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简单机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420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8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简单机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简单机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简单机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简单机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简单机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简单机械.docx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简单机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简单机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 简单机械.docx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简单机械

简单机械

图4

23.(2011沈阳)(4分)在我市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考评教师针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记录了甲、乙同学的操作过程(如下表),他们的实验步骤中均因为存在错误而失分。

请你指出错误的步骤,并说明失分原因。

甲同学

乙同学

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a所示

2.在带有滑道的杠杆两端挂上钩码后,杠杆的状态如图b所示。

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记录钩码重,并读取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

1.调节杠杆在如图c所在的位置保持静止状态

2.在带有滑道的杠杆两端挂上钩码,并调节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d所示

3.记录钩码重,并读取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

甲同学:

错误步骤________(填序号);失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

错误步骤_______(填序号);失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1天津)图9是人抬独轮车车把时的简化示意图,此时独轮车相

当于一个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体和车总重G为1200N,抬

起车把的力F为N。

省力400

 

8、(2011赤峰市)如图2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想使杠杆平衡,A处钩码应挂(C)

A、1个B、2个C、3个D、6个

 

(2011柳州)

(2)滑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需要改变力的方向时,要使用_________

(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在需要省力时,要使用_________(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19、2)定滑轮,动滑轮

 

29.(2011鸡西)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我们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这样做的目的是;实验时,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同学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以下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请你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1

2

3

4

L1/m

0.1

0.15

0.2

0.2

F1/N

0.5

0.5

1.5

L2/m

0.05

0.05

0.1

0.1

F2/N

1

1.5

3

4

 

小光同学实验时,在杠杆上挂了如图所示的两组钩码。

若在不加减钩码的前提条件下,把左端的两个钩码向右移动个格,可使杠杆平衡;若在不移动钩码位置的前提条件下,采用两端同时减掉的方法,也可使杠杆平衡(杠杆上相邻刻线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

29.(每空1分)

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或杠杆重心在支点上、杠杆重力作用线过支点);

便于测量力臂;

F1l1=F2l2(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表格中的数据);

1

1个钩码

8.(2011鸡西)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26(2011莆田)、(5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所示,若杠杆在使用前左端低,右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至平衡。

杠杆平衡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填“可以”或“不可以”)再旋动两侧的螺母。

(2)下列实验步骤中

A、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计算每次实验中F1L1和F2L2的大小,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C、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重复实验。

D、记下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E、将钩码挂职在杠杆的支上点两边,先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正确的顺序是

(3)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每格长度是4cm。

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8

2

4

2

2

8

1

16

3

2

12

3

8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4)上图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这时在两侧钩码下各增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的端将下沉。

 

51.(2011哈尔滨)(5分)同学们利用图1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

(1)写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具体过程及验证的结果.

 

(2)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图2所示,现欲使静止的跷跷板发生转动,可采取的做法是,并说出能驱使跷跷板发生转动的条件.

 

20.(2011烟台)如图14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6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0不变

 

7.(2011北京)图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D

 

16.(2011山西)如图4所示,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ABC是一个省力杠杆

B.D处刀刃较薄,可以增大压力

C.杠杆ABC上有粗糙的花纹,可以减小摩擦

D.指甲刀只有两个杠杆,一个省力杠杆,一个费力杠杆

 

26.(2011桂林)如图16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

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

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17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其原因是:

             。

26

.⑴左;水平;力臂

⑵F1l1=F2l2;不合理;结论具有偶然性(结论

没有普遍性)

⑶杠杆自重的影响。

(每空1分)

 

4.(2011桂林)在日常生活中,用1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

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

C.杠杆D.斜面

27.(2011黄石)如图2所示维工人师傅推车运送纯净水的图片,对于这两种方法中哪种比较省力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图甲的方法比较省力

B.图乙的方法比较省力

C.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所用的力大小相等

D.无法判断

9.(2011扬州)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D

A.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B.以B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C.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D.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

 

11.(2011德州)(2分)李刚同学在放学回家途中,发现自行车上固定车筐的一个螺丝帽松动了,为了更好的固定螺丝帽,他决定到修车师傅那里借两样工具。

根据你的经验,李刚同学可能借哪两样工具、。

11.扳手(或扳子)、螺丝刀、钳子(三选二即可)(每空1分,共2分)

12.(2011德州)(2分)刘佳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袋胡萝卜,刘佳捡了一个最大的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图11所示)。

胡萝卜重为N,如果在系线处将胡萝卜切成两段,则GA_______G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2.4;大于(每空1分,共2分)

.(2011宿迁)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N的拉力,这是一个▲(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18.40费力

 

5.(2011荆门)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其中用力最小的是D

A.F1

11.(2011内江)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力的方向沿杆斜向上,大小为2mg

C.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

D.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方向上,大小为

mg

27(2011株洲)如图是现代家庭经常使用的自动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取下晒干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

图中动滑轮有   ________个,此装置    (填“能”或“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7.2 能

30.(201l兰州)(6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使杠杆在____位置平衡。

(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0

5

1.0

10

2

2.0

10

2.0

10

3

3.0

10

2.0

15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0.(共6分)

(1)左(1分)水平位置(1分)

(2)F1L1=F2L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分)

(3)将不同的物理量进行了加法运算(2分)

 

24.(201l兰州)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的吊篮内,他至少用____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

(g=10N/kg)24.225

 

1.(201l兰州)使用下列工具时,费力的是( D )

13..(2011武汉)工人们为了搬运一台笨重的机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

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D

 

26.(2011连云港)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_边旋一些(选填“左“或“右”)。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

________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右

(2)二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

 

11.(2011年福州市)如图4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B )

11、(2011江西)三个和尚挑水吃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详,甲图中和尚们商量出新的挑水方案,胖和尚一人挑两小桶,瘦和尚和小和尚两人合抬一大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他的肩往后移动一点距离

B、乙图中水桶B向下沉,为保持水平平衡,胖和尚可以将后面水桶B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C、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让瘦和尚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D、丙图中小和尚为减轻瘦和尚的负担,可以将水桶往前移动一点距离

5.(2011宁波)下列所示工具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D

 

A.动滑轮B.订书机C.羊角锤D.镊子

9.(2011苏州)如图所示的常用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B

9、(2011广安)如图4所示,轻质木杆AB可以绕O点转动,OA的长度

是OB的三倍,A端细线下所挂28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

地面上,在B点用600N的动力竖直向下拉动,木杆静

止不动,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N,此木

杆为(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9、4:

11:

4

33.(2011宁夏)(2分)如图所示,当人曲臂将重物端起时,人的前臂可以看作一个杠杆。

请在示意图上画出F1和F2的力臂。

33、画对一个力臂得1分,画错不得分。

共2分

图4

(2)图15中,小球和杠杆都处于静止状态,请作出小球所受重力及线AB对杠杆的拉力的示意图。

图15

图14

 

18.(2011温州)如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动手柄时,横梁上升。

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9..(2011台州市)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答案:

C

21.(2011大连)图5是用“瓶起子”起瓶盖的示意图。

请画出动力F1对支点0的力臂,并画出阻力的示意图。

 

2.(2011山东济宁)如图2所示,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C

图2

 

29.(衢州卷)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力臂l2;

(2)钓鱼竿属于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3.(2011临沂)如图所示的剪刀中,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最合适?

D

19.(2011浙江义乌)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

则C

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B、F甲

C、F甲>F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25.(2011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16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

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

A较重;

乙:

B较重;

丙:

A、B一样重.

(1)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A、B的轻重.

所用器材:

天平

操作方法:

将天平调节平衡,把A、B两段萝卜分别放入天平的左右两盘中

现象及结论:

天平的指针向哪边偏转,哪段萝卜就重

(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17所示。

 

①根据图17的实验,可以判断甲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

②根据图17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不正确

b.用图18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1.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或斜向左)拉,保持杠杆水平平衡。

2.读出动力:

测力计的示数F1;量出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L1

3.用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即阻力大小F2,量出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L2

4.计算F1×L1的值与F2×L2的值,再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上述结论不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