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大致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406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检索大致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文献检索大致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文献检索大致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文献检索大致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文献检索大致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献检索大致格式.docx

《文献检索大致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检索大致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献检索大致格式.docx

文献检索大致格式

《文献检索》论文

姓名

分数

备注

萃取技术在炼油工艺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2010年11月15日

 

《文献检索》课专题综述选题申报表

拟选专题综述题目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题目属性

□教师指定□自选

课题组成员

及分工情况

(课题组成员

不得超过5人)

姓名

性别

学号

课题内分工

注:

课题内分工,指课题组成员拟承担的主要工作,如:

分析课题要求、检索文献、获取原文、、、课题报告最后陈述人、课题总负责人,等。

 

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

1.国内文献检索范围

1.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1999-2010.3

2.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1999-2010.3

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10.3

4.读秀1980-2010.3

2.中文检索词、检索式

#1.萃取

#2.炼油废碱液

#3.酸化-萃取法

#4.炼油废水+废物处理

#5.萃取脱硫

#6.油品改善

#7.油的抽提

3.检索步骤、检索结果

3.1读秀

检索式:

主题词=萃取*主题词=炼油

检索结果:

(共查到3本图书)

[1]《化工及炼油生产中的自动调节》

作者:

“化工及炼油生产中的自动调节”编写组编

出版日期:

1972

主题词:

抽提and炼油

分类:

全部->工业技术->石油、天然气工业

[2]《化工炼油工业环境保护基本知识》

作者:

湘潭大学化工环境保护教研室编 

出版日期:

1981 

主题词:

萃取and炼油

分类:

全部->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环境保护管理

3.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液膜萃取法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

【作者】:

杨旭;黄文民

【出版日期】:

1996年8月《西南石油学院学报》第18卷 第3期

【主题词】:

萃取;含酚废水;废水处理;炼油厂;污染控制。

【摘要】:

对液膜萃取法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乳化剂浓度、水相NaOH浓度、油水比、乳水比、废水PH值、搅拌强度、萃取时间等时间等因素对除酚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萃取剂配方和最佳的工艺条件。

用液膜萃取法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萃取时间快,除酚效率高(按近90%),能有效地消除含酚废水的污染。

[2].应用混合——澄清槽萃取炼油厂碱渣中和酸性水工艺研究.

【作者】刘忠生;周旗;王新

检索条件:

题名或关键词=萃取炼油

【关键词】:

碱渣中和酸性水有机胺萃取反萃澄清槽混合槽炼油废水废物处理

【摘 要】:

实验确定了采用有机胺萃处理碱渣中和酸性水时,达到传质平衡时的萃取、反萃混合槽单位体积能耗,以及无相夹带时萃取、反萃澄清槽停留时间。

原水CODcr11993~28000mg/L,CODcr去除率85%~90%。

[3].炼油废碱液的综合利用研究

【作者】:

王国远;唐晓东;高久生

【关键词】:

炼油含有机硫废碱液酸化-萃取法综合利用

【摘 要】:

酸化-萃取法处理高含有机硫炼油废碱液,不仅能够得到焦亚硫酸钠和无水硫酸钠两种产品,而且能够治理高含有机炼油废碱液对环境的污染。

最佳的实验条件为:

硫酸(98%)用量83.8ml/l,萃取剂(NJ-1)/废碱液=3(v),萃取温度90℃,萃取时间10min,NJ-1循环再生温度250℃,再生时间30min。

[4].柴油碱洗-络合萃取脱硫工艺  

【作者】:

杨洪云;赵德智;毛微;王中平

【关键词】:

络合萃取;碱洗;脱硫;反应机理;

【摘 要】:

根据国内柴油的特点,在目前普遍应用的碱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碱洗-溶剂络合萃取方法,提高柴油中硫的脱除率。

由于柴油中的硫化物存在孤对电子与络合剂作用形成络合物,通过实验对络合剂进行了筛选,分析和讨论了硫脱除率和柴油回收率的影响因素,同时也对络合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复合试剂V(L2)/V(L1)=0.2,剂油体积比(V(剂)/V(油))=0.12和金属化合物B(质量分数为0.03%)络合萃取柴油,脱硫率可达67.2%,柴油回收率可达96%,达到国标柴油硫质量分数的要求。

该过程工艺简单,投资少,目前比较适合应用在国内还没有加氢能力的中小型炼油企业。

[5].丙烷脱沥青二段抽提一沉降工艺及高效萃取塔的应用

【作者】:

肖文珍;邓继业;张黎鹏

【出版日期】:

2006年8月《炼油技术与工程》第36卷第8期

关键词:

丙烷脱沥青二段抽提沉降萃取塔技术改造微晶蜡原料

摘要:

为充分发挥南阳原油微晶蜡含量高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生产高附加值微晶蜡产品,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将以生产催化裂化原料为主要目的产品的0.15Mt/a超临界丁烷脱沥青装置改造为0.18Mda丙烷脱沥青装置,改造采用脱沥青油二段抽提一沉降工艺,核心设备抽提塔应用清华大学开发的溶剂脱沥青高效萃取塔,几年来,装置运行安全平稳,产品轻、重脱沥青油的收率高且质量好,剂耗、装置能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均较理想。

3.3优秀博士论文数据库

[1].FCC汽油萃取精馏深度脱硫过程研究

【作者】张文林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年度】2009

【关键词】FCC汽油;萃取精馏;深度脱硫;环丁砜;含硫化合物;液液平衡;汽液平衡;模拟计算

【摘要】为控制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生产低硫汽油已成为炼油工业21世纪面临的迫切任务。

在诸多生产低硫汽油的技术中,汽油萃取精馏深度脱硫技术具有过程条件温和、产品辛烷值损失小、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势。

因此,深入研究汽油萃取/萃取精馏深度脱硫过程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以FCC汽油(fludizedcatalyticcrackinggasoline,通称为FCC汽油)和模拟汽油为原料,分别对萃取、萃取精馏过程的溶剂筛选、溶剂萃取性能评价和过程条件优化,含硫化合物和萃取溶剂的液液、汽液相平衡以及FCC汽油连续萃取精馏过程的模拟分析进行了研究。

[2].乳液氧化—萃取法用于柴油的超深度脱硫

【作者】吕宏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学位年度】2007

【关键词】超深度脱硫;乳液氧化;柴油;过氧化氢;分子氧

【摘要】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世界各国对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进行了日益严格的法规限制,要求生产和使用更加环境友好的超低硫汽油和柴油。

氧化脱硫由于反应条件温和,不使用昂贵的氢源,对油品中具有空间位阻的含硫化合物(如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有较高的氧化活性等,被认为是很有应用前景的一种脱硫技术,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本论文工作研究了乳液体系中含硫分子的氧化脱硫过程。

用过氧化氢为氧源,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双亲性催化剂Q_4[H_2NaPW_(10)O_(36)],将催化剂组装在乳液液滴界面,将含硫化合物(包括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在乳液(水/油)氧化体系中氧化和萃取。

该乳液体系由催化剂,模型或真实柴油以及过氧化氢水溶液组成(W/O)。

发现催化剂[C_(18)H_(37)N(CH_3)_3]_(4-)[H_2NaPW_(10)O_(36)]在油包水体系中对于模型柴油和真实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具有极高的催化氧化活性,能以接近化学计量比的过氧化氢(O/S≤3)氧化剂,将含硫化合物几乎全部氧化成相应的砜。

实验结果表明,含硫化合物的氧化活性顺序如下:

4,6-二甲基苯并...

3.4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

[1].离子液体深度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研究

【作者】张红香

【学位授予单位】大庆石油学院

【学位年度】2009

【关键词】离子液体;含油污水;深度处理;萃取;有机物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法规的逐渐完善,油田水处理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主要是针对去除其中的油类和COD_(Cr),常规污水处理技术往往可以使油含量达标,但COD_(Cr)不能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因此二级处理及深度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是利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对有机物的溶解性来进行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的。

文中成功合成了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_6,并用其对含油污水进行了处理,同时主要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的酸碱性和离子液体加入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实验得出当处理时间为15分钟左右,处理用离子液体为酸性条件,处理液与被处理液的体积比值应为1:

5时,综合处理效果最佳。

最后通过对油田含油污水化学组成成分的分析以及考察离子液体对油类、芳烃和酚类物质萃取的实验文献,探讨了离子液体处理油田含油污水的机理。

[2].络合萃取/吸附脱除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

【作者】范印帅

【学位授予单位】大庆石油学院

【学位年度】2008

【关键词】柴油;碱性氮化物;络合萃取;吸附

【摘要】柴油中氮化物的存在对油品安定性的影响极为严重,其主要分为碱性氮化物和非碱性氮化物两大类。

催化裂化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会造成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下降,严重时造成催化剂中毒失活,是加氢脱硫,脱芳烃的抑制剂,而且有机氮化物在燃烧过程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酸雨。

如何脱除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提高柴油的安定性,满足对柴油产品质量的更高要求,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脱除氮化物的工艺主要有加氢精制和非加氢精制两大类,加氢精制后的柴油安定性好,产品收率高,但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高,非加氢精制主要包括酸碱精制、溶剂精制、吸附精制、络合萃取精制。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初步研究了络合萃取精制与吸附精制脱除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

络合萃取脱碱氮主要筛选络合剂、萃取剂,考察了各种络合剂、萃取剂对碱性氮化物的脱除效果,并对溶剂进行复配,进一步提高碱性氮化物脱除率和收率,经过溶剂复配后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含量由243.4μg/g降到了8.3μg/g,同时优选实验室操作条件,考察各操作条件对碱性氮化物脱除效果的影响,测算柴油收率;吸附脱氮主要是对活性炭进行改性,考察其吸附性能,然后对改性活性炭进行系统表征,并将表征结果和吸附性能进行关联。

[3].汽油氧化脱硫和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的研究

【作者】贾睿生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年度】2009

【关键词】脱硫;氧化;萃取;切割馏分;离子液体;

【摘要】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降低轻质油的硫含量已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目前各国都在加紧研究轻质油非加氢脱硫的新技术,其中氧化脱硫和离子液体萃取脱硫是其中的研究热点。

本文研究了氧化萃取脱硫,二级氧化脱硫,汽油切割馏分后的氧化萃取脱硫和离子液体萃取脱硫。

⑴氧化-萃取脱硫研究了全馏分汽油的氧化-萃取脱硫工艺,通过单因素法确定了工艺条件:

①氧化过程:

全馏分汽油70g(硫含量900.4ppm),30%双氧水用量是20.0g,88%的甲酸用量为40mL,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0min,氧化后汽油质量为62.6g,收率为89.5%,硫含量为674.9ppm,脱硫率25%。

②萃取过程:

使用90%DMF做萃取剂,剂油体积比为0.9:

1,萃取时间5min,萃取温度40℃,氧化后的全馏分汽油(硫含量674.9ppm)经萃取,收率为81.2%,硫含量为265.2ppm,脱硫率为60.7%。

③萃取剂的回收:

采用蒸馏法回收萃取剂,循环5次后各参数大致趋于稳定状态,由此可以验证此法回收萃取剂是可行的。

⑵二级氧化脱硫以全馏分汽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使用萃取剂...

[4].重质芳烃溶剂抽提的应用研究

【作者】于海江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年度】2005

【关键词】糠醛抽出液;KT液;糠醛抽出油;橡胶用油;催化裂化回炼油

【摘要】溶剂抽提又称液液萃取,它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

在石油化工领域,溶剂抽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分离和提纯各种有机化合物。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溶剂萃取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断向更广大的领域拓展。

在炼油工业中,它除了用于润滑油基础油精制和芳烃抽提以外,还用于原油的预处理、汽柴油脱硫脱碱氮以及劣质原料的精制等。

由于这种办法相对来说付出的设备投资少、加工费用低,又可以选择性的去除大部分的有害物质,提高产品的质量,所以存在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把溶剂萃取原理应用到润滑油生产以外的其他领域已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并部分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本文在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国内、外溶剂精制技术在润滑油生产、油品提纯和深加工等方面新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润滑油糠醛抽出液精制糠醛抽出油和催化裂化回炼油分离重质芳烃的可行性,论证了在国内目前情况下开发溶剂精制技术在油品改质方面以及与其他装置形成组合工艺方面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

[5].催化裂化汽油氧化—萃取深度脱硫工艺研究

【作者】;罗资琴

【学位授予单位】:

天津大学

【学位年度】:

2006

【关键词】:

FCC汽油;氧化-萃取;深度脱硫;最佳反应条件

【中文摘要】本次试验采用了氧化-萃取的方法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深度脱硫。

对催化裂化汽油氧化反应中的几个影响因素(过氧化氢的量、过氧化氢与乙酸的体积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汽油的脱硫率和收率影响最大,之后依次为H2O2的体积百分含量、H2O2与CH3COOH的体积比、反应时间。

在此基础上,还对各个因素逐一进行了考察,反应温度对脱硫率呈现升降起伏的趋势,但在一定的反应时间内,反应温度过高,对收率会产生较大影响。

过氧化氢具有选择性氧化的特性,一定量的过氧化氢会对氧化反应产生促进作用,过量后反而会氧化不饱和烃类,必须限制过氧化氢的加入量。

稍微过量的乙酸能够促进过氧乙酸的形成,从而促进氧化反应的进行。

据此得出氧化反应的最佳条件:

50℃的反应温度、7%的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乙酸的体积比为2:

3、反应时间为40min。

在此条件下,汽油的脱硫率为56.41%,收率为95.43%,此时汽油的硫含量由197.26μg/g降为111.27μg/g。

对氧化后的汽油采用萃取的方法进一步脱除含硫化合物,筛选出95%的NMP作为萃取剂,对剂油比(萃取剂和汽油的体积比)、萃取温度、抽提时间、沉降时间...

[6].离子液体[Bmim]BF_4萃取汽油脱硫的研究初探

【作者】项小燕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年度】2008

【关键词】离子液体;萃取;汽油脱硫;再生

【中文摘要】随着全球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生产低硫,甚至零排放汽油成为世界汽油清洁化发展的总趋势。

室温离子液体作为新兴的绿色溶剂,在汽油深度脱硫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该萃取条件温和,操作简易,对油品影响小,对环境无污染,脱硫效果好,尤其对结构复杂的噻吩类硫化物有很强的萃取效果。

离子液体萃取汽油脱硫技术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具有发展前途的绿色脱硫技术。

本文合成了离子液体[Bmim]BF4,较为详细地研究了[Bmim]BF4离子液体萃取模型油脱硫体系的相平衡及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并初步探讨了萃取后离子液体的再生。

主要内容如下:

1.按两步合成法合成了离子液体[Bmim]BF4,并分别采用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元素分析仪和库仑法等对所合成的离子液体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纯度分析。

FT-IR表征图谱和NMR图谱表明了所合成物质的官能团及1H、13C结构特征与[Bmim]BF4相符,证实所合成的即为离子液体[Bmim]BF4。

对其中所含的杂质进行分析,发现含量很低,所测氯元素含量为210μg/g,钾元素含量为15.5μg/g,对离子液体纯度影响不大。

此外,由于所合成离子液体具有亲水性,...

 

 

萃取技术在炼油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姓名

专业

摘要萃取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的炼制过程及废水及废渣的处理上,如油品的脱硫,重质油梯级分离,含酚,含硫等废水的处理。

随着萃取技术的日益进步,油品的纯度越来越高。

炼油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得到一定的控制。

关键词萃取炼油废水萃取炼油废水反萃抽提

引言

石油产品可分为:

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石油工业一向以生产汽油、煤油和工业锅炉用的燃料油为主。

1.萃取技术的简介

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萃取有两种方式:

液-液萃取,用选定的溶剂分离液体混合物中某种组分,溶剂必须与被萃取的混合物液体不相溶,具有选择性的溶解能力,而且必须有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并有小的毒性和腐蚀性。

分配定律是萃取方法理论的主要依据,物质对不同的溶剂有着不同的溶解度。

同时,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加入某种可溶性的物质时,它能分别溶解于两种溶剂中。

2.石油炼制生产过程

2.1柴油

许多与矾类极性相似的有机溶剂都能将氧化后柴油中的矾类萃取出来,选择NMP作为柴油脱硫萃取剂最合适。

萃取工艺有五方面条件:

(1)萃取操作在常温进行即可。

(2)

选择萃取时间在1一5min内。

(3)萃取操作适宜的剂油比为1.0。

(4)从设备费用及操作费用考虑,在总剂油比不变的条件下,分2次萃取效果较好。

(5)确定最优萃取工艺条件。

柴油萃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

C3DZBZ凡,即温度为25℃,萃取时间为2而n,剂油比为2.0,萃取2次。

在此条件下,柴油脱硫率为73.7%,收率为94.6%,柴油脱硫率与柴油收率之和为1683%,目标函数值最高。

2.2汽油----FCC油浆萃取精制

三乙胺类离子液体1-甲基三乙胺磷酸二甲酯盐([MTEA][DMP])和四乙胺磷酸二乙酯盐([ETEA][DEP])是比较理想的脱硫萃取剂。

它具有如下优点:

对噻吩硫和二苯并噻吩硫的选择性系数高、硫分配系数大,不溶于油且使用过的萃取剂易于加水再生和循环使用。

采用糠醛溶剂萃取的办法,将FCC油浆中的富芳分抽出,饱和脂肪烃及催化颗粒得以去除,达到了精制原料的目的,也为原料的精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2.2.1温度和剂油比对选择性的影响

溶剂萃取的选择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剂油比增大而增大。

适当降低抽提温度,是提高抽出油中芳烃含量的有效途径。

原料组成对选择性影响也较大,温度50℃,剂油比为2/1时,β值为11.75,剂油比为3/1时,β值为13.12。

若油浆B的萃取效果明显不如油浆A。

这可能是因为油浆B中饱和分含量相对较高,极性相对较弱所致。

2.2.2温度和剂油比对抽出油性质的影响

随萃取温度的升高,抽出油的密度减少,分子量和H/C比呈增加趋势。

糠醛作为萃取溶剂能较好地分离油浆中的饱和分和芳香分,是FCC油浆比较理想的萃取分离溶剂。

2.2.3温度和剂油比对抽出油收率的影响

在相同剂油比下,随萃取温度升高,抽出油的收率增加;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剂油比增加,抽出油收率变化不明显。

由上可以看出:

(1)糠醛对不同的重质渣油原料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渣油中芳香烃含量高有利于糠醛溶剂萃取。

(2)糠醛是分离FCC油浆中饱和分和芳烃的有效溶剂。

抽出油中芳烃含量高达90.5%,其中芳香分达87.33%,且芳构化程度非常高,除作为化工原料,也可作为调制优质中间相沥青的原料。

(3)糠醛溶剂萃取的温度和剂油比对选择性、抽出油的结构和性能以及收率均有影响,抽提温度50℃,剂油比2:

1为最优萃取条件。

2.2.4萃取效果

除温度、压力等外部因素影响外,原料本身的组成结构也与反应性有很大关系。

控制炭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进行,是制备优质中间相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调制合适的原料及采用适当的工艺条件是制备中间相沥青的重要保证。

糠醛是分离FCC油浆中饱和分和芳香分的有效溶剂。

在抽提温度50℃,剂油比2:

1的萃取条件下,抽出油的芳构化程度高,杂原子含量及重金属含量低,炭化反应性得到改善,热解和缩聚反应趋于温和,其可作为调制优质中间相沥青的原料。

2.3石油炼制过程-催化重整-芳烃抽提

也称芳烃萃取,用萃取剂从烃类混合物中分离芳烃的液液萃取过程。

主要用于从催化重整和烃类裂解汽油中回收轻质芳烃(苯、甲苯、各种二甲苯),有时也用于从催化裂化柴油回收萘。

工艺流程以二乙二醇醚处理催化重整汽油为例。

原料在抽提塔中与溶剂逆流接触进行萃取,温度125~140℃,溶剂对原料比约15:

1。

抽提塔底物含溶解在溶剂中的芳烃,将后者送入汽提塔(见解吸)与溶剂分离,塔底的溶剂循环去抽提塔,塔顶产物送入芳烃水洗塔洗去残余溶剂后即为纯芳烃混合物。

抽提塔顶的非芳烃,送水洗塔洗除残余溶剂。

两个水洗塔底均为水与溶剂,去溶剂回收塔,蒸出水后,塔底溶剂去抽提塔循环使用。

选择性是衡量萃取分离是否可行的主要参数,一般认为,当选择值大于1时,理论上就可以判定作为萃取剂的可行性。

脂肪烃链的长短对选择性的影响很大,随着脂肪烃链的增长,萃取分离芳烃/脂肪烃的选择性增大。

碳原子数越多,肪烃与苯的物化性质差别也越明显。

2.4石油炼制过程-石油产品精制-溶剂精制

用萃取的方法除去原料(或半成品)中所含杂质和非理想组分的工艺过程。

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它是石油产品精制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润滑油溶剂精制过程中,所选用的溶剂对润滑油中的杂质和非理想组分的溶解度很大,而对油中的理想组分的溶解度则很小。

通过液相萃取将非理想组分除去。

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萃取和溶剂回收两部分。

以糠醛精制为例(见图糠醛精制工艺流程),原料与糠醛在萃取塔(以往用填充塔,近期采用转盘塔)内逆向接触,在一定的温度(一般为60~130℃)与溶剂比(一般为1~4:

1)条件下,分成两相。

非理想组分存在于下部的萃取液中,为了既保证萃余油质量,又不降低产率,萃取塔应保持较高的塔顶温度和较低的塔底温度(一般温差为20~50℃)。

原料进萃取塔前需脱除空气,以免糠醛氧化。

糠醛进萃取塔前需经干燥,以免降低其溶解能力。

萃取液中含糠醛较多,采用多效蒸发及汽提回收糠醛以降低能耗。

糠醛溶剂回收的加热温度不超过230℃。

含水糠醛的回收流程,是根据下述特点制定的,即糠醛和水的共沸物蒸气冷凝并冷却至一定温度后,能分成含少量糠醛的水溶液相与含少量水的糠醛溶液相。

2.5油品的改善

我国成品油中80%的硫来自于催化裂化汽油,而常规的氢化过程催化剂在脱硫上已达较高效率,且腐蚀设备、环境污染严重。

而离子液体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效果明显。

目前,国内外用于燃料油脱硫的离子液体种类主要为:

阳离子多为[Iamim]+(a代表烷基),阴离子多为[BF4r]、[pF6r]。

用[bmim]cuZcl3离子液体萃取脱除汽油中的硫化物,六次累计脱硫率达到96.92%;同时甲苯质量分数降幅为40.7%,表现出了较好的曝吩/芳烃选择性。

离子液体可用四氯化碳对其进行溶解再生。

以cucl和lbmim]a合成的离子液体经多步萃取后使汽油中硫含量降至20一3g,且不会造成汽油中烯烃聚合。

用离子液体对柴油进行了深脱硫实验,结果其中氯化1一乙基,3一甲基咪哇氯化铝(摩尔比阳离子]CI/AlC13=0.35/0.65)效果最佳,可将硫含量从375ppm降至75ppm。

3用萃取技术处理炼油厂废水

3.1含硫废水

长期以来,炼油工业一般采用碱洗的办法来脱除油品中的硫化物。

这一方法较为简单,但尚存在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严重,脱硫效率不高等。

现在可以在碱洗后,再选择合适的络合萃取剂和适宜的萃取条件对柴油进行脱硫精制处理,以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3.1.1碱洗-络合萃取

碱洗精制 碱液与硫化氢、硫醇反应:

2NaOH+H2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