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表格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0108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表格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表格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表格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表格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表格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表格整理.docx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表格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表格整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表格整理.docx

高一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表格整理

历史第四分册知识点表格整理

第2课

君主专制

 

形成

背景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原因

封建贵族总体上已丧失昔日的权势,他们不得不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表现

概述

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差异

法国

16世纪上半叶,法兰西斯一世统治时期,君主专制基本确立

王权较强大

英国

16世纪下半叶(伊丽莎白一世时),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但英国王室从未发展到法国那样强大的地步

王权较弱

 

重商

主义

概述

君主专制初期,英、法两国继续打击大贵族的势力,全力强化王权,并颁布了一系列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商主义政策

理念

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基本形式,发展海外贸易和获取金银货币是积聚财富的主要途径

目的

为国家积聚财富

形式

鼓励商品输出、颁布航海法令,给予贸易公司垄断权等等

结果

从事商业活动的资产阶级大获其利

第3课

开辟新航路

 

必要性

 

根本原因

经济根源

15世纪,西欧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

黄金是当时的主要货币,尤其在国际贸易中。

西欧黄金产量本来就有限;又在与东方贸易中出现逆差,致使黄金和白银外流。

市场上货币普遍短缺

社会根源

东西方贸易使西欧人对东方物产有所了解,盛赞东方富庶和繁华的《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广为流传,极大地刺激了一些西欧人追求财富的欲望,他们期望能到东方去实现自己的黄金梦

人文精神

积极进取的人文精神,传播宗教的热情

直接

原因

奥斯曼帝国崛起以后,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秩序和环境遭到破坏,交

易总量锐减,商品价格飞涨。

西欧各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大西

洋,试图通过海上探险,开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

可能性

西欧各国君主为了自身利益,相继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大力向海外扩张,

 

科技

概述

科学的进步,特别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内容

多桅船出现在欧洲

指南针传入欧洲

地圆说流行

开辟

提要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最早开始寻找新航路的国家

葡萄牙人在王室的支持下,率先沿非洲西海岸南下

迪亚士驾船绕过非洲最南端,克服了前往东方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达·伽马率领船队驶抵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

西班牙政府支持下的航海家从另一个方向开展大西洋探险活动

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巨大变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西欧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它们的海洋探险与殖民扩张紧紧联系在一起。

继这两个国家之后,英、荷、法等国也先后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

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第4课

西欧文艺复兴

发源地和中心

意大利

概况

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学者在“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下,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

表现

意大利学者广泛搜集、整理、研究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哲学、艺术、文学作品及历史文物,在文学艺术和思想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如但丁、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弗利

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先驱

马丁·路德

爆发地

德国

性质

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

影响

直接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动摇了西欧封建统治的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5课

英国革命

专制统治

概述

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任英格兰国王,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

内容

理论

詹姆士一世及其继任者查理一世都是“君权神授”论的竭力鼓吹者,宣称国王作为上帝的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

政治

迫害清教徒

经济

对许多手工产品和农产品实行专卖制,巧立名目搜刮民众

影响

直接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背景

概述

17世纪上半期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

表现

15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使农村诞生了使用雇佣劳动的农牧场和新贵族,以生产毛纺织品为主的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扩大,雇佣的人数有的多达上千人

影响

新生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日益趋同,渴望废除君主专制,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他们以议会为舞台,向专制王权发起了挑战

标志

1640年召开的“长期议会”

注释

英国议会是13世纪下半叶出现的等级代表机构;有批准征收新税、监督国王的传统;1640年,查理一世为筹措镇压苏格兰人起义的军费,被迫召开,因一直存在到1653年,故名;通过了逮捕国王宠臣斯特拉福和劳德大主教以及限制王权的《大抗议书》等议案

内战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光荣革命

背景

查理二世及其继任者詹姆斯二世竭力恢复君主专制,对参加革命者反攻倒算,激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

待詹姆斯二世去世后,迎立其女儿玛丽及其丈夫荷兰执政威廉任女王和国王的设想,因詹姆斯二世得子而破灭。

于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立即请威廉拥兵入英

时间

1688年

梗概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任英国国王,废黜詹姆斯二世。

此次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

确立

立法

《权利法案》

时间

1689年,议会通过

目的

限制王权

内容

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终止任何法律或增加税收,议员有言论自由

《王位继承法》

时间

1701年

内容

规定今后英国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影响

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此后,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第6课

启蒙运动

性质

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新一轮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原因

17——18世纪,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范围

最初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后发展到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其中以法国的启蒙运动声势最大,影响最深远

启蒙思想家

国家

人名

主要思想或主张

其他

霍布斯

洛克

分权学说

伏尔泰

大胆抨击天主教会的烦琐哲学和教条主义,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君主。

著述:

《哲学通信》、《哲学词典》、《路易十四时代》等

启蒙运动的“泰斗”

孟德斯鸠

明确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主张建立法治国家。

著述:

《论法的精神》

卢梭

否定封建王权,提出“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教育的方法要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著述: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

狄德罗

认为人类的各种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构成统一的整体。

反对君主独断专行,主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

法国首部《百科全书》的主编,被视为百科全书派的代表

影响

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即将到来的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根据,进行了舆论动员,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批判君主专制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背景

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国王把自己看成是国家的化身和象征,他一切权力来自上帝,不受任何制约。

法国的路易十四曾宣称“朕即国家”

理论创新

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认为人人都有追求生存、自由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专制统治则侵犯了每一个人都应当享有的这些权利

建构理想社会制度

总说

在这个问题上,启蒙思想家们的观点不尽相同

 

分述

人名

思想或主张

伏尔泰

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认为“仁慈的国王是上天给予大地的最好的礼物”,通过国王的改革就可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

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

卢梭

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宣扬自由平等观

自由观

概说

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自由是源于自己独立意志的一种行为,包括经济活动的自由和思想、言论与出版自由,但要“受法律支配”

举例

人物

主张

伏尔泰

认为:

英国人所享有的——如人身和财产的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建的自由,只能在一个由自由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接受刑事审问的自由,信仰的自由——是人们享有的天赋权利,不容剥夺,是超于国家之上的人的特权。

卢梭

“人生而自由”

平等观

概说

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自由是源于自己独立意志的一种行为,包括经济活动的自由和思想、言论与出版自由,但要“受法律支配”

卢梭的观点

人类在最初的自然状态下都是平等的;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富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与穷人缔约成立国家,他们成为统治者,于是出现了政治上的不平等;当国家进入专制暴君统治时,不平等发展到顶点,预示着人民将要推翻暴君,迎来新的平等

第7课

《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杰弗逊等人起草;宣告美国独立

 

《合众国宪法》

目的

加强国家机器

时间

1787年5月至9月

 

确立了联邦体制

实行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国家体制,各州的法律不能违背联邦宪法和法律

影响:

解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联邦政府各种权力分配问题,使美国以后的政局得以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联邦政府拥有征税、征兵、发行统一货币和管理对外贸易的权力。

新的政府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构建

由参、众两院构成的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

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为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联邦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关,享有解释

宪法的权力,法官由总统任命,任职终身。

第8课

法国大革命

爆发

时间

1789年7月14日

概况

巴黎人民得知国王准备以武力弹压制宪议会的消息后,自发地夺取武器,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控制了国家政权

制宪会议

措施

通过了废除农民人身依附、徭役和贵族特权等一系列法令

《人权宣言》

颁布机构

制宪会议

简介

对人权和公民的权力作了明确宣示;成为革命的纲领性文献;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法国民法典》

颁布者

拿破仑

内容提要

否认封建等级制度和特权,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意义

从法律上巩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秩序。

取消贵族特权,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扩大了法国革命的影响

第9课

工业革命

概念

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率先发生地

英国

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的君主立宪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策

鼓励发展国内外贸易,降低原料进口税

通过实施《垄断法》,保护专利权,激励创新

其他

条件

市场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了工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英国利用海上优势和庞大的商船队,控制了欧洲、美洲、亚洲的广大市场,手工业生产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劳动力

“光荣革命”后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破产失地的农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资本

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聚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技术

发达的手工工场也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现代工厂

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水力纺纱厂,标志着现代工厂的诞生

改进

詹姆斯·瓦特研制了“万能蒸汽机”。

开辟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进步

到19世纪中叶,英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化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则不断扩大

阶级关系的变化

工业革命造成了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

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逐渐形成,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

城市化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规模日渐缩小,生活内容日益丰富,教育逐步普及,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

城市的发展又带来了与农业时代不同的贫困、环境污染、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

第10课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一——现代工厂制度

背景

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英国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特点

资本家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有条不紊的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简历

英国的工厂最早出现在纺织行业,19世纪中叶,工厂已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案例

阿克莱特创建第一家棉纺厂

乔赛亚·韦吉伍德开设的陶瓷工厂,虽不使用机器,但也采取了工厂的组织形式。

成为特例。

作用

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根据生产流程,制定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及其他经营管理的规章,使机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效能,使工人发挥最大限度的劳动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工厂制度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11课

“血汗工厂”

时期

工业时代初期

背景

工业革命促成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空前增长,社会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可大量财富的涌现并没有使所有人都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相应成果

“血汗工厂”的概况

工人在监工的监视下,从事高强度的机械化劳作,他们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得不到必要的教育

剥削手段

大量雇用女工和童工,他们和成年男人干一样的活,却拿着更为低廉的工资,处境更加悲惨

社会立法

时期

工业革命期间

原因

工人争取生存而斗争的压力

地区

欧洲一些国家

目的

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缓和阶级矛盾

立法领域

劳动、报酬、教育、卫生、社会救济等方面

发展

立法首先从工厂法开始,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

实际作用

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和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也没有消弭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和冲突

第12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圣西门(法国)

英国工业革命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影响最大的

傅立叶(法国)

欧文(英国)

《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在伦敦发表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第14课

南北战争

原因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逐渐尖锐。

双方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度存废等一系列重大利益问题上,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概况

战争初期,形势对联邦政府不利

1862年,林肯总统先后颁布了

《宅地法》

作用:

决定了民心所向,也鼓舞了北方军队的士气,扭转了战局

《解放宣言》

葛底斯堡战役

1863年7月

联邦军队取得胜利

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结果

1865年4月,南部联军投降,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影响

南北战争的结果,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

战争期间,美国政府以民主方式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并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壮大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15课

德意志的统一

背景(包括原因)

19世纪中叶,随着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民族统一问题被提上日程。

当时各邦国中,以普鲁士邦的综合实力最为强大。

“铁血政策”

背景

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

俾斯麦力主强硬的“铁血”统一道路

含义

在普鲁士王室的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

过程

时间

1864年——1870年

战争

在俾斯麦的策划和指挥下,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全部取得胜利。

统一

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影响

统一事业的完成使德意志民族结束了中世纪以来分裂、割据的历史,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德国的资本主义也因获得统一的国内市场,得到迅猛发展。

由于统一是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因此君主政体得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军国主义传统,对德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崛起

到20世纪初,德国在工业生产方面超过英国,一跃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第16课

(俄国)废除农奴制

时间

19世纪中期

背景

经济

自17世纪下半叶,俄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新气象。

手工工场开始建立,商品经济也随之发展,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全俄市场逐渐形成。

但俄国的资本主义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农奴制的压抑和束缚,发展缓慢。

到19世纪,没落腐朽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

政治

1856年,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农奴制的弊端暴露无遗,沙皇专制也面临空前的政治危机。

废除农奴制遂成当务之急。

颁布法令

颁布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

宣布农民获得自由民的权利和地位,可以自由经营工商业,订立契约,拥有动产、不动产和独立处理个人以及家庭事务。

地主不得任意买卖、处罚农民。

农民交纳赎金后,可得到一块份地。

法令还规定了赎买土地的手续和赎买金计算办法

其他改革

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建立法庭公开审讯制度;用普遍义务兵役制取代征兵制;普及文化教育;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发展等。

作用与

影响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由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上19世纪80年代一度停顿,在俄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中,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第17课

倒幕维新运动

背景

由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19世纪中期,日本不断发生反对幕府统治的斗争。

特别是西南各藩的武士,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积极策划倒幕维新运动

经过

时间

1868年1月

概况

武力倒幕派发动宫廷政变,废除幕府制度,实行“王政复古”,建立新政府。

西南诸藩倒幕派武士实际掌握了新政府的权力。

明治维新

开端

1868年10月23日,日本改元明治,并开始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

政策和措施

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消除了各地藩阀势力和封建割据

实行地税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并使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

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

撤除关卡、行会,允许人民自由择业,同时鼓励工商、嘉奖贸易。

推行教育改革,大办近代学校,引进欧美科技;

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

实行征兵制度,加强军事力量

影响

积极

明治维新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日本积极开展“修约运动”,废除了幕府时期和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了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目标。

消极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天皇制度下仍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成为后来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

第18课

电力时代的来临

电机的发明和运用——电力时代到来了

内燃机的发明,带动汽车工业的诞生和迅速崛起,交通运输展现新面貌。

大企业和垄断资本

垄断的出现

背景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直接推动下,生产规模日益扩大。

过程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发生相应变化,出现了将各个生产环节集于一体的巨型企业。

与此同时,资本的集中程度也不断提高,通过企业合并、联合,形成了垄断资本。

结果

在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的新兴产业,最早出现垄断

实质

大企业与垄断资本,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的表现。

影响

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垄断资本,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性,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成为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的重要原因。

第19课

列强瓜分世界

开始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开始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高潮,瓜分世界领土的角逐遍及世界各地区,程度空前激烈。

焦点

非洲地区、中东地区以及东亚的太平洋地区,是欧美列强争夺的焦点

非洲地区

历史

非洲是西方国家最早展开殖民活动的地方。

但是以前受制于交通条件、热带疾病等因素,殖民活动范围有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展,很大程度上排除了这些不利因素

发展

19世纪最后30年,非洲成为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的重要目标。

英、法等国在这里原先具备一定的基础,更致力于扩大殖民地范围;一些新兴国家如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也纷纷挤进殖民行列。

案例

英国

制定“二C计划”(从开普敦到开罗),欲使自己的殖民范围从地中海南岸达到好望角。

法国

提出“二S计划”(从塞内加尔到索马里),企图建立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殖民帝国

德国

提出斜贯非洲大陆的殖民计划

中东地区

战略地位

“五海三洲之地”

主要竞争者

英国、德国

东亚太平洋地区

主要争夺目标

中国

争夺的方法

概述

采取先侵占中国边境邻邦作为基地的方法

详述

英国

侵占马来西亚、缅甸,与法国争夺泰国

法国

侵占印度支那

俄国

侵占与中国西部接壤的中亚小国

美国

1899年提出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力求“利益均沾”

备注

英、俄、法、日等列强,还在中国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

殖民体系的形成

概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英、俄、法、德、美、日是六个最主要的殖民大国,其中英国是头号的世界殖民大国。

举要

英国

击败西班牙,打败荷兰、法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法国

借助高利贷式的资本输出实现扩张

德、日、美

抢占殖民地不多,本国实力增长快,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殖民统治的形式

殖民地

殖民地完全丧失独立性,在政治和法律上直接处于附属地位,在财政、经济以及其他方面,也都从属于宗主国

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是独立国家向殖民地国家过渡的形式,名义上保持政治独立,但经济、财政和外交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