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无源光分路器技术规范051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426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信无源光分路器技术规范05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电信无源光分路器技术规范05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电信无源光分路器技术规范05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电信无源光分路器技术规范05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电信无源光分路器技术规范05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无源光分路器技术规范0512.docx

《中国电信无源光分路器技术规范05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无源光分路器技术规范051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电信无源光分路器技术规范0512.docx

中国电信无源光分路器技术规范0512

 

中国电信用于PON网络的无源光分路器设备

集中采购招标技术规范书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10年4月

目录

1、概述1

1.1范围1

1.2说明1

1.3ODN的功能和结构2

2、无源光分路器产品分类2

3、光分路器结构3

3.1封装方式3

3.1.1盒式封装3

3.1.2机架式封装4

3.1.3微型封装4

3.1.4托盘式封装5

3.1.5其他封装10

3.2盘纤单元10

3.3光分路器适配器要求11

3.4光分路器引出尾纤要求11

4、材料要求11

5、光分路器主要光电性能要求12

5.1工作波长12

5.2插入损耗与均匀性的定义12

5.3回波损耗的定义12

5.4方向性的定义13

5.5★均匀分光的光分路器主要指标要求13

6、环境性能15

6.1★工作温度15

6.2储藏温度15

6.3工作气压15

6.4工作湿度16

7、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16

7.1标识16

7.2包装18

7.3运输18

7.4贮存18

1、概述

1.1范围

本规范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用于PON网络的无源光分路器设备(以下简称“光分路器”)集中采购招标的技术规范书。

本规范主要参考以下标准:

●YD/T2000.1-2009:

平面光波导集成光路器件第1部分:

基于平面光波导(PLC)的光功率分路器

●GR-1209-CORE:

GenericRequirementsforPassiveOpticalComponents

●GR-1221-CORE:

GenericReliabilityAssuranceRequirementsforPassiveOpticalComponents

无源光分路器是PON网络中ODN网络的关键器件。

本次招标只针对基于PLC(平面光波导)技术的无源光分路器设备。

1.2说明

中国电信在任何时候保留和拥有对本规范书的解释权和修改权。

本规范书只是针对中国电信近期宽带接入网建设的要求,中国电信有权在签定合同前,根据需要修改和补充本规范书,修改补充后的最终规范书将作为合同的附件。

未经中国电信书面许可,投标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透露本规范书内容。

在本规范书中,对各条目的要求有下列表达方式:

“必须”、“应”:

表示现阶段网络建设的基本需要,该条目必须实现;

“建议”:

表示将来网络、设备和技术发展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希望该条目实现,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忽略该条目;

“可以”:

表示该条目属于可选。

投标方应对以下提出的每一项功能、性能要求进行逐段应答(无特别说明的可应答支持、理解等,有详细应答要求的条目,须按照要求详细应答),如实地说明其设备的支持程度。

如无特别说明,投标方声明支持的功能应为设备已实现的功能,不包括有能力支持但尚未实现的、近期将要实现的、未来计划实现的功能。

中国电信将适时进行验证测试,如发现投标方声明支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与测试结果不符,中国电信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1.3ODN的功能和结构

光分配网ODN是光接入网的关键部分,是由光纤光缆、无源光器件和光配线产品组成光功率分配网。

其主要作用是为网络侧OLT和用户侧ONU提供光媒质传输通道。

图1光接入网的参考模型

按照OLT与ONU的连接方式,ODN可以是点到点的星形结构,也可以是点到多点的树形、总线形和环形无源光网络结构。

采用光功率均匀分配分路器的树形或星型ODN,是FTTx网络中最通常的结构。

2、无源光分路器产品分类

用于PON网络的光分路器(Splitter)从规格来看,光分路器可表示为:

M×N,M-表示输入光纤路数,N-表示输出光纤路数,在FTTx系统中,M可为1/2,N可为2/4/8/16/32/64/128等。

请投标方应答N=128分光比光分路器设备的实现方式。

光分路器可以是均匀分光,也可以是不均匀分光;本规范重点规定均匀分光。

根据制作工艺,光分路器可分为熔融拉锥式光分路器(FBTSplitter)和平面光波导光分路器(PLCSplitter)两种类型,本规范从应用角度出发,建议主要采用PLC光分路器。

3、光分路器结构

光分路器模块应经济高效、坚固且结构紧凑,所有器件应固定良好并可提供足够的供管理、连接、安装、维护、检验、测试用的空间。

3.1封装方式

本规范主要定义下列四种封装结构的光分路器,以适应不同的安装设施和安装环境。

3.1.1盒式封装

盒式封装光分路器直接出Φ2.0mm或Φ3.0mm尾纤端子,可用于桌面或托盘安装。

盒式封装光分路器外形、尺寸要求:

●1/2×2/4/8/16/32盒式光分路器盒体最大基本尺寸为150mm×110mm×19mm,偏差不超过0.3mm;

●1/2×64盒式光分路器盒体最大基本尺寸为150mm×110mm×29mm,偏差不超过0.3mm;

●1×128盒式光分路器盒体最大基本尺寸暂定为200mm×150mm×40mm,偏差不超过0.3mm;

请投标方详细应答参加投标的盒式无源光分路器设备型号、相应基本参数,填表如下(可增加行):

表1投标方投标盒式设备基本参数表

序号

分光比

PN

适配器/尾纤端子类型

尺寸

(长×宽×高mm)

1

2

 

3.1.2机架式封装

机架式封装光分路器应提供光纤适配器,适合19英寸标准机架安装,要求为IEC标准19英寸1U机箱,机箱最大尺寸为483mm×43.5mm×200mm,偏差不超过0.3mm;

请投标方详细应答参加投标的机架式无源光分路器设备型号、相应基本参数,填表如下(可增加行):

表2投标方投标机架式设备基本参数表

序号

分光比

PN

适配器/尾纤端子类型

尺寸

(长×宽×高mm)

1

2

3.1.3微型封装

微型封装光分路器分为松套管尾纤型、光纤带扇形尾纤型:

1)松套管尾纤型:

松套管尾纤型直接出Φ0.9mm尾纤端子,可用于接头盒、分线盒等内安装,其封装尺寸最大为60mm×12mm×6mm,偏差不超过0.3mm。

2)光纤带扇形尾纤型:

光纤带扇形尾纤型输入为Φ0.9mm尾纤端子,输出为光纤带扇形尾纤,可以提供较大分路比,可用于接头盒、分线盒等内安装,其封装尺寸最大为80mm×20mm×6mm,偏差不超过0.3mm。

请投标方详细应答参加投标的微型无源光分路器设备型号、相应基本参数,填表如下(可增加行):

表3投标方投标微型设备基本参数表

序号

分光比

PN

类型*

适配器/尾纤端子类型

尺寸

(长×宽×高mm)

1

2

注*:

类型包括松套管尾纤型、光纤带扇形尾纤型。

3.1.4托盘式封装

托盘式封装光分路器可分为适配器型和尾纤型两种,其中适配器型按照光交接箱类型可分为安装在普通定制光交内适配器型(普通光交适配器型)和安装在无跳接光交/分光分纤箱内适配器型(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

1)适配器型:

●普通光交适配器型托盘式光分路器:

提供光纤适配器,适合安装在光交接箱等配线机柜或箱体

普通光交适配器型光分路器外形、尺寸要求:

⏹1/2×2/4/8/16分路器终端托盘占用1个12芯一体化托盘空间,托盘尺寸和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每个托盘可安装18个适配器,最大满足2×16分纤模式。

托盘高度25mm,为1个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的高度。

分路器托盘盒体材料采用阻燃ABS、颜色为PANTONE3405U,盖板材料采用阻燃ABS、颜色为PANTONE427U。

图21/2×2/4/8/16分路器托盘

⏹1/2×32/64分路器终端托盘占用2个12芯一体化托盘空间,1/2×32/64托盘尺寸和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分路器(满足1/2×32/64)托盘结构示意图:

✧托盘可安装34个适配器,最大满足2×32分纤模式;

✧托盘可安装66个LC适配器,最大满足2×64分纤模式;

托盘高度50mm,为2个12芯熔配一体化托盘的高度。

分路器托盘盒体材料采用阻燃ABS、颜色为PANTONE3405U,盖板材料采用阻燃ABS、颜色为PANTONE427U。

图31/2×32分路器托盘

●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托盘式光分路器:

提供光纤适配器,适合安装在无跳接光交接箱等配线机柜或箱体

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光分路器外形、尺寸要求如下:

表4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光分路器外形尺寸

分类型号

占用槽位数

外形尺寸(mm)

(宽)×(深)×(厚)

1∶4光分插片

1

130×100×25

1∶8光分插片

1

130×100×25

1∶16光分插片

2

130×100×50

1∶32光分插片

4

267×100×50

⏹1∶4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

图41∶4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外形结构图

图51∶4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面板图

⏹1∶8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

图61∶8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外形结构图

图71∶8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面板图

⏹1∶16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

图81∶16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外形结构图

图91∶16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面板图

⏹1∶32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

图101∶32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外形结构图

图111∶32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面板图

2)尾纤型:

托盘式尾纤型光分路器直接出Φ2.0mm或Φ3.0mm尾纤端子,适合安装在光交接箱等配线机柜或箱体,光分路器托盘占用1个12芯一体化托盘空间,托盘尺寸要求同适配器型图2;

请投标方详细应答参加投标的托盘式无源光分路器设备型号、相应基本参数,填表如下(可增加行):

表5投标方投标托盘式设备基本参数表

序号

分光比

PN

类型*

适配器/尾纤端子类型

尺寸

(长×宽×高mm)

1

2

注*:

类型包括:

普通光交适配器型、无跳接光交适配器型、尾纤型

3.1.5其他封装

其他封装形式的光分路器不做明确要求,可根据各地实际需要定制,所有性能指标参照本规范执行。

请投标方详细应答参加投标的其他无源光分路器设备型号、相应基本参数,填表如下(可增加行):

表6投标方投标其他设备基本参数表

序号

分光比

PN

封装类型

适配器/尾纤端子类型

尺寸

(长×宽×高mm)

1

2

3.2盘纤单元

盘纤单元应保证纤芯、尾纤无论处于何处弯曲,其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mm;保证盘绕的光纤、尾纤不受损伤。

其要求参见YD/T778-2006的相关规定。

3.3光分路器适配器要求

对于机架式光分路器,适配器可根据需要选择SC、FC、LC等类型,技术条件应分别符合YD/T1272.3-2005(SC型)、YD/T1272.4-2007(FC-UPC型、FC-APC型)、YD/T1272.1-2003(LC型)等标准的相关规定。

端面以UPC为主,APC端面适配器主要在承载模拟CATV信号时采用。

对于大分光比的光分路器建议逐步采用LC接头,以减小设备体积,节省机房空间。

为便于识别光纤链路,应在每个光分路器的光纤输入、输出端口提供永久性端口标识。

3.4光分路器引出尾纤要求

盒式光分路器和托盘式尾纤型光分路器引出光纤一般采用2.0mm或3.0mm外护套软光纤,微型封装光分路器采用0.9mm外护套软光纤。

尾纤中的光纤应符合ITU-TG.652D标准要求,建议符合ITU-TG.657A2(B6)标准,若招标方有它种类的光纤使用要求时,也可为其它种类的光纤。

请投标方应答参加投标的无源光分路器引出尾纤的光纤类型。

引出尾纤实际长度应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

4、材料要求

光分路器所有零件采用的材料应具有防腐功能,如该材料无防腐性能应做防腐处理;其物理、化学性能必须稳定,并与相关连接材料如光缆护套、尾纤护套相容。

为防止腐蚀和其他损害,这些材料还必须与其他设备中所常用的材料相容。

光分路器如有采用工程塑料,其燃烧性能应符合GB/T5169.7-1985标准中试验A的要求。

请投标方详细说明设备采用的材料情况及其提供厂商。

5、光分路器主要光电性能要求

光分路设备的光电性能包括工作波长、插入损耗、端口插损均匀性、波长间插损均匀性、回波损耗、方向性等。

5.1工作波长

考虑PON网络应用需求,包括EPON/GPON、10GPON、ODN在线测试的等要求,光分路器需在1270、1310、1490、1550、1577nm、1625nm、1650nm等波长窗口也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光分路器必须支持工作波长的范围是1260nm~1650nm。

5.2插入损耗与均匀性的定义

插入损耗是指光分路器接入到系统中对系统衰耗的影响度量,是影响PON系统传输距离和性能的最为关键的指标。

对于1/2:

N光分路器,第i出口占入口光功率的Y%,该支路的插入损耗可参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α、β为经验值,按照GR-1209-CORE中AM-Video要求,α取1.1左右(

越接近1越好),β取0.6(M=1)/0.9(M=2)。

端口插损均匀性(一致性)是指在相同波长上的不同分支上测量所得的最大和最小插入损耗间的差值。

为了保证分路器的各分支光功率输出的一致性,减小由于端口差异造成的网络故障几率,端口插损均匀性指标越低越好。

波长间插损均匀性(波长相关插损一致性)是指在工作波长范围内(1260nm~1650nm)不同波长上的量所得的最大和最小插入损耗间的差值。

为了保证分路器的波长间光性能的一致性,满足将来应用需求,波长间插损均匀性指标越低越好。

5.3回波损耗的定义

回波损耗是指光分路器引起的输入光功率沿输入路径返回的量度,一般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回波损耗可能有两种测试结果:

●输出端开路回波损耗:

光分路器的另一侧有一个或多个端口开路时测得的输入端回波损耗;

●输出端截止回波损耗:

光分路器的另一侧所有端口均接有设备或尾纤以较小半径(直径小于1cm)绕10圈以上时测得的输入端回波损耗;

对于器件要求而言,要严格要求输出端截止时的回波损耗。

但是,实际应用中,由于端口实装率的影响,尤其是光分路器的下行绝大多数情况都是输出端有一个或多个端口开路,所以对于光分路器设备的要求来讲,也要严格要求输出端开路时的回波损耗。

5.4方向性的定义

方向性是指器件正常工作时,输入一侧非输入端子输出光功率与输入端子的输入光功率的比值,一般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对于应用而言,方向性也比较重要,否则出现一个用户的ONU发光影响同一光分路器下的其他用户。

对于1:

N光分路器只关注上行方向性,对于2:

N也应对下行方向性进行要求。

5.5★均匀分光的光分路器主要指标要求

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均匀分光的光分路器设备(含连接器)应满足表2、表3的光性能指标要求。

表71xN均匀分光的光分路器光性能要求

规格

1x2

1x4

1x8

1x16

1x32

1x64

1x128

光纤类型

G.652.D/G.657.A2

工作波长

1260nm~1650nm

最大插入损耗(dB)

≤3.8

≤7.2

≤10.5

≤13.8

≤17.1

≤20.1

≤23.7

端口插损均匀性(dB)

≤0.8

≤0.8

≤0.8

≤1.0

≤1.5

≤2.0

≤2.0

波长间插损均匀性(dB)

≤0.8

≤0.8

≤0.8

≤1.0

≤1.0

≤1.0

≤1.2

回波损耗(dB)

(输出端截止)

≥50

≥50

≥50

≥50

≥50

≥50

≥50

回波损耗(dB)

(输出端开路)

≥18

≥20

≥22

≥24

≥28

≥28

≥30

方向性(dB)

≥55

≥55

≥55

≥55

≥55

≥55

≥55

表82xN均匀分光的光分路器光性能要求

规格

2x2

2x4

2x8

2x16

2x32

2x64

2x128

光纤类型

G.652.D/G.657.A2

工作波长

1260nm~1650nm

最大插入损耗(dB)

≤4.0

≤7.5

≤10.8

≤14.1

≤17.4

≤20.4

≤24.0

端口插损均匀性(dB)

≤0.8

≤0.8

≤0.8

≤1.0

≤1.5

≤2.0

≤2.0

波长间插损均匀性(dB)

≤0.8

≤0.8

≤0.8

≤1.0

≤1.0

≤1.0

≤1.2

回波损耗(dB)

(输出端截止)

≥50

≥50

≥50

≥50

≥50

≥50

≥50

回波损耗(dB)

(输出端开路)

≥18

≥20

≥22

≥24

≥28

≥28

≥30

方向性(dB)

≥55

≥55

≥55

≥55

≥55

≥55

≥55

 

请投标方详细说明参加投标的设备满足的光电性能指标要求。

表9投标方投标1xN均匀分光的光分路器光电性能指标

规格

1x2

1x4

1x8

1x16

1x32

1x64

1x128

光纤类型

工作波长

最大插入损耗(dB)

端口插损均匀性(dB)

波长间插损均匀性(dB)

回波损耗(dB)

(输出端截止)

回波损耗(dB)

(输出端开路)

方向性(dB)

表10投标方2xN均匀分光的光分路器光电性能指标

规格

2x2

2x4

2x8

2x16

2x32

2x64

2x128

光纤类型

工作波长

最大插入损耗(dB)

端口插损均匀性(dB)

波长间插损均匀性(dB)

回波损耗(dB)

(输出端截止)

回波损耗(dB)

(输出端开路)

方向性(dB)

6、环境性能

光分路器设备的环境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相关规定。

6.1★工作温度

光分路器设备工作温度应是-40~+70摄氏度,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应能满足表7、表8要求的光性能指标。

当光分路器在-40摄氏度低温、70摄氏度高温环境长期工作时与常温下工作相比较,插入损耗变化δ应满足:

δ≤0.5dB,并且新的插入损耗值必须满足表7、表8要求;回波损耗、方向性等指标须满足表7、表8中参数要求。

光分路器设备在-50~-40摄氏度时,应能工作,具体光性能指标暂不要求,当环境温度恢复到-40~+70摄氏度,设备的光性能指标应恢复到表7、表8的要求。

请投标方详细说明参加投标的设备的温度性能情况。

6.2储藏温度

要求光分路器设备能在-40~+85摄氏度范围可较长期存放,不影响设备性能。

6.3工作气压

要求光分路器设备应能在62~106Kpa的大气压环境下正常工作。

请投标方应说明设备能正常工作的大气压力环境。

6.4工作湿度

要求光分路器设备能在相对湿度为95%以下环境均可正常工作。

7、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识

光分路器设备出厂时应包含永久性标识,光分路器的标识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要求:

1)在光分路器的顶部,应提供认可的激光警告标识;

2)光分路器都应打上中国电信的LOGO,同时应打上厂商的LOGO;

3)光分路器表面应印有产品标识(PN)及产品序列号(SN)

a)产品标识应包括:

供应商的名字、生产工艺、分光比、封装方式、成端方式、连接器类型、尾纤光纤类型、尾纤长度;

PN=企业代码-生产工艺-分光比-封装方式-成端方式-连接器类型-尾纤类型-输入尾纤长度-输出尾纤长度

企业代码:

最多4位

生产工艺:

P=PLCF=FBT

本次投标产品范围仅限于PLC型光分路器

分光比:

1002=1×22002=2×2

1004=1×42004=2×4

1008=1×82008=2×8

1016=1×162016=2×16

1032=1×322032=2×32

1064=1×642064=2×64

1128=1×1282128=2×128

封装方式:

T=芯片封装

B=盒式封装

R=19英寸机架式封装

M=微封装式

12T=12芯熔配一体托盘式封装(外观尺寸与光缆交接箱用12芯熔配一体盘相同,主要用于光缆交接箱内)

24T=2个12芯熔配一体托盘式封装

8D=用于无跳接光交托盘式封装,占1个插槽位置,可提供2/4/8分路比

16D=用于无跳接光交托盘式封装,占2个插槽位置,可提供16分路比

32D=用于无跳接光交托盘式封装,占4个插槽位置,可提供32分路比

成端方式:

F=尾纤式(盒式、微封装式、12芯及24芯托盘式光分路器采用尾纤式成端。

A=适配器(机架式、12芯及24芯托盘式、无跳接光交托盘光分路器采用适配器成端。

连接器类型:

SU=SC/UPCSA=SC/APC

FU=FC/UPCFA=FC/APC

LU=LC/UPCLA=LC/APC

尾纤类型:

Φ0.25=0.25mm裸纤Φ0.9=0.9mm松套管

Φ2.0=2.0mm松套管Φ3.0=3.0mm松套管

输入尾纤长度:

05=0.5米15=1.5米

20=2米XX=定制长度

输出尾纤长度:

05=0.5米15=1.5米

20=2米XX=定制长度

例:

PN码XXXX-P-1008-B-F-SU-Φ2.0-10-20

表示XXXX公司生产的PLC型1×8的盒式封装,尾纤成端,端子类型为SC/UPC的光分路器,尾纤采用2.0mm松套管,输入尾纤长度1米,输出尾纤长度2米。

b)产品序列号应包括:

出厂时间(年月)、当月生产序列号。

SN=年份-月份-当月生产序列号

年份:

2位数

月份:

2位数

当月生产序列号:

6位数

例:

SN码10-04-000005

表示2010年4月生产,当月生产序列号是000005

请投标方应答光分路器标记的详细情况。

4)在光分路器的端口应进行永久标识:

光分路器的光纤输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