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必修三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6223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1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必修三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最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必修三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最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必修三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最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必修三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最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必修三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必修三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及答案.docx

《最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必修三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必修三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及答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必修三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及答案.docx

最新高考历史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必修三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及答案

5c

 

必修三文发展历程

思想文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文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是把人类创造的一切都视为文,它是人类整个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

狭义的文,仅指精神领域,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现象以及精神过程,故称精神文。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的特征。

朝代歌:

原始夏(前2070-前1600)商(前1600-前1046)周(前1046-前770),春秋(东周)战国(前770-前475-前221)秦(前221-前207),两汉(前202-8,25-220)三国(220年-280年)晋(265—420年),晋后南北(420—589)分,隋(581-618)唐(618-907)五代(891-979)宋(960-1127-1279),元(1271-1368)明(1368-1644)清(1644-1840-1912晚清)及民(1912-1949)。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技

本单元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主要内容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汉代儒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时期儒思想的发展,即宋明及其代表人物。

明清时期儒思想的发展,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生要着重掌握孔子“仁”的思想、教育思想及其对文的贡献,以及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及其与汉武帝实现大一统之间的关系;宋明;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运用

魏晋时期儒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儒吸收佛道精神,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

1一定思想文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过又会影响社会存在。

2儒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正确看待和评价各个时期儒的历史地位。

通过对历史上儒的发展变的有关知识的掌握,认识意识形态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中国历史上的思想文发展脉络,了解其发展规律,探究宋明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

提取图片信息,拓展课本知识,探究历史问题。

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反映了不同文的互补可以促进思想文的发展,反映了维护互补的重要性。

宋朝的程朱

宋代是儒、佛、道三家融合的产物,发展为新兴的儒。

了解思想观点,观察发展变,分析地位价值。

儒从佛、道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论、思辩的过程,这是中国儒的一大进步。

王阳明的心

王阳明是明朝中期儒的代表人物,他把发展到“心”的新阶段。

联系相关知识,比较综合归纳、探究历史规律。

心的出现既反映了在明代的发展,也预示着新的论即将出现。

第1课孔子与老子

【导入新课】近代者夏曾佑说过: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考试大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重点:

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的影响;老子的哲思想和政治主张。

难点:

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复习指导】可结合必修Ⅰ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必修Ⅱ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内容习解。

【知识梳】

一、思想家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1、孔子的背景和目的:

①政治:

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天下大乱。

②经济:

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

③目的:

力图维护周王朝统治秩序。

2、“仁”的思想(核心思想):

内在修养

①含义:

“爱人”,即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

②方法:

“恕”是低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高要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③要求:

对统治阶级讲,“爱人”就要“为政以德”,即反对苛政严刑,实行仁政,体贴民情,爱惜民力。

对普通人讲,要加强道德修养做君子。

3、“礼”的思想(核心思想):

外在约束

①含义:

周礼,是西周建立的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系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从广义上可以解为社会规则。

②实践方法:

一是“正名”:

按照周礼把已经混乱的社会秩序矫正过,贵贱有序。

二是“克己复礼”:

每个人都要克制自己,恢复周礼。

③仁与礼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仁是道德修养,礼是社会规范;仁是内在自觉和自律,礼是外在约束和他律。

两者结合的方法是遵循“中庸”之道。

4、“中庸”的思想:

“中庸”是“执其两端而用乎中”,既不过分,也不走极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中庸既是为人处事的方法论,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梭伦改革的原则)

5、天命思想:

孔子重视现实人生,把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放到首位,主张性(可联系西方人文主义),反对迷信,对鬼神“敬而远之”,这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非宗教、非迷信的文传统。

6.孔子的思想为什么在当时不会受到太多重视?

(1)客观方面: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

(2)主观方面:

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

二、教育家孔子

1、教育思想:

①习方法:

“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则怠”等;

②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

③教对象:

有教无类;

④教方法:

因材施教、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

2、孔子的教育地位:

①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教育家,被后世称为“万世师表”。

②创办私,有教无类,打破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扩大教育范围,使术下移。

③总结出一套很好的教育教方法。

④整六经,保存了典籍,传播了文。

3.如何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其仁的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2)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且兴办私。

他招收生不分贵贱,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文的进步。

(3)孔子“因材施教”、思结合、实事求是、“温故而知新”等教育观念,启发式的教方法,提高了教效率,促进了生个性的发展,是孔子在教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障。

(4)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孔子的历史地位

1、孔子思想在当时未受到重视,但经历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在传统文上成为主流。

孔子本人被推崇为圣人,受到后人景仰。

2、儒家思想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对我国的政治、伦、文和民族性格产生深远影响;其博大精深的文品格,在世界文史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老子(课标未做要求,一般了解)

1、“道”的思想:

“道”是老子哲思想的核心,既是自然的规律,又是世界的本原。

在天命论盛行的春秋时期,这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客观唯心主义)

2、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世界是运动和变的,事物都会向着它的对立面转:

比如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前和后、生和死、贵和贱等等。

怎样看待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性,但他忽视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看作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具有很大的消极性。

3、政治思想:

①“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治大国如烹小鲜”等,主张人们要尊重规律,顺其自然;②面对春秋乱世消极避世,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贯穿东方的大智慧。

③如何认识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认为统治者治天下,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不要使用权谋,要“无为而治”。

所谓“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如此方能真正取得“无不为”的效果。

他警告统治者不要过分威逼百姓,因此“无为”是一种积极的无为,并不是指统治者任何事都不管。

4、历史地位:

①老子是中国哲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家。

②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的哲、论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概念】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

属于的一个时期。

历史上通常将周平正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差不多。

先秦时期:

指以前,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时期。

狭义的先秦史研究的范围,包含我国从进入文明时代到秦朝建立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

【知识拓展】

1.孔子政治思想的积极性与保守性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其中,“仁”的思想,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

其“礼”的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2、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

A.重视传统,注重继承。

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整“六经”,也是要提倡古道。

B.以仁、礼为核心。

“礼”与“仁”构成了儒的论基石。

“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政治和伦结合。

对儒家说,政治是伦的扩大,伦是政治的基础。

修身、齐家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想的君和“圣”是一致的,政和“正”是相连的。

儒家所提倡的“礼’’,既是政治准则又是道德规范。

从董仲舒起,“礼”被具体为“三纲五常”,支配了整个传统专制社会,违反了它,就既是道德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D.主张以德为主、德刑相辅。

如何治民,统治阶级历有德与刑两手,即教与镇压并用。

孔子主张对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他认为用道德和礼教管民众,民众不但有廉耻而且民心归服,是最高尚的政治。

他认为想的政治应当是免刑、无讼和去掉残暴、免除虐杀。

E.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即“敬鬼神而远之”。

3.孔子与老子思想上的主要区别

(1)政治方面:

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德治国”;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2)哲方面:

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考虑实际问题;老子确立了自己的本体论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并且提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研究重心不同:

孔子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伦;老子更加侧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建立了自己的本体论。

(4)孔子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甚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体现的是一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执着精神;而老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避世思想,是一种看破规律、尊重规律的超脱精神;

(5)孔子的思想主要研究社会人际关系,对“天道”避而不谈;而老子思想则研究“天道”,用“道”解释宇宙的起和演变;对现实社会则恰恰消极避之。

【课后习题】

自我测评:

1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仁”就是“仁者爱人”,“礼”就是“克己复礼”。

2老子的“道”是指什么?

老子的“道”是具有很高的抽象性,是指世界本原,它高于万事万物并凌驾于天之上。

阅读与思考:

儒家派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的正宗?

儒家派,以“仁”“礼”为核心说,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实事功,实践性、道德修养。

在天道观、历史观、社会伦和修身治国等方面都提出了适合社会发展的思想主张。

因而成为“显”。

儒仁爱德治礼教的精神,能够有效的促进人格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进取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封建统治得以巩固后,儒生董仲舒“大一统”的思想,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儒被捧上独尊的地位,并长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儒在中国文长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文的正宗。

解析与探究:

1、分析“畏天命”的真实内涵。

不能违背上天的意志但要优先重视人事,人主观上要积极主动去探寻“天命”。

2、对比三种天命观的差异,并分别作出评价。

材料一体现了商周延续下的天命观。

神的世界即“上届”有一位统治者,他仁慈聪明,常常降临下届,考察民情,并相应的对人世事务作出安排。

材料二体现了老子的天命观。

他认为“天”是一种以‘道’为本原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材料三体现了孔子的天命观。

他怀疑鬼神、重视人事,但又承认天命等不可抗拒力量的存在。

【知识拓展】中国儒:

中国孔子: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导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

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拥有文知识的士人冲出狭隘宗族纽带的束缚,四处游说、讲,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的觉醒。

社会上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了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术大师们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碰撞出的璀璨的思想火花吧!

【考试大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复习指导】可结合必修Ⅰ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必修Ⅱ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内容习解。

【历史概念】

战国:

指475年-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的文潮流,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的,的战场争锋,塑造了帝制中国的雏形。

“百家”:

泛指量多。

《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等。

“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

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王道:

汉家祖先之王治天下之道。

其他各家提出的所谓儒的仁义治天下,道的无为治天下等都是站在民间角度,为王创造的一种政治主张,即实现王道的不同方法。

目的都是:

保合诸夏,谐和万邦,驱除鞑虏。

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不顾一切,依靠权势,蛮横逞强,颐指气使,巧取豪夺)相对。

【复习指导】可结合必修Ⅰ第1课《孔子与老子》,必修Ⅱ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必修Ⅲ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选修Ⅰ第4课《商鞅变法》内容习解。

【知识梳】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

1、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经济:

铁器和牛耕普遍使用,农耕经济迅速发展,土地私有制出现,井田制瓦解;个体小农经济应运而生、商业繁荣以及城镇兴盛、土地兼并、租佃制。

3、政治:

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礼崩乐坏;国家分裂,诸侯争霸;各国变法推动社会变革;奴隶主阶级衰落,新兴地主阶级。

4、文:

各国纷纷络人才,术环境宽松活泼;原先处于社会底层的士人阶层活跃起,受到各诸侯国重用;私兴起使“在官府”到“在民间”,大批人才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对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5、技:

天文、医、等发展,提高了人们认识水平,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

二、孟子、荀子与儒家

1、孟子:

①主张:

政治主张:

仁政说、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人性观:

性善论、个人修养:

养浩然之气、重义轻利。

②地位:

战国不被重视;《孟子》在唐代被当作经典,在南宋被列为四书,孟子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产生了很大影响。

孟子的“仁政”与孔子“仁”的不同:

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继承和发展。

孔子的“仁”是含义极广的伦道德观念,孟子则从孔子“仁”的思想出发,把它扩充为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2、荀子:

①主张:

A、“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B、“性恶论”;、礼法并施、王霸兼用治国思想;民水君舟的民本思想。

②评价:

综合了儒家与道家思想,是战国思想集大成者;在很长时期被视为儒家异端;对中国哲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子和墨家

1、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集体主义)、尚力(强调劳动者的地位)、节用、节葬、非命(反对儒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乐(反对娱乐)。

2、评价:

墨子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在战国时期成为显;战国之后趋于没落,墨子思想曾被其他派广泛吸取征引。

四.庄子和道家

1、主张:

①哲观点:

齐物(任何事物本质相同);②人生态度:

逍遥(旁观、超然,无所恃);③天人关系:

不相胜(人必然顺从自然)。

2、评价:

①不仅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贡献,在文和美方面也很有建树;②其寓言和散文蕴含哲,具有神奇浪漫风格,对后世文风有深远影响。

五.韩非和法家(商鞅)

1、主张:

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②法、术、势相结合;③社会是不断发展变,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④以法为本,主张法治。

2、影响:

①顺应了国家统一和社会转轨的时代潮流,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成为秦国和秦朝的主流思想。

②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论基础。

③与近代法治不同,刑罚严酷,给人民带灾难。

六.兵家

1、孙膑思想:

①强调把握战争规律,取得桂陵之战胜利;②重视人的作用;③创造利己形势。

2、著有《孙膑兵法》,军事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七、综合分析

1、代表立场:

①儒家是贵族立场(孔子:

奴隶主旧贵族;孟子、荀子:

新兴地主阶级),代表的是文士;②墨家是平民立场,代表的是武士;③道家没落的奴隶主旧贵族立场,代表的是隐士;④法家是新兴地主立场,代表的是谋士。

2、救世根据:

①儒家认为是社会秩序出了问题,主张通过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恢复西周礼乐秩序;政治主张:

实行仁政。

②墨家认为是社会秩序有问题,主张平等、兼爱的社会;政治主张:

兼爱、非攻。

③道家认为不能人为制定秩序,主张顺从自然规律;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④法家认为旧秩序已经被淘汰,主张通过改革建立新秩序。

政治主张:

推行法治。

3、争鸣焦点:

①儒墨之争的焦点是“仁爱”(有阶级差别)还是“兼爱”(无阶级差别);②儒道之争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③儒法之争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

4、概念辨析:

①儒家的民主是为民(被统治阶级)做主,现代的民主是人民作主;②法家的法治是帝王之法,现代的法治是人民之法。

民本:

以君主为主体,以人治为前提,目的“本固邦宁”。

八、“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维新思想、实业救国思潮、五四运动、社会主思潮)

2、“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体系的基础,成为中华传统文的头。

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构成了传统哲的基础,法家变革的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论武器。

【知识拓展】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等诸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思想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墨子

韩非

所代表的阶级

奴隶主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

奴隶主阶级

小生产者

地主阶级

仁的思想

仁者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仁政、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无为而治

兼爱、非攻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课后习题】

1、战国时期主要派别和主张

①儒家。

孟子主张:

“仁政”、“重民”、“性善论”。

荀子提出:

“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主张“性恶论”和“礼教”、“礼法并施”以治国。

②墨家。

墨子主张:

“兼爱”“非攻”;提倡“尚力”、“节用”“节葬”③道家。

庄子提出:

“齐物”观点,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与顺从自然的观点。

④法家。

韩非子主张:

“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的,反对“是古非今”,提倡变法革新。

⑤兵家。

孙膑受《孙子兵法》和其他各家的思想影响,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

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

2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诸子百家的论思想,极大的促进了当时文的繁荣和发展;也对后世文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儒家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中的政治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思想。

法家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论武器。

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的基本精神。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体系的基础。

阅读与思考:

文觉醒与社会大变革的关系

(解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一定时期的文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

文觉醒根于社会大变革:

①礼乐崩坏的社会大裂变,促使专业文阶层形成;②激烈的兼并战争,促进促进了各地文的传播交流、交织重组。

③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为各种派提供了宽松活泼的术环境。

④宫廷文官员下移,推动私的兴起和发展。

解析与探究:

儒家派为什么会成为显?

(解析:

一种历史现象的地位,取决于它是否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

①晚周时期社会大动乱的形势,给人民带深重的灾难,稳定社会、安抚人心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需要。

②儒家派的“仁”“礼”等思想,有利于创造、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受到人民的欢迎,也能够得到统治者的青睐。

③儒家派顺应历史大发展,不断创新改造,使之能够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导入新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古代思想史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

但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思想统治之下终于划上了句号。

秦实行暴政,民心大失,二世而亡。

代秦而起的是西汉王朝,西汉统治者又如何吸取秦亡史训,稳固天下民心呢?

【考试大纲】汉代儒成为正统思想

【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复习指导】可结合必修Ⅰ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必修Ⅱ第4、5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和商业与城市》内容习解。

【历史概念】

大一统:

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

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一统、制度一统、

经济一统、文一统、思想一统。

后世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君权神授:

的一种政治论。

认为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人民。

天人感应:

中国古代术语。

中国哲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说。

指与人事的交感相应。

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复习指导】可结合必修Ⅰ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必修Ⅱ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内容习解。

【知识梳】

一、黄老之(了解)

1、原因:

西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目的:

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3、内容:

治身、治国。

4、无为的含义:

积极无为,不妄为,不胡作非为。

5、作用:

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

①政治:

汉朝面临王国问题和匈奴威胁,道家无为思想不能适应政治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经济:

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统治者要求开拓大一统事业。

③文:

黄老之不适应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