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文言文中考复习专题及训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6837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文言文中考复习专题及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教版文言文中考复习专题及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教版文言文中考复习专题及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苏教版文言文中考复习专题及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苏教版文言文中考复习专题及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文言文中考复习专题及训练.docx

《苏教版文言文中考复习专题及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文言文中考复习专题及训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文言文中考复习专题及训练.docx

苏教版文言文中考复习专题及训练

(苏教版)文言文中考复习专题及训练

(一)、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

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1)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

 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

有时省去“者”,有时省去“也”,有时“者”、“也”都不用。

 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可译为:

陈胜是阳城人。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可译为:

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人。

 刘备天下枭雄。

可译为:

刘备是天下勇猛的人。

(2)用副词加强判断或构成否定判断。

 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可译为:

应当做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数之大观也。

可译为: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3)以动词“为”代词“是”表示判断。

 如: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可译为:

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

这是和他们一样的。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可译为: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是夫子呢?

判断句子特殊标志,需要记住。

2.被动句:

 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

(1)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

 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可译为:

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其印为予群从辈所得。

可译为:

他的字模被我的侄子辈得到。

(2)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

 如:

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可译为:

而您被赵王所看重,所以燕王想和您结好。

(3)用“见”表示被动,或“见”与“于”配合使用,或“见”与“被”对举使用。

 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可译为:

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4)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

如:

帝感其诚。

可译为:

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樯倾楫摧。

可译为:

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被动句需要仔细琢磨体会。

3.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1)主语省略。

 省略主语的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汉语中更多一些。

 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这句中的主语就省略了。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这句中的主语也省略了。

()表示是省略的主语。

(2)谓语省略。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就明,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一般不省略,但在有些情况下谓语也可以省略。

 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这两句中的()中就是省略的谓语。

(3)宾语省略。

 宾语是动词的受动对象,我们要注意动词谓语,就能分析被省略的宾语。

 如:

随园主人授()以书。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余闻()而愈悲。

这几句()中都是省略了的宾语。

(4)省略介词“于”。

 介词“于”、“以”在文言文中常被省略。

 如:

林尽()水源。

 口技人坐()屏障中。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这几句()中的就是省略的介词。

省略句需要字字对照,句句明其意。

4.倒装句:

(1)谓语提前句。

 文言文中有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句子的常式,但有时为了突出谓谏或表达某种感情,也可以把主语谓语的顺序颠倒过来。

 如:

甚矣,汝之不惠。

 美矣哉,我少年中国。

 甚矣哉,为欺也!

 现代汉语也有这种谓语提前的句子,如,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2)宾语前置句。

 古汉语中的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具体条件是:

以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如:

且焉置土石?

 子何恃而往?

 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否定句中,宾语为代词,宾语放在动词之前。

 如:

彼不我恩也。

 城中皆不知觉。

(3)一般句子中,如果宾语需要前置时,必须在前置的宾语和谓语间加“之”或“之为”  “是”等作标志。

 如:

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定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的定语一般都放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前,古文中有时为强调定语所表示的意义或使句子节奏短而鲜明,可以把较长的修饰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例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马之千里者。

 于是集谢庄精技击之少年。

 定语后置句的翻译,可在译文中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之前,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习惯。

但也可仍按原句式翻译,定语后置有两种作用,一是突出修饰成分,一是避免定语太长。

可根据哪种作用为主,选择不同的对译方法,或者选择其它的对译方法。

(5)状语后置句:

 用“以”和“于”组成介词短语,如果对译成现代汉语一般放在谓语之前作状语,而在文言文中可以放在谓语之后作补语。

 如:

屠惧,投之(以骨)。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咨臣(以当世之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战(于长勺)。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以上这些知识在学习古汉语时都应注意。

倒装句的几种类型一定要记清楚,此为考试之重点。

(一)、通假字

文言文中常有在应写“甲”字时,写成了另一个形体意义不同但声音相同或相近的“乙”字,出现了这种情况,就称“乙”是“甲”的通假字,照现在的就法,就是写了别字。

  通假字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正字(或本字)与通假字无论形体、意义完全不同,只是两字声音相同。

  如:

便要还家。

其中“要”通“邀”。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其中“尔”通“耳”。

  二类通假字,一般称古今字,通假字与正字之间的关系与上面的情况不同。

  例如: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其中“反”通“返”。

  为天下唱。

其中“唱”通“倡”。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其中“悦”通“说”。

  通假字是学习古汉语时常碰到的,在翻译时若遇上下文不易翻译或难以理解的字时,可以考虑是否遇上通假字了。

只要掌握了规律,就不会感到文言文难学了。

通假字在古文在很平常,要多阅读多积累。

初中阶段通假字大集合

[知识要点]什么是通假字呢?

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

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

又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天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

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

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古人使用通假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原来的字,能够代表很多意义。

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便造了一个新字,可是,古书上还是旧字。

在后来的人看来,那旧字便是通假字,新字是本字。

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版”那个时候使用“板”。

“板”可以表示木板,也可以表示印版。

后来为了减轻“板”的负担,专门造了一个“版”字表示印版,于是“板”成了“版”的通假字,“版”便是本字。

  在多数的情况下,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因为通假字就是本字的同音字。

可是,由于从古到今,读音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有的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不一致。

例如“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通假字“读”代替了本字“逗”。

“读”音dú,“逗”音dòu。

复习通假字,千万不要离开课文去死记硬背,而要把它们放在句子当中去记忆,这样记忆才牢靠。

下面列出常见通假字的表。

根据通假字的读音,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不按照本字的读音顺序排列。

下面是初中阶段出现的通假字:

1、罔通惘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学儿》

2、厝通措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愚公》

3、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

4、反通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

5、衡通横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核舟记》

6、见通现风吹草低见牛羊

7、具通俱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8、贴通帖对镜贴花环《木兰辞》

9、策通册策勋十二转《木兰辞》

10、著同着著我旧时衫《木兰辞》

11、火通伙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木兰辞》)

12、诎通曲佛印绝类弥勒……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核舟记》

13、简通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1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15、说通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

16、要通邀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桃花源记》

17、有通又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18、属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

19、已通以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隆中对

20、坐通座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

21、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22、邪通耶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23、食通饲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马说》

24、材通才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马说》

25、祗通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6、蕃通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27、唱通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

28、阙通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

29、少通稍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30、畔通叛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说(yuè):

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论语十则》)

女:

通“汝”,你。

知:

通“智”,聪明。

3、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

通“只”。

4、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

通“无”。

5、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

通“贴”。

火:

通“伙”。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

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

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

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

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

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

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

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

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

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

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

通“僵”,僵硬。

20、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椟还珠》)辑:

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

(《塞翁失马》)遽:

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距:

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

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有:

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衡:

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

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甫:

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简:

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错:

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唐雎不辱使命》)仓:

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山市》)裁:

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適:

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唱:

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以:

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被:

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被:

通“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食:

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材:

通“才”。

40、其真无马邪?

(《马说》)邪:

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

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

(《峡江寺飞泉亭记》)暴:

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

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

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

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具:

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属:

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

(《越巫》)赀:

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不:

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直:

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辟:

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辩:

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得: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

通“欤”,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乡:

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信:

通“伸”。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

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徧:

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支:

通“肢”。

(三)、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

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

①何陋之有?

(《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

(《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

)(《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

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世说新语〉三则》)

》)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如: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

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

(《隆中对》)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

(《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如: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如:

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

(《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

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一)作副词。

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

如:

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

如: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

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如:

①乃入吴寻二陆。

(《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如:

“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

如: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

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

如:

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如:

为我谢曰: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中对》)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如:

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