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87284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九年级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九年级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九年级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届九年级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九年级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届九年级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2018届九年级理综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客观题)(22小题,共28分)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

1—6题为物理部分,每题2分,共12分;7—16题为化学部分,每题1分,共10分;17—22题为生物部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B.在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D.固体的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2.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关于小汽车涉及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用甘油做发动机的冷却剂B.发动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精心保养可使发电机的效率达到100%D.排出的尾气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3.下列材料中,属于绝缘休的是

A.金属B.橡胶C.人体D.食盐水溶液

4.有一个看不见内部情况的小盒(如图甲),盒上有两只灯泡,由一个开关控制,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断开开关两灯都灭;拧下其中任一灯泡,另一灯都亮。

图乙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甲AB乙CD

5.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容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B.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C.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说明导体的电阻和材料有关

D.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0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S,若甲、乙均为电压表,则两表示数均变小

B.断开开关S,若甲、乙均为电流表,则两表示数均变大

C.闭合开关S,若甲、乙均为电压表,则甲示数不变,乙示数变大

D.断开开关S,若甲、乙均为电流表,则乙示数不变,甲示数变大

7.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纸张燃烧C.玻璃破碎D.车胎爆炸

8.每年的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

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A.原子B.单质C.元素D.离子

9.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H2OC.KClD.H2SO4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11.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

12.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8号元素为“

”,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C.元素符号为Og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

13.下图是某些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14.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尝药品的味道B.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防止浪费

C.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取1~2gD.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朝着人

15.以二氧化锡(SnO2)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气—电”转换器,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

SnO2中Sn的化合价为

A.-4B.+4C.+3D.+2

16.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7.种植在同一片天地内的玉米,其形态结构基本一样,但由于水肥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玉米有高有矮,这说明生物体

A.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B.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C.能够生长和发育D.能够繁殖后代

18.每当冬季来临时,蛇类、蜥蜴等动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19.“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水分

20.如图表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

C.丙→丁→甲→乙D.丙→丁→乙→甲

2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用0.9%的生理盐水,其作用是

A.保持细胞的形态B.消毒 C.杀死细胞D.避免细胞死亡

22.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物理部分(共48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20分)

1.随着校园环境的改造升级,塑胶跑道逐步铺进了校园,塑胶跑道表面比较粗糙可以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新铺设的塑胶跑道由于________现象会散发出较浓的气味.气温越高时,分子运动越________,气味更浓.

2.如图,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发现硝化棉燃烧,说明对物体________,物体的内能________。

煮粽子是通过________方式增大粽子内能的.

3.质量为0.5kg的水,吸收了8.4×104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60℃,则水原来的温度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在中国科技馆一位同学在静电台上体验“怒发冲冠”游戏时的情景。

体验者用手接触带电金属球后,她的头发就带上了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因________而竖起张开。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同时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S2,电阻R1与R2是________的;若只闭合开关S2,电阻R1和R2是________的.(均选填“串联”或“并联”)

6.将两片不同的金属片A、B浸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该电池对外供电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把金属片A、B分别用导线连接到电压表接线柱上,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如图所示的偏转,则金属片A是________(选填正、负)极.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灯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0;当开关断开时,灯仍不发光,电压表示数为6V,则电路中故障是灯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电源两端电压为________V。

8.一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2V,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当两端电压为0时,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

9.如图所示,AB间的弹簧中间有可收缩的导线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R1为定值电阻.当闭合开关S,A板上受到的压力F增大时:

(1)电流表示数将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

(2)此装置可做为压力计使用,为使压力增大时,压力计的示数随

指针向右摆动而增大,应把________(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改装为压力计.

三、作图题与实验探究(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0.如图是简化了的冰箱的电路图,请在相应的位置填上所缺的电路元件符号.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要求:

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灯泡变亮.(2分)

33题图34题图35题图

12.小伟连接两灯并联电路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当他“试触”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不动,电流表的指针很快向右偏转,两灯都不发光。

小敏指出他在电路连接中有错误。

若闭合开关S,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现在请你只改接图中的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完全正确(在错接的导线上画×,然后画出正确的接线)。

(3分)

13.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实验中,小涵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中,开关应该处于__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她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压表示数为0,若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是________(选填“L1开路”、“L1短路”、“L2开路”、“L2短路”)。

(3)故障排除后,小涵选用不同的灯泡,完成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分析下表中的数据。

可得出的结论为: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________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L1两端的电压/V

L2两端的电压/V

串联总电压/V

1

1.4

1.4

2.8

2

1.2

1.6

2.8

3

1.1

1.7

2.8

14.现有下列器材:

学生电源(6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5Ω、10Ω、2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要求连线不得交叉)

(2)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以得出结论:

                    .

(3)上述实验中,小强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向    (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

A、50Ω1.0AB、30Ω1.0AC、20Ω1.0A.

15.如右图所示,是小明的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连接的一个实验电路,所用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请指出电路连接中的两个不当之处: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电压(V)

2.00

2.50

2.80

电流(A)

0.20

0.24

0.26

(2)他们改正电路连接中的不当之处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两电表的示数和灯泡的亮度都同时变化,但两电表的示数总是比较小,灯泡的亮度也较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路正常后,他们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如右表:

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大小约为_______;

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_(填写“不变”或“变化”)的,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他发现在测量小灯泡电阻时,多次测量的目的与多次测未知定值电阻的目的不同:

多次测小灯泡的电阻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次测未知定值电阻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创新与应用(4分)

16.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它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开采是世界难题,据中央电视台2017年5月18日报道,我国可燃冰已试采成功,技术处于世界领先,用燃气锅炉烧水时,把质量为5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12m3天然气,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4.2×107J/m3,可燃冰的热值为同体积天然气的160倍,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燃气锅炉烧水时的效率;

(3)若换用可燃冰,应使用多少m3可燃冰.

化学部分(30分,考至第四单元结束)

五、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17分)

1.填写下表空白:

化学符号

2Na

化学含义

3个氢分子

+3价的铝元素

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请各举一例(用化学式表示)。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

3.氧气是我们须臾不能离开的物质。

关于氧气的叙述有:

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通常情况下,氧气无色无味;③氧气能支持燃烧;④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⑤氧气能供人呼吸;⑥氧气可使钢铁制品生锈;

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

(1)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2)描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3)描述氧气用途的是。

4.“母亲水窖”是一项帮助西部地区摆脱缺水状况的集中供水工程。

水窖的工程示意图见下图:

(1)沉淀池汇集的天然雨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此属于(填物质分类)________。

(2)天然雨水需要经过一系列净水过程才能饮用。

①小刚学过化学后提出,应在沉淀池和注水口之间再建一个水池,水池自上而下铺有石子、粗砂、细砂。

该水池的主要作用为(填序号)________。

a.过滤b.沉淀c.消毒

②水窖中的水长期放置会有异味,可以使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某些可溶杂质和异味,活性炭的作用主要是(填净化水方法)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中学实验室中,净水效果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小刚在水窖中取出水样进行实验,发现该水样不易生水垢,与肥皂作用容易产生大量泡沫。

由此说明水窖中的水属于______________。

5.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8分)

6.按要求填写下列内容:

实验过程或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Ⅰ.

导管口A处有气泡冒出

 

Ⅱ.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

停止加热时,应先:

然后:

①为了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③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Ⅲ.将红热的铁丝置于充满氧气并盛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

①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集气瓶盛少量水的作用是

七、分析与计算(每空1分,共5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

7.最近,科学家研究确认,一些油炸食品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

回答并计算(不要求写计算过程):

(1)丙烯酰胺由种元素组成,1个丙烯酰胺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2)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丙烯酰胺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4)丙烯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生物部分(24分)

八、识图简答题。

(12分)

1.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图中没有标出的生物成分是    。

(2)鹰与蛇除构成捕食关系外,还可以构成     关系。

(3)当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后,  体内富集的农药会最多。

(4)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5)如果蛙被大量捕杀,则食草昆虫的数量会       。

(6)鹰生活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2.下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_________。

(2)A细胞通过_________形成B,在此过程中_________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B通过_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产生了不同的________。

(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中,人体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_________。

九、科学探究题。

(12分)

3.为了探究鼠妇的生活习性是否受到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某兴趣班学生进行了相关实验,请根据如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6分):

图一图二

(1)图一表示兴趣班学生实验探究设计图,图中的大圈代表圆形纸盒,其中的A区是实验开始时放入鼠妇之处,在甲、乙、丙、丁四组中,能形成对照实验的组是______两组;______两组;______两组。

(2)当图一的A区放入20个鼠妇后,图二的坐标表示有关丁组鼠妇的6次记录数据,从第______分钟开始,该组区域鼠妇数量总数达到最高值.本实验的结论是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对鼠妇的分布______(填“有/没有”)影响。

(3)温度、湿度、光照三种环境因素均是______(填“生物/非生物”)因素。

4.下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6分):

①②③④

(1)要使视野由①变为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______方移动,要使视野由②变为③的状态,应转动______,换成高倍镜.要使视野③变为④的状态,应用______进行调节.

(2)在视野④的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______;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门户”是______;其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

2017年秋九年级期中调研测试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阅读与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7、B8、C9、B10、A11、D

12、C13、A14、D15、B16、C

五、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17分)

1.

化学符号

3H2

+3

Al

 

化学含义

2个钠原子

2.

(1)CO2

(2)Hg(3)NaCl。

3.

(1)①②

(2)③④⑥(3)⑤。

4.

(1)混合物;

(2)①a;②吸附;③蒸馏;(3)软水。

5.

(1)略;

(2)略。

六、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8分)

6.

实验过程或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装置气密性良好

把导管撤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②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③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的熔融物生成

①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②防止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炸裂。

七、分析与计算(每空1分,共5分)

7.

(1)410;

(2)71;

(3)36︰5︰16︰14;

(4)19.7%(或20%,也可用分数表示)。

评分说明:

1.只要答案合理就可以给分。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没有写明条件不给分。

2017年秋季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B

C

C

C

二、填空题

1、增大;扩散;快

2、做功;增加;热传递

3、20

4、同种;相互排斥

5、并联;串联

6、化学;正

7、短路;6

8、15;15

9、

(1)减小;增大

(2)电压表

三、作图与实验题

10、如右图一

11、如右图二

12、烧坏电流表和电源。

电路如右图三。

13、

(1)断开

(2)L2开路(3)等于;更换不同规格灯泡多次实验

14、

(1)如右图

(2)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A;2

(4)A

15、

(1)①电压表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两端/没有并联到灯泡两端

②电表的量程选大了

(2)电源电压太低了/电源没电了

(3)①10.4Ω②变化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4)找到灯泡电阻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的规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四、应用与创新

16、

(1)Q吸=cm∆t=4.2×103J/(kg•℃)×500kg×80℃=1.68×108J

(2)Q放=qm=4.2×107J/m3×12m3=5.04×108J

η=Q吸/Q放=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3.3%

(3)方法一:

q可燃冰=160q天然气=160×4.2×107J/m3=6.72×109J/m3

若换用可燃冰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应使用可燃冰的体积:

V可燃冰=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0.075m3

方法二:

因可燃冰热值是天然气的160倍,需要天然气的体积是12m3

∴需要可燃冰的体积V可燃冰==0.075m3

以上答案若有异议,备课组内自行商定修正。

九年级生物答案

一、1、B2、B3、C4、D5、A6、C

二、1、

(1)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2)竞争(3)鹰

(4)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5)先增多后减少(6)太阳(太阳能)

2、

(1)受精卵

(2)细胞分裂染色体

(3)细胞分化组织(4)E系统

三、1、

(1)甲和丁;乙和丁;丙和丁

(2)8;有(3)非生物

2、

(1)右下转换器细准焦螺旋

(2)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