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生教育方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01056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的小学生教育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实用的小学生教育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实用的小学生教育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实用的小学生教育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实用的小学生教育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的小学生教育方法.docx

《实用的小学生教育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的小学生教育方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的小学生教育方法.docx

实用的小学生教育方法

实用的小学生教育方法

卢勤推荐的《小学六年早知道》这本书,觉得真是不错,上面许多家长的育儿经验都很有意义,虽然不一定就要照搬下来,但借鉴一下还是不错的。

一、要让孩子在小学至初中一二年级要多看书。

不要干涉孩子看什么书,孩子喜欢什么书,只要条件允许就买回来;另外还要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好在何处,不好又是为什么;家长自己也要爱读书。

一定要让孩子爱上书多看书。

有一本书《快乐轻松上剑桥:

一位母亲的教育札记》(海天出版)中,把孩子所有从小到大看的书,都记了下来,足足有几百本!

但是还得教给孩子一些最基本的读书方法,第一、分析故事结构。

比如题目、主要人物、问题、结局、时间、地点等,都落实在纸上。

第二、学会积累字词;找一个小本子,读书时凡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词记下来,通过查字典和问别人来解决。

第三、总结故事主题,这样孩子会在看书时动脑思考,看完后才会有收益。

二、数学是成绩的火车头。

要从小让孩子多看科普书,以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除了给孩子订《我们爱科学》和《少年科学》等杂志外,还要看一些《物理世界奇遇记》、《从一到无穷大》、《太阳元素的发现》、《低温世界》等等,另外还有一本马希文教授的《数学花园漫游记》,也是对孩子有重要影响的。

三、发挥孩子记性好的优势,多背英语和语文。

广州女孩钟琬婷在其父钟沛的指导下,通过听觉记忆和视觉记忆两种方法,使女儿在学习英语三年后,即达到了英语四级的水平。

听觉记忆就是先不看书,听录音然后复述;视觉记忆就是训练看书后背课文。

语文也同样,背的多了,就会在一次次反复背诵中达到熟练,对文章的理解自然就会加深。

所背文章中丰富的词汇、精彩的句子、段落在张口说和提笔写的时候,就会信手拈来。

四是教给孩子一些学习窍门。

比如谁都会遇到不会做的题,就可以抄题。

因为一抄题就平静下来,不会那么焦躁不安了。

还有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就会把原来没有注意的字和条件都注意到了,另外边抄边想,要比边看边想有效果。

小学很重要的是学会学习,要对学习有兴趣,要对学习上的困难有点自己的应对办法,如果你在这些方面有所收获,那么小学时期就没有虚度。

五、30天是个坎。

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定要坚持30天,好习惯的形成无非两种模式:

一是孩子内心有此念头,一点拨就成了;

二是自外向内灌述这一好习惯,靠外在的压力,使孩子最终形成好习惯。

这就需要家长操心了,比如从小让他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收拾床;在这期间家长千万别动摇,否则一放弃就又得从头来。

美国教育家威廉詹姆斯的有关培养孩子习惯的理论:

一、在形成一种新习惯或摈弃一种旧习惯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在开始时具有尽可能强烈的和坚定的积极主动精神。

要利用你所知道的一切手段来帮助孩子创造成功的开端。

二、永远不允许一次倒退发生,直到新的习惯牢牢地扎根在孩子的生活中。

三、在前两条的基础上,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支实践你的要求,并造成每一个情感上的鼓舞,只有在决心和渴望产生动力的时候——而不是在它们形成的时候它们才会向大脑传导一种新的方向。

所以如果你想让孩子改变某些习惯,那么就要让他坚定必胜的信念,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不懈,直到和旧的行为彻底决裂!

六、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1.让孩子独立学习。

但并不是一点不管,可以坐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感到有人在身边会很放心,必要的话,也可以指点一下孩子,但决不要包办代替。

2.每次学习的时间不要太长,要给孩子留一点玩的时间。

如果时间长了孩子分心,坐不住,那效果也不会好。

3.要与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

要让孩子觉得,这个规矩是双方一起订的,有他的参与,不要让孩子觉得学习计划是外在的,压迫性的。

4.从生活上训练孩子。

二者有相通之处,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就应培养孩子利索、细致、勤劳等习惯,如此再培养孩子在学习上细心勤奋,会省劲得多。

总之,让孩子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为爸爸妈妈学的,也不是为了奖品学的,更不是为了老师学的;另外孩子到时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家长操心。

如果孩子能做到这些,那么他的学习习惯就可以说是基本养成了。

广州有一位王凡的家长,他是这样培养孩子的习惯的,称之为“三步曲”:

第一步,教育孩子上课要注意听老师讲课。

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至关重要,回家后要了解孩子当天功课的接受情况。

第二步、做作业前要监督孩子先复习新课内容,不要打开书包就匆忙演算。

如有空暇,家长坐在一旁观察,可直接发现出错的原因。

作业完成后,一定要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家长即使发现了错误也不马上指出,而要孩子再作检查,直至找出错误为止,这样可加深印象。

第三步、每周日抽一不定期时间系统复习上周的功课,要求他周周清,不“欠帐”。

七、除了分,再问点别的。

在考试后,可以问一下“这次考试做完了没有?

时间够用吗?

有没有发现错漏的地方?

知道错在哪里吗?

”如果孩子知道哪儿错了,尽管成绩不太理想,也不要紧。

不要问“你怎么考的?

别人多少分?

班上有没有100分的?

”等这些围绕着分数的类似的问题。

但要了解班上同学的考试情况,找出孩子的差距,看到别的同学的优秀,让孩子服气,孩子在明白和优秀同学的差距后,会更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会更注意学习方法和效率,对每个知识点都要弄清原理,明白究竟为什么,学习会更扎实。

小学生家庭教育十方法

   

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指家长对子女实施教育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通常有下列数种:

    一、树立榜样:

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

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

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二、环境熏陶:

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

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

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

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

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四、实际锻炼:

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

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

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不可过分苛求。

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锻炼。

    五、表扬奖励:

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

通过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

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六、批评惩罚:

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

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

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

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七、指导安排生活秩序:

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

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

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八、指导课外阅读:

指导子女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

家长要掌握子女阅读的内容,和子女一起讨论,引导子女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电视:

电视进入家庭,子女可以从看电视中得到许多知识,增长见识,要充分利用。

但是要注意:

不能没有选择,不要时间过长。

看完电视最好和子女谈论,讨论电视内容。

    十、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

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

文/何东涛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

“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

“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

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至关重要。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

任何行为只有多次强化才会转化为习惯,包括好习惯和坏习惯。

 

     案例一

    邵倩伊学习成绩平平,但学习积极性较高。

母亲就给她安排了补课的日程表:

星期六上午语文家教,星期日上午数学下午科学家教。

女儿很乖,很听话,对母亲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你不让她看电视她就关掉电视机,可就是成绩不长进。

    有人问她母亲:

这么辛苦地补课,为的是什么?

是想考进重点中学吧?

母亲摇头。

她成绩太一般了。

那么是因为她要留级了吗?

也不是,她的成绩在班上算是中游水平。

那为什么呢?

母亲仔细想想笑了:

让她多学点总是有好处的。

    

     案例二

  “陈弘毅很聪明,要是能用功些,他的学习成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每次家长会上,弘毅妈妈总是听老师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

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弘毅虽然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质量不高;虽然每次考试分数能及格,但低级错误极多;虽然没有迷恋电脑游戏等坏习惯,但不肯额外多学一点点功课……每天放学回到家,东磨西蹭浪费了很多时间,晚饭后开始慢慢做作业到9点钟勉强结束。

双休日更是让家长操心,不是出去和同学打篮球,就是上网QQ聊天打游戏。

弘毅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因为班级里有好些男生都像他一样浑身充满跳动的细胞,他可不愿意像小女生那样做循规蹈矩的乖娃娃。

至于学习,“过得去就行了呗!

 

    案例三

   “家教真的有那么神?

”进入初三后成绩一直不理想的盛奇彦经过陈老师的几次点拨,成绩扶摇直上,考上了自己心仪的高中。

被他视为偶像的陈老师却认为,成绩应该归功于盛奇彦平时的学习和积累,他只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何整理课堂笔记?

如何通过练习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安排读、写、背、练?

如何在考试过程中把握好“舍”与“得”的火候?

如何合理安排各学科的复习时间……看似仅仅解决了小问题,却使盛奇彦的学习变得胸有成竹、运筹帷幄。

 

    曾经有美国一家调查中心,在全国25个州的48家杂志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知道许多家庭不幸的原因,但我们更想了解家庭幸福的表现。

”很快,他们收到了3000多封关于家庭幸福秘诀的回信,这些回信的答案都指向“和谐、信心、充满希望和对未来的乐观”。

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们掌握了良好的学习策略,他们能很好地平衡各科学习和自己的兴趣学科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课堂学习,提高课外学习的效率,并能持续地激励自己不断开拓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学习策略使学习事半功倍

 

     一项关于“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10所学校近2000人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经过中考后进入不同学校学习的学生学习策略差异显著,考入重点中学的孩子学习策略水平明显高出其他群体,说明学习策略的差异是造成她们学业成就差异的重要原因。

更有趣的是,考入重点高中的女生学习策略高于其他群体,而自我效能感(自己对是否具备实现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却低于其他群体。

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女生能克服自身怯懦,大胆、自信、创新性地学习,她们的学习成绩将非常优秀。

     孩子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学习策略呢?

     预习让学习更从容

     老师上课面对一个班的学生提出一样的要求,而学生的接受程度不一样,学习基础不一样,智力与心理素质也有差别,长期这样的学习必然会慢慢地拉开同学之间的差距。

预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和整个班集体学习进度一致,提高听课效果,而不只是强调提前学习。

读小学六年级的范榕楠上课总是注意力分散——因为他感觉老师讲的内容他经过预习都懂了。

范榕楠反应很快,是一个“一看就懂、一放下就忘”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起,他每天晚上完成作业后都必须详细认真地预习第二天将要学习的内容,久而久之养成了他上课不专心的习惯。

殊不知,老师上课不仅仅是就课本讲课本,会有很多背景介绍、知识拓展、探究训练、举一反三的练习。

在预习时,要做到:

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笔记使学习更清晰

     大多数学生对课堂笔记持否定态度。

“从小学开始,我就不喜欢上课记笔记,开学初迫于无奈记一些,后来不了了之,可惜了我那本漂亮的笔记本!

”“我上课喜欢紧跟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记笔记会打断我的思路。

”“上课根本没必要记笔记,老师讲的东西书上全有,我只要在书上划划就可以了。

”当然,也有学生感受记笔记的好处。

“我上课记笔记,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自己分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一遍可以加强记忆”……

    1981年,心理学家巴纳特等人把大学生分成3组,研究不同听课方式的效果。

结果显示:

A组(一边听、一边用手边的纸笔记笔记,并摘出要点)大都能较完整地复述录音内容,包括其中的一些细节;B组(在听之前发给每人一张印有要点的纸,在听的同时可以看已列好的要点)能讲出主要内容;C组(单纯地听,不做任何其他的事)同学复述出的内容差别很大,他们各不相同的复述了一些他自己注意到的内容;更有趣的是,间隔的时间越长,C组的同学越是忽略其他主要内容而扩大了自己注意到的那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有些人还添加进了一些录音中未提及的相关知识内容。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记笔记目的和好处至少有三点:

1.引起注意,这是我们学习知识的第一阶段。

2.便于发现新内容与原有知识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对它进行加工处理,存于脑中。

3.提供了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内容的线索,有助于回忆起有关内容较为详尽的资料。

      记忆是学习的第一步

     法国作家伏尔泰曾说“人,如果没有记忆就无法发明、创造和联想。

”学生对知识的有记忆是学习的第一步。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意记忆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效果,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有意记忆就是有明确的目的或任务、凭借意志努力记忆某种材料;理解记忆就是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一目十行,但读过的书却像过眼烟云,很快就忘记了,这使他十分苦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天,他遇到了当时的著名学者朱熹,就向朱熹请教。

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以后,给了一番忠告:

以后读书不要只图快,读的时候要用脑子想、用心记。

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他的记性不好,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读书的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劝告,每读完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些什么,有几个要点,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

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

     人们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归纳出许多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与技巧,但任何记忆方法都离不开孩子的意志力,要下决心记住一段材料,就要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头悬梁,锥剌股”的境界。

如果面对着要记的东西,连连叫苦不迭,或漫不经心,或知难而退,都不会取得好效果。

     复习是不可或缺的学习环节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

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

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遗忘主要发生在识记后的两三天,那时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

所以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那时所学知识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复习环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使知识达到了系统化、融会贯通的新水平。

知识的系统化是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要做好这项工作:

一要靠平时把概念和原理学好,为建造“知识大厦”备好料;二要肯于坚持艰苦的思考,思想懒汉,逃避艰苦思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好知识的;三要学会科学地思维。

     科学思维方法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在应试教育的阴云笼罩下,学生的思维习惯大多停留在单向的线性思维上,求同不求异,求敛不求散。

课堂学习的唯一目的变成了要考个好分数。

不少孩子平时只满足于记住和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考试前拼命打听考试重点,揣摩出题老师的出题习惯,还死记硬背“标准”答案。

其实,做作业、考试的目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1.为什么这样做?

想解题依据的原理;2.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

想解题的思路;3.怎样做出来的?

想解题采用的方法;4.有无其他方法?

哪种方法更好?

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

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要在心理操作层面上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要彻底打破这一思维习惯,代之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的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勇于批判的精神。

批判精神是学生对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综合性运用。

 

良好学习习惯成就孩子

     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两个操作层面:

具体行为和心理行为。

具体行为操作是学校在孩子入学后首先应该强化的,这是可见的和外在的学习策略。

比如认真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应考等好习惯。

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学生的心理层面培养和训练他们,养成诸如专心致志、有疑必问、有错必改、积极探究等优良习惯,使他们的学习越来越轻松自如、水到渠成,充满自信。

    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邵炜是一名学习成绩时好时坏、极不稳定的学生,做作业或答试卷时他经常不是漏掉答案的单位、少写符号,就是审题不仔细,看错条件而答错了题,甚至草稿纸上算好的答案,抄到试卷上却抄错!

每次考试后,各门功课到底能考几分,他心里没一个“准”。

邵炜自己也不愿意这样,可他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不粗心。

    注意力不集中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背后反映出很多孩子学习方式简单化,不太注意消化、巩固,细节方面疏漏较多。

气质类型对孩子的注意力也有影响。

胆汁质的孩子,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较大,易兴奋,情绪不够平衡;而多血质的的同学虽然神经活动均衡性较好,接受新知识迅速快,但往往流于表面,并且常常由于意外干扰而转移注意力,做事不扎实。

    人的注意力具有指向和集中性,要养成专心致志的习惯,应做到:

1.增强学习工作的目的性,养成较长时间内关注同一事物的耐性,善始善终完成任务的习惯;2.使学业深度恰到好处,并加强综合性训练,多进行自我检查;3.加强学习策略培养,训练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勇于知难而进的习惯

     《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遇到问题通过讨论,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反复加工酿造蜂蜜。

      但是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家长都只是引路人,孩子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孩子自己去解决。

独立思考、自学是掌握和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

孩子做习题时遇到困难,家长切不可马上帮孩子解决;孩子做完习题,也不要老是由家长负责检查,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等、靠、要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成为孩子的行为模式,将成为他学业以及今后的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擅于定时定量的习惯

      新学期伊始,阮圆晨每次决心都很大,开学头几天晚上很迟才睡觉,她不但要求自己听好每节课做好笔记、超额完成作业,还要自学很多内容。

可是一两个月后由于成绩上升很慢,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不是有效,就坚持不下去,不了了之了。

     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如一日三餐,要有规律地吃,暴饮暴食对身体是不利的。

学习也同样,不能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学习任务繁重,孩子如果不为自己安排一个周密的任务表,只有按照碰巧落在桌上的东西去分配时间,时松时紧,也就是完全由别人来决定他们的学习行动,就不能指望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成绩了。

     制定学习计划,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学习现状、思维习惯、身体素质、学校课程进度、考评要求等,计划不能太宏观,策略要有针对性,任务要具体能检查,时间也不能抠得太死。

“边界模糊”化,但又不能无原则放恣自己。

 

未完,见《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09年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