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000074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docx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docx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

对语文课堂低效教学现象的反思(卢芬)

对语文课堂低效教学现象的反思

【内容摘要】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

为提问而提问,为合作而合作,非客观的评价,脱离实际的拓展延伸,使得我们语文课堂出现了“气氛热闹活跃而低效”的结果。

【关键词】提问低效廉价延伸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着,人们的目光进一步聚焦在课堂这块主阵地上。

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老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自主合作式的讨论提问,老师干巴的说教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幻灯和配乐朗读,老师教态的色厉声严变成了微笑的鼓励和赞许,课堂教学由重“教”向重“学”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得到落实。

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教学局面:

繁多的问题,淹没了课堂的中心目标;张扬的个性,掩盖了阅读审美的客观标准;学生的频繁活动,取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课下却收益颇浅,过于追求推陈出新反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失去了原有的语文味。

笔者就参加的语文教研活动听课的观察,做一些反思总结。

一.无度的提问,影响了学生思维

【案例】老师上《幽径悲剧》时,在初读后问学生:

本文有几个段落?

些意见什么事情?

然后在学生还没完全理解课文时又问:

文革中砍伐藤萝与现在“愚氓毁美”又什么区别?

反映了什么现实?

接着又是一连串问题让学生忙于应付。

当有一个学生提出:

“作者这样大肆渲染悲剧有些小题大做时”老师批评该学生是钻牛角尖,使课堂气氛顿时沉闷起来。

【对策分析】新课改下“满堂灌”的现象几乎绝迹,课堂上呈现出的是老师和学生“你问我答”、“一呼百应”的热闹景象。

然而细看繁荣之下的提问却存在过多不良现象:

如案例中所出现的:

问题过于简单,不仅使学生的思维习惯不能很好地得到锻炼,而且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懒散、信口开河。

问题太难过繁,忽视了生成性问题。

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还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老师该怎样做到适当适度的提问呢?

1.提问要切合学生实际,控制问题难度。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思维。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倡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

意思是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

如教《桃花源记》时,分析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后,可问:

你愿意在桃花源居住吗,为什么?

讲到“此中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时可问:

渔人给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

又为何叹惋?

分析“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时还可问:

桃花源人为何要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

这些开放性的问题,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又难易适中,且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提问切勿繁杂,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

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

提问过多,学生不暇思考,必然会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造成学生厌倦反感。

要善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如教《愚公移山》时,可让学生思考:

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

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

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阔,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既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向纵横方向发展,又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3.提问要倾听学生的心声,注意培养生成性问题

学生是充满个性、灵性的学习主体,提问时,要敢于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

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想不到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内在素质,较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关注每一个生成性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态,提高课堂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如果像案例中我们的老师不能很好的和学生一起讨论,而简单的指责,那将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心,今后的课堂上,学生还敢提出能这样的思考发问吗?

二.低效的合作,流于表面形式

【案例】老师上《长城》专题时,教师播放一段长城的专题片,然后让学生欣赏后分组讨论:

长城的修建年代规模,有关传说,相关人物,成语故事等。

于是学生围成几团,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

“停止讨论!

”于是讨论声戛然而止。

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

有的小组几个人同时抢着发言,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个人发言,其他人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

【对策分析】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于是,合作学习成为部分教师追求的时髦,成为了实践新课改的课堂标签。

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充斥着低效的合作,学生难以安静独立地去读书、思考、感悟。

我们只看到分组、交流、讨论,“学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等形式,而看不到这种合作的必要、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感觉不到学生到底在自主什么、教师的作用又在哪里。

于是,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营造一种既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研讨习惯,又有利于激励学生竞争,激活创新意识,并使每个学生有充分发展机会的合作呢?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一种估测:

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需学生互相探讨或教师点拨,然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其次,在具体操作时注意这样几点:

1.营造氛围,确定高质量的有探究价值的需讨论的问题,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

2.科学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在小组合作之前要留足学生亲近文本、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建立机制,教给方法,努力克服盲目无序、无意义、无效率的教学行为,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4.宏观调控,适时引导。

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并非无事可做,而应密切关注和把握小组讨论的进程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和点拨。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切不可让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形式”。

三.廉价的表扬,取代了客观的评价

【案例】老师上《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在让学生回答一些很简单问题后频频用:

“你回答的很好”“你真棒!

真聪明!

”“掌声鼓励”的语气大加赞赏,在进行课堂训练时,还特意设计一些问题抢答,并宣布表现最好的将有一份小奖品。

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回答,课堂气氛热闹异常。

甚至还让学生分皇帝,大臣,骗子等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于是学生开始施展表演才能,用各种滑稽搞笑的动作和语言博得了听课师生的阵阵掌声。

【分析对策】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教师脱口而出的随意表扬。

一个人人都能轻而易举回答出的问题如果给予过度的赞赏,不仅会使学生怀疑老师的真诚还会导致导致学生对问题随意应付。

用小奖品将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更是带上了物质诱导的色彩,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对讨论和发言失去兴趣。

这种缺乏真诚和必要的表扬,是一种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的“批发”,带给学生的只是一时的愉悦而衍生出如此多的显性或隐性的损害。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教师要努力建立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从操作层面看,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既要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保护这难得的创新火花。

另一方面,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及时给予客观的评价指正,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春》一课时请某一学生朗读课文后学生们评价说:

“他朗读得声情并茂,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我还想再听一次。

”“让我来学着你的样子读一读可以吗?

”“我给你的朗读打五颗星!

”多么富有个性化的评语啊!

孩子们有他们的内心世界,有他们的语言习惯,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时,要少一些统一,少一些雕琢,多一些个性,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四.无限的拓延,脱离了教学实际

【案例】老师讲授张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让学生结合《济南的冬天》一文,运用所学的写景方法,写一段描绘北京春天的文字。

并以“假如我也失去了双腿后,我会怎样面对生活”为话题让学生各自谈自己感想。

【分析对策】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的理念,实施开放式的教育,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立足课文,又要跳出课文,注重向课外拓展。

但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教学中的“拓展模仿秀”也流行起来,一些漫无目的,不着边际,高耗低效的拓展延伸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上述案例就是脱离了文本学情,而且过于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启发,这种脱离了文本学情的拓展延伸,只会消弱了课堂的语文性,冲淡了教学主题,把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政治课。

课堂拓展延要做到:

1.立足课本,拓展阅读能力;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

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

所以拓展延伸时,必须要深挖教材、紧扣文本。

例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时,在让学生明白了作者是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思乡愁绪的同时,引导学习席慕蓉的《乡愁》来进行拓展延伸。

理解席慕蓉是通过写月亮、笛声等意象来抒写自己的思乡愁绪的。

使学生懂得了同一主题可借助不同的题材来表达的写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把握学情,激发参与意识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等。

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

立足课堂实际,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

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只是一只“绣花枕头”而已。

3.走出课堂,培养语文素养

“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这就决定了语文的学习不一定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走出象牙塔,让知识向生活延伸,可以接触更多的,更贴近生活中的学习资料。

例如在学习《死海不死》一文时,有一位同学提出“咸度高真的浮力大吗?

”这个小组的同学就主动查阅资料,请教物理老师,进行探究性实验,在获得答案,服务课堂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普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再如让他们放开手脚对课本或课外名著进行表演;还可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等去体验生活等。

从以上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改下我们的语文课堂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一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们教学的有效性,也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

这就需要我们重新领会新课改的本质思想,重新审视新课改指导的课堂教学,重新思考传统教学和新课改教学的关系。

既要做到大胆创新突破,又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

摘要:

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高考的压力,语文课时数量的有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时间并不充足。

因此,让高中语文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效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分析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而提出了产生现状的原因,重点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通过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有不完善之处,需要使用更多的有效方法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质量。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状况是教师把考试当作教学的目的,教师为了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不断地对试卷进行钻研与讲解,甚至牺牲了课本内容的完整性,把课堂内容改成了对高考试题讲解的内容。

同时,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学生缺少自主性,由于语文这门学科有着很强的人文气息,教师教学生写作的方法是通过总结热点话题,准备丰富资料,让学生使用背诵的方法来应对考试中的作文,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同时更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语文教学成效的原因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些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严重地影响了课堂的完整性。

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优秀教师,每天都十分繁忙,一心钻研教学,但是却缺少了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没有充实自己的人生经历,没有时间阅读书籍。

语文教师的任务是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人才,培养学生的人生情感。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虽然高中学生缺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但是喜欢上语文课,因为语文课上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放松自己紧张的情绪。

有的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没用,在这种心态的指导下,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

三、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1.重视学生的自主性

由于目前高中语文教师替代学生进行阅读或者思考的状况是十分普遍的,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追赶学习进度,自己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代替学生消化,这样就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

由于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行独立的思考,感受中国语文文化的绚丽多彩,体会语言的巧妙之处。

教师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还要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才会在兴趣的带领下对语文加以研究,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水平。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依据学生不同的爱好,通过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以图片或者视频资料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同视频信息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得到启发,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课堂上成立学习小组,给那些喜欢研究语文的学生充足的空间来施展自己的才华,让那些十分活跃的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合作。

通过以上的形式,在教师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通过使用有效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平。

2.教师制订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计划

高中语文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学生的特性,制订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计划,该计划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还能够给予那些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深入学习的机会。

在教学计划中主要有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更要有能够扩展学生思维的教学内容,还要有与高考相连接的具体考点内容。

教师制订适当的教学计划,不但让教学工作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而且还能够让学生科学合理并系统地学习。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和高考紧密相关的知识,充分利用课堂每一秒,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3.做好课堂总结工作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好每堂课的总结工作。

教师通过授课内容的知识点进行分类与归纳,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在课下复习上课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总结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让学生能够更加进步。

高中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语文教师使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需要学生的大力支持,要求学生从心里转变思维方式,在有效方法的指导下,使其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

曲靖市师宗县第二中学袁文清

内容摘要: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

究其原因在于语文教学的性质尚无明确定论,应试教育影响深广,教育思想落后,教学方法陈旧等;其出路在于明确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标,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加大教学力度,增加教学容量,树立大语文观,培养良好的语文行为习惯。

关键词: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问题出路

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大声疾呼:

“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这犹如“一声惊雷”,引起语文教育界很大的震动,使语文教学研究与改革掀起了一个个高潮。

随后国家教委颁布了《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语文课应有的性质和功能,实施一纲多本,且新编了语文教材。

同时语文教学改革也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进行着,涌现出一大批教改先进典型:

于漪的重情、尚趣、寓美的教学方法,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魏书生的自学辅导“六步课堂教学法”等等。

这些探索与实践,推动着中国的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可20多年过去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却越来越感到语文难教,学生也越来越感到语文难学,语文教学的效率逐渐下滑,高考改革的呼声还是那样的强烈,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仍然是那样的责难和非议。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怎样才能走出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呢?

我想应该找出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找出一条出路。

先说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的性质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

什么是语文?

它的性质是什么?

这是语文学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两上问题。

吕叔湘认为: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少不了它。

”又说“语文教学应该是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

”这说的是语文的工具性。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则认为:

“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

”这无疑主张语文的“人文性”。

不少语文专家认为中学语文这门课是“语言和文学”,这就是语文的文学性;而海南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林泽龙教授则提出语文学科有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综合性、民族性、实践性。

这些“性”可谓见仁见智,但作为第一线的教师面对这些“性”,只好作壁上观,无所适从。

而语文的性质又决定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效果等。

如主张语文的文学性的老师,就把语文课当作文课来教,在上课时便是朝代背景、作者生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层层分析,主张语文的基础性的则按识字、释词、修辞、句式来分析。

这种语文教学都是有弊端的。

可以说:

连学科性质都弄不清的教学,是盲从的教学,其教学效果又怎么会好呢?

二、应试教育影响深广,考试弊端种种

长期以来,教学质量被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分数的高低成为评价老师教学好坏的唯一标准。

在这“分数第一”、“考试第一”、“升学率第一”的环境中,教师们为了这个第一,不惜扼杀学生的天性,不怕违背教育规律,绞尽脑汁、千方百计、争时抢课地狠抓质量,有的老师把音乐、体育、美术、劳技、自习课全部用来上文化课。

前些年,甚至把历史、地理、生物都拿来上语文、数学、外语课。

据报道,许多学校的语文课只上到高二就基本结束了。

从高三起,要用长达一年左右的时间来进行“总复习”。

在此期间,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170篇“基本课文”通通“过”一遍;要把中学语文中规定的“知识点”和“训练点”通通“扫”一遍;要把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语文标准化考题通通“答”一遍;还要把根据多方预测来年可能考的内容和采用的新题型以模拟考试的形式通通“做”一遍……如此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忙于猜题,学生忙于做题,负担都大大加重了,教师学生都疲于应付。

这不为别的,就为了分数。

另外考试弊端种种,就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从其题型来说大致可分为五类,即:

选择题、分析简答题、填空题、诗歌鉴赏题、作文题。

每类都规定了考查内容,都存在着不足,如:

说明文是考科技说明文,其考查的内容是在摆弄名词术语的“迷魂阵”;而文言文更是佶屈聱牙;散文又是深奥难懂;4分的古诗文填空,背得学生死去活来,怨声载道;评阅作文,时短速快,(据网上查知,改一篇作文,最多只能有90秒的时间)走马观花,难保公正。

为了应付考试,教师针对各类题型拼命训练,学生成天在题海中苦苦挣扎、穷于应付、疲于奔命、未敢有须臾懈怠,结果还是葬身于一次定终身的考试中。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语文水平的提高。

三、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思想的落后。

目前,不少学校的语文教师,课堂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对教学内容依然采取面面俱到,力求讲得全,讲得细,头发胡子一把抓的“铺天盖地式”的传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随心所欲,即兴而发,出口千言离题万里。

这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已根深蒂固。

多少年来,教育沿袭以往,造成了今天积重难返的局面,这种思想和方法往往造成教师对时代发展缺乏洞察,对现代教育理论缺乏学习,对多变的教学方法缺乏借鉴,即使各地创设了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技术,也不能有机的进入课堂。

如,我所在的学校是省级重点中学,93年我们派了一批语文教师参加“云南省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大赛”的观摩,98年又派出一些老师参加“《语文报》杯全国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等观摩。

观摩的老师都认为参赛教师的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好、教学手段先进。

虽然这样,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没有很好的运用,依然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刀耕火种式教学。

课堂教学中仍然停留在“生字——生词——修辞——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形式上。

这种把语文教学肢解为一堆知识拼盘,干巴巴的毫无生气的教学。

弄得学生厌烦,毫无学语文的兴趣,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学生思想僵化,缺乏创造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好多语文教学方法脱离母语教学的特点,忽视母语习得规律的研究,母语习得是一个缓慢的、经验积累的过程,语文教育则是学生智力发展、语言能力的形成的最佳时机。

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忽视了这一点,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现实、脱离生活,学生在毫无乐趣的做着习题,这种不考虑学生母语习得规律的教法,也是制约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的原因之一。

四、教材编写失误,教辅资料泛滥成灾

从建国以前的《开明国语课文》到今天的《语文》课本,教材编写走过了漫长之路,虽在日臻完善,但都烙下时代的足迹。

1950年起使用解放初期的语文课文注重思想政治性,而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的编排;1956年,文学课文和汉语课文分编,但对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1958年重新编写语文课本,几乎成了“时文”的集锦,忽视语文知识和语文训练;1963年起使用新编课本,不提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学熏陶;1978年新编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教材体系不完善,在编排、注释、练习等方面有失粗陋;1982年,又重新修订,但写作训练序列不清,对听说训练重视不够;1988年又作了一次修订,但重“物”的研究,而忽视了对“人”的研究;1992年再作修改,但又重知识,轻能力;2000年再作修订,但偏重文言。

可以说:

历次教材的修订都没有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即:

没有对现代中学生已有素质进行调查,又缺少对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评估。

因此,教材的局限和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具体表现在“重个别”(如鲁迅的文章共有20多篇)、“重政治”、“重文言”(就高中而言,古诗文占了50%还多)。

这些文章既缺少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时代气息,又苦涩难懂。

加之初高中教材无法衔接难度梯度不大,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且重阅读,轻写作;课后“思考与练习”的编排缺少针对性和科学性,没有明显的训练序列,学生觉得做与不做一个样。

这样的教材,怎么会有利于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呢?

另外,与教材相配套的种种教辅资料泛滥成灾,每一本教材都有几十种教辅,照理,教辅多,更有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便于学生自学,但殊不知课文的分析,课后的练习,学生可以不加思考的就知道答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开口,学生便知结果是什么,无奈教师只有去分析为何是这个答案,而不是那个答案。

长此以往,学生会缺乏思维的主动性,近而形成惰性。

这正如叶圣陶所说:

“教参是个鸦片烟。

老师开头可能会觉得好,慢慢就会产生依赖思想,自己就不愿钻研教材。

”是的,对教师是这样,对学生更是如此,时间久了,语文的博大精深,丰富的趣味性就消失了,这对语文教学是有害无益的。

五、经济滞后,教学手段落后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目前我国好多省、市“普九”所欠下的巨额资金都没法偿还,结果“普实”又来。

“普实”刚结束,初、高中又扩招,学校只得拼命借款来赔还贷款或解决硬件建设,却无力解决软件建设。

可以说“好多学校,教学班有数十个,却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

如:

我所在的学校,我们有48个教学班,但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教师每学期连上一节多媒体课都无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