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附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6846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附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附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附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附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附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附参考答案.docx

《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附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附参考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附参考答案.docx

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附参考答案

中考试题选――光的反射和折射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光在同一种物质里传播的路线是直的。

  B.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它的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

  D.光射到任何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青岛)

  2.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A.白塔的影子.

  B.白塔的实像.

  C.比白塔略大的虚像.

  D.与白塔等大的虚像.(厦门)

  3.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B.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

  C.当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当光线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成都)

  4.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20°,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变为50°,则这过程中反射光线偏转角度为[]

  A.20°.B.50°.

  C.30°.D.60°(南京)

  5.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

  A.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

  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C.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天津)

  6.如图⑦入射光线AO与法线ON的夹角∠AON逐渐变小那么[] 

  A.∠BON逐渐变大.

  B.∠CON‘逐渐变小.

  C.∠BOC逐渐变小.

  D.∠BOC不变.(南宁)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

  B.平静的水面上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C.看到湖水的深度比实际的要浅.

  D.小孔成像.(北京)

  8.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则[]

  A.只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只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C.既有反射,又有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既有反射,又有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四川)

  9.当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时,那么[]

  A.折射角等于反射角.B.折射角小于反射角.

  C.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折射角等于入射角.(武汉)

  10.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不变.D.无法判定.(河南)

  11.图(8)所示是某同学画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 

  A.放大倒立的实像.

  B.缩小倒立的实像.

  C.等大正立的虚像.

  D.等大倒立的虚像.(北京)

                     

  12.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年”是一种时间单位.

  B.光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

  C.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一定要改变.(沈阳)

  13.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的镜面上时[]

  A.没有入射角和反射角.

  B.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度.

  C.入射用和反射角都是90度.

  D.入射角是0度,反射角是90度.(廊坊)

  14.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下列光路图⑨中正确者为:

[](河南)

               

  15.把一个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人以2米/秒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

  A.以4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B.以4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C.以2米/秒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D.以2米/秒的速度靠近平面镜.(天津)

  16.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山西)

  17.下面哪一个是实像[]

  A.通过汽车上的观后镜看到的像.

  B.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

  C.平静的水面所映出的明月的像.

  D.照镜子看到的像.(湖南)

  18.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物质里沿直线传播.(天津)

  19.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

  A.只有太阳、烛焰.B.只有太阳.

  C.只有太阳、月亮.D.三个都是.(西安)

  20.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我们能够从四面八方看到它,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入射光线产生[]

  A.逐渐变大.B.漫反射.

  C.折射   D.吸收.

  21.人站在直立的平面镜前,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长最少应是人的高度的:

[](广西)

  22.下述哪种情况下成的是虚像?

[]

  A.照相机中底片上形成的画面.

  B.放幻灯时,屏幕上出现的画面.

  C.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塑料布屏上形成的画像.

  D.从池塘中看到的游鱼.(北京)

  2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就会发生折射,并且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B.物体沿主轴从距凸透镜8倍焦距处移到距凸透镜2倍焦距处,则像与透镜的距离变小.

  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物体不论放在什么位置,都将得到放大的虚像.

  D.由于光的折射,斜着插入水中筷子的水中部分,从水面上斜看是向上偏折的。

(西安)

  24.下列光学元件上述情况,甲认为该同学可能没有把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中心调整到大致在同一高度;乙认为该同学只要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烛焰,就一定能看到烛焰的虚像。

  就甲、乙两人的分析,你认为谁合理?

为什么?

(上海)

  105.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焦距的两倍后,应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观察______。

(上海)

  106.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先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移动透镜,在地上得到一个亮点,并用刻度尺测出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实验时,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______和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______的像成在______。

(河南)

  107.图(38)画出《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具座,请在光具座上的方括号里填入该位置应安放的实验器材的名称。

(厦门)

                 

 

  108.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他在水平放置的光具座上安装的器材如图(39)所示。

  

(1)由图(39)可看出:

装置中的错误是______偏高,需要进行调节,使它的中心与凸透镜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2)若透镜的焦距是15厘米,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39)所示,其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u______2f(选填=、>或<)。

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______的______的______像。

(重庆)

                 

 

  10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若将一物体放在距透镜30厘米处,将成______像(填:

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就是这一成像性质的应用。

 

答案与提示

  1C  2D 3D 4C  5C  6B  7B

  8C  9C 10C 11D 12B 13B 14C

  15D 16A 17B 18D 19A 20B 21B

  22D 23D 24B 25A 26A 27A 28B

  29C 30A 31A 32A 33C 34C 35D

  36D 37D 38C 39D 40D 41D 42AC

  43AD 44AD 45B 46B 47D 48C 49C

  50B 51A 52A

  53.直线

  54.3×105长度

  55.大于大

  56.同一种物质里改变

  57.30’,0°.

  58.正虚相等

  59.1水

  60.小于入射角高

  61.要改变慢

  62.大减小

  63.法线等于

  64.漫

  65.10.5

  66.分币的虚像光线由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67.2010

  68.

(1)(4)(3)

(1)

  69.凸

  70.会聚在一点平行光线

  71.平面凸透凸

  72.凹面镜凸透

  73.变大

  74.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

  75.焦点以内放大、正立、虚

  76.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二倍焦距以外

  77.物距大于焦距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78.

(1)凸透镜

(2)凸镜(3)平面镜(4)凸透镜

  79.缩小

  80.凸焦距以内

  81.放大倒立实像

  82.大于二倍焦距f倒立、缩小的、实像

  83.f<v<2f

  84.折射

  85.图(21)甲应为凹透镜.图(21)乙应为凸透镜.

  86.图(40)所示,其中AA‘、BB’、CC‘均垂直于镜面,且AP=A’P、BQ=B‘Q、CR=C’R,注意镜中虚像A‘B’C‘要用虚线表示.又AA’、BB‘、CC’等不是光线,而是表示物点与像点位置上对称关系的线段.

 

                  

  87.甲图为平面镜反射,由图可知入射角为90°-45°=45°,过入射点作法线,再在法线另一侧作出与法线夹45°角的反射光线.

  乙图是光线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进入玻璃后折射角应小于图中入射角(30°),即折射光线更应靠近法线.

  丙图是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图中给60°角,由它可知,入射角为30°,折射角大于30°,即折射光线更应偏离法线.

  88.如图(41)所示。

 

  89.作图的主要步骤是:

  ①作出光线A、B的延长线的交点O.

  ②作出∠AOB的平分线ON.

  ③在O点作出ON的垂线MM'.

  ④在MM‘处画出平面镜的图示作图情况如图(42)所示.

  90.如图(43)所示.

               

 

  91.如图(44)所示.

提示如图(44)所示。

首先可以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S发光点在镜后所成的虚像S’,作S‘可用对称法也可用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方法确定,如图所示.采用对称法作图,因此SQ垂直于镜面且SQ=SQ’.然后连接S‘P,S’P与镜面MN的交点O应该是通过P点的反射光线,OP的入射点,再连接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

                 

  92.如图(46)所示.

              

 

  93.图(47)(a)中两镜面平行;图(47)(b)中两镜面垂直,

  94.如图(48)所示. 

  95.如图(49)所示.

提示先由O点作两种媒质交界面的法线,由于光线是由空气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必大于折射角,换句话说,即折射线比入射线靠近法线. 

  96.如图(50)所示.

              

  97.如图(51)所示.

  98.如图(52)所示.

               

  99.如图(53)所示.

 

                   

  100.如图(54)所示.

           

  101.①d②a③d④a⑤e

提示回答这个问题以后总结一下透镜成像的规律.在该问题中一定要注意的是:

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时,在透镜的另一方得不到物体的实像,通过透镜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跟平面镜成像相似,不是物体上各点发出的光实际会聚成的,所以是虚像.

  102.凸透镜增大

  103.

(1)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2)凸透镜光屏中心烛焰的中心

  (3)参看下表:

           

  104.甲的分析是合理的.这是因为题目中已交待清楚蜡烛是放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此时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所以在光屏上无法观察到像是因为没有把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中心调整到大致同一高度的位置上.

  105.光屏上的像

  106.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或估测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光屏烛焰烛焰光屏中间

  107.蜡烛凸透镜光屏

  108.

(1)光屏的中心同一高度(或相同高度)

    

(2)>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109.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