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87704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x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23《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课题:

2.3《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3.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和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有关分子的性质、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知识,这是引导学生从分子知识认识原子的有效方式,通过物质的分解反应可以从宏观上观察物质的生成,再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来分析,推断出分子是可分的,从而引出原子能否可分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离子的表示方法。

难点: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素材、挂图、元素周期表。

【教学方法】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过程】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原子的结构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近代化学之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英国科学家汤姆森。

结论: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电子在原子核外一个“很大”的空间围绕一个带正电的很小的原子核运动。

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

阅读P36-37教材内容

分析图P37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完成P37“交流共享”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而极少数被反弹回来?

在金原子中,很小的原子核却能把轰击它的高速的α粒子反弹回来,这说明了什么?

 

 

在原子中:

 

二、原子中的电子

1.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排布规律)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原子的分类

 

4.离子

书写

 

分类

阳离子

阴离子

 

5.元素周期表

 

6.原子序数

7.电子云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简称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通常情况下,氢原子没有中子。

⑴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⑵电子尽可能在离原子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⑶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n为电子层);⑷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离原子核最近的为第一层,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

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

⑴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不稳定,易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⑵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不稳定,易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⑶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个,(氦是2个),稳定,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是核外电子(最外层电子数)。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标出带几个单位的什么电荷;数字在前,“+”“-”在后。

如:

Mg2+,Al3+,F-,O2-

带正电荷的离子叫阳离子,如Na+,Mg2+,Al3+,H+等。

带负电荷的离子叫阴离子,如:

F-,O2-,Cl-,S2-等。

决定原子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

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连续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的性质还有明显的规律性。

共7个横行(即7个周期),18个纵行,每个纵行为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小结:

讨论:

1.分析原子是否显电性?

2.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吗?

倾听、了解排布规律

 

记忆1~18号(即H~Ar)元素的顺序、名称和符号

分析P41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练习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H、C、N、F、S、Cl、Na、Mg、Al、K、He、Ne、Ar

并分析在结构上的特点。

阅读教材P41多识一点

结论:

 

分析P42NaCl的形成过程

认识原子与离子间的转换

并学会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是原子或是离子

分析: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观察离子符号的书写,

完成P42“交流共享”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有何异同?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能看出原子的性质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关系?

观察附录元素周期表

记忆1~18号元素的名称、顺序及符号。

思考:

决定原子序数的是什么?

能力提高: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图所示,你能确定X的值吗?

它可以表示哪些微粒,请一一写出。

课堂检测:

1.填空:

①在原子里,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中子数;

③原子中含有中子;

④不同的原子其不同;

⑤同一类原子相同。

2.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⑴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⑵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⑶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⑷在同一类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⑸化学变化中可分的粒子是,不可分的粒子是;

⑹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3.组成一切原子所不可缺少的粒子()

A.电子B.质子、电子C.质子、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

4.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

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

1个中子。

氦-3原子中的电子数为()

A.1B.2C.3D.4

5.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是()

A.体积大小不同;B.质量不同;

C.分子能独立存在,原子不能;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6.原子里的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核电荷数

7.下列有关原子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

B.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参考答案:

1.填空:

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不一定等于;③不一定;④质子数;⑤质子数。

2.⑴原子核、质子;⑵电子;⑶分子、原子、中子;⑷质子、电子;⑸分子、原子;⑹分子、原子。

3.B。

4.B。

5.D。

6.BD。

7.C。

【板书设计】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结构

二、原子中的电子

1.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排布规律)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原子的分类

⑴金属原子:

最外层电子一般小于4,不稳定,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从而达到稳定结构,带正电荷。

⑵非金属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不稳定,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带负电荷。

⑶稀有气体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8,(氦是2),稳定,既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

4.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书写:

Mg2+、O2-

分类:

阳离子、阴离子

5.元素周期表:

周期、族

6.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7.电子云

【作业布置】课本P43“挑战自我”第1、2、3题。

【教学反思】

《原子的构成》课题的教学,很抽象,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不会对原子结构的知识产生兴趣。

经过反复研究教材,如何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呢?

我在课堂教学中决定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展开学习活动,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运用图片、动画创设情景,通过形象的描绘、科学的推理、史料的佐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将原子的结构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

 

课题:

2.3《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知道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但使用、书写、记忆都不方便,所以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教学媒体】

多媒体素材。

【教学方法】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相对原子质量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教师可抽个别学生回答或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1.原子的结构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

1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

书写、记忆、使用都不方便

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碳12)的质量的1/12(约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国际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

公式1:

请同学们练习计算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变形公式:

即: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真实质量之比。

所以以后我们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来代替原子的真实质量进行计算。

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由原子核决定的。

公式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温馨提示:

相对原子质量不需要同学们记忆,一般考试会给出所需相对原子质量。

请看下表,按要求回答问题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

原子

质量

1

0

8

16

12

12

26

56

总结:

 

个别回答、书写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

实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或

Kg

3.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其相

对原子质量越大。

通过计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观察P39几种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与原子结构相比较。

观察P145附录Ⅱ,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讨论:

科学家发现相对原子质量为1、2、3的三种氢原子,你认为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⑴请把左图中的空白处填完整。

⑵通过填表,分析数据,你从中得出什么规律(至少写两条)

阅读教材P40“多识一点”

课堂检测:

1.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元素Sr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右图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___。

(填“原子”、“阳离子”

或“阴离子”)

(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与S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

2.填表: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H

1

Mg

12

24

Fe

26

56

3.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gB.16C.2.657×10-26kgD.16g

4.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通过核反应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相对原子质量为289的超重元素原子,该原子内质子数为,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参考答案:

1.

(1)阳离子。

(2)A、C;B。

2.填表: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H

1

1

0

1

1

Mg

12

12

12

12

24

Fe

26

26

30

26

56

3.B。

4.114、175、114。

【板书设计】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三、相对原子质量

公式1:

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

变形公式:

即: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真实质量之比。

所以以后我们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来代替原子的真实质量进行计算。

公式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填表: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1

0

8

16

12

12

26

56

【作业布置】课本P42“在线测试”第1、2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又是学生难于理解的一个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对具体原子质量的实际数据的展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书写、使用、计算的不便,进而认识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主动学习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

并为后面相对分子质量的学习和后面一些相关计算内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