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英语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9213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0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中考英语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上海中考英语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上海中考英语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上海中考英语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上海中考英语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中考英语试题解析.docx

《上海中考英语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中考英语试题解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中考英语试题解析.docx

上海中考英语试题解析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编辑教师:

课题

2008年上海中考试题解析

 

教学步骤

 

1.2008年中考英语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

2.学生易失分题型分析(考察范围,特点,解题技巧)

3.2008年题型的特色&解析

教学内容

2008年中考英语试卷题型及分值分布

题型

题数

分值

听力

30题

30分

单项选择

20题

20分

选择与划线部分相近的短语

8题

8分

单词适当形式填空

8题

8分

改写句子

5题

10分

选句子完成对话

6题

6分

阅读判断

6题

6分

阅读选择

6题

6分

完形选择

7题

14分

首字母填空

7题

14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6题

12分

写话(我身边的爱)

1题

16分

总计

110题

150分

分析题型

一、中考听力介绍

中考听力测试主要考察学生捕捉主要信息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上海市中考的听力考查形式主要有如下四大类:

看图听句子选图,听短对话选择,听短文判断句子对错,听长对话或短文填空;分值分为6分、10分、7分和7分,总计30分,占全卷总分的五分之一。

听力语速在120WPM左右,时间为15至17分钟左右。

听力试题播放的时间和次数是有限的。

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听到的内容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不仅需要平时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和做题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更需要不断总结规律,掌握解题技巧。

中考听力应试技巧

1. 预读迅速,大胆猜测

2. 理解大意,分清主次

3. 把握关键,记录重点

4. 调整心态,信心十足

二、中考词汇和语法介绍

中考词汇和语法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灵活驾驭词汇和语法的能力。

上海市中考的词汇和语法主要考查词形(性)变化、词语辨析和应用、基础语法和句法的掌握和应用、基本句型及句型转换等基础知识。

分值分为20分、8分、8分和10分,总计46分,接近占全卷总分的三分之一。

做题时间基本要控制在30左右。

中考词汇和语法技巧

1.词性规则要熟记

2.词法考点要清晰

3.易混词汇要牢记

4.平时多练勿忘记 

三、中考完形填空题介绍

中考完形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上海市中考的完形填空结合词汇,语法,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法。

分值为14分,接近占全卷总分的五分之一。

做题时间基本要控制在7到8分钟左右。

中考完型技巧

.完型填空最常用的四种解题法:

  

1.总体把握:

要通读完形填空的短文,跳过空格快速阅读,了解全篇的主要内容。

切不可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个别字句推敲上。

2.弄清体裁:

文章体裁通常分为四种:

论述文、记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

中考选文以叙事性文章为主,如:

幽默故事、科普知识、童话、简短新闻、名人轶事、社会热点问题等。

读这类文章,要大体上了解故事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前因后果。

3.重视主题句:

完形填空所用的短文一般不给标题,但短文的主题句,往往在每段文章的首句,有时也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或结束处。

主题句提供全篇的性质、大意等,这是深入了解全文的“窗口”,甚至能以语句为立足点,从该句的时态、语气推测全文的主要内容。

4.语境联想:

利用上下文的提示,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扫清部分词汇理解上的障碍。

.三种解题技巧:

1.词语搭配

a.从语法角度来说,句子不是词的序列,而是词组的序列。

b.因搭配关系而产生的一般性词汇。

如:

seeafilm

c.词序和意义皆以固定的复合词和动词短语。

如:

pushaheadwith(奋力前行)。

d.因词组而构成的常见的句式:

Itfeels+形容词+不定式,在搭配判断时,注意:

要区别外形相近而意义不同的搭配。

如:

lookfor,lookover,lookout,lookafter,lookup等。

要区别形不相似而意义相近的搭配。

如:

Ipaid12poundsforthedictionary.Thebookcostmealot.Ittookthreementoliftthebox.句中都有“付出、花费、需要”的意思。

译成汉语时似乎相通。

但更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搭配变化;要注意单个词组的多义性。

如:

takeoff有“脱下(衣服),(飞机)起飞,匆匆离开,取下,休假等多种含意。

2.语法判定

1)要注意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类题,依次为动词、介词、代词、连词、形容词、副词。

选择各类词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名词的选择,应联系文章主题及空格前后出现的有关词,注意其性和数的一致。

b.动词的选用,要注意词义和惯用搭配,还要区分近义词之间的用法差异及所给词的形式。

c.选择介词,应注意其惯用法,特别是与动词或其他词组成的固定搭配。

d.选择代词,要注意性、数、格是否准确。

e.选择连词,要注意分析前后句或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f.选择形容词和副词,要注意词义的区别,用于比较时,还要注意词形变化。

2)要注意句法题,搞清句子的种类、类型、省略和倒装

a.句子的种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一般以考查疑问句、感叹句的词序为多见,其次是祈使句的零时态等。

b.句子的类型有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

中考考查要点是在复合句里的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和直接/间接引语,也考查简单的定语从句。

c.句子的省略与倒装很少考查,却要看懂,不能引起对文章的曲解。

3)在语法适用方面,可以用择优法和排除法

a.择优法是把各选项代入短文中,选出在词义上符合要求,且在语法上又没有语病的答案。

b.排除法是在代入选项时如发现选项单词意义不对,或词与词搭配不妥,或存在语法错误,或与上下文有矛盾,则迅速排除不合适的选项,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3.例举对比。

在完形填空的多项选择中,常常会遇到难以选择的题目。

需要调动头脑里的知识“储备”,例举熟知的语言现象与之相比较,再做出明智的选择。

四.中考首字母题型介绍

中考首字母填空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整个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在情景中辨析词义的能力以及词组短语搭配的使用能力。

大部分同学认为首字母填空是中考英语卷中难度最大的考查项目。

从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英语考试中考题各大题的得分情况来看,首字母填空(E篇)满分为16分,但全市平均分不到7分,通过率远远低于其他各大题。

占全卷总分的五分之一。

做题时间基本要控制在7到8分钟左右。

中考首字母题型做题技巧:

一、浏览全文,把握大意

首先要对文章内容有个总体把握。

要通读首字母填空的短文,跳过空格快速阅读,了解全篇的主要内容。

其次要重视文中的主题句。

首字母填空选用的短文一般不给标题,但短文的主题句,往往在每段文章的首句,有时也出现在文章的中间或结束处。

主题句提供全篇的性质、大意等,这是深入了解全文的“窗口”。

我们甚至能以主题句为立足点,从该句的时态、语气推测全文的主要内容。

以2008年上海中考为例,文章开头是:

Somepeoplemighttochoosetoliveinasleepyvillagebesidewoodsandlakes,butothersenjoythebrightlightsandfastpaceofthebigcity.StephenandMariannahavegotdifferentstories.显然,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城市和乡村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再次,要利用语境进行联想。

利用上下文的提示,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扫清部分词汇理解上的障碍。

二、熟记短语,注重语境

短语经常会出现在首字母填空的考题中,如果平时能注意词组、短语的整体记忆,掌握它们的搭配规律,在做首字母填空时就能得心应手,减少失误。

另外,词语搭配也值得注意。

从语法角度来说,句子不是词的序列,而是词组的序列。

如:

savethemoney(2008年中考),haveaninterestingtalkwith(2007年中考),afewyearsago(2006年中考)等。

但从历年中考的试题看,注重上下文的关系对解题显得更为重要。

如2003年中考:

Theydon’tthink13isaluckynumber.Forexample,theydon’tliketoliveonthethirteenthfloor。

再如2005年中考:

Somepeoplesaythatreadingisoutofdate.Thisisnottrue.....Readingishardlyoutofdate。

而2008年中考同样考到:

IliveherewithmyhusbandJoeandourtwochildren,Patrick,11,andAbby,8.

三、关注语法,合乎逻辑

语法知识对做好首字母填空十分重要。

词汇根据语法规则确定各自的位置。

如介词后的代词必然是宾格;物质名词一般不用复数;形容词必须放在不定代词后;行为动词的否定句和疑问句应由助动词do构成;情态动词只能与不带to的动词连用等。

如2008中考题:

Wefeelisolated(孤立的)sometimes,too,especiallysincethenearestneighborsarealmost100kmaway.填入的词逻辑根据为near,语法根据为最高级,因为前一个词是the,后面是100kmaway。

再如2007中考题中theyhavechemicalswhichwillmakeitdifficultforyoutosleep.这里用到了句型sth.makeitadj.forsb.todosth.根据上下文关系只能是difficult了。

四、细心检查,避免疏漏

完成填空后,要细心检查每一个填空处是否有笔误或疏漏的地方。

有些同学为自己全部填出了而沾沾自喜,常常不是少了s,就是忘了加ed,这是很可惜的。

如2007中考:

However,ifyouhavetogetupandturnofftherecorderwhenthemusicfinishes,itwon’twork.该句中涉及到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应用一般现在时。

由于music是单数,所以finish得加es。

再如2008中考:

Ofcourse,London,likeanylargecity,hasproblems,too.很多学生都填了problem,漏加了s;再如2006年中考:

Thisaddedaboutanhourtomyjourney,soIwasnothappy.这里同学们如果能想到add已经很不容易,没加ed就非常可惜了。

所以细心检查,反复回读,能够减少疏漏,提高首字母填空的正确率。

以上策略是提高首字母填空答题正确率的有效手段。

若能运用这些方法,加上克服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就一定能在中考的首字母填空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五.中考作文介绍

中考作文主要全方位、综合地考查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对字、词、句等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正确使用字、词、句较流畅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作为中考英语的“压轴”考试项目,它能够历来受到英语命题者的青睐。

自2002年的8分爬升到2006年的14分,2009年后更攀升至18分,中考作文分数一路看涨,命题人对写作能力考查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长期以来英语实际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忽视作文教学的现状,与之相应的是中学生英语写作的整体水平并不高,中考得分率低下,耳近三年来的平均得分率始终徘徊在50%左右,作文中等生与优生的得分悬殊已经接近8分,这一点我想应该引起我们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高度警惕。

写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1.文章主题不突出

很多同学一般都是通过一遍不超过1分钟的读题就进入了写作过程,忽视了写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审题。

导致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偏题跑题,要么内容没有很好地紧扣主题,一般常见的低分和零分的文章就出于此,还有的同学作文分数时高时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建议学生考试时最好能花3~5分钟时间进行仔细的审题和构思,围绕主题,列出提纲,这样写文章的时候就能主题明确,并且内容能很好地支撑主题。

审题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明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也就是核心话题。

其次,文章的文体是什么,根据文体确定写作选用的时态,比如记叙文常用一般过去时。

第三,确定要写得内容,比如2008年的“Lovearoundme”就应该写生活中你受到的爱并举例说明,写出你对爱的感受,以及对爱的回馈。

这几方面缺一不可。

2.语言不规范

考试的时候由于时间紧迫以及心态等问题,考生通常会犯很多低级错误,诸如时态运用不当、主谓不一致、漏用冠词、介词搭配错误、拼写错误等问题层出不穷,导致了直接的失分,三年的艰辛很可能就因为这一两分化为乌有。

另外,简单句用逗号分隔后漏用连词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一个and,but,so,yet这样简单的连词在这时候就能助你一臂之力。

考生在语言规范方面另外一个大问题就是把中文的使用习惯放到了英语表达中,也就是常说的中式英语Chinglish的现象,诸如“Iverylikedplayingfootball.”在考生的文章中频频出现。

因此学生在平时练习写作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并且在考试中完成作文后进行仔细的检查和修改。

3.表达单一

很多学生由于怕犯语法错误,通篇文章都使用几乎没有任何修饰的简单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短句。

造成文章乏味,语言平淡,结构感差。

针对此现象,平时应训练学生能够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句式,将一些熟练掌握的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运用到文章中,同时还可以采用不定式、分词短语、介词短语、同位语等插入语,或者使用一些并列句,让句子有一定得长度。

另外,一些被动句、倒装句和强调句在文章中适当的运用也是相当闪光的元素。

考虑到有相当部分学生在用词方面也比较贫乏,以good,nice,bad这样模糊化的词走遍天下,导致文章在用词方面和小学生作文无太大差异。

考试中尤其应避免用词平凡和用词单一,比如good,可以用great,excellent,outstanding,wonderful这样的词来代替;在文章中多用些词组代替简单的单词,比如表示“喜欢”,除了用like,love,prefer之外,我们还可以用befondof,bekeenon,becrazyabout等。

4.文章衔接不当

很多考生的文章就是一些句子的简单堆砌,句子与句子之间缺乏关联,读起来相当散乱,给人的感觉就是条理不清。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些过渡词和词组,来使文章句子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结构更加高效。

比如,表示三层意思或三个观点,我们可以用firstofall,inaddition,lastbutnotleast;也可以用inthefirstplace,besides,what’smore等;表示相反的两个观点,我们可以用ontheotherhand,however,onthecontrary,inspiteof,despite等。

中考写作技巧

1.认真审题立意,定文章之灵魂对命题作文必须认真审题,对自由作文必须立好意。

文章要有明确的主题,必须具备4个条件:

准确、鲜明、深刻、集中。

以本次比赛的命题作文“TheEnglishteacherIAdmireMost”为例,文章的主题是关于记叙我最欣赏的一位英语老师,因而就不能泛泛谈论老师这一职业或自己的几位老师。

2.草拟提纲,打造文章之骨架审好题,立好意后,就要写提纲,打造文章的骨架。

文章布局要做好3件事:

安排好层次段落,铺设好过渡,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如命题作文中有提示句,还要从提示句的关键词出发,围绕关键词开拓思路,发挥联想,记录下联想到的东西,可以是句子或单词词组,可以是英语或汉语。

仍以“TheEnglishTeacherIAdmireMost”为例,提纲可以这样写:

1)WhoistheEnglishteacherIadmiremost

2)Myreasons

3)WhatcanIlearnfromtheteacher

3.写出落主题句,理文章之脉络一篇短文的段落一般分为引导段、主题段和结尾段。

每段的主题句非常重要,是作者思维的起点,切题的准绳,阐述的对象。

看到段落主题句,读者大致了解段落要阐述的内容。

段落主题句通常是一个语法结构完整、内容概括、用词简洁明了的单句。

通常将段落主题句置于段落的开头,可使文章结构更清晰,有说服力。

4.参照提纲,紧扣主题句,完成各段落,充文章之血肉

有了段落主题句后,还需要顺着段落主题句的方向,参照提纲中的思路,从而完成各个段落。

引导段要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为主题段铺路架桥。

主题段应围绕文章和该段的主题来展开。

展开的方式包括:

顺序法、举例法、比较法、对比法、说明法、因果法、推导法、归纳法,和下定义等。

可以根据需要任选一种或几种方式。

还是以“TheEnglishTeacherIAdmireMost”为例,主题段中就能用到举例法、说明法、因果法等。

进行这一步骤还需注意三方面问题:

1)确保提纲中段落结构的思路与各段主题句的一致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写段落不偏题,不跑题。

2)要综合考虑各个段落的内容安排,避免段落内容的交叉。

3)用好连接词,注意段落间、句子间的连贯性。

要做到所写文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文字连贯,就需要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而连接词起的正是桥梁作用。

●增加文采小窍门如果说第一、二步是对文章的构思,第三、四步骤则是真正地“写”了,用词是否贴切,文法是否正确,句式是否多变,文采是否有生气,关系到写作者的语言功底和水平,但也有些窍门,以下这几点可以供你参考。

1.在整篇文章中,避免只是用一两个句式,要灵活运用各种句式。

如倒装句、强调句、省略句、主从复合句、对比句、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

2.使用不同长度的句子,通过分句和合句,增强句子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3.改变句子的开头方式,不要一味以主、谓、宾、状的次序。

可以把状语置于句首,或用分词短语等。

4.学会使用过渡词。

如:

1)递进:

furthermore,moreover,besides,inaddition,thenetc.

2)转折:

however,but,nevertheless,afteralletc.

3)总结:

finally,atlast,inbrief,toconclude

4)强调:

really,indeed,certainly,surely,abovealletc.

5)对比:

inthesameway,justas,ontheotherhand,etc.

5.避免重复使用同一单词或词组。

6.注意运用固定词组、习语、谚语来代替一些词表达意思,以增加文采。

●把好检查最后一关

1.是否切题分三点看:

一是整篇文章内容是否切合文章标题要求;二是段落主题句的内容是否与各段落提示句内容相一致;三是段落内部的内容是否与段落主题句的表达相一致。

如果发现任何一个层面不切题,应该尽可能弥补,删除那些多余的或不切题的地方,但切忌动“大手术”。

2.是否连贯检查上下文是否连贯,句子衔接是否自然流畅,检验的标准主要是句子是否通畅,该用连词的地方用了没有,所用的连词是否合适。

3.是否有语法错误主谓是否一致,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的使用是否正确,词组的搭配是否合乎习惯。

还是以“TheEnglishTeacherIAdmireMost”为例,根据此标题,文章肯定用第一人称“I”写,一般性的描述用现在时,举过去的事例用过去时。

4.是否有大小写、拼写、标点错误,注意卷面整洁要提高写作水平,最根本是要大量实践,必须多读多写,注意博览和精读相结合,甚至可以适当背诵一些名句名篇。

另外,还可选些范文,悉心领悟,多加模仿,以逐步达到运用自如。

四、08中考作文特点

自2008年以来,因应上海二次课改的形势要求,中考作文命题取向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一点从当年的作文题“Lovearoundme”(我身边的爱)来看已可谓初露端倪,而后三年中考作文命题则更是显山露水地开始关注起了“他们”,不再局限于前几年的以“小我”为中心,而由对“小我”的关注放大到对“大我”,对我与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体察。

这个走向必然成为今后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

从2008年的中考英语试题整体来看,当年的试卷做出了比较大的调整,原有的“完成对话”题型被取消了,其6分分值被分配到了阅读和写作中,写作由原来的16分一下子提高到了18分,那么评分标准也作了相应的改动。

具体地,内容分为8分,语言分为7分,组织结构分为3分。

内容分,要求考生主题明确,内容紧扣主题,结构条理清晰,表达清楚、完整;语言分,考察考生单词拼写、语法运用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组织结构分,考察考生熟练正确地运用所学的单词、词组和句型的能力。

分值的提高预示着作文难度的提高,但是无论难度再怎么提高,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思路是不会改变的,只要抓住了命题人的脉搏,沉着应对,取得理想的分数也并非难事。

08年题型的特色&解析

08年考题重视考核点的内容覆盖面,词汇努力体现三套教材合一的要求,尽量体现不同教材的特点;知识点、语言点均源于平时教学,不偏向任何教材,不出怪题、偏题。

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把源于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当今时事热点,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语言情景并将其呈现在试卷上,体现英语学习“学以致用”的总目标。

 

200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英语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本卷有10大题,共110小题。

试题均采用连续编号,所有答案务必按照规定在答题纸上完成,做在试卷上不给分。

Part1Listening(第一部分听力)

上海市200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英语

PartlListening(第一部分听力)

.Listenandchoosetherightpicture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出相应的图片):

(共6分)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

Ⅱ.Listentothedialogueandchoosethebestanswertothequestionyouhear(根据你听到的对话和问题.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共l0分)

7.A.Adriver.B.Aworker.C.Adoctor.D.Ateacher.

8.A.IntheofficeB.Inthelibrary.C.IntheclassroomD.Intheplayground.

9.A.Sam.B.Kevin.C.MrBlack.D.MrsBlack.

10.A.Sunny.B.Rainy.C.Clou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