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9607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案.doc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案.doc

桂林山水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8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荡漾、玩赏、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连绵不断”等词语。

2、通过阅读和看图,理解重点句子和课文内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导入语:

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给你们看一些图片(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这些图片上的地方漂亮吗?

知道这是哪里的景色么?

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跟作者到桂林游览一下,好吗?

(板书课题)

(2)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读读课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样美。

请你们认真地读一读。

老师有两个要求:

第一是读准字音,理解字词的意思,第二,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掌握生字的字形,理解文章内容(生自学课文)

(3)提出不懂或有疑问的字词,解词。

波澜壮阔:

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

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

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

危,高;兀立,直立。

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

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4)读后交流

a、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作者又为什么要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是第一的意思。

“甲天下”是“天下第一”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山水的美天下第一。

交待了作者荡舟漓江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向往桂林山水的迫切心情,起到了统领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b、课文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课文先总的写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别写桂林的水怎样,山怎样,最后又总的写桂林的山水怎样。

全文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

c、讲解“观赏”与“欣赏”的异同。

(“观赏”中的“赏”,就是“欣赏”的意思,“观”就是“看”的意思,我们常说“欣赏夜景”“欣赏交响乐”这说明“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只听不看”。

而“观赏”却非看不可。

d、介绍漓江

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一路流经桂林、阳朔,一直到桂林东南部的平乐县,全长有170多千米。

漓江为什么这么美丽,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桂林的水的特点吗?

找出这些词,画出来。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静、清、绿)]

e、漓江的水静、清、绿。

请同学们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找出重点词,并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既进行了阅读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又进行了字、词、句基本训练,理解静、清、绿三个词在句子中是并列关系。

f、刚才同学们用一些词,把几个词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这小节的内容。

如果我们告诉人家:

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能让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吗?

假如我们把静、清、绿三个字重叠起来,怎么说?

(漓江的水静静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绿绿的。

把静、清、绿几个字重叠起来,语气加重,就使人觉得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

g、我们看到漓江的水这么美,感叹起来,该怎么说?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将形容词重叠,变陈述句为感叹句,从词和句的变化中,让学生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

h、这三句,大家说得很有感情。

现在请你们念课文中的这句话。

①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

(示范)

②第二句漓江的水真清,看得见底,要念出清得见底的意思来。

“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

(示范)

③绿,是很美,念时要念出美的意思来。

(生读)

④很好。

用感叹句,把我们对漓江的爱表达出来了。

书上就用感叹句来写的。

光感叹能把漓江水怎么静、怎么清、怎么绿告诉人吗?

(生:

不能)。

⑤漓江水静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绿到什么程度,要补充说明。

你们看书,我念上半句,你们念下半句。

〔用引读方式,便于学生理解补充说明部分的内容。

⑥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让你不知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连沙石都看得见,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漓江的水真清,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

⑦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

你们看这句:

绿得像无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么字,下面是什么字?

翡翠是什么?

⑧为什么把漓江水比作是“无瑕的翡翠”呢?

因为漓江水深、水清,水深使水面呈现绿色,加上两岸青山的映衬,更是一种深绿的颜色。

由于水清、水绿,映入作者眼帘的漓江水似乎是一块纯粹的碧玉。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与珍爱之情。

⑨现在老师另念几句写漓江水的句子,意思和书上的一样,只是说法不同。

你们比比看有什么不同,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也很清,连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见。

这里的江水又绿,绿得像无瑕的翡翠。

(书上用排比句的写法,还用了感叹句。

把写漓江水美的意思的内容,排成一串句子,这些句子的结构是差不多的。

这样可以加强语势,给我们很深的印象,这就是排比句。

运用排比句的写法,就把这种又静又清的气势写出来了。

)谁能把这种气势念出来?

(生读)

⑩这节写漓江的水,老师有个问题,这段是写漓江的水的,那么从第二节开始就写“我们荡着小船……”可以吗?

为什么要写“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

目的是什么?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是动的。

西湖的水平如镜,是静的,而漓江的水动而不觉具动。

通过比较更突出漓江水又静又清又绿)

⑪是这样。

这样才使我们知道桂林的水甲天下。

现在请大家念这句话。

〔以设疑方式,回顾前文,引导学生弄明白,开头一句话,在本节课文中起衬托作用。

(5)、作业练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排比句,我请你们做个小作业;(题目:

我爱大海、西湖和漓江的水)这是一个句子,大家把它说成个排比句。

可以先说个简单的,比如“我爱大海”……

(如:

我爱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爱水平如镜的西湖,我爱又静又清又绿的漓江水。

〔设计把句子改成排比句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扩句,让学生体会:

把事物描绘得具体、形象,句子才有丰富的蕴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