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432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秦统一中国 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背景和过程,知道秦朝维护统一和集权的措施:

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建道路。

通过教师对秦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地位的介绍,使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秦朝统一中国的意义,认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中国历史和文明的深远影响。

通过本课插图中展示的文物图片,使学生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并学会从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学会从战国末期特殊的历史条件理解秦朝统一的背景和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秦朝巩固统一和集权的措施,通过前后比较的思维过程,认识到这些措施的历史进步性,进而认识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基本趋势。

使学生能够运用动机与后果的概念。

通过阅读课文中的历史地图,使学生掌握秦朝后期的疆域范围,从而形成一定的历史空间概念。

使学生在学习秦朝的统一与集权措施时,能够结合课文提供的佐证史料,分析概括这些措施的历史进步意义,从而掌握阅读历史教科书,运用史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分裂往往会导致战乱和纷争,统一则带来交流和和平,秦朝统一是民心所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对秦朝开拓岭南过程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历史共同体的时间有先有后,中华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通过对秦朝统一和集权措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学习目标:

 

1、知道秦始皇,通过秦统一中国,探究秦统一中国原因 

2、通过秦巩固政权,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 3、探究秦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但最真实的就是通过考古文物来还原历史,1975年考古学家在一处墓穴中发现了两封战国时期的家书。

(播放视频) 

(视频播放完毕,由视频引入秦统一六国的大背景) 兄弟俩思念着母亲,但最终还是没能回来,两封家书也成为了母亲和哥哥最珍贵的回忆。

这个家庭只是战国时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

战国时期最频繁的就是战争,每一场战争对于百姓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大家还记得长平之战,秦国大将白起把赵国40多万战俘全部活埋,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和平成为了人们共同的心愿。

他们的愿望能否实现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共同走进秦统一中国。

(展示本课题目) 

何为统一?

汉典上有这样的解释:

一是部分连成整体,使成为一体,二是一致的,没有差别。

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充分理解统一的含义。

公元前246年,13岁的嬴政当上了秦国国君,从此秦国进入到了新的历史时期。

 

(2)统于一(秦灭六国):

   

 师:

  大家先来看两幅地图,战国初年的秦国和公元前221年的秦国在疆域上有何变化?

(和学生一起说:

变大了) 

是的,秦国从建国之日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扩张。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并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北击匈奴、修建长城,形成了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的辽阔疆域,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

实现了疆域上的统一。

 

(通过四张地图,让学生直观的了解秦统一六国、扩充疆域、建立统一国家的过程)

 温故知新:

 

我们知道,秦人的先祖是给周天子养马的,直到周平王时期才被封为诸侯,地位低下,一直被其他诸侯国所鄙视,所以秦人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要出人头地、成就大业,可在战国初年,秦论大不如楚、论富不如齐、论战斗力又不如魏,为什么秦国能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全国呢?

请大家根据已学知识和所发的补充材料来思考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一下?

 生:

略 

师:

同学们回答的很到位,说明我们对已学知识掌握的很牢固,在同学们所提到的这些原因中,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了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无疑是秦能够统一六国的最重要的基础。

 (出示学生回答的秦统一原因,并着重出示商鞅变法图片) 

(三)定于一(统一与集权措施):

 

   师:

从崛起于西北高原到统一全国,秦人经历了550多年的征战,39岁的秦始皇终于完成了秦人的梦想。

疆域实现了统一,但国家并不稳定。

楚人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赵国人还依稀记得被坑杀的40万战俘,面对各国遗民的仇视,秦始皇将如何巩固统治,实现真正的统一呢?

他想了很多办法。

 合作探究:

 

请大家结合课本53-54页的大小字部分,找出巩固统治的措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并合作探究措施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3分钟) 三分钟后。

 

哪个小组能首先和大家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生: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说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并阐述措施带来的影响,小组间可互相补充,实现互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引导。

 

师:

同学们非常准确的找到了巩固统治的措施,并分析了措施带来的影响。

根据我们下发的补充材料,还发现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有焚书坑儒一项,秦始皇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控制,摧残了文化、人才,所带来的恶果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本环节各组展示,充分体现了小组的合作精神和对历史的分析能力。

而在秦始皇颁布的众多措施中,政治措施是本课难点,老师会进行进一步解读。

 

秦始皇自命为“皇帝”除了想表达自己“功高三皇,德过五帝”,更重要的是要突出自己权利的至高无上。

对国家所有事务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皇位是皇权的载体,要世代沿袭,所以自称为“始皇帝”,想传至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扩大了中央机构,设三公九卿制,三公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九卿接受皇帝下达的命令,“协助”和“接受”体现了皇帝拥有决策权。

地方沿用秦国时期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执行朝廷的政策法令。

郡县制的推行,奠定了我国后世封建王朝地方机构的基本模式。

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官员均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

地方政府绝对服从于中央,这就叫中央集权,皇帝对任何事务都有绝对控制权,一切事务由皇帝一人决定,这就叫专制,如秦始皇命人修建骊山墓、修建阿房宫,劳民伤财,这都是专制的体现,也成为了秦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共同组成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叫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力的保障了经济、文化、交通等措施的推行,而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的统一又加强了中央集权。

至此,秦朝实现了全面的统一。

 

(四)一传两千年(秦统一对后世的影响):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驾崩,秦始皇在他30岁时,用10年时间统一全国,又用12年时间治理国家,他作为第一个统一帝国的皇帝,他的诸多措施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2000多年的基本政治框架。

统一货币,秦代圜钱作为中国古代货币形态,一直沿用2000年,直到清朝灭亡。

统一度量衡,虽然是为了国家便于征税、监督官吏,但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秦时期的“亩”的步数沿用至今。

统一度量衡也成为了国家权力的象征。

文字的统一是集权措施中最重要的一项。

中国地域广阔、方言各异,但我们的文字是统一的,文字统一,文化就不会分裂,文化不分裂,人们就有国家认同感、民族凝聚力,也正是有了统一的汉字,我们的中华文明才得以传承下来。

自秦起,统一的意识已扎根到每个人的心里,统一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人民生活的富足、文化的繁荣,统一也成为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共识,我们也会在统一之路上不断的追求!

 

(五)总结本课内容、构建思维导图:

   下面我们对本课知识进行小结,请大家根据桌上提供的本课主要知识点图片利用线段进行设计,构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哪个小组能上讲台来构建你们组的思维导图?

       (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 

总结:

每个小组都构建了思维导图,思维不一样,构建的具体形式就不一样。

也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能学着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对历史知识进行及时复习,培养我们的发散性思维。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利用视频和补充材料,帮助学生对秦的统一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通过精美的课件展示,用动画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秦朝巩固统治措施之间的关系,也突出了政治措施是本课难点这一项。

在整节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小组讨论、单人回答、组间互评等多种方式来融入历史课堂。

在营造的历史氛围中让学生去充分感受历史,了解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都在本节课有所体现,学生有所收获。

在升华部分突出“统一”的重要意义,与现实紧密相连,本课知识的巩固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实现,学生在学列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加深对本课的认识,进而牢固的掌握本课知识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整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没有应用更多的原始史料,在过渡语方面稍显啰嗦等。

以后在新的历史教学中会加以改进。

2019-2020人教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导学案(无答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

【学习目标】

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重点】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习难点】

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导入新课】

以李白的《古风》导入新课,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那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是何许人呢?

„„(生答:

秦王)是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

秦始皇雄才大略,伟绩彪炳千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他的伟绩。

即第9课——《秦朝的统一》。

【自主学习】

1.秦灭六国

秦国经过,实力强大起来,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_______,建立起的国家。

2.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A、皇帝称号: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____,总揽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B、中央: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________掌控。

C、地方:

废除了________制,实行了,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文化上:

统一文字:

命丞相李斯等人划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经济上:

统一货币:

以秦国的圆形方孔_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统一度量衡:

以秦制为基础,统一________制度,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车同轨:

统一________和________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灵渠、修长城:

派人开凿________,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4)军事上: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__________”。

3.秦朝的疆域

东至________,西到________,北至________一带,南达__ 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合作探究】

评价历史人物要抓住其事地一分为二进行,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耐人寻味的。

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有人却称他是暴君,你怎么看?

说出观点并阐明理由。

【当堂达标】

1.梁启超:

“天下之统一,势也。

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

A.公元前356年B.公元221年

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2年

2.有一首诗歌这样写道:

“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文中的“他”是()

A.周武王  B.嬴政C.大禹   D.商汤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B.统一文字C.修筑长城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4.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5.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人民检察官的形象。

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

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6.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

右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他上面文字的字体是()

A.大篆B.小篆C.楷书D.行书

7.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货币是()

A、赵铲型币B齐刀型币C圆形方孔钱D楚蚁型币   

8.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  )

A.辽东、临洮B.鸭绿江、嘉峪关

C.山海关、嘉峪关D.山海关、临洮

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车同轨

10.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布置作业】

课后自制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学后反思】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

教学目标

知道秦朝的统一,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认识到统一是历史意义,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难点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秦灭六国

1、秦灭六国的过程

教师设问:

同学记得“战国七雄”是哪七雄吗?

多媒体显示:

战国初期七国的形势图,并一步步引导学生说出七国的地理方位。

并让学生分析通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为灭六国准备了条件。

提问:

秦王赢政是怎样完成统一的呢?

多媒体显示秦灭六国的过程,用动画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归纳秦统一的时间、人物、都城。

(1)时间: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

赢政

(3)都城:

咸阳

多媒体显示:

秦始王的画像。

引导学生描述画像,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秦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2、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2)、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问题思考(p.46)

想一想:

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俗话说: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秦始王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统一之后,又为巩固统一制订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政治上,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建立郡县制。

(学生阅读(p.46)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措施起到的作用是,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巩固统一的措施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秦统一初期可能会出现哪些不利于稳定与发展的因素呢?

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学生回答:

文字不统一、货币不统一、思想不稳定……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文化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军事上——车同轨,开凿灵渠、修筑长城(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流域。

梯级船闸的设计方法,比巴拿马运河早两千多年。

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还能灌溉四万多亩田地。

让学生体会开凿灵渠、修长城的艰巨,明白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产生民族自豪感。

思想上——焚书坑儒(补充讲解)。

  焚书坑儒是两个历史事件的合称,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这种做法来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却采取极其残暴野蛮的手段维护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威。

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予以否定。

材料研读(p.48)

想一想:

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介绍的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和车轨的措施。

文字的统一,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质的交流,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发展。

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秦始皇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篇章。

他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政和监察。

(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经济上:

(1)统一货币:

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2)统一度量衡

3、思想文化上:

(1)统一文字(小篆-隶书)

(2)实行“焚书坑儒”。

4、军事上:

(1)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2)统一东南、岭南地区,兴修灵渠。

知识拓展:

阅读(p.49)

作业:

课后活动(p.49)

1、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

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请谈谈你的看法。

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文字的统一,便于国家政令的发布和贯彻执行,有利于政治上巩固统一;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文字的统一,便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演进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

总之,文字的统一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