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白鳍豚悲剧结束还是开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626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0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21白鳍豚悲剧结束还是开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0121白鳍豚悲剧结束还是开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0121白鳍豚悲剧结束还是开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0121白鳍豚悲剧结束还是开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0121白鳍豚悲剧结束还是开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21白鳍豚悲剧结束还是开始.docx

《0121白鳍豚悲剧结束还是开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21白鳍豚悲剧结束还是开始.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21白鳍豚悲剧结束还是开始.docx

0121白鳍豚悲剧结束还是开始

白鳍豚悲剧:

结束,还是开始

南方报业新闻时间:

2010年01月21日来源:

南方周末

  梁伟驰/制图

  人类第一次看见“淇淇”,距今三十年,人类最后一次看见“淇淇”,距今八年,人类下一次看见“淇淇”,距今……

  1月12日。

三十年前的这天,一头名叫“淇淇”的白鳍豚被人们从湖南城陵矶抬到武汉,当做国宝一样伺候;三十年后的这天,它已成了一尊标本被摆在白鳍豚标本馆,浑身蒙尘,无人记起

  和“淇淇”同样生活在中国长江,并且是这条母亲河中特有的另一种淡水鲸类哺乳动物———长江江豚,现仅有1000头,正以每年5%速度骤减。

当年照料“淇淇”的科学家们如今再次绝望中疾呼,如果我们再不吸取白鳍豚灭绝的教训,“淇淇”的今天,就是江豚的明天

  □本报记者吕宗恕发自武汉北京

  最近的死亡报告

  “每次只要一看到江豚死亡的消息,胸口总像被石头堵住了一样。

  2009年岁末,王丁突然收到了一条“死亡”短信———12月26日上午11时许,湖北洪湖一渔民在城陵矶(洞庭湖口)下游约5公里的仙峰水道江中发现一头死亡的江豚随水下漂,拾获后上交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这头雌性江豚,体表上新伤旧痕遍体,一看就知是被不法渔民在上游江段使用非法渔具滚钩致死的。

  王丁,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下简称水生所)前副所长。

自2008年建立长江豚类保护网络以来,他的手机或者Email里经常收到一条又一条江豚死亡的报告,“每次只要一看到江豚死亡的消息,胸口总像被石头堵住了一样。

”最近,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官网上有消息说,11年来,仅长江监利段就发现有36头江豚死亡。

而关注白鳍豚、江豚多年的河北电台编辑于江则统计到另一组数据,近两年,全江流域有报道的江豚死亡数近40头,还不包括没有披露或没有上报的。

  曾经和江豚一样弥足珍贵的白鳍豚,最后的消息是2006年夏天,来自中、美、日等6个国家的鲸类权威组成国际联合考察组,耗时一个多月,从湖北宜昌到上海,往返行程三千多公里,连一头的踪影也没有发现。

  这次伤心的探索之旅,最终成就了《纽约时报》的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但毫无疑问,谁都不愿意以这样的新闻成就职业声誉。

  更早的2002年,人工饲养了23年的白鳍豚“淇淇”还是离开了人类,这也是人类最后一次看到的活体白鳍豚。

当年的饲养员龚伟明至今记得“淇淇”渐趋黯淡的眼光,“不知道是感激还是仇恨。

”他说。

  研究了二十余年豚类哺乳动物的王丁,有时恨透了自己的职业,总是周而复始被死亡的记忆刺痛,他说,其实早年间长江里还能经常看到白鳍豚,悲伤的是,见到死豚的头数总比活豚多。

  1987年,水生所接到一头白鳍豚尸体,整个身体的伤痕有103处,全是被滚钩扎的。

  1984年,长江湖北嘉鱼江段,一头体长1.5米的白鳍豚被人工电死。

  1974年春节前夕,航运部门爆破清理航道,造成两对白鳍豚丧生,令人痛惜的是,在两个雌豚的肚子里各发现一个胎儿。

  到了今天,人类连“水中大熊猫”白鳍豚的记忆都消失了,却在将同样的命运加诸它的姊妹江豚身上。

  渐行渐远的“淇淇”

  “养了二十多年,孩子都快长大成人,却突然把孩子养丢了。

  1980年1月12日,原本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世界上人工饲养的第一头白鳍豚“淇淇”的到来而意义不同。

  1980年1月11日晚上8点多,天正下雪,水生所的专家刘仁俊接到湖南省城陵矶水产收购站电话说捕到了一头活的白鳍豚。

放下电话,刘仁俊和同事开着一辆破吉普车直奔城陵矶,把白鳍豚运回武汉时,已是12日下午5点多。

这头雄性白鳍豚后来被取名“淇淇”。

  一开始,水生所的工作人员并不清楚白鳍豚的食物习性,曾把馒头、肉做成鱼的形状给淇淇吃。

后来才发现,白鳍豚只吃鲜的活淡水鱼,春秋季吃白鲢,夏冬季吃鲤鱼和鲫鱼。

  得知淇淇到了武汉,邓小平亲自过问。

1986年,时任国务委员兼中国银行行长的陈慕华为淇淇募捐了五十多万美元。

当时的中科院院长方毅特地拨来专款80万元。

艺人刘德华也在香港为淇淇募款。

最早研究白鳍豚的陈佩薰老人回忆说,那时淇淇就是明星。

  但对于明星的追捧,并没有引起人类对于破坏自然的反思,非但没有有所收敛,相反更像是施罪后的内心救赎。

  持续升温的航运、非法渔业、水电工程和水污染等人类活动依旧加速度地推进着长江豚类的灭亡进程。

  1995年6月20日,《湖北日报》报道了在南京召开的“白鳍豚群体和环境生存力分析”国际研讨会,当时会上有一种说法,白鳍豚将在25年内灭绝。

现在看起来,丧钟敲响却已是乐观。

  一语成谶,孤独的“淇淇”断绝了人类最后的一丝念想。

2002年7月14日一大早,当天正在白鳍豚馆值班的工作人员龚伟明回忆,这一天武汉格外热,他巡池时突然发现,淇淇侧着身子躺在水底的台阶边一动不动,很久也不浮上来吐气,等抬上水面后,淇淇已经没有了呼吸。

在场的陈佩薰等很多人都黯然落泪。

  今年82岁的陈佩薰老人是国内最早研究白鳍豚的专家,也是该领域的权威。

她说,“每次回武汉去,只要进白鳍豚馆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做研究这么多年,研究来研究去,以为能兴旺发达的,最后竟然研究没了。

就跟养孩子一样,养了二十多年,孩子都快长大成人,却突然把孩子养丢了。

你说这种感受能好过吗?

心里不是个滋味。

”“2006年多国科学家考察结束后,在水生所武汉码头上岸时,从船上到岸边,仅仅几步,每个人都走得格外沉重,因为白鳍豚没了。

”当时参加考察的王克雄回忆说。

  淇淇走后的头几年,每到1月12日,或者7月14日,总有人到白鳍豚馆纪念“淇淇”。

现任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组长王丁说,本计划2010年1月12日,也就是淇淇人工饲养30周年之日举办一个纪念活动,考虑到淇淇已走的现实,最后还是取消了。

  其间,有个故事格外动人。

一个贵阳人化名爱淇,从1997年开始每月给淇淇寄来10元,从未间断,一直到2002年7月淇淇离世。

而当月10日,他给淇淇的汇款就成了人类给淇淇的最后礼物。

  淇淇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000年9月在武汉耗资60万元展出的“拯救白鳍豚”科普展,原计划接待20万-30万人次,结果仅有1671人参观,被迫提前撤展。

  人类似乎不需要这样的记忆了。

  “淇淇”孤独23年

  “2007年十大人为灾难之一”。

  现存的视频和照片,让人们看到淇淇可爱的一面。

然而,熟悉淇淇的王丁却说,其实,它每天在池里游来游去,没有同伴交流,一生孤独。

  进入水生所后,淇淇刚开始在一口户外养殖池里生活了多年。

如今,这口池子早已荒废。

后来,淇淇搬到了白鳍豚新馆住了下来。

  让陈佩薰至今心感不安的是,和淇淇生活的23年里,没能给淇淇找个伴,让它成家,“不是我们不想找,而是长江里几乎找不到雌豚了。

”王丁他们努力过,也就是淇淇在新馆生活了整整六年后,一头叫”珍珍“的白鳍豚来到淇淇身边。

王丁记得清楚,那天,珍珍刚入水池,吓得淇淇满池到处跑。

原来,这六年里淇淇从未“见”(用声纳探听)过另一头白鳍豚。

还没等到珍珍性成熟,还没有等到淇淇真正熟悉珍珍,1988年9月27日,珍珍突然急病发作,不幸死亡。

  18年后,也就是2006年,陈佩薰才无奈地披露了珍珍可能的真正死因之一:

“豚池西面靠近东湖边,池上遮阳棚是1981年赶建的,稍有大风就刮得哗哗作响,不时有小杂物落于池中,豚也生活得不安宁,我们想检修一下,但两豚(指‘珍珍’和‘连连’/编辑注)没有池子可以暂养。

经解剖发现,珍珍胃内有少量小石和玻片及铁锈块700克。

”珍珍的意外之死,让淇淇更加烦躁。

1995年底,在湖北省长江石首流域捕捉到了一雌性白鳍豚,临时放养于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里,专家们还没有来得及把它运至白公馆与“淇淇”配对,不幸在次年夏天的大洪水中触网遇难。

  1999年初,有人在上海市长江口崇明岛发现了被搁浅的一头体长2米多的雌豚。

因为那些民工不知道这就是中国珍稀的“水中大熊猫”,所以致使它身陷池塘长达七日。

第十日,专家们赶到了现场,但它已七日绝食而导致心力衰竭,很快便不治身亡。

  此后多年,尽管人们为淇淇找伴的劲头丝毫不减,但依旧没有让它找到繁衍后代的机会。

之后,淇淇只有独处余生。

淇淇走后,人们再也没有见到活体白鳍豚。

  现在,所有关于白鳍豚的描述都只剩冷冰冰的文字和遥远的传说,它距今已有2200万年,是长江中唯有的两种鲸类淡水哺乳动物之一。

相传它能预报天气,是人类的朋友。

每当船员们看到白鳍豚成双成对出没在长江上,频频跳出水面,活跃异常时,他们就知道,惊涛骇浪就会来临。

  公开的说法,上世纪八十年代,长江中白鳍豚数量不到400头。

洞庭湖曾经是白鳍豚的故乡,可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没有记录了。

  1986年,白鳍豚被列为世界上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

2006年联合科考结束后,悲伤的国外科学家宣布,“白鳍豚可能已经灭亡”,之后,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7年十大人为灾难之一”。

  现在,就是淇淇人工饲养30周年的日子。

1月12日这一天,武汉白鳍豚馆没有任何纪念仪式。

标本馆里,淇淇已不再是以前的淇淇,它身上被喷上了人为调配的标本油漆,看上去并不真实自然。

空气中充满浓烈的福尔马林气味。

  在淇淇刚走的那几年,每到祭日,总有人来纪念。

后来,慢慢淡忘了。

它连作为警示,以拯救姊妹江豚的功能都发挥不了了。

  人类根本不在乎这样的记忆。

  谁在末路悲歌?

  “要不了二十年,白鳍豚的今天,就是江豚的明天”

  按照科学规定,只有五十年内不见的物种才可断定真的灭绝了。

  白鳍豚的灭绝严格意义上说还没满足这一科学条件,但所有人,包括那些朝思暮想着它的科学家也不得不承认,奇迹已经难再。

  现在,当年成立的白鳍豚研究组已更名为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相关科研人员转向研究江豚了。

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这意味着江豚的处境正在重蹈覆辙。

  新年之初的武汉,雪后天气更加湿冷。

水生所白鳍豚馆内,6头江豚在偌大的水池中游弋,上下翻滚。

两百多公里外的石首天鹅洲故道里,30多头江豚正在经历着40年不遇的严寒。

当地工作人员来信说,因限电,石首停电多天,他们担心江豚能否渡过难关。

  来自水生所的最新考察统计,到2009年底,长江江豚数量不到1000头。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能在武汉长江大桥与长江二桥之间水域看到江豚的画面,也至少是七八年前的记忆了。

  研究了一辈子长江淡水鱼资源的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说,本已不多的长江江豚现在生活空间越来越小了,长江边滩要建码头,中间航道要走船,水体又有污染,上下游建大坝,想活下来都很难。

  曹文宣介绍,2007年全国渔业从长江中捕捞上来的只有10万吨,不到总量的0.5%。

江豚“就算不被螺旋桨打死,也会饿死”。

一些死江豚被打捞上岸解剖后发现,肚里的确并不见鱼。

  让王丁回忆淇淇是痛苦的事情。

沉默了很久之后,他慎重地说,白鳍豚可能的灭绝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

这种灭绝,其实是一种警示:

长江还能经得起多长时间的折腾,也许有一天,可能不能支撑同样是哺乳动物的人类,人类也会付出代价。

  最鲜明的证据是,“江豚正在走白鳍豚的老路,要不了二十年,白鳍豚的今天,就是江豚的明天。

”人类正制造着同样的记忆。

风投围猎中国清洁技术

南方报业新闻时间:

2010年01月21日来源:

南方周末

  风投们将自己的未来与这些高耸的烟囱连在一起 CFP/图

  没有赶上太阳能和风能投资热潮的风投们,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更广泛的节能减排的技术领域,如今,他们已经站在了中国“绿色大门”的门口

  □本报记者袁瑛发自北京

  1/3的想象

  两年前,斯坦福商学院毕业的沈寒离开硅谷的一家太阳能公司,回到了国内。

她选择回国的一个理由是,“跟美国人不好打交道,我不可能整天讨论橄榄球”。

在风险投资这个依靠人脉、相对封闭的圈子里,国内的环境似乎更适合她。

  沈寒于一年前,加入北极光创投,主要负责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和研究。

在这个一共有16人的投资团队里,如今,从事和关注新能源投资的投资经理已经有5位,占到了1/3,虽然从投资公司的数目来看,清洁技术领域的项目数还远未达到这个比例。

  相比较沈寒,香港人林志华加入风投的时间则更短。

半年前,林志华作为摩根坩埚公司碳业务的前亚太区总裁,加入了启明创投在2009年年初成立的清洁能源投资团队。

在此前,林志华在智能电网、多晶硅和锂电池生产等领域,有近20年的经验。

  在这样一个时间,沈寒、林志华这种具备清洁技术知识背景的投资经理人的加入,对于北极光创投和启明创投来说,无疑具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比其他大部分的VC,智基创投早在2004年就开始布局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从太阳能、风能到环保科技,随着布局加深,希望在2010年,将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比例提高到总投资额的1/3。

  1/3,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了目前在美国一家成熟的风投机构在IT、清洁技术以及生物科技这三个重要投资领域的业务比例。

一位在硅谷浸淫多年的资深投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个传统的美国风投的投资业务的构成一般是,1/3的广义上的IT产业,1/3的清洁技术以及1/3的生物科技。

  来自清科集团的一组数据不言自喻:

2006至2008年,中国清洁技术市场投资年均增长率为67%。

从投资案例数来看,2008年激增到55笔,比2007年增长了175%;2008年的投资额为13亿美元,同比上年度增长120.3%,也是2006年投资额的178.7%。

  当然,对于大多数的风投机构来说,目前在清洁技术投资方面的比例还相对较小。

“我们的团队充满了热情。

”在沈寒所在的北极光创投,足够数量的投资团队已经就位。

面对目前仍然较低的投资比例,抵达“1/3”前的过程无疑让人们充满了期待和想象。

  这种想象来自北极光、启明背后的硅谷“风投巨子”们:

作为北极光的战略合作伙伴,美国风投机构NEA曾经在互联网时代创下了“投资500家公司,其中1/3上市,1/3被收购”的令人咋舌的准确率;而启明的后备力量则来自Ignition,这是由微软的前管理成员组建,名列硅谷前十的闻名的风投机构。

  硅谷VC抢滩中国市场

  两年前,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力下,这些来自硅谷的顶级VC们选择悉数落户中国。

  除了北极光创投和启明创投,曾经投资了著名的苹果公司的DCM于2006年设立中国办事处,并投资联想投资;2007年1月,在生物科技领域创造了投资奇迹的Mayfield第二次完成注资金沙江创投;与此同时,硅谷另外两只“明星”风投红杉资本和ACCEL,则分别通过成立中国基金和联手IDG的方式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然而此后不久,金融危机蔓延,风投在全球几乎陷入停滞,中国市场也未能幸免。

2009年中国创投市场整体走低。

来自清科的分析显示,2009年中国创投市场的募资和投资情况较2008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全年新募基金数和募资金额双双下滑。

  阴霾不会一直持续,在各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频出新政,而中国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成果也已初步显现的时候,灵敏的风投已经有所反馈。

“事实上,从基金管理人(GP)的角度,2009年下半年已经开始有所回暖了。

”智基创投总裁陈友忠本来预期,这股金融危机给风投行业带来的寒潮可能要持续至少三年,“不过现在看来,不论基金管理人还是投资人,两年就已经复苏了。

”陈友忠对此很确信。

  面对资本周期性的复苏,风投的活跃无疑将全面带动各个领域,对于本身就一直保持增长的清洁技术市场来说,则更是如此。

  除了资本周期利好之外,还有另外一只看不见的手也在为清洁技术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

智基创投的合伙人史煜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统计数据:

2008年,国内环保产业的总收入约八千多亿,比2000年增长5倍,从业人员300万。

“十二五”期间,环保规划的投资约为3.1万亿元,其中关于环境污染治理的设备和运营的费用将达到1万亿元,“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的产值将达到4.9万亿元。

“如果政策没有导向的话,清洁技术企业生存的空间就不会太好。

”史煜坦言。

无疑,这一强有力的政策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都在刺激着这些投资经理们的神经。

  风投路线图

  清洁技术是否会如同当年的互联网一样爆发式地增长?

这几乎是所有经历过“.com”热潮的风投们在心中默念的美好期待。

  然而,清洁技术毕竟不同于互连网,后者的爆发可以是瞬间性的———增长可能不是一年30%、50%,而是一个季度或者一个月就翻一番。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Google、雅虎,2004年的Youtube,就是最好的参照。

  对于投资者而言,新能源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它比互联网投资更具挑战性。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

发展了近20年的互联网投资,已经不再缺乏专业人才和知识体系,很多基础性的判断和投资规则,已经如摩尔定律般口口相传。

然而“清洁技术领域的差别很大,大家似乎还没有掌握它的规律”。

  对于更多的对新能源领域不熟悉的风投来说,政策导向则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

  在回头反观智基创投在2004年作出投资太阳能领域的决定时,陈友忠认为,太阳能仍然算是从硅技术衍生出来的一个产业,与智基创投所熟悉的半导体产业有着很大相关性。

因此对于智基来说,投资太阳能也算是一个“自然的扩张”。

  相对较晚进入清洁技术领域的启明创投,已经发现政府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的政策开始由“鼓励”趋向“整合”,因此,林志华显然对于风电投资已不甚热衷。

相反,他正在着手调研智能电网的储能系统以及例如垃圾发电这样的“新能源”领域的投资。

  北极光创投对于太阳能的投资同样谨慎。

“对于没有这方面背景的VC来说,不太容易去花很多钱投一家不熟悉的公司。

”沈寒这样认为。

对于风能,沈寒和她同事们在对风能的上下游考察了一圈后,得出结论:

价格太高,竞争太激烈。

  没有赶上太阳能和风能投资热潮的风投们并不因此而感到懊恼。

因为,无论是陈友忠、林志华,还是沈寒,他们不约而同将眼光投向了更广泛的节能减排的技术领域。

  陈友忠告诉记者,未来几年智创的投资将主要集中在“三废”处理和节能服务上。

沈寒也认为,在新能源领域的政府补贴、发展规划以及配套的金融体系等都有欠完善之下,她更关注节能减排领域的技术项目。

  寻找下一个Google

  虽然来自硅谷,但在投资公司的选择上,这些风投都没有贯彻硅谷“创业至上”的原则。

从他们的投资案例来看,既有处于早期的企业,也有处于成长期甚至是成熟期的公司。

  自1990年以来,硅谷平均每年新创企业约1.3万家,死亡1万家。

也正因如此,在众多创业者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的追求中,每隔三四年,硅谷就会涌现一家改变世界的大公司,并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

  而在目前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中,早期、增长期以及成熟期的企业划分并不是很明晰。

DCM的投资经理张自权,将此归结于国内风投发展的不完善。

“在美国投资者的划分种类很细,VC专门做早期风险投资,中期专门做‘增长’或‘市场推广’的基金,而在后期则有Pre-IPO等。

”张自权说。

  事实上,这也是中国风投和美国风投的本质区别所在:

美国的VC更看重技术方面,如果觉得市场比较成熟,比如太阳能市场将来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它会找到最成熟的顶尖技术,而不是已经开始生产,并有定单的企业。

  而在中国,尤其是清洁技术市场,基本是团队已经做了一段时间,产品离量产并不那么远的时候,才开始寻找风投或者风投主动介入。

  无论怎样,“创业”的基因仍然流淌在这些风投的血液里。

风投们仍会试图寻找投资高科技的早期企业,希望在中国找到下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仍会孜孜不倦地寻找缔造下一个google的奇迹。

  中国清洁技术市场年度投资总量(2006-2008年)(图表略,详见报)

  2006至2008年,中国清洁技术市场投资年均增长率为67%。

未来几年,各风投有望将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比例提高到总投资额的1/3

  “清洁技术”涵盖:

智能电网,煤层气、地热、小水电、厨余垃圾的处理,电动汽车等

  图表来源:

清科研究中心李伯根/制表

 

寒冬只是个小插曲

南方报业新闻时间:

2010年01月21日来源:

南方周末

  梁伟驰/漫画

  2009-2010年的这个寒冬在影响普通人生活的同时,也再次引发了科学界关于全球变暖理论的争论。

“小冰河世纪”会否重演?

为何预报屡屡出错?

未来天气如何演变?

本报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

  □本报记者孟登科本报特约撰稿冯洁实习生郭海燕发自北京广州

  一个“冷事件”

  银装素裹的童话,在2009-2010年的冬天,再次被证实为是一场灾难。

  一名住在苏格兰高地偏远地区的妇女在圣诞节前出门采购火鸡,结果被暴风雪足足围困了15天,不仅错过了圣诞,还浪费了新年。

  和这位苏格兰妇女一样,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新年也是从糟糕的天气中开始的。

从韩国到俄罗斯,从西欧到美国大平原,这些地区遭遇六十年来最严酷的冬天。

  在中国,北京市民首先在寒潮警报声中迎来了2010年的元旦。

1月2日至3日的36小时里,北京普降大到暴雪,气象台史无前例地发布了寒潮、暴雪等预警信号8次,其中暴雪黄色预警信号、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均为首次发布。

因为暴雪,京津两地百余万中小学生意外多享受了一天假期———1月4日停课一天。

  严寒、暴雪更给北方的交通带来了严峻考验。

哈尔滨开往包头的1814次列车3日晚被困于内蒙古乌兰察都市商都县,积雪冰冻封住了列车车门,1400名旅客被困车内。

由于雪势过大,前去救援的轨道车甚至一度被积雪所困。

  本月19日,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北方将再次降温、降雪,局部地区暴雪。

事实是肯定的。

入冬以来,一直到上个礼拜,全球范围内持续的寒流和暴雪,主要是三个地方:

美洲、西北欧和东亚,特别是东北亚,包括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中国今年的冬雪早来了一个月,破纪录的低温、强暴风雪天气。

但这次暴风雪主要集中在北方,并不是全国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所以不是全国性的寒冬,只是一个极端的气候冷事件。

  本世纪,我们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冷事件。

2004-2005年的冬天是二十多年气温变暖以后的第一次冷事件,然后就是2008年的南方冻雨和最近的北方暴雪。

  这一次寒冬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来看,大概只能排到中等偏冷一些。

而且,中国西部的温度还是偏高的。

不过,每次冷事件以后,气候变暖都还在继续,总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异常中的异常

  “天气到底是暖了还是冷了”再次成为公众和学界关注的焦点。

其中,“小冰河世纪”这一判断因为直接挑战全球变暖理论而备受关注,尤其是该理论得到了今冬低温、暴雪这一表象上的呼应。

  俄罗斯的科学家甚至认为,地球在经历一个短暂的变暖期后,即将进入一个全球变冷的时期,预计气温在2055年到2060年间到达谷底,地球即将重现历史上出现过的“小冰河世纪”。

“对抗温室效应的努力可以暂停了,因为即使没有《京都议定书》,全球温度也会下降的。

”首先要解释此次寒冬的形成机理。

第一,北极涛动(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一种跷跷板现象)。

第二,国家气候中心预报说中国的气候应该是偏暖的,但为什么今冬偏冷?

其实今年是假厄尔尼诺年,是异常中的异常。

西太平洋的海洋温度应该降下来,但今年是一个暖海温,假的厄尔尼诺非常类似于拉尼娜,实际上是一个冷年。

  至于是否会进入小冰河世纪,其实是将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