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固体液体气体考点题型突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8395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固体液体气体考点题型突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固体液体气体考点题型突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固体液体气体考点题型突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固体液体气体考点题型突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物理固体液体气体考点题型突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固体液体气体考点题型突破.docx

《高考物理固体液体气体考点题型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固体液体气体考点题型突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固体液体气体考点题型突破.docx

高考物理固体液体气体考点题型突破

2020高考物理固体液体气体考点题型突破

1.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a.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解答相关概念题

(1)(多选)(2018汇编,8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2015全国Ⅰ)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2015全国Ⅰ)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2015全国Ⅰ)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2015全国Ⅰ)

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2015全国Ⅰ)

F.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2014全国Ⅱ)

G.玻璃、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晶体,木炭是非晶体

H.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答案:

BCDF

解析:

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还是晶体,仍然具有确定的熔点,表现为各向异性,故A项错误。

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各向异性,具有不同的光学性质,故B项正确。

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故C项正确。

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300℃)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变为晶体硫。

故D项正确。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是内能要增加,故E项错误。

液晶具有各向异性,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制成彩色显示器,故F项正确。

玻璃是非晶体,故G项错误。

多晶体也有固定的熔点,故H项错误。

b.根据液体表面张力的定义解释相关物理现象

(2)(多选)(2013海南单科,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B.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却不能,这是因为油脂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的缘故

C.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

E.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

答案:

ACD

解析:

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故A项正确。

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却不能,这是因为水不可以浸润油脂,可以浸润玻璃,故B项错误。

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水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仅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呈现球形,故C项正确。

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即浸润;有的降低,即不浸润。

浸润或不浸润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故D项正确。

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玻璃板之间的空气排开后,中间没有空气,即气压为零,而两玻璃板外面存在大气压强,大气压将两块玻璃紧紧地压在一起,故E项错误。

c.根据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的性质进行相关判断

(3)(多选)(2016江苏单科,4分)在高原地区烧水需要使用高压锅。

水烧开后,锅内水面上方充满饱和汽,停止加热,高压锅在密封状态下缓慢冷却。

在冷却过程中,锅内水蒸气的变化情况为(  )

A.压强变小B.压强不变

C.一直是饱和汽D.变为未饱和汽

答案:

AC

解析:

在缓慢冷却的过程中,锅内水蒸气与锅内的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所以锅内水蒸气一直是饱和汽,故C项正确,D项错误。

在冷却的过程中,温度降低,饱和汽的压强减小,故A项正确,B项错误。

2.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a.利用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进行微观解释

(4)(多选)(2018汇编,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

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气体的重力产生的

D.压缩理想气体时要用力,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

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

答案:

AE

解析:

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故A项正确,B项错误。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产生的,故C项错误。

压缩理想气体时用力,是因为气体压强的原因,故D项错误。

(温度不变时)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就越多;(体积不变时)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平均速率也越大,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就越多。

故E项正确。

b.利用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对相关量进行定性分析

(5)(多选)(2018汇编,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少

B.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

C.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D.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答案:

AB

解析:

一定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不变;当温度降低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平均速率也减小。

综上可知,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不变,但平均速率减小了,所以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的碰撞次数减少,故A项正确。

气体压强不变,即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不变。

而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平均速率也减小,所以每撞击一次的作用力减小。

综上可知,气体分子每撞击一次的作用力减小,而要保证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不变,就要增加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的次数,故B项正确。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说明温度降低,但没有说体积不变,则不能得出压强一定减小,故C项错误。

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即体积减小了,但没有说温度不变,则不能得出压强一定增大,故D项错误。

3.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a.对理想气体模型的基本理解

(6)(多选)(2014江苏单科,4分)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有(  )

A.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B.只要气体压强不是很高就可视为理想气体

C.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都有关

D.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理想气体都遵从气体实验定律

答案:

AD

解析:

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故A项正确。

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情况下可以看成理想气体,故B项错误。

理想气体的内能仅与温度有关,与气体的体积无关,故C项错误。

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都遵从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这是理想气体的定义,故D项正确。

b.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的应用

(7)(2016全国Ⅰ,10分)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Δp与气泡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Δp=

,其中σ=0.070N/m。

现让水下10m处一半径为0.50cm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0=1.0×105Pa,水的密度ρ=1.0×103kg/m3,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①求在水下10m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

②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

答案:

①Δp1=28Pa(3分) ②

≈1.3(7分)

解析:

①当气泡在水下h=10m时,设其半径为r1,气泡内外压强差为Δp1,则

Δp1=

(2分)

代入题给数据得

Δp1=28Pa(1分)

②设气泡在水下10m处时,气泡内空气的压强为p1,气泡体积为V1;气泡到达水面附近时,气泡内空气的压强为p2,内外压强差为Δp2,其体积为V2,半径为r2。

气泡上升过程中温度不变,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p1V1=p2V2(1分)

由力学平衡条件有

p1=p0+ρgh+Δp1(1分)

p2=p0+Δp2(1分)

气泡体积V1和V2分别为

V1=

πr

(1分)

V2=

πr

(1分)

联立以上各式得

3=

(1分)

由Δp1=28Pa知,Δpi≪p0,i=1,2,故可略去上式中的Δpi项,代入题给数据得

≈1.3(1分)

(8)(经典题,9分)如图所示,由U形管和细管连接的玻璃泡A、B和C浸泡在温度均为0℃的水槽中,B的容积是A的3倍。

阀门S将A和B两部分隔开。

A内为真空,B和C内都充有气体。

U形管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60mm。

打开阀门S,整个系统稳定后,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等。

假设U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

①求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以mmHg为单位);

②将右侧水槽的水从0℃加热到一定温度时,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差又为60mm,求加热后右侧水槽的水温。

答案:

①180mmHg(6分) ②364K(3分)

解析:

①在打开阀门S前,两水槽水温均为T0=273K。

设玻璃泡B中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B,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为pC,依题意有

p1=pC+Δp①(1分)

式中Δp=60mmHg。

打开阀门S后,两水槽水温仍为T0,设玻璃泡B中气体的压强为pB。

依题意,有

pB=pC②(1分)

玻璃泡A和B中气体的体积为V2=VA+VB③(1分)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B=pBV2④(1分)

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pC=

Δp=180mmHg⑤(2分)

②当右侧水槽的水温加热至T′时,U形管左右水银柱高度差为Δp。

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为pC′=pB+Δp⑥(1分)

玻璃泡C的气体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理得

⑦(1分)

联立②⑤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T′=364K⑧(1分)

(9)(2017全国Ⅱ,10分)一热气球体积为V,内部充有温度为Ta的热空气,气球外冷空气的温度为Tb。

已知空气在1个大气压、温度为T0时的密度为ρ0,该气球内、外的气压始终都为1个大气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①求该热气球所受浮力的大小;

②求该热气球内空气所受的重力;

③设充气前热气球的质量为m0,求充气后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

答案:

(6分) ②

(2分)③

-m0(2分)

解析:

①设1个大气压下质量为m的空气在温度T0时的体积为V0,密度为

ρ0=

①(1分)

温度为T时的体积为VT,密度为

ρ(T)=

②(1分)

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

③(1分)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ρ(T)=ρ0

④(1分)

气球所受的浮力为f=ρ(Tb)gV⑤(1分)

联立④⑤式解得f=

⑥(1分)

②气球内热空气所受的重力为G=ρ(Ta)gV⑦(1分)

联立④⑦式解得G=

⑧(1分)

③设该气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为m,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mg=f-G-m0g⑨(1分)

联立⑥⑧⑨式解得

m=

-m0(1分)

c.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10)(2014全国Ⅰ,9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汽缸内,汽缸壁导热良好,活塞可沿汽缸壁无摩擦地滑动。

开始时气体压强为p,活塞下表面相对于汽缸底部的高度为h,外界温度为T0。

现取质量为m的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

若此后外界的温度变为T,求重新到达平衡后气体的体积。

已知外界大气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答案:

V=

(9分)

解析:

汽缸导热良好,说明气体温度一直等于外界温度T0,设汽缸底面积为S,活塞质量为m0,大气压强为p0。

开始平衡时有p0S+m0g=pS(1分)

沙子倒完后平衡时,对活塞分析有

p0S+m0g+mg=p′S(1分)

整理可得mg=(p′-p)S(1分)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1分)

可得p′=

p(1分)

联立可得S=

(1分)

外界温度变为T时,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1分)

根据活塞平衡可得p0S+m0g+mg=p″S(1分)

重新平衡后的气体体积V=

(1分)

4.气体状态变化的图像

a.根据图像对气体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11)(2014福建理综,6分)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关系图像,它由状态A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C。

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A、TB、TC,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TATB,TB=TC

C.TA>TB,TBTC

答案:

C

解析:

由题中图像可以看出,从A到B,体积不变,压强减小,根据查理定律可知

=C,所以温度降低,即TA>TB;从B到C,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

=C,所以温度升高,即TB<TC。

故C项正确。

b.通过分析气体状态的变化情况得出其图像

(12)(经典题,3分)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和体积V关系的是(  )

答案:

B

解析:

理想气体等温变化时,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p∝

所以p-

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B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