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备课庞元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0040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备课庞元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备课庞元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备课庞元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备课庞元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备课庞元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备课庞元杰.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备课庞元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备课庞元杰.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备课庞元杰.docx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备课庞元杰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主备人:

汉渠民兴小学庞元杰

一、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包含四篇课文,一篇习作和练习3。

四篇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

二、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包含四篇课文,一篇习作和练习3。

四篇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

这些课文有的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有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的高超技艺;有的赞扬古代少年非凡的才华;还有的则塑造了大作家的感人形象。

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

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三、教学目标:

1.明确本单元的人物故事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里是重点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2.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品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复述故事《菩萨兵》、《大作家的小老师》,背诵积累《塞下曲》、《少年王勃》的三、四自然段。

4.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教会孩子向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

1、学会按故事的发展顺序写一件事。

2、理解这几篇课文的内容,感受课文所描写人物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才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并能讲这几个故事。

4、五、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读懂习作3中的例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是怎样按照顺序抓住重点,把在观察中所见景物写出来的。

3、使学生掌握“斜构、卧构”的运笔手法。

六、课时划分:

7、菩萨兵…………………………………………………………………………2课时

8、李广射虎………………………………………………………………………2课时

9、少年王勃………………………………………………………………………2课时

10、大作家的小老师……………………………………………………………1课时

练习3………………………………………………………………………………2课时

沈闸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课题

7、《菩萨兵》

课时

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7《菩萨兵》。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课后10个生字组成的词及课后3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

重点

难点

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

教学

准备

小黑板课件

教学预案

再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题,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1、听写词语。

请两个基础较差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2、全班订正。

下面的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自查。

二、检查课文朗读。

1、出示两类要注意的词。

菩萨、糊涂、糟蹋(后一个字读轻声)

藏民、露面、受得了、挨饿、开花结果(多音字)

2、指名读课文。

3、师生分段读课文。

三、给课文分段,并初步概括段落大意。

1、说说文中表示时间的词。

2、概括这些词给课文分段。

3、指导概括段落大意。

四、作业。

1、生字描红。

2、准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抽读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藏族同胞要用“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来称赞红军,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称赞红军呢?

红军究竟为藏族同胞做了些什么事呢?

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菩萨兵

二、探究学文。

(一)藏族同胞为什么离开家园躲红军

1、感知课文

2、  讨论理解。

(1)第一自然段。

A、体会藏族同胞对反动军队的恐惧和对红军的误解。

B、体会朱总司令对藏族同胞的关心。

·指导朗读。

(2)第二~五自然段。

A、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说说朱德总司令为什么着急。

B、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想想:

翻译进山找藏胞回来为什么要叹气?

翻译为什么会说藏族同胞“真糊涂哇”?

朱德总司令同意翻译的看法吗?

他是怎么说的呢?

·朗读第二~五自然段,体会任务的思想感情。

(二)藏族同胞为什么又回到了家园感激红军

1、感知课文。

2、讨论理解第六、七自然段。

(1)第二天朱德总司令是怎么做的呢?

·“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你是怎样理解朱德总司令在这里说的“种子”的?

为什么这句话后面要用省略号呢?

·从朱德总司令带领大家一起干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2)第八、九自然段。

·藏族同胞回到家园以后,他们看到了什么?

又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第九自然段,教师制导读出感激的语气。

四、小结。

藏族同胞之所以称红军是“菩萨兵”,是因为他们发现红军与反动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红军为他们耕种土地、打扫院子,对他们像亲人一样,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感激红军,称红军是“菩萨兵”。

板书设计

7菩萨兵

朱德:

担心体谅

藏民:

害怕感激

教学反思

沈闸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课题

8、《李广射虎》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8、《李广射虎》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重点

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武艺高超。

2、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

准备

生字词卡片关于李广资料

教学预案

再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小朋友,你们看过电视《水浒传》吗?

2、    板书课题并简介李广。

二、初读课文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小组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

1、    谁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2、    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呢?

3、    根据课文的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小组先讨论,再交流

4、    师出示《塞下曲》,朗读、背诵古诗。

四、小结

1、    师小结。

2、    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巩固认读,并选择扩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

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5)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谈话:

卢伦的《塞下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其实诗中所写的就是课文3、4自然段的内容。

4.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①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

夜晚    风吹草动  以为是虎  拉弓猛射)

②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2)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

(3)指导朗读。

①指导朗读 ②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5.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

(2)讨论:

①“蒙蒙亮”指的是什么时候?

②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

(板书:

清晨   寻找猎物   扎见石头)

③“不是……而是……”一句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惊叹)

④“深深的扎”、“怎么业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3)指读课文。

(4)诗文指导解释后两句。

(5)将《塞下曲》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总结全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并谁能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写出带点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选择)

板书设计

李广射虎

夜晚风吹草动     以为有虎

拉弓猛射

清晨     寻找猎物      扎进石头

教学反思

沈闸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课题

9、《少年王勃》

教学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少年王勃》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分段,并初步概括段意。

3、以“少年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主问题,从多个角度能说出概括少年王勃品质的成语。

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

难点

1、让学生自己寻找学法,感受王勃登上滕王阁观看到的美景与他写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关系。

2、通过常规性积累活动“古诗擂台赛”以及课文内容的学习,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教学预案

再设计

 

 

 

第一课时

一、“古诗擂台赛”

1、《古诗必背七十首》的部分诗,进行对诗比赛

2、诗有哪些特点?

一是分行写,每行较短,有五言诗和七言诗等;二是读起来琅琅上口;三是富有想象;四是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

二、审题,介绍资料,明确学习目标,导入课文

1、板书课题,齐读,注意多音字“少”。

2、对于王勃,你有哪些了解?

主要了解“初唐四杰”,最有名的就是《滕王阁序》。

3、写人的文章如何学习呢?

板书:

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检查自学情况,质疑,整体感知

1、  我们先要来检查一下预习时的读书情况。

同桌互相检查预习读书情况,请读错的学生再读难读的句子,纠音。

2、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

“凝望”、“胸有成竹”“文思如泉”“拍案叫绝”“笔走如飞”“千古传诵”。

这些词语你都理解吗?

把它们放进课文去联系上下文来说说看。

3、(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看看在哪儿停顿好?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

的?

你会分段吗?

每一段又是讲的什么呢?

5、质疑,针对五大方面,你提出哪些问题?

板书在小黑板上。

哪些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下节课来讨论。

四、识字写字。

第二课时

一、常规性积累活动——谁的耳朵灵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梳理问题,以“王勃是个怎样的人”为主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请小小组讨论一下,哪些问题你们可以解决的?

2、今天这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王勃是个怎样的人?

3、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说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相关语句来支撑你的观点。

4、组织交流

(1)才华横溢、文思泉涌、才华出众、

从哪些语句可以来说明呢?

结合你划出的语句来谈一谈。

都理解吗?

能把它们读好吗?

师补充两段相关资料:

A、在江西南昌市赣江边,有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的三大名楼之一的藤王阁,(显示图片)唐初始建,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

曾多次被毁重建,但因为一个少年的文章《藤王阁序》而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就是王勃。

B、从都督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都督对王勃的赞赏,但是当初都督一开始可不是这样想的,这里还有个故事细节,现在请大家读一读,想一想”。

出示故事细节:

公元663年9月,洪州都督阎伯欤在滕王阁内大宴宾客,邀请许多知名人士出席。

王勃路过此地,也应邀而来。

他人小名气也不大,因而被安排在后面的座位。

阎伯欤早已经叫他的女婿孟学士写了一篇《滕王阁序》,打算在酒席宴前显露一手,夸耀于人,也让他这做岳父的脸上有光。

宾客们早知其意,哪里肯写,不是谦称才疏学浅,不敢献丑,就是借口病体未愈。

推来推去,最后轮到了王勃。

王勃却不推辞,立即接过笔墨,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不才探父路过洪州,有幸赴督盛宴,不胜感激。

都督盛情难却,不才斗胆试笔,尚望都督及诸位先生不吝赐教。

抓住“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等词语;抓住与客人的对比;都督的称赞;抓住他的年少;抓住诗的妙来感受王勃的才气。

部分环节的预设——

A师:

这是《滕往阁序》中最为出名的,至今人们还传诵着,它到底展现了怎样一幅美景呢?

师:

诗写得如何呢?

你来评价一下。

师:

请大家练习练习,试试将江上迷人的秋景通过你的朗读美丽起来。

B、师:

我们说不出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说得没有王勃那样好,但是王勃14岁就写出了这么好的文章。

 

师:

你对比你大两三岁的王勃能写这么好的文章,有什么想说的吗?

(2)你还感受到王勃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

勇敢、谦虚、善于观察和思考、孝顺等。

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决不强加教师的想法。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细细体会人物的品质。

但不要具体展开。

5、要求学生用不但……而且……来说一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

三、指导背诵

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读读书,看看图,把3~4自然段背下来。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少年王勃

才华横溢、文思泉涌、才华出众

不但……而且……

教学反思

沈闸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课题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自读自悟,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学习萧伯纳的谦逊自律,体会其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重点

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

准备

萧伯纳的图片、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预案

再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布置同学们预习了第十课,都预习好了吗?

谁来读读课题?

通过预习,你知道“大作家”在文中指的是谁吗?

板书:

萧伯纳(出示图片)你们了解萧伯纳吗?

2.课题中的“小老师”指的又是谁呢?

3.了解了课文中的人物后,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4.大作家萧伯纳把与你们差不多大的这个小姑娘当作了老师,说到这儿,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呢?

二、学习课文

(一)提出自读要求。

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

(二)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读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交流:

大作家为什么把小姑娘当作自己的老师呢?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2)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这个外表可爱的小

姑娘为小老师呢?

指名说一说。

(出示第二自然段)

①自由读,想想萧伯纳会怎么说呢?

出示填空:

萧伯纳        对小姑娘说……

②如果是你,你遇到了像萧伯纳这样有名的大作家,你会有什么反应?

小姑娘是什么表现呢?

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出示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读这段话。

③从小姑娘这种出乎预料的做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④听了小姑娘的话,萧伯纳有什么表现?

为什么会“为之一震”呢?

⑤这次在莫斯科与一个苏联小姑娘的偶遇,给萧伯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有了这样一段感触:

(出示第五自然段)

你读懂这段话了吗?

自由读一读,与同桌讨论一下

全班交流。

⑥现在,你能说说看“大作家萧伯纳为什么称小姑娘为小老师”了吗?

小结: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不少事,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善于思考,总是会有很多收获。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萧伯纳深有感触说的这段话。

(3)课文学完了,大作家萧伯纳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印象?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同学们,回看课题,你觉得大作家的“大”仅仅指的是写了几部伟大的作品、名气大吗?

2.萧伯纳不仅有着出众的才华,写了许多著名的作品,而且能够严于律己、知错就改,有着宽广的胸怀,真不愧是人们心目中的大作家、大文豪!

四、复述课文。

1.学生熟读课文。

2.先分小组进行复述,

3、然后全班交流,尽可用

五、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课外找一找与萧伯纳有关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教学反思

沈闸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课题

练习3

教学

目标

1、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书写“区、臣、医”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

3、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时间》诗歌。

4、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学会商量。

重点

难点

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教学

准备

小黑板

教学预案

再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学用字词句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唤起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

  3、交流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

学生质疑、讨论。

  

(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

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解释是:

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

歌词中的“荡漾”应该怎样理解?

  

(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

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

  (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

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

  (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6、学生试着吟唱歌曲。

  二、教学第二题:

学写钢笔字

  1、出示:

区、臣、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

  3、仔细看字帖,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1)笔顺。

  

(2)外框的形状要写得上窄下宽,底边要平稳。

  (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5、学生临帖,在田字格内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6、反馈。

  ①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同学注意观察、评析。

  ②展示写得好的同学作业,进行评析、表扬。

③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性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读读背背

  1、读背成语。

  

(1)出示八个成语。

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成语的音,不懂的成语做个记号。

  

(2)交流朗读成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交流对八条成语的理解:

或根据已学的课文、了解的人物来理解,如“才思敏捷、后生可畏”可联系前面学习的课文《少年王勃》;或根据著名人物的故事来加深印象,如理解“力透纸背”时可举怀素写字的例子;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造造句子,学会运用;或让学生根据平日里的课外阅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如“风华正茂、出类拔萃”……

(4)再次朗读,加深印象。

  (5)练习背诵,同桌互相提醒。

  (6)集体背诵。

  (7)指名背。

  2、读背《时间》

  

(1)世上最宝贵的是什么?

同学们一定会说是时间。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时间》这首小诗。

  

(2)请学生借助字典或小组合作,读通诗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4)提问:

“小河”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的是无穷的宝藏,而懒惰的人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

  (5)同学们,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人?

  (6)鼓励学生说说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或诗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1、谈话引入(谈话要点):

  

(1)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也有可能会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况。

怎样才能拿定主意,怎样才能与别人形成较一致的意见呢?

  

(2)学会和别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3)怎样和别人商量,大有学问!

  2、请学生仔细看图,自己弄懂图意,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交流图意,引导展开想象。

  4、讨论:

遇到图中的情况,准备怎样和别人商量?

在商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6、四人一小组练习与别人商量,选择一幅图准备表演。

  7、以每幅图为例,让几组学生表演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是怎样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的。

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扮演某个角色,既可示范,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每组同学表演完毕后,请观众畅所欲言,发表意见。

  8、联系生活,说说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还遇到哪些与课本中相似的情况,遇到哪些难题,我们可以怎样商量,老师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讨论。

  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话题进行表演练习。

  9、教师总结: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让人为难的事。

遇到难事多体谅,多商量,这样才能处理好难题,我们的关系才会变得更融洽。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欣赏书中的优秀书法作品,请学生发表感想。

  2、出示“戈、心”两字,揭示今天学写毛笔字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字,尤其注意红笔标注的笔画“斜钩、卧钩”。

  4、指导学生按图提示的运笔走势书空。

  5、教师示范,并出示字帖上带有这两种笔画的汉字,进一步欣赏感受。

  6、学生在大字本上书写。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