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0102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docx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docx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1-2020)

第一章修编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城市总体规划已两次报经国务院批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迅速发展,按照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完善城市功能,调整城市布局,进行城市空间资源合理配置,是当前新形势下赋予城市规划的新任务。

一、区域发展要求

1、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是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地区,宁波在同上海、杭州分担区域内功能的同时,还承担着流通门户、产业基地的重要作用。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唯一的深水中转港,必须加快建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远洋运输的需求。

另外杭州湾大通道建设缩短了宁波与沪、苏、锡、常等城市的时空距离,为宁波进一步发挥港口、物流门户的作用提供了机遇,是本次规划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2、浙江省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提出发展杭州、宁波、温州三个都市区,要求在金塘水域两侧实现甬—舟港口整体开发,因此,宁波城市需从更大的范围内考虑设施的配置、交通的联系和产业的联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宁波城市发展提出的要求。

二、自身发展要求

1、城市功能优化和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原有城市功能需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新城市功能需要在空间上加以落实。

如国际会展中心、文化中心、新行政中心、CBD等。

2、区划调整。

中心城三江片东、南、西三面所围的鄞县已撤县建区,三江片发展,特别是向东发展用地捉襟见肘的状况将大大改观。

原市区与鄞州的整体发展已成事实。

3、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外来投资急剧增长,杭州湾南岸产业带迅速形成,需要规划予以有力指导。

第二章总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1、以国务院关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为指针,以上版总体规划为基础,根据省市政府加快城市化的方针,对未来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包括与慈溪、余姚、奉化等)作深入、全面的研究。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协调城乡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的关系。

3、坚持生态的原则。

有效地保护和使用河网、湖泊、海岸线、山体等自然环境资源,在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严格控制组团间生态绿地和组团内的绿地建设,创造优美城市环境。

做到城市规模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4、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以人的需要为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工作、学习和休闲环境,提供合乎标准的住房和充分的基础设施服务。

5、坚持现代化的原则。

城市空间布局与设施的配置等必须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并建立相应的现代化社会、公共服务建设标准。

二、规划重点

1、进行城市环境容量分析(土地、水、环境),清晰城市发展门槛限制条件,科学、合理地预测城市规模。

2、明确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结构。

3、研究综合城市交通设施,统筹安排路网场站。

4、确定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

三、规划范围

分四个层次:

市域、都市区、城市规划区、中心城

市域:

面积9365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596.26万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实际居住人口586.2万人。

都市区:

包括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慈溪行政区域及余姚、奉化、鄞州部分区域,涉及面积4036.7平方公里,现状实际居住人口414.2万人。

城市规划区:

包括宁波市区全部,面积2560平方公里,现状实际居住人口194万人。

中心城:

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现状建设用地126.9平方公里,现状实际居住人口120.5万人。

四、规划期限

近期:

2001-2005年;

中期:

2006-2010年;

远期:

2011-2020年;

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第三章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分别超过和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雄厚的综合经济实力、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的市场机制、高度国际化的开放格局、和谐协调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体系,实现市民素质、生活质量、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一、经济发展目标

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现状2.2万元提高到10.5万元,三次产业比为2.5:

48.3:

49.2,财政收入7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5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60亿元,年港口吞吐能力达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420万标箱。

二、社会发展目标

形成拥有良好精神文明的社会风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融;建立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科技教育体系,2020年全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年;大力发展卫生体育事业,2020年平均寿命超过75岁,每万人医生数超过40人;2020年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0%;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城市建设目标

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具有国际水平的公共服务设施,拥有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形成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保持优质的城市生态环境。

202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20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1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化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城市化水平达70%以上。

通过20年时间的建设,使宁波具有国际港口城市功能和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主要职能: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枢纽港及大型远洋集装箱转运中心,东南沿海大宗散货物资的中转基地;长江三角洲南翼贸易、物流中心,东南沿海重要工业基地;浙江省贸易口岸和金融中心、新科技中试基地、文化旅游基地和省教育副中心;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城市。

二、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2005年市域总人口620万,都市区460万,中心城130万,余慈组团50万,奉化组团15万,中心城近郊城镇(慈城、高桥、集士港、古林、姜山、五乡、郭巨、九龙湖)20万。

2010年市域总人口640万,都市区480万,中心城160万,余慈组团60万,奉化组团18万,中心城近郊城镇(慈城、高桥、集士港、古林、姜山、五乡、郭巨、九龙湖)25万。

2020年市域总人口670-700万,都市区520-550万;中心城210-220万,余慈组团80-100万,奉化组团20-30万,中心城近郊城镇(慈城、高桥、集士港、古林、姜山、五乡、郭巨、九龙湖)30-40万。

远景按土地容量和环境容量,中心城人口控制在500万。

2、用地规模

①中心城城市建设用地:

人均建设用地按120平方米控制,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156平方公里,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192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为264平方公里。

远景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00平方公里。

②外围组团建设用地:

余慈组团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60平方公里,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72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120平方公里;奉化组团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2005年城市建设用地18平方公里,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22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36平方公里。

③中心镇建设用地:

人均建设用地按120平方米控制。

第五章市域

未来宁波市域以宁波中心城为中心,形成二区T轴为主体的面向杭州湾的开放式空间布局结构,二区即以余姚南部四明山区至东钱湖、穿山半岛为分界线,形成北部都市区、南部生态发展区;T轴即滨海线与沿海国道主干线。

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

一、北部都市区

1、发展目标:

都市区作为亚太地区重要集装箱枢纽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上门户和区域经济中心、物流中心,东南沿海重要工业基地,以浙东文化、港口文化、商贸文化为特征的文化、教育、科技中试、旅游基地。

中心城重点发展港口、临港工业、物流及金融、商贸、信息、科技第三产业。

余慈地区利用地域优势,嫁接上海产业,形成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临海加工工业和创汇农业基地。

把东钱湖地区培育成为旅游休闲度假区。

2、空间形态:

以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组成的中心城为中心,沿滨海线形成带形组团式结构。

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串联其间,卫星状小城镇均匀分布在中心城周围,实现网络互动,整体发展。

中心城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呈组团式布局结构。

二、南部生态发展区

1、发展目标:

南部区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地,也是水源涵养地,重点发展风景旅游,适度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风景旅游无矛盾的产业。

2、空间形态:

以宁海城关、象山丹城为中心,西店—宁海城关—岔路,丹城—石浦两条城镇发展纵轴及丹城—梅林发展横轴组成H形结构。

城镇发展模式为点—轴形式。

第六章都市区

一、都市区空间形态

1、都市区范围

由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及慈溪、余姚、奉化部分区域组成,用地面积4036.7平方公里。

2、都市区空间结构

都市区空间呈以宁波中心城为中心的带形组团式布局结构。

宁波中心城由三江片、北仑片、镇海片组成。

沿交通干道形成余姚市区、慈溪市区、杭州湾新发展区、泗门—朗霞、周巷—低塘、观城—师桥、掌起—范市、慈城—乍浦、大桥—江口等组团,各组团之间留有较大的生态带。

随着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杭州湾南岸的余慈地区将快速发展,形成与杭州湾北岸相对的加工工业区,是今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除中心城外的另一重要发展区。

二、外围组团空间形态

1、余慈组团空间形态

①用地发展方向

余姚城区主要向北发展,并适当向东发展,形成用地紧凑的团状城市形态。

慈溪以向北、向东发展为主,控制向西、向南发展,并结合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在北部滨海地区规划新发展区。

②空间布局结构

城镇依托快速交通,形成较均匀的组团网络体系,其中,慈溪市区、余姚市区、杭州湾新发展区为一级组团,泗门—朗霞、周巷、观城为二级组团,其余为三级组团。

各城镇组团间保持1.0-2.5公里的生态隔离带。

杭州湾大通道南岸地区亟需作专题研究,需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

2、奉化组团空间发展形态

①用地发展方向

大桥与江口相向发展,其中大桥镇向北、东发展,江口镇向南、东发展。

②空间布局结构

形成一市二区、绿色屏障环抱的组合式山水城市。

第七章中心城

一、发展方向与空间结构

1、发展方向

三江片近期重点向东发展,中远期随着杭州湾大通道建设和庄桥机场外迁,重点发展北部,适度发展西部,有限制地发展南部,镇海片、北仑片沿海岸线发展,三片之间保持一定的隔离带,以保持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2、空间结构

中心城呈“一心二带三片多点”组团式格局,各片以快速交通相连。

以海岸线、三江为轴线,沿海为产业发展空间,沿三江为生活发展空间,三片之间以生态绿地隔离,形成“一心二带三片多点”组团式空间结构。

一心:

即以三江片为核心。

二带:

北仑、镇海产业带,三江生活带。

三片:

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

多点:

中心城外围城镇,包括慈城、高桥、集士港、古林、姜山、五乡、郭巨、九龙湖。

二、三江片用地布局

1、职能

全市的政治、文化中心,金融、商贸、信息、科技、教育、旅游基地,以三产和生活居住用地为主,适当发展高科技或无污染的工业。

2、规模

①人口规模2020年人口155-165万,其中老市区60万,南部地区(原鄞县中心区)30-35万,东部地区30万,北部地区25万,西部地区10-15万。

②用地规模2020年建设用地149平方公里,人均90平方米。

3、布局

三江片以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为发展轴,沿江形成市级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和教育基地。

城市内环以内以古城保护和旧城改造为主;中环以内发展第三产业及生活居住;外环与中环之间发展无污染的城市工业及生活居住。

(1)居住用地

以多层及中高层住宅为主,适当考虑高层住宅,控制别墅的建设。

住宅建设量与人口容量相协调,提高城市土地效率。

三江片的居住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结构布置。

(2)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三江片公共设施用地按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居住区级中心三级配套。

①市级中心

行政中心与商务中心位于世纪大道以东、通途路以南地区,用地2平方公里左右,控制用地10平方公里左右。

商业中心位于三江口地区,用地3-5平方公里。

文化中心位于姚江湾头至三江口两岸,用地1-2平方公里。

高教园区形成南北二片,南区位于鄞州中心区东南部,北区依托宁波大学沿甬江向北拓展,控制用地各6-7平方公里。

休闲旅游基地位于东钱湖,其规模与位置按东钱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确定。

②区级中心

规划在鄞州大道中段两侧形成南片区级中心。

环城西路中段形成西部地区区级中心。

庄桥机场地区形成北部地区区级中心。

③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相应配套。

(3)工业用地

三江片重点发展轻工、电子、服装及高新技术、知识密集型工业(一、二类工业)。

①宁波市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规划科技园区用地2.93平方公里。

②西部一、二类工业区。

以发展轻工、传统工业和农副产品为主。

规划工业用地5平方公里。

③南部(鄞州)一类工业区。

发展轻工、服装为主。

规划工业用地3.8平方公里。

④北部(骆驼)一、二类工业区。

规划工业用地5.11平方公里。

⑤江北西部一类工业区。

以发展无污染的地方工业,规划工业用地3.8平方公里。

⑥城市外围设置三个工业卫星镇:

洞桥、姜山、慈城西。

规划三江片工业用地25平方公里,占总工业用地32.3%。

(4)仓储用地

三江片仓储用地均为普通仓储用地。

结合机场、铁路站场、汽车货运站及主要交通线布置。

2个仓储区分别位于江北工业区东北侧,栎社机场北侧。

三江片形成2个物流园区,分别为栎社机场物流园区50公顷、江北西区物流园区30公顷。

三、北仑片用地布局

1、职能

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大宗散货物资的中转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以发展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区。

2、规模

①人口规模

2020年人口40万,其中新?

—柴桥地区(新?

、大?

、霞浦、柴桥)人口20万,江南地区人口10万,穿山北地区(郭巨、白峰)人口5万,大榭岛人口5万。

②用地规模

2020年建设用地80平方公里,人均200平方米。

3、布局

形成“三区一岛”组团型布局。

北仑片重点建设北部滨海地带及大榭岛,穿山半岛南岸及梅山岛作为生态敏感区,不适宜港口及港口工业建设,该地区规划期限内应作严格控制,远景作旅游及旅游度假用地。

(1)新碶—柴桥地区

①港口

沿海国道主干线以北主要为北仑港区用地,面积约6.4平方公里。

②港口工业区

港口工业以新碶为中心,分东、西两块,东片安排大型重化工业,西片安排出口贸易加工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及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用地30平方公里。

③居住及公建

在新碶、大碶、柴桥各形成一处生活居住用地,面积15平方公里,在长江路南端两侧设市级副中心,用地1平方公里。

④物流园区

规划在同三国道主干线以东,余北快速路以南结合铁路站场,设置物流园区,用地1平方公里。

(2)穿山北地区

穿山北有9公里长的深水岸线,主要建集装箱码头,港区用地2平方公里。

在白峰和郭巨设置生活及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发挥临近港区优势,发展一、二类工业(轻小型加工区)。

(3)江南地区

小港镇和小浃江两侧发展城市生活区。

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区域,限制江南出口加工区发展。

规划在江南地区小浃江中段设置区级中心,用地0.8平方公里。

(4)大榭岛

大榭岛承担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中转运输服务,以发展临海工业及港区为重点,并将建设成为华东液化气的中转储运基地。

同时加强居住生活配套和基础设施配套,港区及港口工业区布置在大榭岛西北部,生活及公建服务区布置在大榭岛的南侧。

四、镇海片用地布局

1、职能

近海物资中转基地,大型临水工业区和滨海、滨江的现代化生活区。

2、规模

①人口规模

人口15万,其中镇海城关12万,遚浦3万。

②用地规模

35平方公里,其中镇海城关28平方公里,遚浦7平方公里。

3、布局

镇海片区由镇海城关、遚浦两部分组成。

(1)居住用地

主要分城关和遚浦两块。

城关在保留老城现状居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类配套设施;遚浦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遚浦化工区西南角,结合自然山体,形成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生活区。

(2)工业用地

主要发展大型临水工业(二、三类)以及为港口配套的中小型工业(一、二类)。

①石化工业区。

发展催化裂解及后续加工等高新项目,用地10.74平方公里。

②镇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主要发展一、二类工业项目,用地5平方公里。

(3)物流园区

规划镇海城关建设镇海物流园区,用地30公顷。

第八章城市综合交通

一、对外交通

充分利用宁波市各种交通方式齐备的优势,形成水、陆、空全方位的立体交通体系,营造与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相适应的交通网络。

1、公路

(1)规划目标:

形成“213”对外交通圈,即至上海、杭州、金华、温州的2小时交通圈,市域1小时交通圈,都市区30分钟交通圈。

(2)布局

建立以北仑港为起点,以宁波市区为中心的“一绕五射”高速公路骨架和高速公路、省道、县乡级道路三个层次的公路网系统。

“一绕”指绕城公路。

绕城公路主要截留西向、南向的过境交通流,西接杭州湾大桥连接线,绕过城市南部后,向东北通往舟山跨海大桥。

规划中的滨海快速路(即环海北线)按高速公路标准控制,线路位置以现状海塘线为界,在慈溪与七塘公路合一,是远期的主要疏港公路。

“五射”指:

①杭甬高速公路(扩建为六车道)。

开辟第二条通道,拟将余北快速路向西延伸接环海北线,余北快速路与杭甬高速公路建联络线。

②同三国道主干线(甬台温高速公路)。

③甬金高速公路。

④杭州湾大通道。

⑤舟山陆岛工程。

公路主枢纽:

依托公路主骨架,建立先进的公路主枢纽系统,使之成为对外经济联系的纽带。

规划在中心城建立客、货运指挥中心各1个,客运站8个,货运站5个。

2、铁路

(1)结合国家沿海铁路大通道的建设,建成萧甬复线,建设甬温、甬金铁路,把宁波由铁路末端变成始发型的铁路枢纽。

(2)铁路线网布局为:

“一主七支”。

主线为:

萧甬线—甬温线。

七条支线:

镇海支线、北仑支线、慈溪支线、大榭岛支线、遚浦化工区支线及穿山支线、大企业专用支线。

(3)场站系统:

“一主一辅、两站、三场”。

①地区解编系统形成一主一辅两个编组站,主编组站在洪塘,按二级四场控制。

辅助编组站为大?

编组站,设计规模为一级三场。

②客运站

高速铁路客站:

方案一是高速铁路沿现状萧甬铁路南侧,延伸至镇海沈家,设立高速铁路客站。

方案二是高速铁路沿着杭甬高速公路北进入到市区边缘,与段塘客运站相邻。

客站:

规划近中期保留客运南站,远期结合铁路环线建设预留第二客运站的位置。

③货运站场主要有三个:

庄桥站(400万吨)、宁波东站(500万吨)和邬隘站(300万吨)。

其中宁波东站规划位置在邱隘与五乡之间。

(4)铁路环线

铁路环线主要为将来货运通道及北仑港货流疏解设置,并使现状萧甬线市区段成为客运专线。

铁路联络线沿余北快速路从镇海沈家连接至邬隘站。

(5)远景设想

远景设想铁路客货线路均走三片之间的生态带内,铁路既有线庄桥站至甬温铁路接轨点之间一段作为城市轻轨运营线路。

3、航空

(1)保留栎社机场,规划为双跑道4E级,控制用地15平方公里。

(2)搬迁庄桥机场。

(3)规划在慈溪东部预留新机场,控制用地10平方公里。

4、内河航运

作为北仑、镇海港后方集疏运的重要工具之一,内河航运重点规划建设主干航道杭甬运河,近期利用现有姚江航道,远期利用慈江并沿洪镇铁路开挖新航道,从清水浦接入甬江。

中心城内河流原则上不通航。

近期杭甬运河宁波段按300吨级(五级)航道标准建设,远期提高至500吨级(四级)。

三江片奉化江按100吨级、余姚江按300吨级(五级)航道控制。

甬江自甬江大桥至科技园区东外环按1000吨级航道控制,科技园区东外环到甬江口按3000吨级航道控制。

并按上述要求控制桥梁梁底标高。

5、港口

未来宁波港与上海港、舟山港应走统一规划、市场操作、隶属不变、合作繁荣之路,共同组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北仑港将是航运中心的主要深水作业区。

宁波近期应加快与舟山港的合作,共同开发金塘岛,实行资源共享。

宁波港群由“一线四点”组成,沿海岸线分布有镇海、北仑、大榭、穿山北四大港区。

码头岸线总长33.5公里,可建设各类生产性泊位160多个,其中深水泊位110多个,预计总吞吐能力3亿吨/年。

①镇海港区:

规划作为腹地内煤炭、液体化工、成品油、钢铁、木材及非矿石等能源、杂货装卸用为主的港区,岸线总长2839米。

生产性泊位19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1个,年吞吐能力1200万吨。

②北仑港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同时作为能源、原材料和成品运输服务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区,规划岸线总长13.75公里,可建生产泊位57个,其中深水泊位48个,吞吐能力14738万吨。

③大榭港区:

规划岸线7570米,主要为集装箱深水港和原油、液化气码头,吞吐能力7000万吨。

④穿山北港区:

承担远洋集装箱和石油及大宗散货中转运输任务,规划岸线4430米。

位于三江片甬江内河港区,目前主要承担宁波与甬江流域及沿海、市域内河间的副食品、物资运输功能。

规划搬迁客运码头及主要客货作业区,远景成为观光游船码头区。

为了提高港口集疏运能力,在今后一定时期内,要特别加强疏港公路建设,调整滨海快速路两侧用地功能,沿线设管廊带,以满足未来亿吨大港货物流通的需要。

6、物流园区

拟在市域县市各设1个物流园区,慈溪北部杭州湾桥头堡设立1个物流中心。

在中心城布置4个物流园区。

二、城市交通

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便捷、高效、清洁、经济的城市交通系统,组织好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驳接转换。

发展大容量、高效率的公交系统,以满足未来客运交通的要求。

1、道路等级

城市道路网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组成。

快速路:

红线宽度68米-108米,设计车速80km/h。

主干路:

红线宽度44-50米,设计车速40-60km/h。

次干路:

红线宽度36米,设计车速40km/h。

支路:

红线宽度20米,设计车速30km/h。

规划区范围内高速公路红线宽度150米,轨道交通红线宽度30米。

2、路网结构

(1)区间交通

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三片相互之间保证有至少三条通道。

三江片至镇海片:

1条快速路(北外环路),2条主干路(宁镇公路—城河路、环城北路至镇海开发区中间道路)。

三江片至北仑片:

1条高速公路,1条快速路(通途路),2条主干路(329国道、南外环路东延)。

镇海片至北仑片:

2条快速路(滨海快速路、余北快速路),1条主干路(镇骆路—北仑泰山路)。

(2)区内交通

①三江片三江片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对道路进行拓展,并结合现状路网进行整合。

建立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构成的环状+“井”字形路网结构。

主干路间距1000米左右,次干路400-500米,支路200米左右。

②镇海片呈自由式路网,加强骆驼与三江片、镇海老城间的联系。

③北仑片北仑片路网以疏港为中心目标,规划滨海快速路及余北快速路为主要疏港公路,区间交通主要有通途路、江南公路、南外环路东延伸段、329国道。

内部道路基本为方格网。

为保障大榭岛及穿山半岛的开发,解决两港区的集疏运问题,保留原钢厂、协和以北通道。

3、停车场、加油站、加气站、广场规划

(1)公共停车场严格按专项规划进行控制。

(2)加油、加气站按国家规范进行布置。

4、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是解决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规划建立以中心城为中心,沟通南北两翼的轨道交通系统。

(1)市域轨道:

串连主要城市。

北线从遚浦沿329国道至慈溪市区再折向余姚市区,沿杭甬高速公路北侧返回慈城。

南线自姜山向南经奉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