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古典诗词的句法结构感悟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docx
《把握古典诗词的句法结构感悟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握古典诗词的句法结构感悟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把握古典诗词的句法结构感悟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
把握古典诗词的句法结构,感悟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
古诗鉴赏是语文高考的重要题型,《考试说明》对古诗鉴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考生从诗词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出发从深层理解和欣赏古诗词,具体细化为:
一是鉴赏古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一是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
考生在鉴赏古诗词时就是要解决若干个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这首诗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诗中运用了什么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法。
在古诗鉴赏的练习中让学生要善于从句法结构和修辞角度去分析古诗词的表现手法。
在古诗鉴赏的练习中,高考的学生要善于把握古诗的句法特点,做到在句法上有律可循。
其实,古诗常有以下句法形式:
(一)对仗的句法形式
对仗是古诗的重要格律要素。
对仗愿意是指兵器两两相对,是古代仪仗形式之一,由两卫士执仗(刀戟等兵器的总名,如兵仗、器仗),对立于宫门两旁。
后来,“对仗”这个词由兵器的本义借指诗句,用来指词语和句式整齐对称的两行文字。
在古诗中,对仗的两句还要求字字讲究平仄的音律,并且把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出句和对句合成一个诗联,叫律联。
如李贺的《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就是一个对仗的律联。
从词语上看,“大漠”和“燕山”是地名相对,“沙”和“月”、“雪”和‘钩”是事物名称相对。
“如”和“似”是表示动作的单词。
从格律上看,是“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平”。
从句子结构看,两句话是同样的一种句式。
这三点都要讲究,才算是合标准的律联。
其中词语的选择还有着这样的要求,即名词要细分类别,分成天文、时令、地理、宫室、器物、衣饰、饮食、文具、草木花果、虫鱼鸟兽、形体、人事、人伦、方位、数目、颜色、干支、人名、地名等二三十类。
同类的名词相对,才算是工整的对仗。
不同类的名词相对,只能算是宽式的对仗;宽式的对仗,由于在表达时较少束缚,所以乐为诗人所采用。
如李商隐《无题》中的一个律联: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中的“春蚕”和“蜡炬”、“丝”和“泪”就是不同类别的名词。
这样的对仗,同样可以构成意境深远的诗联。
对仗工整是我国古典诗在表达上所采用的一种传统形式,它是西方格律诗所无法应用的。
这一特点的形成,是由汉字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因为汉字是单音节字,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字通常也就是一个词,这就使诗句长短的整齐划一和词义上有规则的对仗成为可能。
它能使诗句在语言表达上更加鲜明、完整,因为对仗所用的词语不是语意相近、互相补充,就是语意相反、相异相对,把艺术意境寓于上下两句对照或互相补充之中。
(二)倒装句式
古诗中常有词句的倒装现象。
高考试题中的古诗多半是近体诗,近体诗不像古体诗,它讲究格律,词序的组合和排列必须符合格律要求,近体诗的倒装现象特别多。
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有“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一联,应该是“薪雨后怜竹,夕阳时爱山”的倒装;但因为这两句的平仄声调是“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如改用直陈句,则不符合平仄声调。
所以这种颠倒错综的句子,完全是由于调整平仄的关系。
又如白居易的《草》的开始两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本应为“原上草离离,一岁一荣枯。
”因需符合“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的平仄声调,故在词序上加以倒装。
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应怜屐齿印苍苔”,本应为“应怜苍苔印屐齿”,因这句的平仄格式为“平平仄仄仄平平”,故在词序上加以倒装。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倒装,它是由上下行文的需要或为了对仗。
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的头两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本应为“白日依山尽,黄河流入海”,倒装以后就使出句与对句形成更严谨的对仗。
“黄河流入海”有点平铺直叙,一经倒装为“黄河入海流”,使意境更加开阔,气势更加雄伟。
(三)省略句式
古诗中的近体诗的基本句式是五言、七言,因此五言和七言这种
“句有定字”的整齐句式,这便成了唐代及后来历代诗歌一种句式规范。
“句有定字”既为一种规范,它对诗人产生一种约束,诗人要在创作时把错综复杂的事理和曲折变化的情感一并容入整齐的句子之中,于是只好“削足”以达到“适履”,这就是形成省略句的原因。
例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有一联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里试加分析: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一联分别在出句和对句中用三个名词并列,构成了一幅荒村野店的旅客早行的凄凉图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旅途的辛苦。
由于字数的限制,诗人不得不省略其中的一些字,尤其表动作的一些字。
如诗人把“荒村野店的鸡鸣唤起旅客登程,那拂晓的残月还挂在天边”压缩为“鸡声茅店月”五个字;把“溪桥上厚重的寒霜,留下了早行者辛苦的足迹”压缩为“人迹板桥霜”五个字。
诗人虽然在这一联中只用了六个名词,却在读者头脑中构成了一幅黎明前旅客早行的图画,而且把题目中的“早行”两字表现得非常清晰,艺术手法多么不同寻常,这种省略句式,只要我们稍加观察,便可体会出来。
这样的例子在古诗词中是不胜枚举的。
柳宗元的《江雪》中有“独钓寒江雪”一句,诗人把“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他独自在寒江垂钓”的语句压缩为五个字,细加体味,就能领会到这个蓑笠翁是在寒江钓鱼,不是在钓雪。
又如李贺的《马》中的“何当金络脑”是“什么时候能够佩戴上金络脑”这个意思的压缩,这个诗句省略了一个谓语动词。
再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的第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在“侧”字后省略了一个“看”字。
第二句“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远”“近”“高”“低”四个字之后,也各省去了一个“看”字。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虽然不属近体诗范畴,也称得上是巧用省略句的珍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开始的三句话不着一个动词而能尽其意。
悠悠黄昏、浓浓愁意般的晚归图凸现在读者眼前。
(四)互文见义的句子结构
古诗中,还有一种句子运用某种修辞法创造的特殊句式看似矛盾,实则互文见义。
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出塞》)
试加分析:
秦朝的明月,汉朝的关塞。
难道秦朝没有关塞,汉朝没有明月吗?
秦月和汉关不能独立作解释。
正如《唐诗别裁》中说:
“备胡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互文也。
”这是互文见义的修辞法。
这句的诗意应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这是说:
秦汉以来,戍守边关的事永无休止,多少兵士对月怀伤而戍死边塞。
又如: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
《泊秦淮》)
“烟笼”“月笼”不能解释为烟(水上雾气)只笼寒水而不笼沙,月只笼沙而不笼寒水。
只能说:
水雾和月光笼罩在秦淮河水和水中的沙洲上,这也是互文见义。
古诗词的句法结构是骨架,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是血和肉。
健康和向上的思想内容和巧妙的艺术手法使古典诗词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
古典诗词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一)比喻比喻即一般所说的打比方。
具体地说:
就是用具体的比喻去说明、描写抽象的人或物;用浅显的比喻去说明、描写比较深奥的事情;用大家所熟知的比喻去说明、描写所不为人了解的事物。
如: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暮江吟》)
诗人用“珍珠”比喻绿草上的滴滴露水,写出了露珠的圆润;用“弓”来比喻镶嵌在深蓝色夜幕中的一弯新月,给读者美的感受。
再如: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施耐庵:
《水浒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曹邺:
《官仓鼠》)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
《江上渔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望庐山瀑布》)
(二)借代不直接把某种事物说出,借用与其有关的另一种名称说出来作替代。
如: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
《短歌行》)
杜康相传是古代最早酿酒的人,这里作为“酒”的代称。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杜甫:
《赠韦左丞诗》)
“纨绔”是富贵子弟的代指,“儒冠”是文人学土的指代。
各自的标记代指各自的人。
再如:
常恐夜寒花索寞,锦茵银烛按凉州。
(陆游:
《花时遍游诸家园》)用“凉州”借代从西凉传来的曲子名。
(三)排比运用结构形式相似的几个词组或句子描写一人或事物以求描写的广度和深度。
如: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
《前出塞》)
(四)反复把完全相同的词或词组反复地使用,以求表达得更恰如其分和刚劲有力。
如: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白居易:
《上阳白发人》)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骆宾王:
《咏鹅》)
(五)设问也就是故意设立疑句,然后由自己解答,或答案自现于诗文的字里行间,不需要别人回答。
如: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
《锄禾》)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陈玉兰:
《寄夫》)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李纲:
《病牛》)
(六)比拟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时,为了把感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往往把物拟作人,将人拟作物,把这一事物当作那—事物来描写,这就是比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无题》)[拟人]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辞》[拟物]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出塞》)[拟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苏子卿诗四首》[拟物]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曹植:
《七步诗》)[拟人]
(七)夸张把所描写或叙述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以名不副实的手法突出它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秋浦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赠汪伦》)
(八)对偶又叫“对仗”,采用结构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的两个方面,或一个意思的两个层次或两个相对意思的一种修
辞手法。
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绝句》)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九)对比把两种相反、相互矛盾的事物并列在一起,使它们之间互相衬托;通过对比,做到贬褒分明;突出地强调一事物,而否定另一事物,达到很强的艺术效果。
如: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北征》)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自居易:
《买花》)
古典诗词常用的以上几种修辞手法是中学生所非常熟悉的。
只要在古诗鉴赏的练习中注意观察和分析,同学们就不难发现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就更能从写作艺术上对古诗进行高质量的鉴赏,把握古典诗词的句法结构,感悟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从而在高考语文中做到答题时游刃有余并把这部分的分数稳稳地拿到手。
《语文学习报》
早春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大街上的细雨象酥油般滋润着万物,
那草色呀,遥望青葱,近瞧不见。
一年中的早春算是最美,
远远胜过那烟笼柳垂的都城。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I译文]
可爱的草树哇,懂得春的脚步不久将回归,
开得万紫千红,竞斗芳菲。
那碌碌的杨花、榆荚可说无才气,
只懂得在满天中雪花儿般乱飞。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河南河阳(今河南
孟县西)人,贞元进士,曾任国子博土、刑部侍郎等职。
因谏阻
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
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
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他的散文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的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宏伟奇崛和“以文为诗”,险幽
的奇思幻想,拗折的布局结构,佶屈的僻字晦句,是构成他那
宏伟奇崛风格的艺术因素。
他“以文为诗”的主张和艺术实
践,对宋诗有很大影响。
当然,在他的诗中,也有相当一部分
抒情和写景的小诗,委婉清丽,巧妙设喻,形成了韩诗的另一种
风格。
1)在《早春》中诗人抓住了初春的景物特征____、_____作了细致
的刻画,说明了春天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季节,把料峭多寒
的早春写得春意盎然。
诗人在《晚春》中运用了______手法,把
“_________”和“_________”作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
不同的事物的不同感情。
2)简述诗人在两首诗中流露的不同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小雨小草万物萌生拟人草树知春杨花榆荚无才思
2)《早春》表达了诗人热爱初春的思想感情。
在《晚春》中诗人
表面写景,其中含有深刻的寓意,以自然界的两种景物暗喻社会上
两种人,贬褒不一。
早春也好,晚春也好;诗人的感情不同,其评
价也就不一样了。
《语文学习报》
诗歌欣赏训练
江苏省如皋市薛窑中学李向阳(226541)
读下面一首散文诗并作题后练习:
让春天作证(缪新华)
这个春天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人人脸上飘着一片小小的白云,
白云后面有一双眼睛传递希望,
为生命接力,与太阳同行。
这个春天少了一些山水知音,
人人心中多了一份牵挂和担心,
挂念朋友,挂念亲人,
还有许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这个春天注定让人刻骨铭心,
这个春天有许多故事经典流传;
这个春天玉兰飘香直到永远,
还有许多名字化作星星永恒!
练习:
1)这首诗的三个自然段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2)如何理解“还有许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3)“玉兰飘香”和“星星永恒”的寓意是什么?
4)简述这首散文诗的写作艺术?
参考答案:
1)从个人到亲朋好友再到“玉兰飘香”和“星星永恒”,从具体的人到抽象的形象,这样安排其意境由近及远,使感情能进一步升华。
整首诗浑然一起,层层深入,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风韵。
2)这是产生于“非典”时刻的一篇佳作,人际间的亲情和友情在“非典”时刻得到张扬,同时也溢于诗歌的字里行间。
3)用“玉兰飘香”喻指白衣天使的无私奉献,用“星星永恒”表示对在“抗非”中献身的白衣战士的永恒怀念。
4)这首散文诗的写作艺术:
巧妙的比喻、朴实的语言和确如其分的抒情。
《学习方法报》
诗歌鉴赏练习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803一约852),宇牧之,唐代文学家。
山行
李玉瑶
举头是绿荫;
低头是树影;
一阵阵断续的蝉声,
叫得这深林好静!
“是哪里的琴泉在响?
”
立住了脚儿细听:
“叮咚……叮咚……”
“哦!
在这里!
——在那青苔覆住的石罅里!
”
作者生平不详。
在二十年代的《小说月报》上有诗作发表。
这两首山行都写了深林的宁静,语言都很凝练,意境也很优美,独具韵味。
请完成以下练习:
1)杜诗在构思上从远到近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整首诗构成了一幅秋天的美景。
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诗在写宁静的同时,加上了_____、_____动景的描写,凸显了艺术的辨证法。
2)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两首山行的写作艺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蝉声、琴泉
杜诗在构思上从远到近,运用鲜明的对比烘托把深秋景色写得活泼壮丽,意境含蓄,不着一个“秋”字,而秋意满透。
李诗动静结合,有声有色,颇有唐人绝句的韵味。
《学习方法报》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妈妈
汤艳秋
妈妈的腰弯了,
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妈妈的眼花了,
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妈妈的皱纹深了,
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妈妈老了,
她把不老的心灵给了我。
完成以下练习:
1)这两首诗都从不同侧面歌颂了博大无比的母爱,请对《游子吟》中的“手中线”和“身上衣”、“密密缝”和“迟迟归”、“寸草心”和“三春辉”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参考答案:
1)“手中线”和“身上衣”、“密密缝”和“迟迟归”、“寸草心”和“三春辉”,都是母子双方的对举。
母亲“手中线”喻为游子“身上衣”;“密密缝”和“迟迟归”转达出母亲对儿子的深深想念;“寸草心”喻游子之心之小,“三春辉”抒发出母爱之大。
2)这两首诗语言都很朴实凝练。
《游子吟》巧用比喻和反问,生动的议论和通情的描写相结合,使之成为千古佳作;“衣”、“归”、“辉”互相压韵。
《妈妈》则有四句话构成,每句中掺和矛盾的艺术辨证法,每二分句对偶,由具体到抽象,写出了母子间的亲爱关系,字里行间涌动着圣洁的母爱。
现代新诗阅读训练
现代新诗一首
老马
减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一九O五
年十月八日生。
一九三二年开始发表新诗,一九三三年出了
第一本诗集《烙印》。
他的诗以现实生活的内容,朴素清新
的风格出现,引起广泛的注意和欢迎。
以后又陆续出版了
《罪恶的黑手》(1934)、《自己的写照》(1936)、《运河》(1936)、
《从军行》(1938)、《泥土的歌》等许多诗集。
解放后曾任《诗刊》
主编和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
1)全诗短短八句,既写出了______,更写出了_______;语言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虽然只在如实地描写,没有诗人
的一句慨叹,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
2)《老马》发表于1933年,结合当时的背景谈谈《老马》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老马的形象,更写出了老马的命运
朴素、真实,含蓄、凝练
对于老马的命运的深深的同情
《老马》这首诗有很深刻的典型意义,其中的好多诗句很有典型性,
尤其是“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有泪只往心里咽”,这样的诗句让我
们联想到旧中国的那些苦难的农民的命运。
诗歌欣赏训练
现代新诗两首
别
沈紫曼
我是轻轻悄悄地到来,
象水面飘过一叶浮萍;
我又轻轻悄悄地离开,
象林中吹过一阵清风。
你爱想起我就想起我,
象想起一颗夏夜的星;
你爱忘了我就忘了我,
象忘了一个春天的梦。
作者生平不详,在三十年代有诗作发表。
这是诗人写绐友人的赠别诗。
漳河小曲
阮章竞
漳河水,九十九道湾,
层层树,重重山,
层层绿树重重雾,
重重高山云断路。
清晨天,云霞红红艳,
艳艳红天掉在河里面,
漳水染成桃花片,
唱一道小曲过漳河沿。
作者阮章竞,笔名洪荒。
广东省中山县人,
一九一四年生,现代著名诗人及剧作家。
1)《别》和《漳河小曲》格律严谨,读来自然优美,
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艺术手法上,《别》诗巧用_______,而《漳河小曲》
则选用________。
简析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别》诗两节,每节四行,每行九字,而且都是由四个音步
组成,如:
“我是——轻轻——悄悄地——到来”,“象水
面一—飘过——一叶——浮萍”。
此外,这首诗在用韵上也
很讲究:
每节内部是一、三句押韵,如第一节是“来”“开”
押韵,第二节是“我”“我”自押;两节间,第二句与第二
句相押,即一节的“萍”与二节的“星”押,第四句又与
第四句相押,即一节的“风”与二节的“梦”相押。
总之,这
首诗格律十分严谨讲究,但读来却很自然优美,具有很强的
音乐性。
《漳河小曲》这首诗诗中那些重叠词的运用,读来给人一种轻
快柔美的感觉,音韵优美。
2)比喻重叠词
创设优美意境,产生别致的艺术构思;使山水画的诗意更
鲜艳,产生优美的节奏感,读起来轻松愉快。
《学习方法报》
仿余光中《乡愁》,感叹江丙坤大陆之行
等待
当我坐在摇篮中的时候
等待的是来自母亲双乳的一口奶水
甜甜的
它滋润我的心,养育我的命
成年以后,在我热恋的时候
等待的是来自远方情人的问候
苦苦的
我要和她牵手,构成家庭的蓝天
现在我步入如日中天的中年
等待的是一条通向那个世界的大道
疼疼的
它告诉我人生无退路,等待就缩短了行程
将来啊,海峡两岸解冻的时机一定会来到
等待的是骨肉同胞的团聚
洋溢的
民族团结的豪情,国家统一的强盛
题春雪
正月将过,大雪纷纷扬扬给江海大地送来了新年迟到的一份礼物。
望窗外飞扬的雪花,欣然命笔。
寒流阵阵雪花飞,江海大地薄纱罩;
杨柳以为暖冬到,吐新着绿分外妖;
春寒不及三九冷,青松傲慢把头昂;
冬去春来时如梭,人生短暂无回路;
雪花装扮大地美,天道酬勤催奋斗。
英语诗歌两首
(一)
GoodBetterBest
Goodbetterbest,上游,上游,更上游,
Neverletitrest,永远前进不停留,
Tillgoodisbetter,直到上游更上游,
Andbetterbest.还要更上一层楼。
(李向阳译)
(二)
FourSeasons
Springisgaywithflowerandsong,春天到来百花香,
Summerishotandthedaysarelong,夏天昼长热茫茫,
Autumnisrichwithfruitandgrain,秋到粮果堆满场,
WinterbringssnowandtheNewYearagain.冬雪伴着新年扬。
(李向阳译)
(这两首诗朗朗上口,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前一首的寓意有点像汉语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勉励人们不断向前;后一首以散文体颂扬四季,催促人们珍惜时光。
作为英语初学者有必要了解这两首诗。
)
(自娱自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