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教师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9511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6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鉴赏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诗词鉴赏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诗词鉴赏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诗词鉴赏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诗词鉴赏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词鉴赏教师版.docx

《诗词鉴赏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鉴赏教师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词鉴赏教师版.docx

诗词鉴赏教师版

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6《诗词鉴赏》

【福建省】二、

(一)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4-5题。

(5分)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5.“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答案】4.(3分)C

【解析】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5.(2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甘肃省白银市】三、

(二)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21-22题。

(5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

即“浮沉”。

意谓消息隔绝。

2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21.(3分)B

【解析】根据词的句数,每句话的字数来推敲词牌名。

2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

或:

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兰州市】二、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5分)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④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

金城,在现今的兰州。

②磻(pán)溪老:

指姜太公吕尚。

③体道:

是指体悟道理。

④更:

经历。

8.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湍上急流、的金城美景。

(2分)

9.下面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前两联以景入诗,融情于景;后两联借用典故,抒写情怀。

B.“声若箭”,以呼啸而过的利箭做比,写出了黄河急流的非凡声势。

C.颈联借姜太公钓鱼和塞翁失马的典故,抒发能一展雄才的豪迈之情。

D.尾联写对边关形势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的深沉情感。

【答案】8.(2分)积水连山,城头残月。

9.(3分)C

【解析】C项,诗句中的“塞上翁”指塞上的老翁,不是“塞翁失马”。

【甘肃省天水市】四、古诗词赏析

落梅

宋代: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莓苔:

苔藓植物。

②谬:

(miù)

2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  押  韵

2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赏析。

2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21.律诗、ang

22.示例一:

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

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2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参考译文】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教人触目愁肠,更哪堪残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呢?

飘零的梅花就像匆匆过岭的迁客,坠落的梅花犹如不得已赴湘的骚人。

那么多原来美好高洁的花朵,如今却沉沦泥土与莓苔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气,还久久不去.啊,让东风执掌对百花的生杀予夺大权,真是差矣错矣,它忌妒梅花的孤高,对梅花任意摧残,根本不讲怜香惜玉。

【广东省广州市】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

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⑴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

(2分)

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案】12.(2分)⑴宦游:

出外做官。

无为:

无须,不必。

⑵(3分)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解析】先翻译句子的意思,然后按照要求答题。

【广西贺州市】

(二)古诗鉴赏(4分)

15.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⑴请你发挥想象,描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所展现的情景。

(2分)

⑵“家书抵万金”传送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2分)

【答案】⑴

示例一:

因为感时伤怀,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诗人无心观赏,站在花前,不禁流下了眼泪;听到悦耳的鸟鸣声,心里阵阵惊悸。

示例二:

面对国家烽火连天的境况,花鸟也像人一样感时伤怀。

花上的露珠,就像花儿流下的眼泪;鸟儿的鸣叫,也仿佛透露着惊恐。

(仅简单翻译给1分,发挥想象,理解准确给满分。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能力。

杜甫继承了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

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

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

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⑵“抵万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家书珍贵、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烽火连三月”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想到:

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

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

“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广西柳州市】四、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①。

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②“”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

(2分)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2分)

【答案】14.①以诗为赠(回赠)(1分);②烂柯人(王质烂柯)(1分)

15.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1分)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

(1分)

【贵州省安顺市】

(一)古诗词赏析(7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的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

(2分)

10.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2分)

11.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3分)

【答案】9.孙权魏尚10.“狂”字为全篇定下了豪放的基调。

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11.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

【贵州省贵阳市】三、(四)(5分)

加在一起

白连春

一声鸟鸣 是小的 轻的

和露珠 加在一起

就成了时间的最爱

早晨

一只蝴蝶 是小的轻的

和花朵 加在一起

就成了四季的最爱

春天

一颗青草 是小的轻的

和骏马 加在一起

就成了天空的最爱

大地

一块泥土 是小的轻的

和汗水 加在一起

就成了犁耙的最爱

收成

一滴水珠 是小的轻的

和插秧洗衣服做饭的背影 加在一起

就成了我的最爱

家园

一个我 一个你 是小的轻的

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加在一起

就成了我们的最爱

中国

(原作有删改)

23.阅读上面诗歌,请选择一个或两个角度进行文学赏析。

(5分)

【答案】参考示倒一:

诗人选取简单的意象表达丰富的情感。

“鸟鸣”与“露珠”组成鸟语花香、温馨甜美的“早晨”;“蝴蝶”与“花朵”组成花团锦簇、蜂蝶翻飞的“春天”;“青草”与“骏马”组成生机勃勃,广袤无垠的“大地”,“汗水”与“犁耙”组成硕果累累的“收成”,“水珠”与“背影”组成温暖和谐的“家园”,“我”“你”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组成我们的大中国,随着意象的变化,诗歌情感越来越浓,由爱自然、到爱家园,最终上升到爱国家。

示例二:

这首清新淡雅的小诗在结构形式上很有特点:

寓变化于统一,在统一中有变化,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律美。

诗歌每一节的结构相似,均衡对称,“是小的,轻的”“加在一起”“就成了……的最爱”这些词句,在每节固定的位置反复出现,营造出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的旋律。

同时,每一节的内容又各有不同,起笔于“早晨”“春天”的时间内容,着笔于“大地”的空间内容,落笔于“收成”“家园”的情感内容,最终收笔于“中国”的家国情怀,回复跌宕,深情动人。

示例三:

这首诗歌选取微小的事物来表现宏大的内容,独具匠心,以一声鸟鸣,一滴露珠来表现“清晨”这个时间段,以一只蝴蝶,一朵花儿表现“春天”这个季节,以一棵青草、一匹瘦马表现“大地”这样的场景,以一块泥土、一滴汗水表现“收成”的来之不易,以一粒水珠、一个背影表现“家园”的和谐温馨。

最后,为了表现对祖国的深情,诗人把“一个我”“一个你”放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样宏大背景之下,四两拨千斤,吟诵出一首对祖国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贵州省六盘水市】

(一)阅读古诗词,完成9—10题。

(4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9.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幅淡远的画面。

C.下片结合“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无风水面玻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10.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9.(2分)C

10.(2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闲适)之情。

【贵州省黔东南州】

(二)古诗文积累赏析(15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⑴—⑵题。

(7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①上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阙作者通过“”“”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虚,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

②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倦、闻说、也拟.

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比喻(拟)或者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多。

【解析】10.①本题考查筛选的能力.根据题目中的要求,选出的诗句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对行为的描写、二是能体现内心哀愁.对应的句子是: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行为为“梳”、“流”,而“倦”“泪”体现了内心的哀愁.词的下半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

“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

②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

“愁”本是心中之事,抽象之物,只可意会,难以捉摸.如今作者却意想天开地将它装上小船,给人一种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而且还怕愁太重,小船载不动,则愁又显得有重量了;再联系前句的“轻”字,似乎还可看到这小船在重愁堆挤下被慢慢压向水面之状,从而获得了一种动态感.其化虚为实.这句运用新奇的比喻,把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这样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将愁之深重表达得具体可感而又淋漓尽致,堪称妙绝。

【参考译文】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

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

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

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贵州省遵义市】(五)(4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分)

2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分)

【答案】22.“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1分)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1分)(共2分)

23.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分)

【海南省】二、

(二)古诗词阅读.(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7.诗的第二联用“”和“”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2分)

8.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分)

【答案】7.(2分)风飘絮雨打萍(每空1分)

8.(3分)示例: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河北省】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

(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7.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3分)

【答案】6.A(是刘禹锡酬答白居易的作品)

7.乐观豁达意志坚定(坚忍不拔)进取向上

【河南省】三、

(二)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18-19题。

(共4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19.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分)

【答案】18.(2分)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19.(2分)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恻悲凉。

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

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黑龙江省大庆市】[古诗阅读]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极致。

C.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D.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写到凝望。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3分)

【答案】19.B

10.这两句是富有象征性和启发性的名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诗人那种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古诗赏析】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千古传诵,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2分)

【答案】10.这两句特以“落红”和“春泥”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体现奉献精神)。

评分标准:

(2分)修辞角度得1分,内容体现爱国或奉献得1分。

【黑龙江省绥化市】⑵赏析《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①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壮美。

上阕写的是,下阕写的是,再现了一代伟人的豪迈气概。

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进行赏析。

【答案】⑵①北国雪景,评说历史(英雄)(1分)

②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群山比作舞动的银蛇,高原比作奔跑的蜡像;同时,“舞、驰”两个又化静为动,使所描绘的景物生机勃勃,生动活跃。

(2分)

评分说明:

(12分)

第⑴题共9分,每空1分。

错别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

第⑵题共3分,第①题每空0.5分;第②题修辞方面得1分,化静为动得1分。

【湖北省鄂州市】二、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9—10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

(2分)

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分)

【答案】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

(2分。

修辞1分,赏析1分)

10.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

(3分。

抒情方法1.5分,内容分析1.5分)

【湖北省黄冈市】四、

(一)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然后回答26—28题。

(8分)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

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

②蓟北:

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26.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

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

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

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7.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2分)

28.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4分)

【答案】26.B(2分)

【解析】这种愁情不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至”,因为前面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句”。

诗人的愁情是忧国思亲。

27.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2分)

28.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

(2分)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利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