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修改版1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983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328 大小:21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修改版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8页
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修改版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8页
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修改版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8页
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修改版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8页
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修改版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修改版14.docx

《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修改版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修改版14.docx(3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修改版14.docx

建设工程学部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修改版14

 

建设工程学部

研究生培养方案汇编

 

 

博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土木工程I(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一级学科代码:

0814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具有高尚的文化境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担当奉献的社会责任感,秉承“厚德和物,勤学创新”精神,在土木工程及相关学科从事设计、规划、施工、管理、教育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端技术人才及未来的工程科学家。

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在土木工程及相关学科作出创造性成果;具有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外语沟通和写作能力;具有进行有效沟通、团队合作、领导统御的能力。

二、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土木工程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1949年建校初期便成为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由李士豪、章守恭、陆文发、钱令希、赵国藩等著名土木、水利工程专家领导创建。

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土木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本学科包括赵国藩、欧进萍2位工程院院士,拥有“973”首席科学家(欧进萍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6人,辽宁省学科带头人3人,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39人。

李宏男、唐春安教授为2011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

土木工程学科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余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60余项。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及隧道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岩土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为岩土力学基本理论,非线性土动力学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海洋土力学基本理论、海洋工程地质灾害评价与工程防护技术,岩石破裂机理理论分析与岩体数值模拟技术,特殊土试验技术与本构关系、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加固技术,基于GIS与微震监测下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评价、地下水污染评价及其控制技术等。

2、结构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为结构可靠度理论及其应用,结构振动控制,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FRP结构及FRP-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全寿命性能设计、结构的健康监测与控制,大型及新型工程结构力学分析和试验研究,土木工程CAD可视化分析及工程图形学等。

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为工程结构抗震理论与实验技术,结构动态性能识别与健康监测,智能材料与结构振动控制,土木、海洋以及核电等重大工程防护,混凝土与土石材料的动力特性与本构关系,工程结构灾变机理与安全评价等。

4、桥梁及隧道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为现代桥梁设计与计算理论,桥梁结构分析与工程控制,桥梁结构检测与实验技术,桥梁抗震与抗风,旧桥安全评价与加固改造等。

三、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

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中期考核、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应有利于培养博士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自主的科学研究能力。

论文选题应该从高起点、新视角、前沿性的要求出发,应选择学科前沿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博士研究生在修完学位课程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课题的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文献等。

学位论文必须在专业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作出创造性成果。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四、学习年限

1、非定向委培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3-4年;在职博士研究生(定向、委培)的基本学制为3-5年;直接攻博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5年(含学习课程1年);硕博连读(含提前攻博)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5-6年(含硕士阶段2年)。

2、申请学位最长年限统一为6~8年,即自研究生入学之日起到校学位委员会讨论其学位论文的时间为6~8年(含休学时间)。

3、在基本学制规定时间内,博士研究生应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和授予学位审查等各项工作。

如因学术性的正当理由,博士研究生在基本学制结束前两个月向所在学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学位论文进展报告和学位论文延期申请报告,并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审查通过及报送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申请学位最长年限可延长到6年;再因学术性的正当理由,履行上述同样手续,申请学位最长年限可延长到8年。

五、课程学分要求与设置

课程总学分原则上不低于14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8学分,选修课不低于6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论文工作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

应详细阐述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或国家重大需求等研究背景。

在查阅大量中外文文献(包括科技查新)(不少于100篇)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评述,并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应注重分析研究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

在开题前,鼓励博士生参加与选题密切相关的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课题研究的程序、实验方案、进度安排、研究所需条件及研究经费等)、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工作计划等关键问题。

博士研究生、直接攻博研究生原则上在入学后第3学期(最迟不超过第4学期)、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第5学期(最迟不超过第6学期)。

博士生开题由各学科专业组织,由若干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教授参加,以学术报告方式进行。

2、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应在其开题以后6个月以上进行,内容包括已经取得的阶段工作成果、存在问题及后续具体工作计划等内容。

硕士研究生在第3学期进行中期考核,由各学部(学院)自行制定考核办法和组织考核。

考核主要内容包括:

检查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论文研究的进展情况等。

3、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须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填写学术活动记录表,记录学术活动内容和收获。

至少参加1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国际或国内学术活动并做学术报告,完成学部(学院)规定的学术活动要求,即获得4学分。

4、发表学术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预答辩之前,必须在我学部认定的中外文有效期刊上至少发表3篇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有1篇正式刊出)。

其中至少有1篇为正式出版发行的SCI刊源外文期刊(不含外文版国内大学学报)论文。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论文的选题为学科前沿,对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工程应用价值。

论文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创造性工作,必须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的内容为土木、水利或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

学位论文或科学地解释了前人未能解释的土木、水利工程领域有价值的自然现象或自然规律,提出了重要的科学或技术方法,或创造性地解决了工程技术的关键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论文能体现博士生在土木、水利学科或相关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八、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1、主要参考书目

⏹李广信.高等土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周维垣.高等岩石力学.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

⏹赵国藩主编.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克拉夫,彭津著,王光远译.结构动力学.科学出版社,2006

⏹郭乙木等编著.线性与非线性有限元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黄筑平.连续介质力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陈惠发,AF萨里普著.混凝土和土的本构关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欧进萍著.结构振动控制-主动半主动和智能控制. 科学出版社,2003

⏹李宏男,任亮.结构健康监测光纤栅传感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范立础.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顾安邦等.拱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重要学术期刊

⏹岩土工程学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土木工程学报

⏹建筑结构学报

⏹中国公路学报

⏹工程力学

⏹振动工程学报

⏹力学学报

⏹固体力学学报

⏹中国科学E

⏹Geotechnique

⏹Journalof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mechanics

⏹CanadianGeotechnicalJournal

⏹SoilsandFoundations

⏹InternationalJournalforNumericalandAnalyticalMethodsinGeomechanics

⏹ComputersandGeotechnics

⏹SoilDynamicsandEarthquakeEngineering

⏹JournalofEngineeringMechanics

⏹JournalofStructuralEngineering

⏹JournalofBridgeEngineering

⏹ACIStructuralJournal

⏹MaterialsandStructures

⏹CompositeStructures

⏹SteelandCompositeStructures

⏹EngineeringStructures

⏹JournalofConstructionalSteelResearch

⏹Thin-WalledStructures

⏹InternationalJournalofSolidsandStructures

⏹StructuralSafety

⏹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putationalStructuralEngineering

⏹EarthquakeEngineering&StructuralDynamics

⏹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

⏹NuclearEngineeringandDesign

⏹TheStructuralDesignofTallandSpecialBuildings

⏹SmartMaterials&Structures

⏹MechanicalSystemsandSignalProcessing

⏹SmartStructuresandSystems

⏹StructuralHealthMonitoringandControl

⏹ComputersandStructures

⏹SolidStructures

九、论文评审与答辩

论文的评审与答辩按照《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

十、毕业及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经学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授予博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学科点长意见:

学部学位分委员会审批意见:

点长签字:

主席签字:

日期:

日期:

附:

课程设置表

总课程学分不低于14学分;必修课不低于8学分

课程性质

课程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学分要求

必修课

3070310010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ChineseMarxismandContemporary

36

2

秋、春

考试

≥4学分

3100010010

口语交流III(基础口语表达)OralEnglishCommunicationIII

根据分级考试确认等级

16

1

秋、春

考试

3100010020

口语交流IV(学术交流)AcademicEnglishCommunicationIV

3100010030

阅读与写作III(基础读写技能)CriticalReadingandWritingIII

根据分级考试确认等级

16

1

秋、春

考试

3100010040

阅读与写作IV(全球化研究,西方文学、哲学经典)CriticalReadingand

WritingIV

2070110059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硕士已修博士免修)

PapersWritingandAcademicStandards

16

1

秋、春

考查

大类及专业基础课

3120020020

应用泛函分析AppliedFunctionalAnalysis

32

2

考试

≥4学分

(至少选1门数学课)

3120020010

高等数值分析ModernComputationalMethods

32

2

考试

3120020030

非线性分析NonlinearAnalysis

32

2

考试

2040120023

连续介质力学ContinuumMechanics

48

2.5

考试

2030231253

智能材料与结构SmartMaterialsandStructures

32

2

考查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2040140081

非线性有限元NonlinearFiniteElementMethod

32

2

考查

≥6学分

(至少选2门跨一级学科的博士或硕士大类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

2040140091

先进复合材料和结构力学MechanicsofAdvancedCompositeMaterials andStructure

32

2

考试

2040140281

非饱和土力学UnsaturatedSoilMechanics

32

2

考查

2040130039

计算动力学

(一)ComputationalDynamics

(1)

32

2

考试

2040130049

计算动力学

(二)ComputationalDynamics

(2)

32

2

考试

2030230343

随机振动RandomVibration

32

2

考查

2040140061

弹塑性动力学Elastic-plasticDynamics

32

2

考查

2040140121

工程结构振动控制VibrationControlinEngineeringStructures

32

2

考查

公共选修课

3070350020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SelectedReadingsofclassicsofMarx,EngelsandLenin

18

1

考查

2130050009

体育课SportsCurriculum

16

不计学分

2070350089

研究生人格发展和情绪管理PersonalDevelopmentsandEmotionalManagementofPostgraduates

16

土木工程I(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

(一级学科代码:

0814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具有高尚的文化境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担当奉献的社会责任感,秉承“厚德和物,勤学创新”精神,在土木工程及相关学科从事设计、规划、施工、管理、教育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端技术人才。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土木、水利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在土木、水利及相关学科作出创新性成果;具有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具有进行有效沟通、团队合作的能力并能够继续从事土木、水利工程及相关领域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土木工程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1949年建校初期便成为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由李士豪、章守恭、陆文发、钱令希、赵国藩等著名土木、水利工程专家领导创建。

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土木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本学科包括赵国藩、欧进萍2位工程院院士,拥有“973”首席科学家(欧进萍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6人,辽宁省学科带头人3人,教授32人,博士生导师39人。

李宏男、唐春安教授为2011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

土木工程学科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0余项,省部级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60余项。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

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桥梁及隧道工程。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岩土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为岩土力学基本理论,非线性土动力学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海洋土力学基本理论、海洋工程地质灾害评价与工程防护技术,岩石破裂机理理论分析与岩体数值模拟技术,特殊土试验技术与本构关系、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与加固技术,基于GIS与微震监测下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评价、地下水污染评价及其控制技术等。

2、结构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为结构可靠度理论及其应用,结构振动控制,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FRP结构及FRP-混凝土组合结构,结构全寿命性能设计、结构的健康监测与控制,大型及新型工程结构力学分析和试验研究,土木工程CAD可视化分析及工程图形学等。

3、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为工程结构抗震理论与实验技术,结构动态性能识别与健康监测,智能材料与结构振动控制,土木、海洋以及核电等重大工程防护,混凝土与土石材料的动力特性与本构关系,工程结构灾变机理与安全评价等。

4、桥梁及隧道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为现代桥梁设计与计算理论,桥梁结构分析与工程控制,桥梁结构检测与实验技术,桥梁抗震与抗风,旧桥安全评价与加固改造等。

5、市政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为道路路面设计理论与结构行为理论;路面力学与材料性质相关力学理论与实践问题;道路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道路细观结构分析的模拟技术与方法;道路养护关键技术与理论;路面再生技术与工艺理论;道路养护方案的决策方法。

三、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

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中期考核、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应有利于培养硕士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自主的科学研究能力。

论文选题应该从高起点、新视角、前沿性的要求出发,应选择学科前沿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硕士研究生在修完学位课程进入学位论文写作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课题的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文献等。

学位论文必须在专业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作出创新性成果。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申请答辩之前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四、学习年限

1、基本学制为3年。

2、申请学位最长年限为4年,即自研究生入学之日起到校学位委员会讨论其学位论文的时间为4年(含休学时间)。

3、在基本学制规定时间内,硕士研究生应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和授予学位审查等各项工作。

如因学术性的正当理由,硕士研究生在基本学制结束前两个月向所在学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学位论文进展报告和学位论文延期申请报告,并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审查通过及报送到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申请学位最长年限可延长到4年。

五、课程学分要求与设置

课程总学分原则上不低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21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1学分。

对跨专业考入且缺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1-4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

补修课程考核通过后每门计1学分,考试成绩合格计入选修课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论文工作必修环节

1、开题

应详细阐述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或国家重大需求等研究背景。

在查阅大量中外文文献(包括科技查新)(不少于50篇)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评述,并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应注重分析研究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

在开题前,鼓励硕士生参加与选题密切相关的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课题研究的程序、实验方案、进度安排、研究所需条件及研究经费等)、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工作计划等关键问题。

硕士研究生在第3学期完成开题报告。

开题由各学科专业组织,由若干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教授参加,以学术报告方式进行。

2、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检查研究生学位论文进展状况、帮助学生把握学位论文方向、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必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应在第4学期末进行。

研究生中期考核由学部制定考核办法并组织考核。

3、学术活动

研究生学习期间须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填写学术活动记录表,记录学术活动内容和收获。

硕士生完成学部规定的学术活动要求,即获得2学分的论文学分。

4、发表学术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为导师)在有正式刊号的学术期刊或国际EI电子期刊上公开发表(或录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除国际EI电子期刊以外的其他电子期刊不作为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有效刊物。

七、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论文的选题为学科前沿,对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具有理论意义或工程应用价值。

论文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创造性工作,必须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论文的内容为土木、水利或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

学位论文或科学地解释了前人未能解释的土木、水利工程领域有价值的自然现象或自然规律,提出了重要的科学或技术方法,或解决了工程技术的关键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学位论文要求具有系统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反映系统科学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探索,有明确而可信的研究结论。

论文的撰写应符合科技文献的编写规范,具有良好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文字表达精炼准确,外文摘要等的编写合乎要求。

八、参考书目及相关重要学术期刊

1、主要参考书目

⏹李广信.高等土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周维垣.高等岩石力学.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

⏹赵国藩主编.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克拉夫,彭津著,王光远译.结构动力学.科学出版社,2006

⏹郭乙木等编著.线性与非线性有限元及其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黄筑平.连续介质力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陈惠发,AF萨里普著.混凝土和土的本构关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