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南九校学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大联考一.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8571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4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豫南九校学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大联考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豫南九校学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大联考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豫南九校学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大联考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豫南九校学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大联考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豫南九校学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大联考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豫南九校学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大联考一.docx

《河南省豫南九校学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大联考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豫南九校学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大联考一.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豫南九校学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大联考一.docx

河南省豫南九校学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大联考一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0-2011学年高三下学期毕业生大联考

(一)

文科综合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

”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

下表为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回答1~3题。

1、实验结果反应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

①保持土壤水分 ②增强土壤透气性 ③增加大气湿度 ④减少空气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功效中,哪项不属于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后产生的有利影响

A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B保护了土壤肥力

C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D减轻了酸雨程度

3、根据实验资料,“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在以下哪个地区使用

A、三江平原B、云贵高原C、河套平原D、江汉平原

  性别比是指每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目。

读2000年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情况统计图,回答4~5题。

4、有关2000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变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逐渐上升B、逐渐下降C、“十五”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D、2009年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19.45,比2008年下降1.11个点

5、有关人口性别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性别比越大越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性别比越小越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③中国的人口性别比

严重失衡 ④发达国家也有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③④

  降水是影响山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通过影响水分条件和养分运移等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

农田生产力。

读“降水变化和地形对农田生产力的作用”图,回答6~7题。

6、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北方农业区的丘陵山地,降水变化与生产力变化负相关

B、在南方农业区的丘陵山地,降水变化与生产力变化正相关

C、随着地形起伏度减小,耕地生产力降低的可能性随之增加

D、随着地形起伏度增加,南方和北方农业区农田生产力降低的耕地面积比例大多明显增加

7、南北方农业区农田生产力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①南方由于降水增加,土壤侵蚀更加强烈 ②北方的降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旱情 ③南方在

降水增加的区域,耕地生产力降低的可能性比降水减少的区域高 ④北方降水减少耕地生产力

下降,降水减少越强烈,生产力降低的几率越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读我国1985~2008年渔获年产量图,回答8~9题。

8下列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我国海洋渔获组成比例变化的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持续增加 B、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产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小

C、2000年我国海洋渔获量达1550万吨D、海水养殖较上一个五年增长幅度最大的是1995年

  读图,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完成10~11题。

10、若F点的地方时是世界标准时,则北京时间为

A、6点或18点

B、7点或19点

C、8点或20点

D、12点或20点

11、若角θ、ω相差12°,则F点纬度为

A12°NB78°NC72。

5°ND84°N

12、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称二十八宿,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下列词汇不涉及此的是

A如隔参商B气冲牛斗C勾心斗角D檐牙高啄

13、武王克殷后,周公在洛阳建筑了一个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把一大部分“殷顽民”远迁到那里。

周朝营建东都的主要目的是

A武王和周公共管天下B加强对东方的控制

C周朝政治中心东移D便于周王巡游东方

14、《吕氏春秋》指出: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先务于农。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作者认为,统治者应当“重农抑商”的理由是实行这一政策有利于

A端正民众的社会观念,巩固国君的统治B使地利得以充分利用,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社会经济能有新发展,财政收入有保障D适应中国的农耕文明,符合人们共同愿望

15、北宋时,苏洵主张“井田复,则贫民有田以耕,富民不得多占田以锢贫民”;学者李觏主张“限人占田,各有顷数,不得过制”。

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是

A人身束缚紧B两税法实施C政府征税重D疆域渐压缩

16、晚明时,徽商家乡———徽州六邑,农地狭小,民不聊生,逼使很多人出外经商。

不多年后徽州地价却大幅度上涨,为全国之冠。

主要原因应该是

A徽商发财后回乡买地B形成特色作物种植区

C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D北民南迁致地价飞涨

17、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指出: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允许多种类、多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并存,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也是保证中国数十个发展既不平衡,经济文化又有很大差异的民族能够统一于一个国家之内的重要原因。

”以下突

出体现这一思想的制度是

A行省制度B八旗制度C猛安谋克制D土司制度

18、19世纪初,包括龚自珍、魏源在内的许多学者都致力于研究西北边疆历史地理,盛极一时。

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专制下学风扭曲B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C沙俄对西北边疆的威胁D准噶尔等部频繁叛乱

19、1903年,邓实在《论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

社会主义学说,“其目的欲打破今日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阶级,举社会皆变为共和资本、共和营业,以造成一切平等之世界。

其手段则欲变少数之国家为多数之国家,……变贵族专制之社会为平民自治之社会,变资本家横暴之社会为劳动者共有之社会”。

材料表明

A当时社会主义思潮已在中国广泛传播B邓实对社会主义已有全面了解

C邓实主张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D邓实推崇社会主义学说

20、1933年,天津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定:

以长着巨大犄角,喜抵斗的澳洲美利奴公羊为形象,用一个鼓舞人心的名称为商标(如右图)。

结合当时背景,对其寓意理解准确的是

A来自澳洲B质地优良

C接轨世界D抵制洋货

21、国庆20周年活动后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紧急状态,或进入前沿工事,或紧急疏散。

北方许多大中城市进行了紧急疏散或防空演习。

10月中下旬,全国处于临战状态,战备活动进入高潮。

其主要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爆发B美国侵略越南战争开始

C中苏之间矛盾迅速激化D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

22、1935年1月,在萨尔地区举行公民投票以决定其归属,在纳粹强烈的鼓动声中,结果萨尔赞同重新并入德国。

对此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纳粹巧妙运用了合法程序B德国公开违背国联的要求

C希特勒公然向外军事扩张D大国绥靖政策开始酿苦果

23、1941年春斯大林试图通过解散共产国际,使“所有反共产国际的公约将一下子失去基础”,而迟至1943年5月斯大林急于公布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使其在一个月间匆忙解散。

下列各项对解散共产国际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苏联担忧出现两面受敌的局面B各国共产党已经无法彼此合作

C美英一直对共产国际心存忧虑D苏联降低战争压力的外交手段

24、经济学上有个古老的原理叫“劣币驱逐良币”,说的是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不足的铸币———“劣币”进人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

结果,市面上良币越来越少,劣币越采越多。

劣币之所以驱逐良币,是因为

①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②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③良币

比劣币更适合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④劣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价值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5、2011年3月,国家第27次下发药品降价通知,部分药品的价格已经降至此前的四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我国药品价格长期虚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生产药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 ②药品交易不规范,存在着商业暴利

③药品交易的环节过多,诸环节的利润计入到成本中 ④药品生产和销售实现了充分的竞争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6、低碳产品不仅要符合低碳理念,还要讲求实用、易用,只有把产品的使用性能与低碳性能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推动人们的低碳生活。

据此,企业的下列行为有利于实现低碳产品的易用性

的是

①加快技术创新,大量采用新型优质环保材料 ②力求使产品定价不高于被替代的产品价格

③产品设计要兼顾生产与消费、维护等环节的低碳性 ④尊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开发方便使

用的低碳产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7、读“我国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图”。

对图中显示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①东部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地区,“走出去”战略见到实效 ②粤苏沪三地吸引外资更有竞争力,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更大 ③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比重较低,应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 ④东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结构不合理,说明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28、在晏殊笔下,明月是近乎冷漠的不通人情: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而在张泌笔下,明月却是这样善解人意:

“多情唯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在不同诗人笔下,明月存在“无情”与“有情”的区别,这表明

A世界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

B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

C艺术创作的对象是艺术家独特主体意识的产物

D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对客观对象的背离

29、下表是八年来历次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这些不同的关键词的确立,告诉我们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转化D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30、2010年5月20日,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宣布创造了世界首例由人造基因控制的细胞。

他们将合成的全新基因组植入一个内部遗传物质被掏空的单细胞细菌,使这个受体细菌“起死

回生”,并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繁殖。

消息一出,有人喝彩,甚至称“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诞生”;

也有人担忧,认为这无异于“打开潘多拉魔盒”,会引起生物伦理、生物安全等问题。

这表明

①科学发展可以让人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③不同观点的争

论会阻碍科学研究的深入 ④科学研究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31、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尚书》中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论述。

《周易》中也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

这种“民意”即“天意”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1包含了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②肯定了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与符合客观规律的一致性

③强调了天与人的和谐 ④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2、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在下列措施中属于政府行政行为且能有效提高某市政府公信力的是

①市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共商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计 ②市建设委员会落实科学发

展观,推进市民广场绿色工程建设 ③各政府部门积极作为,不断强化自身市场竞争主体的角

色 ④政府职能部门按《行政许可法》规定,继续推进审批方式改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3、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国务院根据《建议》起草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2011年3月,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

这一过程表明

1全国人大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务院行使行政权 

③规划纲要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④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4、自20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确立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全面提高。

西部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民族区域自治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②西部地区抓住了西部大

开发战略实施的新机遇 ③我国逐步消除了东西部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差异 ④我国完全

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35、世界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深人推进,发展中国家以较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中,国际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十国集团峰会(G20)正处于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经济治理机制的转型之中,作用和影响甚至超过了八国集团(G8)。

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

①发达国家已经丧失对世界事务的主导权 ②一批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实力差距进一步缩

小 ③政治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形成 ④国际体系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

 

第Ⅱ卷(综合题,共160分)

36、(36分)据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时间变化图

材料二 2008年广东省和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产业投资额比重表

材料三 1995年和2008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各省份占全国的比例分布示意图

(1)说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变化趋势,简析投资规模出现两次下降的原因。

(8分)

(2)简析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12分)

(3)分析广东省、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产业的差异,并简述其成因。

(16分)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

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对于美国的崛起,几千年的西方文明才是其根源,但如果今天的美国仍然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也就没有一个强大美国的崛起,如果美国仍然照搬当时欧洲的制度,也没有今天的美国的地位,如果美国不在自身的制度上有所突破,也没有今天的美国。

一句话,如果美国没有在制度上的创新的话,美国不可能成为西方国家的领袖,更不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

———摘自新浪网袁晓明的《制度创新让美国超越欧洲》

(1)“光荣革命”创造了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

该“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美国独立后在制度上又有何创新?

(10分)

材料二 孙中山在1912年的《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中说:

“三权分立为立宪政体之精义。

盖机关分立,相峙而行,不致流于专制,一也;分立之中,仍相连属,不致孤立,无伤于统一,二也。

凡立宪政体莫不由之。

吾于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更令监察、考试二权亦得独立,合为五权。

”“政府替人民做事,要有这五个权,就是要有五种工作,要分成五个门径去做工。

……政府有了这样大的能力,有了这样做工的门径,才可以发挥出无限的威力,才是万能政府。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拔取真才的制度。

(2)“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民权思想的重要内容,与近代欧美国家相比有何创新之处?

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五权宪法”的主要原因。

(6分)

材料三 1941年5月1日,边区中央局提出《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又称“五一”施政纲领。

其内容包括: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1/3,以便各党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1/3为党外人士充任。

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该纲领提出的历史背景,概括说明它如何体现中共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中共对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11分)

材料四 《共同纲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

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人民政府。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民政府为行使各级

政权的机关。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有关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大计及其他重要措施,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建议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4)《共同纲领》体现了新中国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

(3分)

(5)从中外民主制度的发展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2分)

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CPI同比上涨3%为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超过这一警戒线意味着该国或地区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材料二 在这一轮价格上涨中,食品类和居住类的价格上涨起了主导作用。

据测算,2010年,食品类上涨72%。

居住类上涨45%,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率约占90%。

经济学家指出,推动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较为复杂,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货币信贷超发因素,有国际能源、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因素,还有部分农产品季节性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流通环节与市场秩序等因素。

材料三 物价上涨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社会

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4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

要千方百计保持物

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

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

最为紧迫的任务。

材料四 2011年2月,W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实

施意见》,要求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

建设力度;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和税收政策,进一步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快个人

住房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完善房地产统计基础数据;加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

发展。

规定对已有2套及以上的本市户籍居民和已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暂停

向其售房。

(1)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常识,提出我国控制物价上涨应采取的措施。

(12分)

(3)联系材料三,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政府把保持物价稳定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的必要性。

(8分)

(4)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W市政府出台房产新政的现实意义。

(8分)

39、(6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发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范围涵盖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依托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大城市所形成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经济综合体,它是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据核算,2010年上半年福建省生产总值5761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

在沿海省份中,远高于长三角洲和珠三角洲地区。

2010年福建跻身万元GDP“俱乐部”。

材料二 甲图为福建省降水量简图,乙图为甲图中沿ABC一线的地形剖面图。

(1)试比较图中A、B、C三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图中A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

随着海西经济区的发展,该地区种植业内部作物种类将发生哪些变化?

试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漳泉之民,以海为生,缘闽地甚窄,觅利于陆地者无门,……国内贸易空间毕竟有限,竞争也相对惨烈,福建人在海外贸易领域有着天然的区域与人文优势,而且海外贸易的利润也较之国内贸易远为优厚,……福建人经营商业的从业,取向,与明清时期整个国家的治国理念、价值体系产生了严重冲突,想象中“勾引番夷入寇”的可能以及明初以来倭夷联舟而至的现实,更使禁海有了充分的理由。

……1849年,英国驻福州领事的报告中,对海关于走私的纵容颇有微词:

“这里(指福州)所消费的全部外国制造品仍然是由本地商人运来的,……这些货物大都是在海关人员的纵容之下走私来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福建商邦经营海外贸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他们在经营海外贸易中

遇到哪些阻挠与障碍?

(10分)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后,闽籍爱国侨领陈嘉庚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向大会提出修建福建铁路的提案并获得通过。

毛泽东对此做出批示:

“此事目前虽一时不能兼顾,但福建筑路的正确意见,当为彻底支持。

”之后,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张鼎丞又向中央和华东局建议,尽快考虑修建鹰潭至南平的铁路,并认为应从长远考虑,固然应以国防为主,但必须结合福建的经济状况。

鹰厦铁路于1954年动工兴建,1957年竣工通车。

……鹰厦铁路,让内陆物资和工业化产品、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人员源源不断地抵达福建,同样,福建的木材等资源也不停息地运到了内陆地区。

(4)据材料四分析该铁路能建成的原因及通车后带来的影响(7分)。

结合所学相关知识,概括说明厦门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窗口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分)

材料五 2011年3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中央统筹全局做出的战略决策,对推动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发展和拓展两岸经济合作意义重大。

(5)一家企业要研究到海峡西岸经济区投资的战略,假设该企业委托你收集相关信息,你将重

点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

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10分)

材料六改革开放之初,深圳、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发展是摸着石头过河,“你们自己去搞,闯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语)。

现在的区域发展,首先需要制定发展规划,在反复论证基础上才开始实施。

如2004年福建省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设想。

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今年初国务院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全面展开。

(6)请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我国区域发展中由先“闯”到反复论证制定规划这一变化

发生的原因。

(10分)

 

河南省豫南九校2010-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