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1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612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1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1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1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1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1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1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ocx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1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1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1讲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docx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第1讲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1讲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注释)

1、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买卖,往往要受到政治权力和宗法传统的种种干预和限制。

唐代规定,土地买卖须向官府申请发给牒文,才能进行;而且卖地要“先问房亲,房亲不要,次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

这势必导致(  )

A.土地交易额有限B.土地兼并加剧

C.农民不再出卖土地D.商业发展缓慢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土地买卖,往往要受到政治权力和宗法传统的种种干预和限制”,可知这种现象必然会导致有权有势的地主阶级乘机大肆兼并土地,故B项正确;A、C、D项的结果有可能出现,但不是必然的结果,故A、C、D项错误。

2、《礼记·王制》中云:

“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

”此语包含的重要思想是(  )

A.聚族而居,体现尊卑有序B.因地制宜,促进生产发展

C.合理规划,促进人地和谐D.天人合一,提倡尊天亲民

【答案】C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材料的意思是“凡安置民众,必须根据土地的广狭来确定修建城邑的大小,根据土地的广狭来确定安置民众的多少,要使土地广狭、城邑大小、被安置民众的多少这三者互相配合得当。

”此语包含的重要思想即合理规划,促进人地和谐。

3、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建德县各类田地产钱统计(据《景定严州(古杭州的一府)续志》)如下,这一表格说明了(  )

田地

城郭基地

农田

亩数

33864丈(564.4亩)

桑牧山地

131635亩

545297亩

总计产钱

31172贯

770448贯

A.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农村税收高于城市

C.宋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商品经济促进城市地价提高

【答案】D

【解析】

4、《书序》中说:

“伊陟相大戊,毫有祥(指妖怪),桑谷共生于朝。

”《史记·殷本纪》亦载:

“帝大戊立,伊陟为相,毫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

”据此,有学者认为商代十分重视种桑养蚕,其理由是(  )

A.丝织技术的进步B.帝相均参与农桑

C.桑树的大量种植D.桑与谷相提并论

【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讲述政府重视桑谷的种植,并未提到丝织技术,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帝相重视农桑的种植,没有提及参与农桑,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到桑树大量种植,故C项错误;材料中“桑谷共生于朝”说明桑与谷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故D项正确

5、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中明弘治、嘉靖年间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人口户数

官民田地

夏税米

农桑丝

折绢

秋税米

弘治年间(1488—1505)

148.7万户

399270顷

86600石余

3970斤余

3175匹余

2560270石余

嘉靖年间(1522)

130.3万户

398566顷

82965石余

4264斤余

3411匹余

2576888石余

A.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D.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显著

【答案】A

【解析】本题应用排除法解题,表格中“夏税米”、“折绢”、“秋税米”可见农业收税的方式依旧是春秋以来的以农产品为主的实物租税,故A项正确;江西人口减少,但米、丝、绢等政府税收变化不大,并未大幅削减,故B项错误;没有其他省份的税收情况对比,不能判断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故C项错误;从表中数据可知,两个时期农业税收的总体情况变化不明显,不能看出社会经济凋敝和农业衰退显著,故D项错误。

6、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杠杆原理的桔槔得到了普遍应用。

隋唐时期,人们发明了类似于不倒翁的行酒令的工具,俗称“酒胡子”。

明代利用声音反射原理建造了天坛“回音壁”。

这些现象反映了(  )

A.古人科技发明大多应用于生产B.古代科技发展的多样性特点

C.明代科技界有更多总结性成果D.古代科技发展偏离了正确方向

【答案】B

【解析】从酒胡子和回音壁的功用可知不是用于生产,故A项错误;桔槔、“酒胡子”、“回音壁”的不同领域的发明可知古代发明具有多样性,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发明体现不出是总结性成果,故C项错误;科技不仅应用于生产也应丰富生活,D项表述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7、1959年,在中国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了二里头文化遗址,在遗址中发掘了大量距今大约3800~3500年的器物,部分如下图所示。

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A.是青铜器物,应该属于夏或商文化遗存

B.有铁器出现,应该属于西周文化遗存

C.器物上的刻画符号证明了成熟文字的出现

D.因为造型简单,所以几乎没有美学价值

【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中二里头文化和距今3800~3500年,可知是夏朝遗址,夏商时期以青铜器物为主,故A项正确;铁器出现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成熟文字出现的标志是商代甲骨文,材料器物上的刻画符号体现不出一定是甲骨文,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出土器物线条流畅,刻画精美,反映了夏朝时期的艺术水平,故D项错误。

8、观察下面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这种生产方式属于(  )

A.垄作法B.代田法C.耕耙耱技术D.刀耕火种

【答案】A

【解析】垄作法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故A项正确;代田法是在同一块地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题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耙是指将土地犁出沟,耱是将土地表层碾磨成粉末,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刀耕火种是指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9、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

据此可以推断(  )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稻谷和粟粒等遗迹的数量众多可知,我国已经开始种植农作物,故①正确;从稻谷遗存分布在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可知原始农业具有南稻北粟的特点,故②正确;从稻谷和粟粒等遗迹分布的区域南北方都有,可知③正确;但材料中无法体现南北方种植粮食的时间,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10、下表是据《宋史,地理志》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铅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

A.政府在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答案】C

【解析】

11、绍兴五年(1135年),屯田郎中樊宾说:

荆湖、江南与两浙有大批良田无人可耕,地有遗利,而中原南渡之人,人有余力。

如果“使流寓失业之人,田荒闲不耕之田,则地无遗利,人无遗力,可以资中兴。

”材料不能说明

A、政局动荡导致流民增多B、樊宾建议政府鼓励垦荒发展生产

C、合理安置流民有利于维护南宋统治D、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此时完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依据材料中“使流寓失业之人”说明A项正确;材料中“则地无遗利,人无遗力,可以资中兴”说明B和C正确;材料显示我国当时经济重心正在开始南移,而不是南移成功,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2、《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法律答问》有这样一段记载:

某家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马)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

不论当及赏(偿)稼”。

这说明(  )

A.当时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

B.当时的法律已经健全完备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

D.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和牲畜

【答案】A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法律。

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直接排除B、C,而D是看到的历史现象,而不能说明此材料的中心意思,故应选A。

13、据史载,西汉统治者经常对农民采取—些“扶贫”措施。

例如,公元前67年,汉宣帝下令“假(农民)公田,贷种、食;公元2年,汉平帝下令以“赐(农民)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

此举主要是为了(  )

A.抑制土地兼并现象B.增加地主经济收人

C.弥补生产资料不足D.打击商人敛财致富

【答案】C

【解析】考查汉代农业政策。

从材料“假(农民)公田,贷种、食”“赐(农民)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等可知,统治者的这些做法弥补了农民生产资料的不足,有利于缓和矛盾,促进农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对地主、商人的政策,故A、C、D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14、《太平广记》记载:

高宗时,经营丝绸的大商人邹凤炽“其家巨富,金宝不可胜计……邸店园宅,遍满四海,四方物尽为所收”,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唐朝的丝织技术日趋成熟B.唐高宗时期尚未出现纸币

C.唐朝远距离商品交易发达D.唐朝商业城市已出现邸店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经营丝绸的大商人”“邸店园宅,遍满四海,四方物尽为所收”说明唐朝远距离商品交易比较发达。

15、《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冶铁起,富至巨万……贳贷(借贷)行贾遍郡国。

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

”由此判断此时(  )

A.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B.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发达

C.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D.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曹邴氏因经营冶铁业致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冶铁技术比较发达。

A、C、D不能从材料中体现。

16、钱穆说:

“中国以农立国……往往以我日常用品易彼奇珍异玩,徒是引起国内之贫富不均,以及风俗之奢华。

而于整个国民生计,无大补益。

故对外战争,除防止侵略外,常无所利。

”文中认为“常无所利”的根本原因是(  )

A.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达B.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C.封建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D.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

【答案】B

【解析】钱穆认为导致对外战争常无所利的根源是国内贸易可自给,国外通商非必需,说明我国的封建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17、《宋书》记载: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则数郡忘饥。

”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由少数民族内迁带来的北方人民南迁

B.宋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C.睦邻民族政策带来的较长和平局面

D.租佃关系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答案】A

【解析】由题干“《宋书》”可知材料所指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刘宋政权统治时期的情况,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可知南方这个时期农业之所以发展就是主要是因为北民南迁,故A项正确;B项虽然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故B项错误;C、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D项错误。

18、《新全球史》载: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对“这项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C.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答案】D

【解析】由“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可知该制度指的是均田制,均田制有利于自耕农获得土地,确保政府的税源,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自耕农拥有土地,避免受到地主的盘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自耕农都有了土地,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均田制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伴随着中央政府实力的衰弱,土地兼并必然重现,故D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19、唐末至宋初,中国政坛有“不相南人”的说法。

宋真宗以南方人王钦若为宰相,首开先河,此后担任宰相的南方人逐渐增多。

到王安石变法时,提倡变法的熙宁新党,大多是南方人。

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带动政治中心南移B.变法更符合南方人的利益

C.南方士林风气更加的激进和开明D.宰相王安石大力提拔同乡

【答案】C

【解析】材料分析的是南方人被采用的增加的情况,这同样反映出在宋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逐渐超过的北方的经济因素,和教育程度也有关系,但是和好处和支持没有多大关系,所有正确的是C项,其他错误。

20、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

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

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北京是商业中心B.繁忙的海外商运

C.交通运输的便捷D.区域商帮的出现

【答案】D

【解析】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

会馆的出现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

21、据《国史大纲》记载:

“唐初不课盐,开元以下始课盐,天宝年间,盐每斗尚仅十钱,其后乃增至四十倍,天下之赋,盐税居半。

唐初无茶税,建中以下始税茶。

唐初无酒禁,广德以下始课酒。

唐初待工商优甚……其趋势自唐中叶以后而始变。

”这一重大政策转向(  )

A.导致之后的社会商业活动萎缩B.反映了专制政权对商业的控制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加剧了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唐政府对盐、茶、酒由不收税到收税,对工商者政策的改变,说明政府加强对商业的控制。

22、根据研究表明:

土地兼并程度高的地区一般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兼并程度低的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东汉时期发生农民起义的地方基本上是现在的河北、山东、安徽等地,而陕西、河南(两汉时期最富庶之地)一带极少发生农民起义。

据上述材料推断正确的结论是(  )

A.东汉时期陕西、河南一带土地兼并程度较低

B.土地兼并程度与农民起义没有直接关系

C.东汉时期南方相对安定,矛盾比较缓和

D.东汉时期人地矛盾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土地兼并程度高的地区一般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陕西、河南等地,是两汉的基本经济区,是最富裕的地方,按上述观点推断,陕西、河南等地既然经济发达,也应该是土地兼并程度高的地区,那农民起义也应该很多,而材料中反映的是陕西、河南等较少发生农民起义,与上述推断结论相矛盾,由此可见,土地兼并程度与农民起义没有关系。

故选:

B

23、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分析图表,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北宋“不抑兼并”,农业渐趋衰退B.北宋“抑商”力度逐渐加大

C.王安石变法“理财”,收效显著D.北宋时期封建经济持续繁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

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A项说法错误;B选项:

北宋“抑商”力度逐渐加大与图表内容不相符合;C项与图表内容无关;D项符合题意。

24、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

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西周时的铜柄铁剑证明西周晚期铁器已开始出现

B.铁农具在春秋时期已在较广泛地区使用,战国时则使用更普遍

C.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灌钢法

D.魏晋时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

【答案】C

【解析】

25、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较长时间地保持了社会统治的稳定性和文化传承的继承性,从根本上讲,这主要取决于()

A.以农为本的社会经济结构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D.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与维持

【答案】A

【解析】

26、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牛耕大量退出。

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一种用人力操作的耕垦农具)所取代。

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A.人口增长快,剩余大量劳动力B.使用牛耕的成本太高

C.农耕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D.大量高产作物的引进

【答案】D

【解析】

27、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这种“自治社会”形成的根源是(  )

A.地方制度的不完善B.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中央集权的削弱

【答案】C

【解析】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注释)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某学者列举的“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成就”中的参考条目(部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参考条目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建议一:

春秋战国时期增加“水利事业已有较大发展”内容。

理由:

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同渠等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更全面展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的成就。

建议二:

将“古代中国国农业经济技术成就”按“耕作方式”“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等不同项进行重组,以专项形式.按时间进行展示。

理由:

以专项形式,分类进行展示,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变迁的历史。

(可对参考条目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技术史变迁。

【解析】

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高祖7年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西汉会要》卷47)东汉幸帝元和2年下诏,除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外,又“今诸怀妊者,踢胎养谷人三料,复其夫,勿算一岁。

”(《东汉会要》卷28)

唐太宗贞观元年正月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跨及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捕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妹,命其好合。

……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缘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

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阶殿失。

”(《唐大诏令集》卷110)

清康熙51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斌”。

雍正元年又逐步实行“摊丁入亩”,取消了全部人头税。

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口变化与人均耕地情况表年度

年度

公元

口数(口)

每口平均亩数

顺治12年

1655

14033900

27.63

康熙50年

1711

24621321

28.15

雍正12年

1734

27355462

32.54

乾隆18年

1753

102750000

6.89

乾隆31年

1734

208095796

3.56

——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斌统计》绘制

材料三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童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

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

《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

“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耘,不蓄牛力。

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亚史稿》

材料四据谭其骤、邹逸麟的研究,秦汉实关中时期,由于黄土高原的大量开垦,黄河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平均为5.7次。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利用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因而河水决溢每百年平均只有1.3次。

隋唐五代时期,土地利用方式是半农半枚,河水每百年决溢为10.3次。

北宋至明清时期,黄土高原都大量开垦农耕,河水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增加到375次……

——张子附《论生态环境对古代中国人口分布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

为保证这二政策的落实,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这些政策措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前期人口数量的变化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导致了哪些社会问题?

【答案】

(1)政策:

鼓励人口增长。

措施:

调整税收政策;国家直接物质奖励;将人口数量作为官员政绩考核指标;鼓励婚嫁。

原因:

农业(耕)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决定农业盛衰;人口的多少关系到赋税的征收、兵役和徭役的征发,是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

(2)特点:

人口增长迅速。

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与耕地有限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养牛成本提高,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土地过度开垦,导致河水泛滥,破坏农业生产。

【解析】

30、下图摘编自安德森·麦德逊《世界经济千年史》,是中国和西欧从公元400年到公元2000年人均国民收入对比图。

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收入(对数标准)。

请提取图片中的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信息:

14世纪以前,中国人均国民收入高于西欧,西欧人均收入从14世纪开始超越中国。

说明: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下,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小农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技术先进,人均国民收入高于西欧。

公元14世纪开始,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新航路开辟后,海外贸易逐渐发达,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中国。

信息:

西欧人均国民收入从公元11世纪开始稳步提高,19世纪中期增长速度迅猛;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自14世纪后长期停滞不前,19世纪后开始下降,20世纪中期时降到低谷。

说明:

19世纪中期开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两次工业革命更是极大地推动了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加上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西欧经济增速普遍加快。

中国14世纪开始,封建社会陷入僵化,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19世纪后政治腐败,农民起义不断,加上西方疯狂的殖民掠夺,人均收入下降。

信息:

中国国民收入自20世纪中期开始以较高速度增长。

说明: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束缚,社会主义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人均国民收入增长加快。

【解析】

31、(20分)阅读下列表格—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绷之路比较表,回答问题。

汉朝

唐朝

两宋

路线

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管理

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

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

对朝贡使团则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

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

还制定市帕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

货物

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绷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

主要货物为丝绸、瓷器、漆

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

珠宝、象牙等输入品。

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

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

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根据材料,提取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至少3个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

(20分)

【答案】信息1:

后代路线比前代更发达。

(2分)

说明:

汉代可达东南亚和南亚,唐朝和两宋可达波斯海、红海,两宋还可达非洲东海岸。

这主耍是由于唐朝及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

(4分)

信息2:

朝贡贸易转化为舶贸易,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