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61193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边形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通过找一找、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建立四边形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区分辨认四边形。

难点:

发现、比较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钉子板

学生准备:

剪刀、纸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美丽的校园录像,学生欣赏。

教师:

这是哪儿?

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图形?

(课件出示定格的校园图片)

学生从中找一找图形,一边看一边汇报。

(学生很容易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至于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半圆形等,虽然教材中还没有正式出现,但学生并不一定就一无所知,如果学生能说出,教师要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没说出,教师可以补充)

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演示课件:

把学生发现的图形用不同的颜色涂出,当学生全部回答完后,课件只留下图形,其他内容全部隐去。

2.教师:

大家真能干!

在我们的校园中,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

看来啊,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图形——四边形,你们愿意和它成为好朋友吗?

(板书课题:

四边形)

二、新知探究

1.想一想。

同学们,我们来到了数学王国?

在这里我们就要和新朋友四边形认识了。

你想象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的?

指名回答,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意见。

2.找一找。

教师:

四边形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

看,数学王国里有这么多的图形,请你挑出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涂上颜色。

(出示例1图,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

3.讨论四边形的特征。

教师:

请大家观察一下,在“四边形的家”里面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小组活动后全班交流。

概括出四边形的特征后,引导学生说一说例题1中涂色的几个图形为什么是四边形,另外几个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教师板书四边形的特征:

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同桌相互说一说四边形的特征,再分别指一指例题1中四边形的边和角。

4.寻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四边形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鼓励。

5.画四边形。

教材第79页做一做第2题。

(1)在点子图上画自己喜欢的四边形。

(2)展示学生作业,评价是四边形吗?

为什么?

三、教学例2

1.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条让学生观察,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

长方形

正方形

教师指出:

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4条边都叫边长。

板书:

长、宽、边长

2.深化练习:

(1)教材第80页做一做第1题(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做一做第2题(用长方形纸剪出一个正方形,展示剪法)。

四、教材第80页做一做第1题(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做一做第2题(用长方形纸剪出一个正方形,展示剪法)。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

(判断,说理由)

2.练习十七第2题。

(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3.练习十七第4题。

(填一填,为什么这样填?

4.练习十七第5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

(判断,说理由)

2.练习十七第2题。

(独立填写,集体反馈)

3.练习十七第4题。

(填一填,为什么这样填?

4.练习十七第5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周长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的活动中认识封闭图形,感知周长。

2、在描、量、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结合生活实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理解周长,能指出各种封闭图形的周长。

2、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1、理解周长的概念。

2、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课件、直尺、软尺。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课题

出示小镜子

引导学生明确要安全地使用小镜子可以给小镜子包上边。

沿着镜子的边包上一周的长度就是小镜子的周长。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周长。

(板书课题:

周长)

二、教学例3

1.看一看。

课件出示例3图形。

2.说一说。

你能说说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可能得出:

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3.摸一摸。

(1)摸一摸课桌桌面的周长。

(注意:

怎样才是“一周的长度”)

(2)找一找身边的事物,摸一摸它们面的周长。

4.(出示角)谁来指指它的周长?

教师:

它有没有周长?

为什么?

(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教师让说“有周长”的同学指出“角”的周长,使其在认知冲突中感悟“封闭”)

教师追问:

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呢?

通过讨论得出: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合作交流,探索求周长的策略

1.出示三角板、黑板擦、树叶、圆形纸片等物品。

2.小组合作探索图形的周长。

议一议,量一量,填一填。

 

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结果三角板黑板擦树叶圆形纸片

3.汇报:

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出周长的?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汇报。

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法:

①用绳子绕一圈,量一量绳子的长度;②用在尺子上滚的方法测量出来;③量出各边的长度是多少,再计算等。

四、拓展练习

1.教材第83页做一做。

(量一量,算一算。

2.练习十八第1题。

(理解什么是封闭图形。

3.练习十八第2题。

(1)画出路径。

(2)就是求这个图形的什么?

(3)怎么求?

4.练习十八第3题。

(演示平移法,比较左右图形是否相等)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能和大家交流吗?

五、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几人一组,在教室里找一些物体,先估一估它表面的周长,再实际测一测。

第三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周长的意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总结概括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尝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同学间协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灵活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设计

(1)用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它的长、宽分别是多少?

周长呢?

3个呢?

(2)用4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3)用8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有几种拼法?

二、探究新知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4图。

①分别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哪条边和哪条边相等?

②尝试列式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你喜欢怎么求就怎么求。

(2)展示学生求法:

可能的几种(每一种说一说算理)。

 

(3)对照比较。

在肯定以上算法都是正确的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白:

长方形周长后两种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计算比较简便,其中第3种算法只用两步计算,尤其简便。

正方形周长第2种解法体现正方形特点,尤其简便。

(4)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根据以上的讨论,你喜欢哪种方法?

②你能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分别怎么求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③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填在例4下面空缺处。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5页“做一做”第1、2题。

独立列式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对于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教师给予表扬。

2.练习十九第1题。

(量一量,算一算)

3.练习十九第2、3题。

(独立完成,板演齐练,集体订正。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给一定数量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且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短。

第四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意义,进一步熟练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运用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

可以有序的画出所拼的图形。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我们上节课研究了什么知识?

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要怎么求?

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为什么乘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为什么乘4?

2.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今天就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出示:

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

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1)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2)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

2.自主探索。

(1)要想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你有什么办法吗?

(2)请你自己动手试着画一画,摆一摆,算一算。

①摆1行,每行摆16个。

摆出的是一个长方形,长是16分米,宽是1分米。

②摆2行,每行摆8个。

摆出的是一个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2分米。

③摆4行,每行摆4个。

摆出的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4分米,

3.交流方法。

(1)你拼成的周长最短的图形是什么样的?

周长是多少?

(2)还有不同的拼法吗?

4.总结规律。

(1)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怎样想呢?

我们一起来回顾刚才同学们的好办法。

(2)看了同学们的好办法,你能说一说我们怎样做就能正确找到所要拼的图形吗?

5.如果用36张正方形纸拼呢?

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小正方形的个数一定的情况下,拼得的图形的长和宽越接近,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最短。

三、练习十九第4题。

(1)独立完成。

(2)反馈:

说说为什么这时贴的花边最少。

3.练习十九第5题。

(口答:

(1)有几条路可以走?

(2)哪条近?

哪条远?

为什么?

4.练习十九第6题。

(1)尝试完成;

(2)反馈演示,说理由。

5.练习十九第7题。

(1)独立完成;

(2)板演齐练。

6.练习十九第8题。

(1)尝试完成;

(2)反馈:

第1问求什么?

第2问如何理解“至少”,这时哪边靠墙?

7.练习十九第9*、10*题。

通过比较、演示或计算得出结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分享?

认识周长课后反思

《认识周长》是孩子们以后计算图形周长的重要基础。

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

成功之处: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设计这一课时,我主要首先利用多媒体呈现小蚂蚁绕树叶边线爬一圈,让学生初步感知树叶的一周,之后写了一个“周”字,让孩子们说一说周有哪些含义,然后再出示“周长”,让孩子们猜一猜周长的“周”是什么意思,并指出周长的“周”是周围的意思,再加上一个“长”字,“周长”是什么意思?

接着,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出投影上的一些的图形的一周指的是什么?

通过学生这样不断地指,去认识和理解必须是由起点到终点,也就是由起点回到起点,然后再通过指一指,画一画,看一看,摸一摸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去概括概念,让孩子充分感受周长的含义。

随后设计了一些周长的测量与计算,其实也是对周长定义的巩固。

该课时的教学从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课堂参与来看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学生的计算很粗心马虎,很多计算错误。

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些有难度的练习,出示了很多不规则的图形,让学生观察,通过不停地说和指,知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周长。

不足之处:

但是在学生指一指描一描的过程中占用了很多时间,有两个地方比较重复啰嗦;动手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时,由于在进行测量之前缺少对学生方法选择的引导,我发现学生对测量方法的选择很随意,不能较准确的测出平面图形的周长。

改进之处:

如果在测量之前加上个“你打算怎样来测量?

怎样计算?

”问题的探讨,也许孩子们完成的会更好一些。

认识周长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

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首先教师让学生描树叶的轮廓,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骤然升温。

然后教师又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2.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概念。

先让学生估测老师的腰围,然后再测量,借此来估计自己的腰围,通过这个环节拓宽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在一系列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中深化概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闯关比赛形式的练习,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将本节课的练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练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第一关中,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且为后面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三关比较图形的周长,学生通过比较图形的周长,掌握了比较的方法(移动、测量),再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就容易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学生在测量自己的腰围时,教师指导不到位,致使有很多学生对腰围的认识还不够,隔着很厚的衣服从外面测量腰围,出现了不太准确的估算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