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9709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docx

五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案

第一周8.28——9.3

教学内容:

黑暗岁月苦难多

教学目标:

1、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历史事实,渗透基础知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2、巧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学生养成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强烈意识。

明史。

教学重点:

以学习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历史事实,渗透基础知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教学难点:

巧用多媒体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引导学生养成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强烈意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新课

阅读角:

“血泪树”下的控诉

A、1951年12月15日,伊宁县吐鲁番的农民参加了人民政府召开的公审大会。

在那颗被叫作“血泪树”的老榆树下,他们控诉了大恶霸地主买苏木压迫、剥削人民的罪行,目睹了人民政府对他的依法惩罚......

B、让学生通过阅读角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当时的农民在地主恶霸的奴役和剥削下,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欢笑,没有歌声,过着暗无天日的苦难生活。

(自己家人的情况是学生最熟悉的,从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入手引入新课。

C、让学生通过阅读角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当时生活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了解家人的童年生活。

思考题

1、查找资料,了解一下新中国成立前,广大农民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岁月?

2、小组汇报交流查阅资料的内容。

探究窗:

达翰尔老人抚今追昔

让学生通过达翰尔老人抚今追昔及新疆农村新旧面貌图对比出改革开放后新疆的变化。

活动园:

A、你看过电视剧《阿娜尔罕》吗?

B、你知道在那个年代他们都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吗?

小结:

搜索一下相关故事,给大家讲讲吧。

A、看看现在自己都拥有些什么?

B、比比现在的生活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C、自己的用品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D、同桌互相展示自己的照片,看看现在的自己和以前有什么变化?

E、小组间互相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广大农民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岁月?

板书设计:

黑暗岁月苦难多

教学反思:

第二周9.4——9.10

教学内容: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3、教育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难点:

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学习新课

1、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集体朗读歌词

(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2、说一说,你知道我们新疆的少数民族吗?

(满族、哈萨克、蒙古族、锡伯、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族、回族等)

3、朗读:

中华民族歌

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了解中华民族的五十六个民族的种类。

4、读一读:

五十六个兄弟民族是一家

想一想: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是全国的百分之几?

少数民族呢?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那些地方?

5、尽管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但在2000多名全国人民代表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共建美好家园。

6、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各民族的团结友好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

昭君出塞:

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湖北省和亲使者——王昭君,王昭君已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团结融合的代表;昭君墓也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民族友好的历史。

文成公主入藏:

青藏高原的吐蕃族首领松赞干布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为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

三、说说我国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A、5个自治区、30自治州、120自治县、1173个自治乡。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西藏自治区拉萨

B、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

板书设计: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反思:

第三周9.11——9.1

教学内容:

人民翻身迎解放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各组人民欢迎解放军进驻新疆。

军民共同欢庆新疆解放。

2、阅读《探究窗》中投豆选干部。

理解疏勒县一区一乡当时的选举方式。

3、让学生体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给新疆带来了和平与安宁,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热烈拥护的喜悦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新疆各族人民欢迎解放军进驻新疆。

教学难点:

理解新疆各族人民欢迎解放军进驻新疆,军民共同欢庆新疆解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新课

阅读角:

打起手鼓唱起歌

A、学生自读《打起手鼓唱起歌》,再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主要内容是什么?

B、教师进行讲解,请学生说说

思考题:

新疆人民为什么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进新疆?

A、学生阅读

B、感悟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给新疆带来了和平与安宁,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热烈拥护。

探究窗:

《投豆选干部》

学生阅读,理解疏勒县一区一乡的选举

活动园:

《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

学生阅读,了解第三十四调规定内容

三、引申与探究

A、除书上讲的故事,回家上网查阅新疆各族人民欢迎解放军进驻新疆和军民共同欢庆新疆解放的资料,标记在书上。

板书设计:

人民翻身迎解放

教学反思:

第四周9.18——9.24

教学内容:

辽阔美丽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2、了解各民族居住的自然风光,有名吃、旅游胜地。

教学重点:

了解辽阔美丽的民族地区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名吃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

3、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师小结:

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

如:

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西双版纳

吉林长白山的天池青海的青海湖及鸟岛

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4、观看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图片。

5、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片段。

谈话: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

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6、你能说出下面的旅游胜地在哪个省或自治区吗?

试着连一连。

连一连:

长春新疆

天池四川

张家界西藏

火焰山吉林

九寨沟湖南

板书设计:

辽阔美丽的民族地区

教学反思:

第五周9.25——10.1

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新道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农民分得土地的情况和土地改革给新疆广大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2、让学生事先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再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什么是“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

3、激发学生对新疆历史变化的兴趣,懂得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新疆人民翻身迎解放,并走上了社会主义新道路。

2、激发学生新疆历史变化的兴趣,懂得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翻身农民把歌唱的历程及土地改革给新疆广大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并体会其变化的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新课

阅读角:

农民分上了土地

A、请生说说你所了解的土地分配制度。

B、阅读课本,看第10、11页图片,了解农民如何分上了土地。

C、知道农民分土地的由来。

D、让学生先有所了解再进一步了解,教师根据学生自学交流情况讲解。

思考题:

土地改革给新疆广大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A、土地改革给新疆广大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B、小组讨论,说一说

探究窗:

了解什么是“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

A、学生阅读,教师讲解

B、了解改革的变化以及什么是“减租反霸”和“土地改革”。

C、简述电影《阿娜尔罕》情节

1949年,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在我国西北边远的南疆却仍像一池死水,黑暗势力依旧重重地压在人民头上。

在南疆古老的喀什县的一个农村里,大地主乌斯满用威逼利诱的办法霸占贫农斯地克的女儿阿娜尔罕。

在举行婚礼的夜晚,阿娜尔罕不愿忍受凌辱,抗婚逃跑未遂。

结果反被乌斯满打得奄奄一息,扔在了马棚里。

长工库尔班同情阿娜尔罕的遭遇,帮助她逃出虎口。

这时解放军进疆的消息频频传来,乌斯满和披着宗教外衣的反革命分子依明卡仔勾结,摇身一变为宗教界人士,俨然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卡仔阿訇了。

他为了笼络人心,伪装愿意解除同阿娜尔罕的婚约,另一方面对库尔班放走阿娜尔罕也不追究。

村里的富裕中农买买提很早就垂涎着阿娜尔罕,这时乘乌斯满解除婚约的机会,急忙到斯地克家来求婚。

但是阿娜尔罕的心已深深爱着救过她的库尔班了,买买提只得拿着聘礼失望地离开阿娜尔罕。

由于乌斯满怀恨在心,阿娜尔罕和库尔班不得不远离家乡,双双来到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面对着红柳沙丘举行婚礼。

然而荒凉的沙漠毕竟不能长此生活下去,阿娜尔罕又怀了孩子,他们的生活境遇越来越糟糕。

1950年南疆终于和平解放,阿娜尔罕和库尔班又回到了家乡。

但是乌斯满的势力仍然控制着这块地方,他利用宗教势力把叛教徒的罪名强加在阿娜尔罕和库尔班的身上,尽管进步阿訇玉素甫反对他这种借宗教来报私仇的卑劣行为,但是他仍不顾一切地把阿娜尔罕和库尔班活活分离。

阿娜尔罕听到库尔班下落不明的消息后,跳入涝巴,被买买提救起。

买买提乘机再次向阿娜尔罕求婚,然而阿娜尔罕一心怀念库尔班,拒绝了买买提的要求,于是她一直被锁在买买提的果园里,和外界断绝了联系。

这时正好张杰领着减租减息工作队来到这个村子,群众沸腾的情绪越过果园的围墙感染了阿娜尔罕的心,阿娜尔罕冲出了果园,在斗霸会上揭露了乌斯满伪善的嘴脸。

乌斯满急忙利用宗教的力量来转移群众的注意力,又唆使买买提拉住阿娜尔罕的后腿。

正巧这时库尔班也回到本村来担任工作队长,他经过党的几年培养,已经是一个干部了。

库尔班同阿娜尔罕的重逢,使乌斯满胆战心惊,于是他唆使买买提的母亲造谣,并到工作队闹事,说工作队的库尔班抢走了她的儿媳妇。

然后乌斯满又指使司马仪谋杀买买提,最后嫁祸于库尔班。

一时是非混淆,乌斯满的气焰又高涨起来。

但是邪不压正,在党和毛主席光辉的民族政策照耀下,工作队领导群众终于战胜了披着宗教外衣隐藏在伊斯兰教内部进行反革命活动的敌人。

张杰团结广大群众,争取宗教界的爱国进步力量。

在铁证如山的罪证面前,乌斯满等反革命分子不得不低头认罪,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阿娜尔罕和库尔班经过重重波折,终于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获得了真正幸福自由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