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测模拟练习(四年级语文上册).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98443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测模拟练习(四年级语文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省测模拟练习(四年级语文上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测模拟练习(四年级语文上册).doc

《省测模拟练习(四年级语文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测模拟练习(四年级语文上册).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测模拟练习(四年级语文上册).doc

省测小学语文科四年级上册模拟练习卷

一、语文基础(本模块选择题都是单项选择题,共13分;默写古诗5分。

)(18分)

1.下列加点字(词)书写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锤背  B.梦寐以求C.精堪  D.骧嵌

2.“竭”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读音相同?

()A.渴  B.喝  C.劫  D.揭

3.下列词语中,无错字的是哪一项?

()

A.响彻云稍B.聚靖会神C.杂草丛生D.不荒不忙

4.用“\”划去下列括号里搭配不合适的词语。

()

完成(号召任务)身体(强大强壮)满怀(信心决心)表演(精美精彩)

5.下列语句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②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①②③④

6.广义相对论发表以来,一直是最成功的引力理论,已经________了无数次的天文观测和各种实验的检验。

但是几乎所有这些都是在弱引力场下,检验爱因斯坦引力和牛顿引力的微小差别。

如果想使爱因斯坦引力的效应比较明显,则需要在强引力场中才能发生,而这方面的检验还是非常________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经历罕见B.经过需要  C.通过迫切D.经受缺乏

7.哪一个词语填入短语最恰当?

一()野花A.颗B.只C.条D.朵

8.下列哪组成语反映了同一种人际关系。

( )

A.琴瑟和鸣破镜重圆B.负荆请罪载舟覆舟C.结草衔环青梅竹马  D.相濡以沫舐犊情深

9.哪一对关联词填入句子最恰当?

( )他  刻苦努力学习,  取得优异的成绩。

A.因为……所以……  B.如果……就……C.不但……而且……  D.虽然……但是……

10.下列唐诗所描写的内容与对应的体育项目不相符的是( )

  A.御马牵来亲自试,珠球到处玉蹄知--马球C.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拔河

  B.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游泳  D.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射箭

11.交流是复杂的艺术,有声语言并不是表达意义的唯一方式,辅以动作和面部表情,可

以使表达生动形象,也折射出历史和文化智慧的光芒。

各民族间的形体语言,有的形式

和意义相同(如握手致意),有的虽然形式相同,意义却____。

如果不能正确解读就可

能产生误会,甚至引起严重的后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南辕北辙  B.针锋相对  C.截然相反  D.纷繁复杂

12.下面的诗句中,表达亲情的一项是哪一句?

(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4年我国多地又出现了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再蔓延,我

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B.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我是歌手》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

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

C.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教育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打造浓郁

的安全教育氛围,努力使校园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D.最近十年间,我国造林6000余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14.默写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要注明诗人的朝代)。

(5分)

1

二、阅读(本模块的选择题都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简答题每小题4分。

)(50分)

(一)阅读文学类作品《繁星和野花》,完成15-24题。

(26分)

 繁星和野花

  凌晨,在哀牢山脊一方坪地,举头望空,满天星斗密密麻麻又大又亮,像一颗颗打磨得晶莹璀璨的大粒宝石,镶嵌在黑天鹅绒般的穹隆拱顶,煞是壮观。

农历三月初十的月亮此刻早已落山,而接班的太阳还远在地球背面。

这块暂时没谁称霸的暗夜,正是群星踊跃展示自己光彩的最好时机。

夜静人寂,无云无雾,正是观星大好时机。

放眼六合,天无涯、地无垠,星系星团更是无穷计。

孤旅客居,边隅之地,孑然独对几大无限,又怎能不发人感慨,诱人哲思呢?

忽地南天驰过一线流星,只是细细的短光,隔时又是一颗,仓促滑过。

不久,北天两颗拖曳着长尾的流星次第而驶,两者间隔不足一分钟。

头顶上又有两条长线,方向相反地掠过。

在大城市的朦胧夜空里,连星都稀稀拉拉,更难得看到这细弱的流星。

忽见天边一极弱的星在缓慢移动,单色不闪,且走直线,显然不是飞机(夜航机为彩色闪光灯),长时间匀速行走,且不湮灭,更不会是流星。

大概是颗人造卫星之类的人工航天器件。

在大自然无数繁星中,人造之物竟是如此的渺小而微不足道。

只要望望星空,就足以把人类的傲气打掉。

在哀牢山上你可以看到真正的漆黑夜色,这在城市是见不到的。

现代文明使城市人失去了真正的“黑夜”,他们所拥有的夜空,至少是用掺了几十倍水的墨汁涂抹出来的。

只有这净空净水的哀牢山上,你才能看到原汁原味的真正黑夜。

这是一种只存天鸣地籁,充满宁馨安谧的大静之夜。

独自一人沐浴在这浸透了太古之初,本源之静的夜色中,人的灵魂也能归于最澄澈的宁静。

“黑”是一种崇尚无限渊深的信仰,是一种对未知的永恒追求,是一种对人类文明清醒的自知之明。

科学的旗帜应当是黑色的!

科学家正是那些背对光明面向黑暗的人。

他们很像是那些潜入最深煤矿底层,在完全没有矿灯照明的黑暗中,摸索着挥镐凿煤的采煤工。

运送出去的煤炭固然可以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但这里有更多的未知无明,有着更多的误入歧途,也有着更多的陷阱与风险,马克思曾把科学比作站在“地狱的入口”。

“黑”的背景与“星”的幽光形成了显著的明暗反差。

幽光蕴涵着神秘,黑暗隐藏着未知。

正是这种未知与神秘的交织,人们对星宇产生了一种朴素的敬畏,并在敬畏中存在一种企盼。

黑暗中的光明之星总会给人希望。

天开始蒙蒙亮了,我漫步于清晨的山乡小路上。

此地到处是不知名的野花,品种繁多,星罗棋布。

忽然想到,这野花不也是地上的“星”吗?

不同之处在于,天上“星”是黑色衬底的点点晶莹;地上“花”是绿色衬底的点点靓丽。

只是不论在形态上还是色彩上,野花都比繁星更加丰富多彩。

它们斑斓七彩,花形奇特,有的清艳含露,个性分明,丰神异彩,奇葩逸丽;有的三分憨野,七分自在,雨洗风梳,自我天然;有的颇重集体意识,每一朵花都平凡细小,貌不惊人,但构成的花簇整体却对称严谨,布局精巧,展示了一种高层次的组合美;更有一种粗大豪放者,似穗似花,大大咧咧地垂在那里,体现了一种我行我素,与汝何干的自主逸气。

野花都各有自己的性格,有一种“家花”普遍缺失的自尊。

“星”与“花”虽然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一个虚幻,一个真实,一个远离人间,一个近在咫尺,但它们都是人们心目中最美好的象征。

“星”与“花”体现一种自在的纯。

星之出冥暗而不晦,恰似花之出污泥而不染。

“星”与“花”幻蕴出一种自在的美,这种美能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宽舒与安宁。

“星”与“花”幽旷出一种自在的静。

它们远离喧嚣,疏逸尘寰,让人感受到一种沁心入骨的恬静。

俯首可见野花遍地,仰头可望繁星满天!

15.星之出冥暗而不晦,恰似花之出污泥而不染。

对这句话使用的写法理解正确的是[](2分)

A.拟人B.比喻C.对偶D.想象

18.它们远离喧嚣,疏逸尘寰,让人感受到一种沁心入骨的恬静。

“它们”指什么?

[](2分)

A.繁星B.野花C.繁星和野花D.人类

19.“孤旅客居,边隅之地,孑然独对几大无限,又怎能不发人感慨,诱人哲思呢?

”请

将这个句子改为意思相同的句子(换种说法)(2分)

1

20.为什么说马克思曾把科学比作站在“地狱的入口”。

(4分)

1

21.联系全文,谈谈结尾段的含意和作用。

(4分)

1

22.作者为什么说“现代文明使城市人失去了真正的‘黑夜’”?

(4分)

1

23.文章为什么要写到“野花”?

“野花”有什么特点?

(4分)

1

(二)阅读说明文《饮水与健康》,完成25-35题。

(24分)

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

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

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

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

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

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

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

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

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

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

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

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

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

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

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

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

过程。

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

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

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

胎儿90%、初生婴儿80%、

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

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

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

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

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

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

为保持人体内水

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

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

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