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462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江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江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江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江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江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江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docx

《三江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江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江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docx

三江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

三江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

  三江县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

  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柳州市林业局《关于开展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调查的通知》号)文件精神,根据《广西松材线虫病普查技术方案》,为做好我县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普查工作,准确了解我县松材线虫病疫情情况,确保我县森林健康持续发展。

特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时间。

一年两次。

春季4月10日至5月30日完成外业调查工作,6月10前完成全县内业统计并上报市森防站。

秋季9月10日至10月30日完成外业调查工作,11月5前完成全县内业统计并上报。

上报材料要求纸质和电子版同时上报。

  二、成立普查领导小组。

为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三江县松材线虫病及薇甘菊疫情普查领导小组”。

  组长:

韦认忠

  副组长:

刘贝宁

  荣英俊莫培恩兰应德欧智石广民

  1/8

  吴来付韦爱兰覃铭昌吴艳辉吴建能吴永秀贾求顺潘金海粱军傅俊杨善勋

  组员:

潘道锋、谭学东、向春娥、陆真汉、曹禹红、王红芳、覃毅刚、穆雄庆、赵理文、李升黎、各乡林业站站长、森防员。

  三、调查内容

  调查枯死松树地点、数量,涉及松林面积,查明松树枯死原因等。

查清发现枯死松树分布地点、松树种类、分布面积、枯死株数、松褐天牛危害等情况,绘制松树枯死情况分布图,填写松树枯死情况表。

  四、普查范围。

三江县辖区境内,包括15个乡镇和1个国营林场,普查重点是重要生态区位、松材线虫病疫点及其周边的松林、人为活动频繁的城镇以及交通沿线、港口、风景区、松木制品生产和使用单位、建筑工地、仓库、驻军

  2/8

  营房、木材集散地、移动通讯站、电视发射台、高压线塔、电缆线路、光缆线路及高压线路等地区附近的松林。

  五、线路踏查及重点区域调查

  选择合理的线路,将全县的松属林分踏查一遍,线路踏查要尽可能多地覆盖所分布的松属林分,确保松材线虫病普查覆盖率达100%。

特别要对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周围、交通沿线两侧、近3年新建的通信(电力)线路(基站)两侧,风景区(寺庙)、高速公路(含铁路)及其它项目建设工地、城镇、开发区、工业园区、电视发射台和木材集散地及其包装材料经营单位等重点地带或重点部位周围的松林实施重点调查。

  重点区域调查,松材线虫病普查要对重大工程建设地、人员活动密集的重点区域实行重点监测普查。

要充分利用护林员巡山机会,有效掌握松树分布、生长、枯死动态,做好松树枯死原因的排查工作,一旦发现不明原因枯死松树萎蔫、枯死情况立即取样鉴定,初步镜检发生线虫的(松材线虫或拟松材线虫等),应及时送样品至广西林业有害生物鉴定中心(广西林科院)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

  薇甘菊普查要重点调查林缘、勾谷、河溪、道路(公路和铁路)沿线、果园、林中裸地、垃圾场、闲置地、菜地周边及鱼塘基周围等薇甘菊易于生长的地方,以及高速公路两旁、风景名胜区、生态公益林区等区域。

发现疑似薇甘菊的要报告并请专家鉴定确认,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疫。

  3/8

  六、调查方法

  踏查。

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的特点,设计出便于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沿踏查路线用目测方法或借用望远镜查找有无枯死松树,或针叶褪色、黄化、枯萎或针叶呈红褐色等症状的松树,选择取样对象。

  主要踏查线路有:

1.古宜—高基—和平—丹洲;2.斗江—林溪—八江;3.古宜--程村—老堡;4.良口—洋溪—富禄—梅林;5.古宜—独峒—同乐。

踏查应有GPS轨迹记录,使用广西林业有害生物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航迹,GPS踏查线路命名为:

县+乡镇+踏查+3位数字编码。

将每条踏查路线GPS轨迹导入林业有害生物GIS信息管理系统中保存。

发现松树枯死情况的记录踏查点信息,填写附表1。

  详查。

根据记录踏查点信息踏查结果,对疑似发病林分进一步详细调查,凡死因不明的可疑松枯死木、濒死木均要取样检验。

按照本方案第三点所列取样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分离镜检,确定是否带有松材线虫。

每个详查样地应有GPS定位记录及发生情况照片,应用广西林业有害生物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航点,样地详查GPS定位命名为:

县+乡镇+样地+3位数字编码。

  七、样地调查

  对发现枯死的松树,调查人员应到现场准确排查枯死原因,并登记分布地点、树种、小班面积、枯死株数和松墨天牛危害程度等情况。

  取样方法

  4/8

  1.取样部位一般情况下在树干下部、上部、中部3个部位取样。

如仅部分枝条表现症状的,要在树干上部和死亡的枝条上取样。

如外部表现症状明显的可在胸高处取样。

在春季松褐天牛化蛹期,可在蛹室周围取样。

  2.取样时在取样部位剥净树皮,直接砍取100-200克木片;或剥净树皮,用手摇钻从木质部至髓心钻取100-200克木屑;或在取样部位分别截取2厘米厚的圆盘。

  3.取样时应排除人畜破坏、森林火灾、其他病虫害等原因造成的枯死树。

  4.取样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松材线虫病发病高峰期一般在10-11月,从表现出针叶变黄、树脂分泌减少甚至停止至死亡约1个月至1个半月。

  在松林中一般是优势木先发病。

  于不同地区种源的松材线虫的致病性、松树的抗性差异等原因,一些松树仅部分枝条表现感病外部症状。

这种症状在混交林中表现尤其明显。

  抽取样品要及时并重点抽取尚未完全枯死或刚枯死的优势木。

  5.所取的样品要及时贴上标签。

并填写取样记录表见附表3。

  抽样数量

  5/8

  三江县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

  情监测普查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柳州市林业局《关于开展XX年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疫情监测调查的通知》号)文件精神,根据《广西松材线虫病普查技术方案》,为做好我县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普查工作,准确了解我县松材线虫病疫情情况,确保我县森林健康持续发展。

特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时间。

一年两次。

春季4月10日至5月30日完成外业调查工作,6月10前完成全县内业统计并上报市森防站。

秋季9月10日至10月30日完成外业调查工作,11月5前完成全县内业统计并上报。

上报材料要求纸质和电子版同时上报。

  二、成立普查领导小组。

为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三江县松材线虫病及薇甘菊疫情普查领导小组”。

  组长:

韦认忠

  副组长:

刘贝宁

  荣英俊莫培恩兰应德欧智石广民

  1/8

  吴来付韦爱兰覃铭昌吴艳辉吴建能吴永秀贾求顺潘金海粱军傅俊杨善勋

  组员:

潘道锋、谭学东、向春娥、陆真汉、曹禹红、王红芳、覃毅刚、穆雄庆、赵理文、李升黎、各乡林业站站长、森防员。

  三、调查内容

  调查枯死松树地点、数量,涉及松林面积,查明松树枯死原因等。

查清发现枯死松树分布地点、松树种类、分布面积、枯死株数、松褐天牛危害等情况,绘制松树枯死情况分布图,填写松树枯死情况表。

  四、普查范围。

三江县辖区境内,包括15个乡镇和1个国营林场,普查重点是重要生态区位、松材线虫病疫点及其周边的松林、人为活动频繁的城镇以及交通沿线、港口、风景区、松木制品生产和使用单位、建筑工地、仓库、驻军

  2/8

  营房、木材集散地、移动通讯站、电视发射台、高压线塔、电缆线路、光缆线路及高压线路等地区附近的松林。

  五、线路踏查及重点区域调查

  选择合理的线路,将全县的松属林分踏查一遍,线路踏查要尽可能多地覆盖所分布的松属林分,确保松材线虫病普查覆盖率达100%。

特别要对松材线虫病发生区周围、交通沿线两侧、近3年新建的通信(电力)线路(基站)两侧,风景区(寺庙)、高速公路(含铁路)及其它项目建设工地、城镇、开发区、工业园区、电视发射台和木材集散地及其包装材料经营单位等重点地带或重点部位周围的松林实施重点调查。

  重点区域调查,松材线虫病普查要对重大工程建设地、人员活动密集的重点区域实行重点监测普查。

要充分利用护林员巡山机会,有效掌握松树分布、生长、枯死动态,做好松树枯死原因的排查工作,一旦发现不明原因枯死松树萎蔫、枯死情况立即取样鉴定,初步镜检发生线虫的(松材线虫或拟松材线虫等),应及时送样品至广西林业有害生物鉴定中心(广西林科院)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

  薇甘菊普查要重点调查林缘、勾谷、河溪、道路(公路和铁路)沿线、果园、林中裸地、垃圾场、闲置地、菜地周边及鱼塘基周围等薇甘菊易于生长的地方,以及高速公路两旁、风景名胜区、生态公益林区等区域。

发现疑似薇甘菊的要报告并请专家鉴定确认,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疫。

  3/8

  六、调查方法

  踏查。

根据当地松林分布的特点,设计出便于观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线;沿踏查路线用目测方法或借用望远镜查找有无枯死松树,或针叶褪色、黄化、枯萎或针叶呈红褐色等症状的松树,选择取样对象。

  主要踏查线路有:

1.古宜—高基—和平—丹洲;2.斗江—林溪—八江;3.古宜--程村—老堡;4.良口—洋溪—富禄—梅林;5.古宜—独峒—同乐。

踏查应有GPS轨迹记录,使用广西林业有害生物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航迹,GPS踏查线路命名为:

县+乡镇+踏查+3位数字编码。

将每条踏查路线GPS轨迹导入林业有害生物GIS信息管理系统中保存。

发现松树枯死情况的记录踏查点信息,填写附表1。

  详查。

根据记录踏查点信息踏查结果,对疑似发病林分进一步详细调查,凡死因不明的可疑松枯死木、濒死木均要取样检验。

按照本方案第三点所列取样方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分离镜检,确定是否带有松材线虫。

每个详查样地应有GPS定位记录及发生情况照片,应用广西林业有害生物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航点,样地详查GPS定位命名为:

县+乡镇+样地+3位数字编码。

  七、样地调查

  对发现枯死的松树,调查人员应到现场准确排查枯死原因,并登记分布地点、树种、小班面积、枯死株数和松墨天牛危害程度等情况。

  取样方法

  4/8

  1.取样部位一般情况下在树干下部、上部、中部3个部位取样。

如仅部分枝条表现症状的,要在树干上部和死亡的枝条上取样。

如外部表现症状明显的可在胸高处取样。

在春季松褐天牛化蛹期,可在蛹室周围取样。

  2.取样时在取样部位剥净树皮,直接砍取100-200克木片;或剥净树皮,用手摇钻从木质部至髓心钻取100-200克木屑;或在取样部位分别截取2厘米厚的圆盘。

  3.取样时应排除人畜破坏、森林火灾、其他病虫害等原因造成的枯死树。

  4.取样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松材线虫病发病高峰期一般在10-11月,从表现出针叶变黄、树脂分泌减少甚至停止至死亡约1个月至1个半月。

  在松林中一般是优势木先发病。

  于不同地区种源的松材线虫的致病性、松树的抗性差异等原因,一些松树仅部分枝条表现感病外部症状。

这种症状在混交林中表现尤其明显。

  抽取样品要及时并重点抽取尚未完全枯死或刚枯死的优势木。

  5.所取的样品要及时贴上标签。

并填写取样记录表见附表3。

  抽样数量

  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