,先得出雌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进而判断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5.【答案】A

【解析】考查多项科学发现实验的方法和结论,意在考查学生对科学发现史的关注和基本事实的掌握情况。

【详解】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

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用实物构建了物理模型,B正确.

温特实验用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置于胚芽鞘的切面上的方法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物质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C正确.

斯他林和贝利斯把盐酸处理过的小肠粘膜提取液注入狗的血液,证明激素调节的存在,并发现了促胰液素,D正确.

【点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不是那一个实验证明的,而是总结出来的;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

6.【答案】B

【解析】初级生产量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在初级生产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呼吸消耗掉了,剩下的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这部分为净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随温度和雨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异养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现成有机物质而生产出来的有机物质为次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归根结底是要依靠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所产生的有机物质;,海洋的初级生产量之和只有陆地初级生产量的1/2,但海洋次级生产量却相当于陆地次级生产量的三倍多。

【详解】A.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生物量(干重)的单位通常是用g/m2或J/m2表示,但生物量高的生态系统,其净初级生产量不一定高,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生产量有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由于次级生产量来源于初级生产量,所以初级生产量是影响次级生产量的主要因素,B正确;

C.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C错误;

D.海洋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比陆地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更高,D错误。

7.【答案】

(1).②③⑥

(2).①②和⑤⑥(3).ADP、Pi、H2O、NADP+(4).增加(5).线粒体内膜(或有氧呼吸第三阶段)(6).不是(7).17(8).53

【解析】

【分析】

图示为绿色植物椰肉细胞内线粒体和叶绿体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叶绿体从细胞外吸收的CO2,②表示光合作用释放到细胞外的O2,③表示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从细胞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吸收的氧气,④表示光合作用利用了有氧呼吸产生的氧气,⑤表示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CO2,⑥表示细胞从细胞外吸收的O2。

当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可同时发生的过程是①②③④;当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可同时发生的过程是③④⑤⑥;当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可同时发生的过程是③④。

【详解】

(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若图中数字表示O2交换过程的是②③⑥。

当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可同时发生的过程是①②③④;当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可同时发生的过程是③④⑤⑥;当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可同时发生的过程是③④;对此可推知这些过程理论上不会同时进行的是①②和⑤⑥。

(2)结合前面的分析,在过程①②③④同时发生的条件下,此时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叶绿体内从基质(暗反应消耗ATP产生ADP和Pi,消耗NADPH产生NADP+)流向类囊体薄膜(光反应需要ADP和Pi合成ATP,需要水作为原料以及NADP+合成NADPH)的物质有ADP、Pi、H2O、NADP+;在CO2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气体交换从仅有⑤⑥变为仅有③④,说明该细胞内有氧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变为两个生理过程的强度相等,在呼吸强度不变的前提下,光合作用强度增大,由此说明此过程中光照强度在逐渐增大,此时叶绿体内[H]的浓度逐渐增加。

(3)当仅有过程⑤⑥发生时,说明该细胞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发生,其中[H]和O2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结合形成水。

有氧呼吸中[H](即NADH)与叶绿体内的[H](即NADPH)不是一种物质。

(4)根据该植物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之比为0.85,若测得该细胞吸收的O2(③)为20ml/h,则细胞释放的CO2(④)为0.85×20=17ml/h;根据细胞光合作用利用的总CO2量=光合作用总产生的氧气量,若测得此时该细胞光合作用释放氧气(②)为50ml/h,则该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CO2(①)为50+(20-17)=53mL/h。

【点睛】注意图解中6个气体交换过程中的气体量涉及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的大小关系判断:

当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可同时发生的过程是①②③④;当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可同时发生的过程是③④⑤⑥;当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可同时发生的过程是③④。

8.【答案】

(1).缺刻叶

(2).显性纯合致死(3).两(4).4/9(5).4/9(6).马铃薯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9︰7(7).马铃薯叶(8).缺刻叶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亲本缺刻叶红果×马铃薯叶黄果→缺刻叶红果:

无茸毛红果,淘汰马铃薯叶黄果后,让F1缺刻叶红果自交,分析在F2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之比为2:

1,说明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而此比例不是3:

1,说明显性纯合子(DD)致死;分析在F2中红果与黄果之比为9:

7,符合“9:

3:

3:

1”的变式,说明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假设为B/b、C/c)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中红果是双显性基因控制,即(B_C_),黄果的基因型有多种(B_cc、bbC_、bbcc)。

【详解】

(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于F1缺刻叶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番茄的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缺刻叶。

由于在F2中缺刻叶与马铃薯叶之比为2:

1,说明此相对性状受一对相对性状控制的,而此比例不是3:

1,说明显性纯合子(DD)致死。

由于F1红果番茄自交产生的F2中红果与黄果之比为9:

7,说明控制果实红色与黄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即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根据题意,F2中马铃薯叶红果植株(1/9ddBBCC、2/9ddBBCc、2/9ddBbCC、4/9ddBbCc)自交得F3个体,理论上F2中,1/9的植株(ddBBCC)不发生性状分离,全为马铃薯叶红果;4/9的F2植株(2/9ddBBCc+2/9ddBbCC)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马铃薯叶红果:

马铃薯叶黄果=3:

1;余下4/9的F2植株(4/9ddBbCc)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马铃薯叶红果:

马铃薯叶黄果=9:

7。

(3)若D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植株A(Dd)作为父本与正常马铃薯叶(dd)进行测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Dd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d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的基因型全为dd,表现型为马铃薯叶。

若D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让植株A(Dd)作为父本与马铃薯叶(dd)进行测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6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Dd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只有D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F1基因型全为Dd,表现型为缺刻叶。

【点睛】关键:

分析此题中两对性状需要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即单独分析每一对性状的遗传情况,一方面得出其显隐性,另一方面得出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对数以及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其次是在分析

(2)小题时要抓住其中F2中马铃薯叶红果植株(1/9ddBBCC、2/9ddBBCc、2/9ddBbCC、4/9ddBbCc)中四种基因型及其所占的比例依次分析是否出现性状分离以及分离比的多少。

最后在分子(3)小题时关键要把结论作为一只条件,结合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确定作为父本的(Dd)产生的配子种类。

9.【答案】

(1).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

(2).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下丘脑(4).少于(5).手机屏幕发出的光线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6).抑制(7).不能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

人为致盲小鼠的松果体细胞内的褪黑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强;持续光照可造成小鼠松果体重量减轻,细胞缩小,褪黑素合成应该是减少的,故一昼夜中,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变化规律是白天分泌较少,夜间分泌较多;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长于老年人,睡眠质量也高于老年人。

可见,人体内的褪黑素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而注射褪黑素则会使卵巢重量减轻,据此可以判断褪黑素能抑制性腺发育。

【详解】

(1)内环境的作用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控制人体昼夜节律的有关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褪黑素的合成分泌与日照周期同步。

人为致盲小鼠的松果体细胞内的褪黑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强。

可以推测一昼夜中,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变化规律是:

白天分泌较少,夜间分泌较多,即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白天少于夜间。

长期熬夜玩手机的人,睡眠质量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手机屏幕发出的光线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

(3)实验发现,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而注射褪黑素则会使卵巢重量减轻,据此可以判断褪黑素能抑制卵巢发育,原因可能是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所致。

根据雌鼠体内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发育以及产生卵细胞,根据这个分级调节过程,也不能推断卵巢细胞含褪黑素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