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111 杠杆2学案新版苏科版I.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787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1 杠杆2学案新版苏科版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1 杠杆2学案新版苏科版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1 杠杆2学案新版苏科版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1 杠杆2学案新版苏科版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1 杠杆2学案新版苏科版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1 杠杆2学案新版苏科版I.docx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1 杠杆2学案新版苏科版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上册 111 杠杆2学案新版苏科版I.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1 杠杆2学案新版苏科版I.docx

九年级物理上册111杠杆2学案新版苏科版I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1杠杆

(2)学案(新版)苏科版(I)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杠杆平衡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3.学会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杠杆进行简单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

4.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杠杆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类工具,并归类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基本应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总结讨论教师指导

教具

杠杆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

一、课前预习:

1.知识回顾:

调节托盘天平时,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处;调节,使指针指处,这时横梁平衡。

调节平衡螺母:

若指针左偏就向调;若横梁右高向调。

2.体验与思考:

在坐跷跷板时,体重小的同学要想把体重大的同学翘起,两人在跷跷板上的位置是怎样的?

3.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

二、课堂教学

(一)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知道:

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

2.任务提出:

常见的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只研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的平衡)

3.合作探究:

(1)测出一只钩码重_____N,杠杆上每格长度为_____cm。

(2)将杠杆从其中点支起,并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前,发现杠杆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右/左)移动,或者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右/左)移动。

(3)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杠杆左边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

这么做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移动钩码或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多做几次的目的是。

(4)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

(5)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动力×动力臂

F1L1/N·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阻力×阻力臂

F2L2/N·m

1

 

 

 

 

 

 

2

 

 

 

 

 

 

3

 

 

 

 

 

 

(6)任务解决:

我的结论:

             

4.杠杆平衡条件:

,字母表达式______________杠杆平衡条件也称为,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_____________总结出来的。

5.当堂反馈:

(1)若F2=100N,L1=2m,L2=1m,则F1=N;

(2)如图所示,OA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杆长2m,当作用于A点一个F=30N的竖直向上的力,为使杠杆水平不动,应将重为G=150N的重物悬吊于距A端多远处?

 

(二)杠杆的分类

根据杠杆使用情况,可将杠杆分为三类:

省力杠杆:

动力臂_____阻力臂,动力____阻力,

特点是:

它能省     ,却费    。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费力杠杆:

动力臂_____阻力臂,动力____阻力,

特点是:

它能省    ,却费      。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臂杠杆:

动力臂_____阻力臂,动力____阻力,

它。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检测: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必须保持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还可以写成:

F1=_______F2,可以发现:

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则动力就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杠杆静止不动,就称为杠杆平衡B.杠杆平衡时,支点必须在杠杆的两边

C.杠杆平衡时,支点必须在杠杆的中间D.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才能称为杠杆平衡

4.如上图所示,质量可忽略的杠杆上所标的每一格长度都是相等的,O为支点,杠杆两边所挂的每一个钩码均相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

持平衡的是()

A.两边都减少一个钩码

B.两边的钩码下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C.左边钩码向右移一格,右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D.右边钩码下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5.在建筑工地上常用独轮车搬运泥土一辆独轮车各部分的尺寸如图所示,设车厢和泥土的总重力G=1200N,那么运泥土时抬起独轮车至少需用力F为多少?

 

四、课后巩固

1.在撬棒、天平、铡刀、扳手、酒瓶起子、理发剪刀、钓鱼杆、筷子等常见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属于费力杠杆的有,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2.如图所示,一名同学在做俯卧撑,如果把人的躯干看作一个杠杆,这是一个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该杠杆的支点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

3.一把杆秤自重不计,提纽(支点)到秤钩的距离是4㎝,秤砣重为5N,用这样的杆秤来称量质量为2㎏的物体,秤砣离提纽㎝时,秤杆平衡。

4.下图是一些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工具,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5.一根杆秤,如果秤砣被磨损掉一部分,用它称得的质量将比被称物体的实际质量()

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判定

6.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

7.一均匀杠杆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钩码的质量均为50g,在A、B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

A.杠杆仍平衡  B.杠杆的左边向下倾

C.杠杆的右边向下倾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8..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请设计两种方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中,小王同学猜想:

杠杆平衡的条件可能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小马同学猜想:

杠杆平衡的条件可能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他们共同通过实验,获得了一组数据。

如下表。

动力F1/N

动力臂L1/㎝

阻力F2/N

阻力臂L2/㎝

3

6

6

3

根据上表数据,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猜想是对的,那么你认为他们实验的验证方法存在什么问题?

9.墙壁上挂一杠杆,杠杆中间挂一重物,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作用下绕O点转动,请说明当杠杆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时力F如何变化?

如果该杠杆从水平位置继续向上缓慢转动,力F大小如何变化?

 

五、课后反思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1.1杠杆

(2)学案(新版)苏科版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杠杆平衡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3.学会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对杠杆进行简单的分类

过程与方法目标

4.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杠杆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类工具,并归类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基本应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总结讨论教师指导

教具

杠杆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

一、课前预习:

1.知识回顾:

调节托盘天平时,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放在处;调节,使指针指处,这时横梁平衡。

调节平衡螺母:

若指针左偏就向调;若横梁右高向调。

2.体验与思考:

在坐跷跷板时,体重小的同学要想把体重大的同学翘起,两人在跷跷板上的位置是怎样的?

3.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

二、课堂教学

(一)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知道:

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

2.任务提出:

常见的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只研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的平衡)

3.合作探究:

(1)测出一只钩码重_____N,杠杆上每格长度为_____cm。

(2)将杠杆从其中点支起,并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前,发现杠杆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右/左)移动,或者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右/左)移动。

(3)如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杠杆左边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

这么做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移动钩码或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多做几次的目的是。

(4)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

(5)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动力×动力臂

F1L1/N·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阻力×阻力臂

F2L2/N·m

1

 

 

 

 

 

 

2

 

 

 

 

 

 

3

 

 

 

 

 

 

(6)任务解决:

我的结论:

             

4.杠杆平衡条件:

,字母表达式______________杠杆平衡条件也称为,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_____________总结出来的。

5.当堂反馈:

(1)若F2=100N,L1=2m,L2=1m,则F1=N;

(2)如图所示,OA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杆长2m,当作用于A点一个F=30N的竖直向上的力,为使杠杆水平不动,应将重为G=150N的重物悬吊于距A端多远处?

 

(二)杠杆的分类

根据杠杆使用情况,可将杠杆分为三类:

省力杠杆:

动力臂_____阻力臂,动力____阻力,

特点是:

它能省     ,却费    。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费力杠杆:

动力臂_____阻力臂,动力____阻力,

特点是:

它能省    ,却费      。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臂杠杆:

动力臂_____阻力臂,动力____阻力,

它。

如: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检测: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必须保持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杠杆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还可以写成:

F1=_______F2,可以发现:

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则动力就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杠杆静止不动,就称为杠杆平衡B.杠杆平衡时,支点必须在杠杆的两边

C.杠杆平衡时,支点必须在杠杆的中间D.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才能称为杠杆平衡

4.如上图所示,质量可忽略的杠杆上所标的每一格长度都是相等的,O为支点,杠杆两边所挂的每一个钩码均相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

持平衡的是()

A.两边都减少一个钩码

B.两边的钩码下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C.左边钩码向右移一格,右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D.右边钩码下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

5.在建筑工地上常用独轮车搬运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