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6055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ocx

《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ocx

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中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果公报

 

课题批准号:

XJK06AJJ011

课题类别: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自筹经费课题

学科分类:

基础教育

课题主持人:

王兆辉

主要研究人员:

王兆辉龙玉昌吴喜花侯利华刘芳杨平珍

田棕梅廖敬红龙江艳杨俊霞吴爱莲吴爱平

刘晓慧张艳滕锐包琼杨新凤张子莲

郭清爱龙江梅杨水凤麻志敏周萍满凤霞

裴庆康杨平珍

 

湘西自治州教育局

二OO九年十月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1、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当今的社会已成为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新的知识能力型人才。

而要让学生成长为知识丰富、能力杰出的人才,阅读是首要的渠道。

作为基础教育,我们应着重培养爱读书、会读书的一代新人。

霍姆林斯基说过: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成长不仅来源于课堂,更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课外,课外阅读是学生成长的一种最好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则“不少于100万字”,明确地界定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

这一数据为我们的课题指明了方向。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对学生进行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不仅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更能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形成学生的自学成才能力。

孔子曾说过: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培养儿童时期的阅读经历和习惯,在人的一生中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儿童在这样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培养儿童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会开启点燃儿童未来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奠定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为儿童的终生发展奠基。

我们力求通过本次实践研究树立广大师生及家长的课外阅读意识;创设校园,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正确课外兴趣,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广大知识面;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实施新课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理论基础

1、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写道:

“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

为了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

2、爱因斯坦说: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鲁迅在《读书杂谈》中写道:

“‘职业的读书’,由于‘勉勉强强’而‘很痛苦’,但是‘嗜好的读书’,则‘在每一页里,都有着深厚的趣味’”。

3、阅读学认为:

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

4、《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则“不少于100万字”,明确地界定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1)、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拓展阅读评价体系研究;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阅读网络的方法研究;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前后测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的量,内容,方法。

行动研究法:

主要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创造学生阅读的优良条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等方面着手。

个案研究法:

记录学生的阅读发展成长。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主要结论

1、教师深入学习了新课程标准。

  为了更好地进行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我校立足实际,从教师的思想根源入手,让教师们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业务理论学习,旨在全面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促其树立科学发展的、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立足学生终身发展的大语文观。

2、进行了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共同探索出了拓展阅读的教学策略。

  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主要内容是教学中的问题,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的素养,形成学生的能力。

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无数次的研讨,开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研讨课。

如《夸夸自己的家乡》《登上启鹅岛》《新型玻璃》等。

通过学习研讨,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探索出了有效的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3、充分利用了本地人文资源,丰富了拓展阅读内容。

  一个民族的文化,一般都凝聚着这个民族的艺术精华,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意志、情趣和追求。

凤凰古城的人文、风情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有特色的阅读素材库。

上期,我们在《夸夸我们的家乡》教学活动中设计了《魅力湘西专题网站》,让学生通过网站,进行图文并茂的网络阅读,从而了解家乡,了解湘西,了解凤凰。

这样一来,既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还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4、开展了社会实践,搭建了课内外阅读桥梁。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本期我们开展了“走出小课本,拥抱大课堂”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我校四年级223班全体师生来到了阿拉医院与该院的全体员工进行了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活动,学生们认识了一些医疗器材和设施,了解了日常生活疾病的引起及预防知识,还提高了学生们的表达与交际能力。

这次活动,县电视台都进行过了详细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5、改善了语文教学评价机制,落实了拓展阅读教学。

自开展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以来,我校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肯定学生阅读激情,对语文教学评价机制进行了适度的调整:

语文学科考试的综合得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评,即基础知识检测、经典背诵、阅读检测、习作大练笔。

而经典背诵这一环就充分体现了课外阅读的“量”,阅读检测则体现了课外阅读的“质”。

2007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我校开展“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

1-2年级:

以读注音儿歌、注音童话和卡通等图文并茂的书籍为主,让学生能读故事并能复述故事。

3-4年级:

重点向学生推荐和提供的是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而较低年级又有一定的深度的儿童文学作品,如:

优美的儿童诗、童话等。

5=6年级:

侧重科幻作品、名著少儿读本、儿童小说等,增加符合这一时期儿童口味的现代、当代经典文学作品。

  活动开展以来,各班采取“我与书的故事”“新书介绍”“情景剧表演”“谁是故事大王”等儿童喜闻乐见乐见的形式开展读书活动。

在这次读书活动中,共评选出“故事大王”62名,“小小表演家”10名,“小作家之星”30名。

在我们的校园网站上可以查到此次活动的照片、方案、评比结果等。

2008年4月,课题组还针对拓展阅读家庭氛围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

如四年级221班开展了“爱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进子阅读活动:

课前一个月,教师布置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爱的教育》这本书,做好阅读成果展示准备,然后发邀请函请家长和孩子一起上课,通过亲子阅读卡、亲子朗诵、小品等,让学生、家长、老师进行了一次心灵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了家庭阅读氛围的形成,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主要成果

(一)完善了语文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给师生创设了宽松科学的阅读空间。

箭道坪小学学生人均每周课外阅读量统计表

项目年级

四年级

(2006届)

五年级

(2005届)

六年级

(2004届)

前测

1200字

840字

960字

后测

7500字

8600字

11000字

对每年级五个班随机抽样30人,对一周的课外阅读量进行前后测,通过统计发现课题研究前后,学生课外阅读量提高明显,特别是六年级,经过三年后变化明显。

四年级因学业负担较五六年级,前测中课外阅读量相对较高。

(二)更新了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经过不断的学习研究与课堂实践,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不再是“以本为本”的教材唯一论,把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的大语文观。

观念上的更新引领着方式上的改变。

教师们把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那么,方式方法上的改变是首当其冲的。

教师们经过多次的研究探讨,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开启课外阅读大门的第一把金钥匙,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立足于实际的激趣教学策略。

1、“吊”、“问”、“激”、“挖”四字激趣教学策略

①吊

何为“吊”?

吊即悬念激趣法。

就像生动有趣的电视连续剧一样,为了勾起观众的好奇心,引发观众的无尽遐想,每到故事情节的关键环节就戞然而止,让人浮想联翩,更是念念不忘。

教师在教学当中,根据教材资源的各自特点,巧妙地利用“吊”这一激趣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自主阅读,挖掘学生阅读潜能,从而,在不经意间就已经让学生走进了阅读天地中。

这种方法,会让学生阅读趣味横生。

②问

“问”还不容易?

不就是问问题吗?

如果你这样理解,就未免太肤浅了点儿。

问,确实是问问题。

但这里的问问题,不是老师的提问,而是学生的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问题,从而主动探究问题。

这一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学问大着呢。

教师依据课文的不同体裁,不同形式,让学生主动发问。

如“看到这个标题,你想到了什么?

”“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了这篇课文,你联想到了什么?

”等方式方法引发学生自主提问。

在这种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生自然愿意发问。

孩子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问题是自己提出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愿意自己去解答,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在这种前提下的探究阅读,就是自主自愿且很快乐的啦。

既能体验成功的滋味,又能享受快乐的幸福,老师和同学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但在这里,教师就要适当地处理好课时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关系了。

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激

“激”指激励、激发、激将。

激励,就是对学生进行奖励激趣,通过不同方式的奖励,让学生体味到阅读的无限乐趣,从而更加热爱阅读;激发,就是激发学生广开思路,广泛阅读,可以通过“谈天说地五分钟”“天南海北我能侃”等方式方法,让学生知道阅读的自主自由性,这样一来,也会热爱阅读,自愿加入到阅读的队伍中来。

这一方法,很适用于个性鲜明,较顽劣,又很有头脑的孩子。

因为,这些孩子,很聪明,很敏感,也很极端,你只有用一根无形的线,才能拴住他的行动,进一步牢牢把他吸引到阅读的行列中来。

激将就是巧妙地利用榜样阅读,这种方法若用得恰到好处,也会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从而喜欢阅读。

④挖

“挖”即很好地挖掘本土人文资源,让阅读回归生活。

课本也好,课外读物也好,终归是别人写的,写的是别人的家乡、别人的事、别人的喜怒哀乐,孩子们总会把它与自己的生活截然分开,这样一来,阅读就仅仅局限于阅读了,就不能提升到“产生情感的共鸣”这一高度了。

我们都知道,情感是文章的生命。

若在引导孩子们进行广泛阅读的时候,不能让孩子全身心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那我们的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就只停留在不切实际的形式上了,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由于孩子们的年龄、经历、生活环境等的不同,要让孩子与阅读作品产生共鸣,是需要下大力气的。

我们根据本土情况,经过反复的探讨研究,总结出了“挖掘本土人文资源,让阅读回归生活”这一激趣法。

这一“挖”可从两个方面来挖掘:

一、挖掘本土人文资源,即鼓励学生课外收集家乡的名人轶事、民俗传统等;二、挖掘本土物产资源,家乡的特产谁不知道?

特产,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孩子们去了解它的生长或制作,以产品推销、童话引荐等方式去开展语文生活式阅读活动。

用这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阅读其实就在生活中,你只有用心去阅读,才能体味到阅读的韵味,揣摩出阅读的技巧。

这样的激趣法,拉近了生活与书本的距离、孩子与作者的距离,也降低了阅读的难度。

天长日久,学生自然步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跨进文学创作的艺术殿堂。

2、形成了颇有成效的拓展阅读教学模式:

“课前激趣、课内拓宽、课外放飞”阅读教学模式,把课堂分为课前、课内、课后三步。

有效的架起一座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宽课内教学容量。

课堂上改以往的教师“一言堂”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激发灵感思维,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

具体模式如下:

首先课前主题查找,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学生通过读书、上网、看电视、打听,和别人一起做等方式完成资料收集。

然后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资源,个体进行阅读、悟情、尝试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理清文章层次脉络。

再通过师生小组合作、讨论答辩等方式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①情景导读

利用各种资源创设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情景,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科学的探究性学习课题,为文章设定目标。

②独立研读

自主选用精读、速读、朗读、默读的方式让学生独立学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走近人物,理清课文思路。

③合作探读

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使用已有的知识,运用聚焦、预测、推断和监控策略针对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揭示语言的意义,体会人物的精神,抓住社会的本质,领悟自然的真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④交流释疑

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解答学习中的疑难。

共同探究中要根据学生的意愿来确立讨论专题,讨论专题应尽量建立在答案不确定的状态之下,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探究空间更广阔,畅想更丰富。

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展示学生所研究和发现的成果,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从而使自身的语文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也使他们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自主、自信的学习品质。

⑤归纳提升

教师用精当的语言,对课文中重、难点部分,对学生仍难以理解的地方,对学生的探究与宣讲过程作总结性、指导性评价,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做出点评。

对所研究的问题中学生应涉及而未涉及的地方作提示补充,从而深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升华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有时候还可归纳出一些方法性的东西,供学生以后运用;对有些争议较大的问题,教师可提供研究背景而不做出结论,留下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研究之热情。

⑥反思升华

总结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质疑、解疑,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敢于向课本及注解提出疑问,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拓展阅读,使之形成能力。

最后通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放飞学生阅读理想的风筝,化为浸润学生母语心灵的春雨。

《望大陆》教学实录

课前:

主题查找——大陆与台湾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两岸人民的血泪故事。

课内:

一、情景导读:

课件播放台湾海峡,引出两岸关系,导入新课《望大陆》。

二、目标引读:

学生质疑:

是谁在望大陆?

望大陆的原因是什么?

望见了什么?

“望”传递着什么情感?

三、独立研读:

1、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结合课文注解、相关链接自学课文,发现问题。

(相关链接里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及时代背景,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帮助)

四、合作探读

1、探究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2、探究主题:

诗作在1964年公开发表后,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谈及台湾问题时曾动情吟诵此诗,称其为“震撼中华民族的词句”,它究竟好在哪里呢?

小组合作讨论并作圈点批注,出示问题提示学生思考:

两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与两句“不可见兮”,何者更能表现悲怆深沉、爱国情挚、思乡意切的情感,为什么?

五、交流释疑

1、交流自学成果

2、提出自学中仍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国有殇”的意思

3、汇报主题探究的成果

4、讨论:

当时,大陆与台湾互不往来,几乎隔绝,这隔绝的是什么?

隔绝不了的又是什么?

(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讨论、体会)

六、归纳提升:

读课文,解答“国有殇”的意思,评价主题探究的成果,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对祖国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有家不能回的痛苦。

七、反思升华:

总结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探究中国文人的乡愁情结。

出示: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等诗句。

课外:

拓展阅读实践

1、阅读余光中《乡愁》《当我死时》或其他表达乡愁的作品。

2、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三)构建了学生阅读的平台。

我校现有图书近3万册,人均图书超过10本。

学校每年投入5000多元资金,购买书籍,更新学校图书。

学校组织教师学生进行借阅,图书利用率高,日均流量达在校生数的1/10以上。

各班级设有本班读书角,学生们踊跃捐献图书,并经常更换。

校外,学校向每个学生家庭发出了“建立学习型家庭”的倡议,建议家长为孩子设立一个家庭书架,藏书不少于50本,每学期至少和孩子一起逛一次书店,添置一定数量的新书,要求家长定期带孩子到有关图书馆、图书室、新华书店等开展读书活动,有条件的家庭,可开展"网上读名著"等活动,努力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优质的精神粮食,为打造丰厚的人生底蕴奠基。

学校在校园网站上推荐优秀读物,上传师生及家长的优秀作品,开展读书心得体会交流。

报道校园里发生的新鲜事,表彰各项活动中涌现的优秀个人,刊登教师的优秀教案及论文,发表家长的教育启示及心得体会。

课题实验以来教师三百多篇文章在校园网站刊载,在省市级、CN级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5位老师在县级以上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

老师的阅读推动了学生的阅读,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阅读氛围日渐浓厚。

各班班级博客更是贴心地为师生及家长提供展示妙曼文笔的舞台,大家可以本班班级博客中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网络也成为构架学生间、师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四、研究成果推广

由于教育部门、社会舆论仍以分数来考评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对学生的拓展阅读多少带来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家长,他们一心只想着孩子能考高分,考名校。

这不是说拓展阅读对考试无益。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其实就是一个长期积累、长期感悟、形成能力的过程,她不同于工厂生产产品。

有可能有的同学会有突飞猛进的提高,但也有可能,有的同学只能体味到一点点快乐而已,她具有长效性。

那么,怎样与家长达成共识,给学生构建良好大阅读平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难题。

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与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很人性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1、加强沟通:

通过家访、作业留言、校信通等方法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建设班级网页,开设“大家看法”栏目,巧妙说服家长,逐步与家长达成共识。

3、开展亲子活动:

通过互读、表演、小品、情景剧等形式给家长、老师、学生创设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

4、巧妙利用课内时间。

充分利用晨读时间;倡导“每天一分钟”阅读,进行自主阅读。

五、研究成果取得的效益

教育效益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各班广泛开展 “成语积累大比拼”、“背诵积累大比拼” 、“春联积累大比拼” “想象作文” 比赛、“我爱春天”诗歌创作、“我为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手抄报展评、“好书推荐会”、“阅读世界”等一系读书活动大比武,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把阅读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通过读书活动,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心声和精神需求,真正学会倾听,读懂孩子这一本“书”。

学校要求家长、孩子共同制作读书笔记,老师参与指导和点评。

家长和孩子交流读书感悟,将感受、感悟、心得写成文章,在班会上进行交流,并选出优秀文章加以表扬。

还开展“同读一本书通读一篇文”的活动,让学生把在学校里学习的有关篇章怀着一份感悟和诚挚介绍给父母。

家长认真倾听深入学习,并写出深刻的体会。

通过这个“学习与反馈”的方式,达到最初的互动。

每次家长会上,学生、老师、家长针对读书学习互吐心声,通过交流产生共鸣。

杨平珍老师主持的“爱的教育”主题阅读活动反馈班会上,学生和家长相拥而泣,感受“爱的教育”,体会父母的不易。

通过课堂研究,我们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和鉴赏水平。

近三年学生习作获奖、发表情况统计表

级别

人次

县级

126

州级

54

省级

11

社会效益

我们开展的拓展阅读活动中,“课前一分钟”演讲、“新闻发布会”、“名著介绍”、“班级讲坛”、“我是校长小助理”等活动犹如一道道靓丽的彩虹在师生、家长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各班还开展《学习文明礼仪,共建和谐校园》、《安全在我心中》、《爱》征文大赛。

组织《我读书,我快乐》、《我骄傲,我是凤凰人》、《我是地球小卫士》征文和演讲比赛。

全校各班开展演讲活动。

而后通过层层选拔,选出了几十位精英并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和全校师生一同观看。

孩子们从初写演讲稿的无从下笔到今天的兴趣盎然;从初次登台的尴尬到今天的镇定自若;从昨日演讲台前的一穷二白到今日英姿飒爽的小演讲家的涌现,他们成长与进步为我们做了探索,他们的成绩有目共睹。

最为欣慰的是他们的写作和口语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跨越。

通过活动开展,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有益的锻炼,书香飘进所有教室,撒满校园,走进社会,弹奏出美妙的乐曲。

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掘家长教育资源,家长和孩子一起查资料、收集信息、拍摄照片,手把手地教孩子如何走访、如何交往,和孩子一起撰写演讲稿,一起设计小报的版面、内容,一起抄写、作图。

活动中,孩子感到父母的“高明”,从而对父母“刮目相看”;而家长也感到,自己有被“超越”的“危险”,有加强学习的必要。

刘芳老师指导学生开展“魅力凤凰”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家长以专家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配以课件的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各行各业的家长在学校教育的指导下,渗透至班级日常教育活动甚至课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活动使父母和孩子之间就学习问题进行思想观念上的磨合,学习心得上的交流,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

为此家长对我们所开展的阅读活动评价很高。

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学生课余负担过重与拓展阅读矛盾冲突。

教育部门、社会舆论导向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来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会过重强调教材上的内容,用大量时间进行重复联系。

过重的课业负担,蚕食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空间。

现状呼吁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

2、师、生、家长互动阅读研究有待深入。

阅读不应只是学生的事,而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一个内容。

终身学习理念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者,阅读是学习的一种形式,只有营造一种阅读的校园、家庭氛围才能真正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3、拓展阅读教学的“度”。

进行广泛阅读固然好,但也不能天马行空式的“泛”读。

无源之水难以长流,我们该怎样把握好阅读的“度”,使之与教育教学相辅相长,这有待我们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七、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一)阅读主题网站建设

1.王兆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资源,全国首届教学实践研究成果评选评选活中获二等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信息研究中心。

2.王兆辉,《北京》阅读主题网站,湖南省第七届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一等奖,省电化教育馆。

3.杨平珍,《夸夸咱们的家乡》省一等奖,省电教馆。

4.满凤霞,《美丽凤凰一日游》省一等奖,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二)论文

5.杨平珍,《有趣的树叶》教学设计及反思,省一等奖,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6.王兆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省一等奖,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7.王兆辉,《论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师》,省一等奖,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8.王兆辉,《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设计,省一等奖,省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9.侯利华,《如何发展学生个性化阅读》省一等奖,省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10.侯利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策略研究》省一等奖,省教科院。

11.田棕梅,《关于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尝试》省一等奖,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会。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