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塌方抢险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0068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塌方抢险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基坑塌方抢险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基坑塌方抢险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基坑塌方抢险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基坑塌方抢险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塌方抢险施工方案.docx

《基坑塌方抢险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塌方抢险施工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塌方抢险施工方案.docx

基坑塌方抢险施工方案

XX工程土工布袋轻质活性材料桩施工方法简述

Abu设计有限公司

2021年4月22日

编制:

复核:

审核:

基坑塌方抢险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河箱涵位于辅道上跨南大节点,分为左线12m宽箱涵与右线15m宽箱涵,长度均为47.2m,左右箱涵均为2个3孔箱涵。

左右线箱涵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夹角均为90°正交。

主线高架桥(K0+000.000~K0+303.000)南起岱山东路立交预留主线高架,北至吉祥路路口,全场303m,共三联。

桥梁平面位于直线段上,桥梁分孔线与道路设计中心线正交。

其中M2#墩采用1.8x1.8m(横桥向x纵桥向)双柱墩,承台尺寸为9.5x7.0x2.5m(横桥向x纵桥向x厚),基础采用5根直径150cm钻孔灌注桩,桩长65m梅花形布置,桩径均为1.5m,位于南大河道内。

南大基坑内包括高架桥M2#墩以及南大左右线箱涵。

根据《南京市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办法》,桥址处南大河道管理范围线为:

河道北岸背水坡堤脚外5m;河道南岸河口线向外延12m。

跨南大位置处河道南岸堤顶标高11.2m,北岸堤顶标高11.6m。

图1.1-2岱山东路北延工程跨南大平面位置图

1.2水文

南大两岸圩区面积约7.3km2,丘陵区汇水面积约2.80km2,全长3.76km。

南大河道不规则,淤积严重,部分河段建筑垃圾堆填严重,河道宽窄不一,河道上口线26~108m,河底宽16~50m,河底高程在5.0~6.5m。

南大的防护对象主要为两岸圩区。

南、北两岸堤防总长10.8km。

两岸堤顶标高10.9~12.20m,迎水坡坡比1.1.0~1:

3.0。

跨河桥梁有四座,从上游至下游有天保桥(管涵)、中兴桥、长江三桥引桥(两座)、一座人行便桥。

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多年平均气温15.40℃,最高气温43.00℃(1934年7月13日),最低气温-14.00℃(1955年1月6日)。

全年日照时数为2148.3h,日照率49%。

一年之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降水比较丰沛。

1.3工程地质

据区域地质资料,南京地处宁镇弧形构造与宁芜盆地交接部位,地质构造复杂,本测区地质构造属宁镇褶皱带。

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多。

勘探深度内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和承压水。

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场地浅层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

本次勘察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

①-1层杂填土、①-2层素填土、①-2a淤泥、淤泥质填土、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②-2a粉土、粉砂、②-3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②-3a粉细砂、②-4粉细砂、②-4a粉质粘土、④含卵砾石中粗砂、⑤-1强风化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⑤-2中风化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南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特征周期为0.45s。

2编制目的

南大基坑在东西侧拉森钢板桩围堰施工完成后进行抽排水作业时,南北侧河堤突然垮塌,为防止南大堤顶二次垮塌,项目部需对南大南侧河堤紧急进行抢险作业。

3施工计划

3.1施工组织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项目书记为小组组长,副经理、总工为副组长的应急抢险领导小组,在应急抢险领导小组下成立应急抢险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环部,在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下成立兼职应急抢险队伍,主要成员由项目各部门人员以及桥梁二队人员组成。

3.2资源投入计划

3.2.1机械设备

施工主要设备除现有设备外,部分特殊专用设备采取租赁,设备型号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为原则进行选择。

见下表:

表3.2-1主要机械设备计划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渣土车

10方

10

2

挖掘机

卡特220

3

3

长臂挖机

1

4

装载机

1

3

打桩机

1

4

汽车式起重机

徐工25t

1

5

电焊机

BX1-500

2

6

水泵

4

7

测量设备

莱卡

1

8

打桩锤

1

9

发电机

1

10

铁锹

10

3.2.2材料

表3.2-2主要材料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重量

备注

1

土方

2000

2

钢管桩630

64

94.27

壁厚8mm

3

钢板

1006.4

壁厚1.5cm

3.2.3人员

表3.2-2主要人员计划表

序号

工种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施工员

1

2

测量员

3

3

机械设备驾驶员

17

4

电焊工

2

5

普工

20

桥梁二队

4施工方法

4.1抢险施工流程

垮塌区域测量监控点布设→修建进场便道→打设钢管桩及相应防护钢板→清理垮塌部位多余土方。

4.2垮塌区域布设测量监控点位

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河堤全程监测,监测周期为抢险全过程。

测点应布置在河堤两侧垮塌区域2m处便道上,测点布置间距为4m,测点布置完成后在施工之前,应对所有的监测项目进行两次独立的观测,判定合格后取其平均值作为监测项目的初始值。

现场监测频率按每一小时监测一次,抢险结束且各监测点变形稳定方可停止监测。

当监测项目发生速率异常,监测值超过预警值以及现场出现危险事故征兆时,需加密监测频率。

按规范及类似工程设计要求,本工程报警值如下:

序号

监测内容

允许值(mm)

报警值

变形速率(mm/d)

累计变形值(mm)

1

河堤顶部最大位移

累计位移30

≥3

80%允许值

施工期间,同时现场将作巡视检查作为仪器监测的补充。

巡视检查内容:

河堤:

河堤有无开裂、沉陷及滑移。

施工工况:

河堤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

周边环境:

地下管道有无泄漏,电缆有无破损;附近周边地下设施、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

监测设施:

基准点、测点有无破坏现象;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监测元件的保护情况。

巡视检查方法和记录

主要依靠目测,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录像机进行。

每次巡视检查应对自然环境(雨水、气温、洪水的变化等)、工程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施工和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

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当日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以便准确地评价工程的状态。

4.3修建进场便道

在南大河道处两侧修建施工便道,时间紧,任务重,为防止两侧河堤二次垮塌,底层采用砖渣挤压南大河底淤泥从而铺设进场便道,采用倾填方式,振动压路机压实,其上铺筑土石混合料,分层铺设,分层碾压密实,压实度不小于91%,从而保证施工安全。

同时于南大两侧施工便道间铺设一条宽6m,长50m的土便道,从南大北岸进场便道向南岸逐步填筑。

土方的挖、装、运均采用机械化施工,一般用挖装机械配备自卸汽车运土,按每延米用土量严格控制卸土。

4.4打设钢管桩及相应防护钢板

南北两侧大堤现场采用放坡形式,坡比1:

1,为保证后续边坡整体稳定性,防止出现二次垮塌,在距离坡脚3m处的边坡上打入一排钢管桩,钢管桩采用630钢管桩作为施工材料,长度为12m,埋深9m,横向间距2m,钢管桩间利用[16进行连接,并在紧贴钢管桩处打入长4m,宽2m,厚1.5cm钢板以作加固并防止上部碎石、土块划入基坑造成相应安全隐患。

施工前测量队应根据设计图计算出桩位坐标并进行放样,且有测量队配合调整桩位,确定平面位置及倾斜度复核要求后,再由液压打桩机配合下沉钢管桩。

测量人员现场指挥精确定位,在钢管桩打设过程中要不断的检测桩位和桩的垂直度,并控制好桩顶标高。

下沉时如钢管桩倾斜,及时牵引校正,每振1~2min要暂停一下,并校正钢管桩一次。

设备全部准备好后振桩锤方可插打钢管桩。

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振动沉桩过程中,出现桩的偏移、倾斜或回弹(严重时),以及其他不正常情况时,均应暂停锤振,并查明原因,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禁止强硬施工对两侧大堤造成二次伤害。

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断桩等现象,必须重新焊接断裂部位至强度符合要求方可继续沉桩。

钢管桩打设以控制桩底设计标高为主。

拆除时,首先利用液压打桩机夹紧钢板上口,然后开动打桩机开始缓慢拔除,即采取边拔边提升的方法进行拔除,再依次拔除630钢管桩。

钢管桩一次性拔除,按此方法,逐步拔出每根河堤中结构物。

4.5清理垮塌部位多余土方

边坡支护完成后,在垮塌部位拉警戒带,非现场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施工现场,开始清理垮塌部位土方时,过程中现场应加强河堤观测,发现边坡有松动迹象时及时安排人员、机械撤离。

清理垮塌部位时利用人工对土方从上至下依次清理,并将多余土方清运至指定的弃土场位置。

清理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边坡稳定,由现场专业工长进行指挥作业,避免再次塌方,待垮塌部位多余浮土清理完成后,需安排人员对边坡进行检查,若边坡有空缺部位,可采用6%灰土对其进行修补,必要时可对其进行挂网喷浆以保证边坡整体稳定性。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施工安全组织机构体系

设置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作业队专兼职安全员按照局要求,统一纳入到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人员体系当中,并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负责本作业队的日常安全管理内业资料的填写和记录,随时随地在现场检查,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协助作业队长把关,把施工现场的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安全生产”是一切施工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5.1.1安全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5.1.2安全目标

零事故,零伤害,零污染,零疫情。

5.2安全保证体系

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是一切施工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健全安全管理组织,强化安全检查

设置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设置安全环保部,并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作业队配备责任心强的安全员,负责本作业队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内业资料的填写和记录,随时随地在现场检查,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协助班组长把关,把施工现场的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3)贯彻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的管理体系文件,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安全管理实施手册和安全交底手册。

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5.3组织保证措施

为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把一般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施工的顺利进展,特制订安全措施如下:

(1)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用多种教育形式,使职工树立安全统一的思想,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证体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经常化。

(2)各级领导在下达生产任务时,必须同时下达安全技术措施检查,必须总结安全生产情况,提出安全生产要求把安全生产贯彻到施工的全过程中去。

(3)认真执行定期安全教育,安全讲话,安全检查制度,设立安全监督岗,发挥专职安全员的作用,对发现事故隐患和危及到工程人身安全的事项,及时处理,作出记录,及时改正,落实到人。

(4)开工前必须对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同时在基坑周边设置夜间安全警示灯,并派专人进行安全巡视。

(5)进场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十不准”规定:

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禁止穿拖鞋,赤脚,赤膊上班,各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戴上劳保用品作业,持证上岗。

(6)起重吊装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安全操作规程。

5.4施工安全措施

针对边坡二次垮塌施工危险性较大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各工序的控制要求。

(1)施工时必须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有计算书。

(2)施工时,对原材料进行专项材质检查和外观检查。

(3)钢板必须与钢管桩内侧紧贴,若有间隙,必须浇筑混凝土填塞钢板进行密实。

(4)基坑需抽排水时,须配备4台抽排水设备(不小于3.5kW)。

(5)边坡施工中,挖土、吊运、浇筑混凝土等作业,严禁碰撞钢管桩及钢板,并不得在边坡上放置重物。

施工中发现钢管桩有松动、变形等情况时,应及时加固,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要立即撤出。

(6)边坡支撑拆除时,应在设计、监测单位的认可的情况下进行,拆除支撑应与基坑回填相互配合进行。

有引起坑壁坍塌危险征兆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7)人工修整边坡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5m。

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要大于10m。

挖土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的危险作业。

(8)拔桩时要先震动1~2分钟,再慢慢启动液压打桩机拔桩。

在有松动后再边震边拔,防止蛮干。

(9)在开挖边坡边沿处,必须按规范设两道1.2m高的牢固栏杆和悬挂危险标志,并在夜间挂红标志灯。

严禁任何人在深坑处休息。

(10)夜间施工时,施工场地应有足够的照明。

(11)非机电专业操作人员不得擅自动用基础机电设备。

(12)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不经培训或无证者,不得进行上岗操作。

(13)设专人负责日常检查和养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设专人指挥,避免人多时乱指挥,出现安全事故。

(14)施工过程中设专职安全员检查水位、施工安全情况。

5.5应急预案

为确保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在事前能够切实起到防范预防作用,将风险降到最低,损失降到最小。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快速及时做出应急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措施处理各种事故和采取救援措施。

5.5.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项目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抢险组、安全保卫组、技术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善后处理组工作小组。

应急处理工作组24小时值班,接到应急通知迅速组织各应急处理组、应急处理突击队赶到现场进行抢险救援。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5.5.2各救援组职责及分工

组长:

负责确定现场潜在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组织制定现场的应急和响应预案,落实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并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在发生火灾事故和紧急情况,进行现场安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评估,组织现场的应急抢险救援,及时向上级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做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组织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及善后处理工作。

副组长:

配合总指挥完成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在总指挥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依次行使总指挥权利。

应急抢险组:

执行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下达的有关指令,负责执行突发险情抢险任务;协助进行人员撤离、物资转移等工作,配合做好有关安全工作。

安全保卫组:

负责维护抢险公共秩序、交通、道路管制和灾区社会治安,出现紧急情况时,协调有关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打击偷窃犯罪分子;做好度汛救灾的治安和保卫工作。

技术保障组:

负责掌握各类灾情动态消息,并按要求报送有关信息,保障信息渠道畅通;负责做好受灾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医疗救护组:

负责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制定救护方案,抢救伤员,协调各大医院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

后勤保障组:

按要求负责做好物资储备、管理、供应工作,为抢险救援提供物资保障。

通讯联络组:

负责灾情的汇总汇报,联络和指令的传达。

保证应急救援小组与各相关部门、上级领导机关、地方政府、地方相关部门及新闻媒体之间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沟通。

完成协调、善后处理报告等工作。

善后处理组:

负责现场处置、伤亡善后工作,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后的清除和恢复工作。

负责人员的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灾后清理与处理等事项;负责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人员情绪稳定,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表2应急救援小组

序号

小组

小组组长

联系方式

小组成员

备注

1

应急抢险组

2

安全保卫组

3

技术保障组

4

医疗救护组

5

后勤保障组

6

通讯联络组

7

善后处理组

5.5.3应急响应程序

1、响应分级

表3生产安全事故分级表

2、响应程序与处置

(1)IV-C级及以上事故:

发生IV-C级及以上事故时,项目经理部应立即启动项目经理部级预案组织有关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遇险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规定及时报告。

当由中国交建、局、公司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负责现场组织救援工作时,项目经理部要积极听从指挥和积极配合,做好抢险救援、现场取证、道路引领、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协助处置工作。

(2)IV-B级及以上事故

发生各单位级IV-B级及以上事故后,由上级启动相应级别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项目经理部统一接受上级应急机构指挥。

5.5.4应急处置

5.5.4.1物体打击

(1)当施工人员发生物体打击时,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并呼叫周围人员及时通知医疗部门,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

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2)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4)现场安全员作为现场的救护指挥员,指挥现场救护工作,在现场伤员得到急救的同时,立即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设施拨打“120”电话,与救护中心联系,要求紧急救护,然后应打电话向项目经理报告,保护事故现场,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5.5.4.2机械伤害

1)各施工区要加强对机械设备安全工作的领导,经常性地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排查设备故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隐患。

2)各施工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并熟悉设备的构造、原理、性能及安全技术要求,严禁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3)应急救援措施

①漏电触电。

若机械设备出现漏电触电现象,当事人应及时向工区负责人或应急小组报告,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

若操作人员触电后,应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实施抢救。

②刹车失灵、上坡时出现刹车失灵,不能脱档,松掉油门,靠边行驶,将发动机熄火,利用手制动将车停住,然后找人打眼。

下坡时出现刹车失灵,挂低速档行驶,不能将发动机熄火,靠边行驶。

行驶至平坦的地方将发动机熄火,利用手制动将车停住,然后找人打眼。

③提升设备事故。

当提升设备出现事故时,立即将现场人员迅速撤离,通知应急救援小组,组织人员对井架、电动葫芦(卷杨机)及联接件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

4)应急程序

①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事故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1小时。

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伤亡人数。

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己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同时,迅速联系119、120处理事故现场。

②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井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和损失加重,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

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井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

③事故情况严重时立即启动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现场救援工作和调查处理。

5.5.4.3火灾

1)当发生火灾安全事故时,发现事故人员必须立即报告给现场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如火灾较大,需立即拨打“119“电话与消防指挥中心联系。

2)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各救援小组到达现场进行应急救援,包括灭火、疏散人员、伤员救护等。

3)发生火灾事故,要根据燃烧物质,燃烧特点,火场的具体情况,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及时扑灭初起火灾。

①火场上出现浓烟、高热、缺氧等致人伤亡时间,早在5~6分钟,晚的在10~20分钟,所有人员疏散时间必须控制在3分钟内,全面疏散到安全地方。

②施工现场发生的火灾,多数是由于烧焊作业或遗留火种而引起的,如可燃物,可用冷却灭火方法,将水或灭火剂直接喷射在燃烧的物体上,使其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达到灭火效果。

③如电器设备火灾,可用窒息灭火法,用不导电的灭火剂,立刻关闭电源,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直接喷射在燃烧的电器设备上,阻止空气接触,达到灭火效果。

④油类火灾同样可用窒息灭火法,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严禁用水扑救)直接喷射在燃烧载油的器具上,阻止和氧气接触,达到灭火效果。

⑤火灾事故扑灭后,要保护好事故现场,由主管部门或消防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鉴定、确定起火原因。

依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依规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吸取火灾事故教训,落实整改措施,改进消防工作。

通过火灾事例,教育全体员工,提高员工防火意识。

5.5.4.4触电事故

1)当施工现场有人触电时,施救人员不要惊慌,不能直接用手拉、拖触电者,必须在确保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抢救,或使用干燥的木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2)将触电者平放在干燥的木板上,解开衣领,肩背下垫一软物,张开触电者的嘴巴,清除口腔内的杂物,尽量保持呼吸道畅通。

3)抢救者跪卧在伤员的一侧,一手紧捏伤员的鼻子,另一只手托在伤员的领后,将颈部上抬,头部充分后仰,使嘴巴张开。

4)抢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巴贴紧触电者的嘴巴,连续快速地向内吹气,同时观察触电者的胸部是否膨胀隆起,以确定是否有效。

5)吹气停止后,抢救者应放松捏紧鼻子的手,让气体从触电者的肺部排出,倾听呼吸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塞。

6)如此反复而有节律的人工呼吸,直到救护车来到,将触电者送往医院抢救。

7)事故情况严重时,紧急启动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程序进行事故处理。

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5.5应急救援路线

图6.8-1应急救援路线示意图

应急救援路线:

从跨秦淮新河大桥5#墩出发,途径龙藏大道、龙王大街、庐山路、白龙江东街,到达南京明基医院(南京市建邺区河西大街71号),路途7.8公里左右。

6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6.1文明施工

6.1.1文明施工目标

坚持文明施工,促进现场管理和施工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的落实,树样板工程,建标准化现场,做文明职工。

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

6.1.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对现场文明施工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对违反文明施工的行为,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必要时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6.1.3文明施工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各施工队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文明施工宣传活动,统一思想,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是工程优质快速施工的前提,增强全员文明施工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