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215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7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高三年级考试

历史试题

2015.1

本试卷共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卷类型、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

“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

”这反映了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②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③政府鼓励商业发展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2.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

“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荐臻:

接连到来),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

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海禁”政策的实施B.社会矛盾尖锐

C.倭寇为患D.土地兼并严重

3.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③传染疾病的肆虐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③④

4.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

”作者旨在强调工业革命后

A.科学技术水平不断革新B.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

C.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D.旧规章制度阻碍发展

5.据台湾学者张玉法的《中国现代史》统计,1862一1910年清朝中央政府主持开办了许多工业企业,主要类型有:

兵工厂、纺织厂、铸钱厂、造船厂等。

以上各类企业对应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A.42、7、5、2B.7、42、5、2C.5、7、42、2D.2、5、7、42

6.诗人徐志摩之父徐申如,1897年与他人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1913年集资创办硖石电灯公司;1917年创办捷利电话公司;1924年兴建硖石双山丝厂,振兴和发展了海宁的丝绸工业。

他的经商之路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话公司的创办说明当时中国电话已经普及

B.硖石双山丝厂的创办说明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仍有发展

C.电灯公司的创办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关

D.裕通钱庄的创办表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7.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A.“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

B.“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

C.“人力车夫讨厌马车”

D.“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

8.2014年12月俄罗斯陷入卢布危机。

当年,该国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

“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

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B.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C.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D.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9.1945—1948年间,英国颁布和实施了《煤炭工业国有化法》《国民保险法》和《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案。

这反映了英国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重视提高国有化程度

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D.优先发展煤炭工业

 

10.据下列中国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D.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11.泰安纺织女工刘翠菊从1969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45年。

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B.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C.记录者是普通百姓,史料详实D.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可信度高

12.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欧洲梦:

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说:

“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

”“欧洲梦”的含义是

A.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

C.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D.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

1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

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A.风俗B.贡赋C.礼仪D.秩序

14.有学者评论某思想家时说:

“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

”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黄宗羲

15.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1663年出版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

这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B.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

C.主张法治,反对礼教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16.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

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举考试复习“指南”等,这表明

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

17.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渗透的思想——反传统:

赞美爱情,呼唤女性人权,提倡男女平等,批判禁欲主义,贬斥奸臣贪官,展示商人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

这一文学作品最有可能是

A.“三言”“二拍”B.《雨霖铃》

C.《念奴娇·赤壁怀古》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8.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

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___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

材料空白处应是

A.权利与金钱B.智慧与德行C.民主与科学D.上帝和法律

19.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中一个财主在酒后说:

“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

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

”最后被释放回家。

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B.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C.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20.下表是1795年法国作家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中的部分目录:

这表明作者认为

A.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自己B.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C.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D.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21.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

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B.宣传“因信称义”

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D.宣扬“先定论”

22.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不抛弃旧理论,并将其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

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B.相对论与量子论

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23.在作品中体现“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等手段超越现实来塑造形象,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作品反映的风格是

A.印象派B.后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

 

24.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几次大的留学热潮。

下列表格中的①、②、③处依次应该是

A.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B.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

C.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D.富国强兵、建设国家、实业救国

25.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写道:

“激烈的改革派都是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但他们仍然希望清王室可以领导中国不致危亡”。

“激烈的改革派”的思想主张是

A.师夷长技B.中体西用C.维新变法D.民主共和

26.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但其言论与行为往往令一些人难以理解。

观察思考胡适下列言行,你认为其出现的原因是

A.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占主导地位

B.封建儒学在当时中国社会已不占主导地位

C.当时中国社会的婚俗习惯尚未发生变化

D.既受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又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27.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

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其共同目的是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实行全民族抗战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宣传新三民主义

28.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以是否能够促进社会进步来评价政党的作用

B.以是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评价政党的作用

C.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评价政党的作用

D.以工作重心是否从乡村转移到城市评价政党

29.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

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群岛,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

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

A.古巴导弹危机B.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D.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破

30.邓小平指出:

“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期间首先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A.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支持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C.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D.提出高等教育“2ll工程”计划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个小题,共55分。

2.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状况示意图

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被列强占据:

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沿线导致较大的发展。

——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

材料三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不是以封建城镇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些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

到了17—18世纪,形成了以乡村工商业为依托的中小城镇,这时期中小城镇大约已达到了700多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唐宋时期城市发展的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

(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英国城市化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变的过程”的理由。

(2分)

32.(13分)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孟子曰: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荀子曰:

“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

材料二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体现了中国哪些传统思想观念?

(3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百年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呈现出的变化趋势。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背景。

(6分)

3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

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

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

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

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

(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

(6分)

34.(12分)中国近代经历了新旧思想的交锋,引发思想界的巨大变化。

(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了近代以来不同社会思潮对中西文化的态度。

请你填充下列表格空白处。

(6分)

通过对维新思潮人物的探究,同学们又搜集到如下史料:

史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救亡决定》

史料二(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置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2)史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思想主张?

(2分)

(3)从史料一到史料二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什么变化?

(2分)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变化?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