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6452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最新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9)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四个短语,其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B.乌云化雨C.水落石出D.火上浇油

2.下列物质中,不含有单质铁的是(  )

A.生铁B.铁矿石C.锰钢D.不锈钢

3.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A.生石灰、碳酸钙B.纯碱、苛性钠

C.蒸馏水、矿泉水D.冰、干冰

4.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5.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

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

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

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7.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NO2、NO、N2中的两种或三种,则该废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20%B.40%C.60%D.80%

8.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碱(化学式:

C14H14NO2),适量饮茶有益身体健康.下列有关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由31个原子构成

D.相对分子质量为288g

9.对于反应:

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D.Y可能是Na2SO4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NO3溶液(Na2SO4):

加适量BaCl2溶液后过滤

B.KOH溶液(K2CO3):

加适量石灰水后过滤

C.BaCl2粉末(BaCO3):

加过量稀盐酸后蒸发

D.Cu(OH)2固体(KOH固体):

加适量水后过滤

1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OH、MgSO4、BaCl2B.BaCl2、HNO3、AgNO3

C.KNO3、CuCl2、Na2SO4D.CuSO4、NaCl、KOH

12.某同学测得海水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3%,假设海水中的氯元素全部来源于氯化钠,则海水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

A.2.18%B.3.51%C.5.85%D.4.19%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日常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天然气、氢气、熟石灰和纯碱四种物质中:

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最清洁的燃料是  .

14.河南洛阳“不翻汤”是一道酸辣咸香、醒酒开胃的特色民间小吃.制作原料是薄饼、粉丝、韭菜、海带、虾皮、木耳等,其中能防治甲状腺肿大的食物是  ;化肥包装袋印有“碳铵(NH4HCO3)”,该化肥属于  (填化肥种类)

15.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包含了很多化学知识.请回答:

(1)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作用.

(2)在炒菜时,不小心油锅着火了,迅速用锅盖盖灭,该灭火的原理是  .

(3)把冷的白瓷碟子从上方移近蜡烛火焰,过一会儿,在碟子上出现了炭黑.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名称)

16.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当溶液甲恰好呈浅绿色,需向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  ;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的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18.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指示方向的物质为生成物.其中A、B、C是氧化物,D是有机物,甲、乙是单质.已知:

A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B、甲是黑色固体,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部分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B的化学式可能为  ;写出A的一条用途  ,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

19.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

(2)通过两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你能得出燃烧条件是什么?

20.可用盐酸除去下列物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Cl中含有的少量Na2CO3杂质.  

(2)玻璃水槽内的铁锈斑.  

(3)试管上附着的氢氧化铜固体.  .

22.向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回答:

(1)滤渣中有什么物质?

(2)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3.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质且溶液质量明显增加的是  (填字母).

A.食盐水B.浓硫酸C.烧碱溶液D.石灰水

(2)在铁制品表面镀铬(Cr)可以防止铁生锈,工业上获取镀铬原料三氧化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3)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请写出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

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乙同学:

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丙同学:

  .

24.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质且溶液质量明显增加的是  (填字母).

A.食盐水B.浓硫酸C.烧碱溶液D.石灰水

(2)在铁制品表面镀铬(Cr)可以防止铁生锈,工业上获取镀铬原料三氧化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3)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请写出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

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乙同学:

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丙同学:

  .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什么?

【设计实验】请你帮甲同学设计实验来验证他的猜想是成立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猜想成立

(4)将100g稀盐酸逐滴滴入100g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的pH为7,那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

1.下列四个短语,其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刻舟求剑B.乌云化雨C.水落石出D.火上浇油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刻舟求剑只是将木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乌云化雨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落石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上浇油,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中,不含有单质铁的是(  )

A.生铁B.铁矿石C.锰钢D.不锈钢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析】根据物质的物质组成和元素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

A、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生铁中含有金属单质铁.故A不符合题意;

B、铁矿石中的铁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不含单质铁.故B符合题意;

C、锰钢是金属合金,含有单质铁,故C不符合题意;

D、不锈钢是金属合金,含有单质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准确地分析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A.生石灰、碳酸钙B.纯碱、苛性钠

C.蒸馏水、矿泉水D.冰、干冰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错误.

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错误.

D、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均属于氧化物;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与氧化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5.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

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

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

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此题选项都是对两种溶液放入酸进行的设计,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它们放入酸时,先要发生中和反应,再进行其它反应同时出现现象,判断是否发生中和反应则是看图象一开始是否有一段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发生过程,即没有现象发生的一段图象纵坐标为零,而后对各选项的反应的具体分析找到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

【解答】解: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是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开始一段无沉淀既是中和反应的过程,故A正确;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气体,气体为零,故B正确;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是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硫酸铜生成,溶液不变蓝,故C正确;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反应时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是沉淀完成后氢氧化钠与硫酸不反应的现象也是该图象的情况,故D错误.

故选:

D.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及图象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能正确的分析变化的过程,读懂图象并与反应相结合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是一道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习题.

 

7.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NO2、NO、N2中的两种或三种,则该废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20%B.40%C.60%D.80%

【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由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分别计算出NO2、NO、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而判断出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范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69.6%;

N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53.3%,

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

则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它不管和其它哪一种或者2种混合,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都小于69.6%,由此可知不管怎么混合都不可能出现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或高于69.6%的情况,即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在0~69.6%之间.

故选AB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碱(化学式:

C14H14NO2),适量饮茶有益身体健康.下列有关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由31个原子构成

D.相对分子质量为288g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茶碱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解答】解:

A.由茶碱的化学式C14H14NO2可知,它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特征,故错误;

B.在茶碱C14H14NO2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4:

(1×14)=1:

1,可见在茶碱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

C.茶碱是由茶碱分子构成的,1个茶碱分子是由31个原子构成,故错误;

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对于反应:

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D.Y可能是Na2SO4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C、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进行解答;

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解:

A、复分解反应是相互交换成分得到的,X中一定含有钠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判断,故A错误;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比2个Y大18,并不能说明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8,故B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反应前有钠元素,所以Y中一定有钠元素,故C正确;

D、根据Y中一定有钠元素,复分解反应是相互交换成分得到的,如果Y是硫酸钠则化学方程式不平,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方程式发生的原理,然后结合具体的反应以及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NO3溶液(Na2SO4):

加适量BaCl2溶液后过滤

B.KOH溶液(K2CO3):

加适量石灰水后过滤

C.BaCl2粉末(BaCO3):

加过量稀盐酸后蒸发

D.Cu(OH)2固体(KOH固体):

加适量水后过滤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Na2SO4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2CO3能与适量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BaCO3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KOH固体易溶于水,Cu(OH)2固体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A.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OH、MgSO4、BaCl2B.BaCl2、HNO3、AgNO3

C.KNO3、CuCl2、Na2SO4D.CuSO4、NaCl、KOH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硫酸镁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钡能与硝酸银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三者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12.某同学测得海水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3%,假设海水中的氯元素全部来源于氯化钠,则海水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

A.2.18%B.3.51%C.5.85%D.4.19%

【考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分析】本题可设定海水质量为100g,得出氯元素质量为2.13g,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进而算出氯化钠在海水中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

设海水质量为100g,海水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00g×2.13%=2.13g

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2.13g÷

×100%=3.51g

∴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3.51%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样品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题目也可根据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

这一公式解题.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3.日常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天然气、氢气、熟石灰和纯碱四种物质中:

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最清洁的燃料是  .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改良酸性土壤应用碱性物质,结合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

故答案为:

熟石灰;氢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河南洛阳“不翻汤”是一道酸辣咸香、醒酒开胃的特色民间小吃.制作原料是薄饼、粉丝、韭菜、海带、虾皮、木耳等,其中能防治甲状腺肿大的食物是  ;化肥包装袋印有“碳铵(NH4HCO3)”,该化肥属于  (填化肥种类)

【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答】解: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海带中富含碘,是能防治甲状腺肿大的食物.

碳铵(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答案为:

海带;氮肥.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人体化学元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包含了很多化学知识.请回答:

(1)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作用.

(2)在炒菜时,不小心油锅着火了,迅速用锅盖盖灭,该灭火的原理是  .

(3)把冷的白瓷碟子从上方移近蜡烛火焰,过一会儿,在碟子上出现了炭黑.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名称)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

(1)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解:

(1)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故答案为:

乳化.

(2)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迅速用锅盖盖上,这样可以使油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故答案为:

隔绝氧气(或空气).

(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碟子上出现了炭黑.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故答案为:

碳.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6.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当溶液甲恰好呈浅绿色,需向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  ;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的方程式  (写出一个即可)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铁会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银进行分析.

【解答】解:

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当溶液甲恰好呈浅绿色,需向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铁,铁会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银,只要硝酸亚铁的量大于硝酸铜的量,溶液就显浅绿色,所以刚好是浅绿色的时候铜不可能全部被置换出来,所以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