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771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9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docx

《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docx

2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

简单

1、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

①采用MnO2均可改其反应速率            

②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③都是分解反应                        

④两种方法所需要仪器相同.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分析】①为加快过氧化氢和氯酸钾的分解速率,通常加入二氧化锰催化两物质的分解;

②过氧化氢可以在常温下分解,不需要进行加热;氯酸钾在常温下不能分解,分解氯酸钾时必须进行加热;

③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氧气都属于分解反应;

④由于过氧化氢常温下可以分解,使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不需要使用酒精灯;而氯酸钾必须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使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必须选用酒精灯进行加热.

【解答】①二氧化锰可催化过氧化氢和氯酸钾的分解,加快分解速率;故①正确;

②氯酸钾需要进行加热才能分解、过氧化氢可以在常温下分解而不需加热;故②不正确;

③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氧气都属于分解反应;故③正确;

④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就可以分解不需要加热也就不需要使用酒精灯,而氯酸钾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分解,分解氯酸钾时需要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故④不正确;

故选A.

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

氧化钙+二氧化碳

B.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C.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D.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解答】A、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D、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乙装置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__________性.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

【分析】

(1)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中只有加热高锰酸钾这种方法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2)从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从操作是否简单、是否节约药品、是否造成污染、生成物是否方便使用等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

(1)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答案为:

2KMnO4

K2MnO4+MnO2+O2↑

(2)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用乙装置,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不用加热、操作简单、节约能源、无污染等.故答案为:

助燃    不用加热、操作简单、节约能源、无污染等

 

4、某固体粉末与氯酸钾混合加热,发现氯酸钾分解速率明显增大,由此得出该粉末在反应中(填“一定是”“可能是”“不是”)________催化剂.

【解答】某固体粉末与氯酸钾混合加热,发现氯酸钾分解速率明显增大,由此得出该粉末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例如

高锰酸钾在加热时能够发生分解产生二氧化锰,这样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在受热时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就能够对氯酸钾的分解起到催化的作用其中的二氧化锰改变了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所以充当催化剂的是二氧化锰,而非高锰酸钾.

故答案为:

可能是.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固定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B.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

C.加热试管时,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分析】A、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B、要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C、加热试管,要先预热;

D、收集完毕,要先移导管后熄灯.

【解答】A、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故题目做法错误;

B、开始加热时,导管口出现气泡立即收集会使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故做法错误;

C、加热试管,要先预热,可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进行预热,正确;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会导致水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错误;

故选C.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分析】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

连→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向试管里装入固体药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注意要用外焰,先预热,再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收→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

连→查→装→定→点→收→移→熄,可知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⑦②③①④⑤⑥;

故选B.

7、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氧气前要先检验装置气密性,目的是防止装置_________;

(2)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__;

(3)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________;

(4)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_________.

【分析】正确理解实验中操作的目的,对实验操作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顺利完成气体制取的保障.

【解答】

(1)制取氧气前要先检验装置气密性,目的是防止装置漏气;

故答案为:

漏气;

(2)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飞溅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故答案为: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飞溅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伸入制氧气试管里的导管过长,会造成试管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而混在制取的气体中.

故答案为:

排尽瓶内的空气,得到较纯的气体;

(4)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

让试管均匀受热;

故答案为:

让试管均匀受热.

答案:

(1)漏气;

(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飞溅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排尽瓶内的空气,得到较纯的气体

(4)让试管均匀受热

 

简单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装药品的试管破裂了,其可能原因是(  )

①装药品前忘了检查气密性 

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③试管没有均匀预热 

④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 

⑤试管外壁潮湿 

⑥夹试管的铁夹夹得太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

【分析】根据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①装药品前忘了检查气密性,可能导致收集不到氧气,不会造成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冷凝水会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③试管没有均匀预热,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④收集完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取出水中导管,水槽内的水可能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⑤试管外壁潮湿,加热过程中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⑥夹试管的铁夹夹得太紧,会造成试管破裂.

故②③④⑤⑥中的原因会造成试管破裂.

故选:

D.

2、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  )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C.难溶(或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D.难溶(或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是气体的性质,主要包括溶解性、密度、是否与水反应、是否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等.

【解答】不溶解于水或不易溶解于水,且不能与水反应的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A、比空气小,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

B、比空气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不能用排水法,故B错误.

C、比空气轻,难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只能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

D、比空气重,难溶(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

D.

3、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被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原理为CH4→C(金刚石)+2H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分析】从反应的表达式判断出反应物的数量和生成物的数量,然后根据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含义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CH4→C(金刚石)+2H2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根据反应类型的概念可知,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故选B.

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C.铁在氧气中燃烧

D.蜡烛燃烧

【分析】本题考查分解反应的概念,利用概念可知一变多的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是分解反应,故B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故C错误.

D、蜡烛燃烧生成多种物质,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氮气+氢气→氨气

B.乙炔+氧气→二氧化碳

C.氢气+氧化铜→铜+水

D.铝+氧气→氧化铝

【分析】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氮气+氢气→氨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乙炔+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氢气+氧化铜→铜+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一变多”的特征,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铝+氧气→氧化铝,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6、常温下,碘与镁化合时速率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相当剧烈,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这里水所起的作用是(  )

A.反应物

B.氧化剂

C.催化剂

D.生成物

【解答】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根据题意知在该反应中水做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故选C.

7、科学证明:

空气中的微量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剂“氟里昂”是一种氯氟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M+O3→MO+O2;MO+O3→M+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

【分析】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解答】根据反应表达式可知,氟利昂虽然参加了反应过程,但是最后又分解出来.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属于催化剂.故选C.

8、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多种途径可制取氧气.

A.加热氧化汞 B.分离空气  C.加热分解KClO3 D.加热分解KMnO4 E.分解H2O2 F.________

(1)请你在F处再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请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3)若用右图装置加热KMnO4制取氧气,指出装置中的三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停止加热前应该先________,再________.

【分析】

(1)电解水也能制取氧气;

(2)根据所给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3)根据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时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

(1)电解水也能制取氧气;

(2)ACDEF都属于利用化学方法制取氧气,可根据其反应原理写出任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

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

2KMnO4

K2MnO4+MnO2+O2↑;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导管只要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实验完毕,为防止水倒流,停止加热前应该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故答案为:

(1)电解水;

(2)2KMnO4

K2MnO4+MnO2+O2↑;

(3)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导管伸入试管过长;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移出导气管;熄灭酒精灯.

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较明显的错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首先________;

(3)图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法,这是利用氧气________的性质;此外,还可根据氧气________的性质,采用________法收集.

(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________.当气泡________时再进行收集.

(5)实验完毕后,应先________,再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

(6)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

【分析】

(1)如果装置设计不合理,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会导致实验失败;

(2)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4)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出现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这时排出的气体主要是空气;

(5)利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气体,并且用排水法收集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特别是要注意集满气体后的操作顺序,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6)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解答】

(1)图中较明显的错误有:

试管口向上倾斜,导管伸入试管太长,试管口没有一团棉花,没有对准药品加热.

故填:

试管口向上倾斜;导管伸入试管太长;试管口没有一团棉花;没有对准药品加热.

(2)实验开始时,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故填: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图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排水集气法,这是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此外,还可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填:

排水集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

(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这时排出的气体是空气,当气泡均匀、连续地冒出时,说明已经是纯净的氧气,开始收集.

故填:

这时排出的气体是空气;均匀、连续地冒出.

(5)实验完毕后,应先把导管移出说明,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把试管炸裂.

故填:

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把试管炸裂.

(6)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故填:

2KMnO4

K2MnO4+MnO2+O2↑.

10、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可选用A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填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二氧化锰是反应的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填装置序号),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

(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________(填装置序号).

【分析】

(1)根据A装置中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和试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是催化剂进行分析;

(2)根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制取气体的装置在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分析;

(3)根据硫燃烧会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被水吸收分析.

【解答】

(1)A装置中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和试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2KCl+3O2↑;其中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可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在加试剂之前一定要对装置进行气密性的检查.

(3)硫燃烧会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被水吸收,所以在集气瓶底部要有少量水,用E排水法收集最合适.

故答案为:

(1)试管,2KClO3

2KCl+3O2↑,催化剂;

(2)2H2O2

2H2O+O2↑,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E.

 

难题

1、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适量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导管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导管B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D.该装置可用来调节输出氧气的速度

【分析】氧气不易溶于水,如果钢瓶中的氧气从A进入该装置时,A导管口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通过冒出气泡的多少,可以判断输出氧气的速度,为医生提供间接的数据.

【解答】A、导管B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时,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会使水从试剂瓶中排出.错误;

B、导管B应该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正确;

C、根据冒出气泡的快慢可以判断该装置输出氧气的速度.正确;

D、该装置可用来判断输出氧气的速度,但是不能调节输出氧气的速度,调节输出氧气的速度时要通过阀门.错误.

故选AD.

2、如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气密性检查:

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

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停止加热: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分析】A、气密性检查:

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无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漏气,则需要更换仪器,再检查;

B、为了防止药品受潮加热有水生成,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所以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加热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对着药品所在部位加热,并且用外焰加热;

D、停止加热: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解答】A、气密性检查:

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A正确;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故B正确;

C、加热:

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C错误;

D、停止加热:

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D正确.

故选C.

3、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反应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B.硫——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

C.铁——火星四射——分解反应

D.红磷——深厚的白色烟雾——化合反应

【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化合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氧化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解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化合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而不是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4、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者排水集气法

【分析】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

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一氧化氮,虽然密度比空气略大,但由于极易与氧气反应且是大气污染物,不宜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我们据此选择出排水法收集的选项即可.

故选A.

5、下列有关工业上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

C.液氧是无色的

D.分离液态空气所得的氧气贮存在银灰色钢瓶中

【分析】根据氧气的工业制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解答】A、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的不同,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根据A的解答可以知道,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故B正确;

C、液氧是淡蓝色的,不是无色,故C错误;

D、分离液态空气所得的氧气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故D错误;

故选B.

6、下列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的“先”与“后”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手掌紧贴容器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B.加热时,先对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在装配仪器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解答;

B、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先对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否则易引起试管炸裂,进行解答;

C、根据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进行判断;

D、根据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导管伸入水中,再把手掌紧贴容器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有一段上升液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操作错误;

B、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先对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否则易引起试管炸裂;故操作正确;

C、根据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在装配仪器时,先对试管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固定在铁架台上,故操作错误;

D、根据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实验完毕后,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倒吸,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故操作错误;

故选B.

7、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②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