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一般怎么写.docx
《工作总结一般怎么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一般怎么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总结一般怎么写
工作总结一般怎么写
一,工作总结
主要内容包含:
概述一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工作成绩,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
二,工作计划
主要内容包含:
工作目标,思路,重点工作及完成任务的保证措施等.
请各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以上工作,安排专人按时完成,在认真审核,签字后,于20xx年12月31日前,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文本各1份(加盖公章)报送至党政办公室521房间,电子版发送至:
[emailprotected]或[emailprotected]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0xx年工作总结
2005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xx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都强调了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的建设,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食品学科的包容性非常强,它贯穿与农产品的种植,收获,保鲜,加工,包装,贮运的各个过程,可以说包含了食品从"地头"到"嘴头"的全过程.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产品生产技术,保证食品安全,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一大的环境,是我们学院发展难得的机遇,但也赋予了食品学院更重的历史责任.在这种情况下,20xx年,全院领导和教师,学生团结携手,在学院民主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成果,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经验和体会.
一,学院总体情况: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拥有教职工108人,教授31人(包括院聘教授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38人(包括副研究员2人,高级实验师4人,高级工程师1人,院聘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51%,学院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全院在校学生1190人,其中博士130人,硕士238人,专业学位学生近100人,本科生722人.现有博士后流动站与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各一个,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设有6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和七个硕士点(其中一个为医学硕士点).设有教育部"211功能食品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和卫生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产品干燥重点开放实验室","教育部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等.十五期间共落实的主持国家"973","863"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十五"科技攻关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经费约2000万元.
二,取得的成绩与效果
1,学院党政工作
20xx年,学院改选了党政领导班子,选举出罗云波同志任院长,陈明海同志任分党委书记,姜微波,郭顺堂,韩北忠同志任副院长.新领导班子上任后,认真组织党员和教职工学习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强了制度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制作了学院中英文宣传片(DVD);每月定期召开一次院务会,并邀请学院工会和教师代表参加,对学院的人才引进,重大资金使用,重要决策等进行讨论,并及时在网上公布,保证了学院政务公开;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组织和支持各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
2.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
为了拓宽学院研究方向,学院在原有的食品生物技术平台,农产品储藏加工平台,畜产加工平台,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平台,营养与食品安全平台,食品信息与工程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粮油加工平台,以植物蛋白和功能成分,大豆蛋白活性肽,粮油食品功能性质,粮油品质检测技术,粮油食品综合利用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以期在传统粮油制品的功能性和标准化方面对我国相关产业做出贡献.
为了使我院科研产出的"质"和"量"在20xx年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水平,扩大学术影响,提高论文的质量,早日实现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我院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在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承担的"十五"国家攻关计划的基础上,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为纲领,积极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对国家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创新研究.学院组织学术力量雄厚的科研团队,积极申报国家和各部位农产品加工方面的课题和项目,使今年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大幅提高.学院20xx年全年结题1
11项,鉴定科研成果1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申请专利21项,授权专利19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项,主持"863"项目5项,参加"863"项目2项;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参加19项;全年到账科研经费2100多万元,其中横向经费超过480万元.
3.研究生工作
为了加大研究生的培养力度,按照学校的要求,我院硕士研究生学制由3年改为2年,20xx年,第一批128名两年制硕士研究生除3人延期毕业外,其他都顺利毕业或提前进入博士研究阶段.20xx年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146人,博士研究生39人.研究生培养上,继续实行"严进严出"的政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论文评阅实行一票否决,没有通过论文评阅的研究生全部延期答辩,博士研究生答辩之前必需有SCI论文发表.这一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科研的积极性,20xx年毕业硕士研究生253人,博士研究生33人,校级优秀论文2篇.截至到20xx年11月,被SCI,EI收录论文85篇(其中SCI62篇,EI收录23篇,突破了20xx年60篇的计划指标,预计全年SCI,EI论文可达到90篇,比去年增加50%),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到4.008,核心期刊230篇,其他刊物110篇,教材及专著40部.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提高研究生科研技能,增加研究生科研的产出,在院领导的帮助下,院研究生工作组团结院研究生党支部,院研究生会,班级的力量,邀请来自国内外的食品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为研究生做了近10场专题报告和学术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效果和宣传效果,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同学的欢迎,有力促进了本院学术交流,为推进本院科技进步和核心创新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建立了研究生网页,加强了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在20xx年5月和8月分别接待了美国普渡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大叶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代表团,与我院研究生之间进行了学术交流.
4.本科生教学工作
为了迎接本科生教学评估工作,学员20xx年度对学院本科生教学工作进行了多次自查,并在学校进行的抽查中多次受到表扬.开展了计划性的听课工作,要求学院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至少听课6门并写出书面听课感受,对上课教师表现出来的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这一制度的施行,加强了任课教师的责任心和课程对20xx年度所有课程进行听课.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20xx年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校级教改立项项目4个,本科生URP项目16项.针对本科生课堂教学多,实验少,毕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大实验课的比例,要求教授和副教授实验室对高年级学生开放,鼓励高年级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并实行导师制.目前2003级学生实习导师已全部确定,大部分学生已进入毕业论文研究工作,为了保证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在全国普遍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20xx年我院招收本科生160名(7个班),基本保持往年的规模,保证了本科生的培养质量,20xx年毕业本科生278名,就业率达96.6%.同时,加强了本科生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xx年6月接待了台湾宜兰大学本科生来访团共计40余人,与我院本科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座谈,这些活动也给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
5,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
2006年,学院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公用实验室的设备不断增加,利用率逐步上升.教育部"功能性乳品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实验室"通过验收."985"项目二期建设顺利;新建了"葡萄基因组学实验室"和"食品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新批准的"国家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实验室"(农业部,农市发号)建设顺利.20xx年学院引进教授2名,引进副教授1名,博士后1名,博士4名,充实了教师学院科研和教学力量.由于学院高级职称职位严重短缺,为了使已经具备了一定学术能力和水平的青年教师尽快晋升到相应职位,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和谐的学院科研和教学环境,我院在高于学校职称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实行了院聘教授和副教授制度.20xx年有4名教师晋升院聘教授,1名晋升为院聘副教授,这些院聘教授和副教授在一年里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
6,学术交流工作
20xx年8月,我院筹备了"首届两岸三地食品及生物技术研讨会和博士生论坛",来自台湾中兴大学,大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知名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和博士生及100余人参加了本届交流大会,为促进两岸三地食品科学的发展和科研工作者,博士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平台.20xx年9月,我院筹办了科协20xx年年会第八分会场"科技创新与食品安全"中"分8.1和分8.2食品安全与合理膳食转基因食品安全".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科
学研究人员,企业家,学生等代表近4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尹宗伦教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黄大0研究员主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程金根,南京农业大学院校长,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首席高级技术员,澳门特区卫生局《澳门医疗与健康》杂志执行副主编兼编辑部副主任,高级营养师尤淑瑞等特邀代表就我国食品安全的特点,转基因植物安全,改善公众营养,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等方面分别作了精彩报告.人民网对会议进行了现场直播.本次会议不仅扩大了我院的影响,也实现了"科学家与公众,科学家与政府,企业以及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科技经济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这一宗旨.
6,国内外合作
为了加快学院的基础建设和科研工作,提高学院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学院自合并以来,积极需求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多方合作.除继续保持与上海爱普公司,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合作外,20xx年学院与国内外著名大学,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和"金麦郎"集团,爱芬食品(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互润(国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北京邦尔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合作进展顺利.20xx年学院共接待来自美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来访人员共20余批,这些合作与交流,不仅大大改善学院的试验条件,而且也为提升中国农业大学在国际国内的地位起到积极的作用.
8,学生工作
学院学生工作丰富而多彩.在"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建党八十五周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学习中,都举办了相关活动.开展了"优良班风","优秀支部","党旗在我心中"等活动.在原有社团的基础上,成立了"饮食文化协会",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学院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20xx年,共发展新党员112名(本科生80人,研究生32人);举办了2期党课培训班,共有160人考试合格.加强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对本科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等多种教育.学院共有422人获得单项专项奖学金,35人获得社会工作奖学金,24人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63人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学年获得全国单项比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20xx年发放奖学金63.4万元,获奖比例为34.2%,救助困难学生54名,共计经费7.532万元.有33人获得20xx年国家助学贷款.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本科生做了10场报告会.这些工作加强了学院领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密切了与同学们的关系,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9.学院社会服务功能
学院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为了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发挥食品学院农产品加工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以往的服务"三农"实践,在多个方面积极拓展新途径,探索新模式.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三农"结合非常紧密的企业对接,为企业注入科技和人才资源,以产业发展辐射和带动更多农民致富,联手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20xx年3月我院与密云县互润集团将密云张北镇作为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我校和北京市有关领导对这一探索寄予厚望.20xx年11月,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工党支部与本科04级第三党支部与密云高岭镇高岭村开展"红色1+1"活动,就高岭村缺乏先进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板栗,核桃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农民收入不高的问题,我院支部邀请了我校工学院农业土壤专家迟仁立教授就当地板栗种植,病虫害防治,核桃嫁接技术,土壤虚实耕作技术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精彩的讲述,并解答了村民们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将精心准备的,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书籍和光盘资料增送给该村党支部.这些共建活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20xx年7月,我院还积极派人参加在北京顺义区北郎中村开展的由中国科协,中国农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我院专家在活动现场回答了现场农民兄弟有关食品安全和营养方面的咨询.20xx年9月,我院派专家参加了由中国科协,卫生部,北京市政府主办,中国农学会等协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承办的"预防疾病科学生活"健康博览会,就食品安全,科学消费,产品认证等方面向消费者提供咨询,深受老百姓的好评.另外,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这种
情况下,我院作为食品方面的权威科研单位,多次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以科学的态度,就消费者关心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解答和咨询,这些宣传,提高了消费者本身的知识,有利于消费者在今后的消费中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也有利于消费者对分辩一些不实的宣传.
10,学院资源有偿利用政策
根据学校"打造国内第一强,世界知名"食品学院的要求,我院制定了学院学科发展规划,争取在未来3-5年内,将我院办成研究型学院,在重点学科领域逐步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目标.为此,在教授实验研究用房分配上,继续采用"用房付费,重点支持,留有余地,以图发展"的政策,对学院资源实行有偿利用,提高研究用房的效率,引导全院教师向科研教学型发展,逐步形成高水平的学术梯队,为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不足及今后设想
1.资源紧缺严重,限制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从2006年的工作中体会到,限制学院快速发展的最严重瓶颈问题是资源紧缺.随着人才引进步伐的加快和青年教师的逐步成长,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学院目前有限的实验室面积,已无法满足学科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使得青年科研人员科研条件较差,部分引进的人才和新来的青年科研人员没有实验室.另外学校对我院硬件投入方面与国内部分相关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资金,政策上对我院没有支持和倾斜,这种情况,不仅使我们引进人才十分困难,同时也无法充分调动学院年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学院发展严重受阻.同时,希望学校今后加大对我院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学院教师的潜力,争取在20xx年85篇SCI,EI文章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2,高级职称岗位明显不足,严重制约学科发展
随着教师队伍的年轻化,随着人才的引进和青年教师的成长,我院很多青年教师已经具备了教授职称的学术能力和水平,我院SCI论文和承担的科研但受高级职称岗位的限制,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不能按期及时晋升到与其科研能力相对应的职位,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术人才的培育与学术梯队的建设,制约了本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学院构建和谐的人文和科研环境.
3,研究生指标过少,限制了学院科研进展
"十五"期间,我院主持的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逐年增加,今年"十一五"开局之年,我院申请到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计40余项,但学校给我们的研究生名额十分有限,部分教师有项目却招不到研究生.为了高水平完成这些项目,有的教师不得不花高价从外校借研究生来完成课题,这种情况极大地限制了我院科研的进步,希望研究生院在今后工作中对我院进行政策扶持和倾斜.
4.一些研究领域与兄弟单位存在一些差距
我院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食品研究的大部分领域,包括畜水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理论与技术,粮油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等,而且在很多研究领域居于全国食品行业的领先水平,如食品生物技术,果蔬贮运加工等.但在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粮油研究方面,与郑州轻工有较大差距;在水产方面,与青岛海洋大学等有很大差距;在食品微生物研究以及发酵工程领域,江南大学具有绝对的传统优势.因此我院需要在这些研究方面不断创新,利用我院的资源和人才优势,通过全院上下的不懈努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科研水平,迎头赶上,力争实现我院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
5.横向研究力度应加强
我院在国内外食品科学界拥有一定的声誉和知名度,多项研究成果居国内前列,其中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研究力量雄厚,研究人员及队伍为我院的科研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与兄弟单位相比,我院大部分科研项目来自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等,横向研究项目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部分教师还没有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6,学科内部整合急需加强,资源配置不合理
学科发展需要一个紧密团结的队伍.目前学科内部仍然存在典型的"个体户"和"小团队",虽然各自具备了较强的战斗力,但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核心的研究团队,不能有效地发挥"集团"作战的能力,合力效应不够明显,削弱了研究水平,正是这种学科内部布局的不完善,导致了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
总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xx年我院成绩卓著,我们相信,在学校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与不足,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