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教学设计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131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教学设计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教学设计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教学设计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教学设计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教学设计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教学设计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docx

《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教学设计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教学设计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 教学设计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教学设计

问题研究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教学设计

(一)

从容说课

地理研究的是地球表面一切地理现象和过程的总和,关注的是人类生存空间。

通过学习东北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迅速的珠江三角洲,学生了解到一地的发展是建立在综合考察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基础上的理性开发,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注家乡的发展,是学习有用的地理的综合体现。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掌握基本情况,找准一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根据已有资料分析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参考与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形成自己发展的建议和构想,把你的想法以书面的形式反映出来,并可递送有关部门,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关注生活,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都有深远的影响。

学生的问题研究以研究小组方式进行,这一问题研究用两课时完成。

以小组为单位,内部既分工又合作。

教学重点

掌握实地调研的常用方法,培养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

网络多媒体、外出需要的照相机、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我的家乡发展条件的评价,巩固和灵活应用第四章知识。

2.掌握获取教材以外知识的基本途径。

3.通过网络的查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专家访谈、网络搜索等多种方法了解城市中的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

2.通过掌握家乡发展资料,提出探究方案,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通过成果展示,表达、交流、反思自己探究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家乡发展资料的收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态度。

2.通过实地调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工农业、第三产业存在问题的调查,增强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利于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往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师:

一地的发展是建立在综合考察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基础上的理性开发,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通过5节课主要是了解和体会了各地工农业的发展情况及发展条件,领悟了加强科学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我们也得用地理的眼光,客观地评价目前我们城市及郊区发展的情况。

对未得到很好开发的地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师:

(方法引导)研究方法:

收集资料→确定课题→具体调查和进一步收集资料→分析家乡发展条件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其他区域发展的经验以作参考或借鉴→提出对家乡发展的建议或构想。

师:

要求同学们分工协作,职责到人。

生:

确定小组人员组成(组长、副组长、对外联络员、记录员、摄影师。

不同类型同学按特长搭配)。

师:

出示参考课题:

我市郊区农业发展现状调查;

我市影响工业腾飞的××因素的调查;

我市旅游业发展条件综述

××地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及规划开发设想等

××地区与××地区发展策略研究

生:

(小组合议,确定课题)略。

(学生外出考察,教师邀请其他教师分组指导)

成果展示:

论文、建议全班交流,刊登于校园网,以书面的形式递送有关部门等。

评价方式:

由学生自评、同组学生互评、指导老师评价、综合打分。

(评分标准参考研究性学习评价标准)

备课资料

参考案例:

对××景区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对课题研究的意义,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的概况进行简要介绍。

二、调查方式

综述:

主要采用实地访问、走访专家、图书查阅、网上信息查询的方式相互综合进行。

实地访问:

对景区、管理机构、当地旅游局进行实地走访。

通过访问专家、听取介绍、实地感受获得了相当多的第一手资料。

走访专家:

1.×××

2.×××

资料来源:

1.网站

2.图书查询:

本校图书馆、×××景区售票处

三、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2001.2.7~2001.3.31选定课题,确定人员及分工

第二阶段:

2001.4.23~2001.5.7经过调查确定研究的子课题

第三阶段:

2001.5.14~2001.5.19正式开题

第四阶段:

2001.5.21~2001.5.30实地考察

第五阶段:

2001.6.4~2001.6.19整理资料,提出建议,预备结题

四、结论篇

(一)环境条件

1.地理位置与交通概况

2.历史发展概况

3.外部环境的感观印象

(二)开发的背景与筹建过程

(三)发展现状对比

1.文化内涵展示的侧重点——文化主题方面

2.规划设计与建筑特色

3.著名景点

4.名人资源

5.民风民俗

6.目前管理方式与运作情况对比

7.资源开发程度

8.游客情况对比

9.对外影响与社会效益对比

10.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对比

11.权威评定

(四)发展目标与策略对比

(五)比较综述及给有关部门的若干建议

1.给两地旅游景区的建议

(1)规划设计方面

(2)配套设施与旅游服务方面

(3)扩大宣传力度

(4)管理机制

2.给政府的建议

教学设计

(二)

作者,张新文、张宗太,福建省莆田仙游现代中学。

本文获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3》第四章问题探究设计。

本节主要内容有:

一、仙游木雕工艺城作为仙游工业区的发展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二、仙游木雕工艺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原料来源、交通运输、加工制作、销售运转、政策支持);三、仙游坝下木雕工艺产业的特点;四、仙游木雕工艺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本课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三章的学习,学生已获得了一些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和技巧。

本节内容是通过实地考察、听取讲解、查阅资料,以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坝下工艺城为主体来分析工业小区的发展与特点,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学习。

但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不足,抽象的理论难以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是学习最大的障碍。

设计思想

走进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懂,都会。

但教师出于事先辛苦准备的详尽的教案,只好硬着头皮对着讲,让学生“假装不懂”。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备课前忽视或错误地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不吻合。

本节教学准备前,我们发现学生参观了坝下木雕工艺城,对工艺城的情况有所了解,学生还掌握了“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技术”等知识。

为此,本节课采用:

播放录像,巧妙导入(吸引了学生学习兴趣)。

提供材料,巧设疑问(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

点拨启发,开启心智(给学生以赞赏的同时适当地引导点拨)。

肯定鼓励,发掘优点(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布置练习,巩固知识。

在教学中通过各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融音乐、录相与图片于一体来激发学生上课热情和思维的火花,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

遵循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本节从内容组织到教学过程的实施都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实地参观考察、录像图片资料分析、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进行。

教学目标

本节课旨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关注自己生活中的地理,体验工业小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发展。

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以致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

1.通过学生实地考察、听取讲解、查阅资料,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判断,最终得出正确结论。

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直接、真实地感知生活中的地理、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

2.构建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从而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3.改变传统的乏味的教学方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地理审美情趣;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了解和关注家乡的经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对珍贵林木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坝下木雕工艺城形成与发展。

教学难点:

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木雕行业结构的调整”“解决仙游木雕工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学生较难理解。

教学疑点:

如何实现仙游木雕工艺可持续发展?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巧妙导入

本节课采用校团委组织学生前往仙游坝下工艺美术城参观的录像为起点。

少而精的几分钟录像导入,缩短了学生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距离,直接影响着“45分钟”的教学效果。

2007年月12月8日上午,同学们前往仙游坝下工艺美术城参观,了解当地特色经济——木雕行业的发展情况,为课题探究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听取工人师傅的讲解、看到艺术家们巧夺天工的雕刻作品,惊叹不已,感触颇深:

坝下村的木雕工艺的迅速发展,带动其他行业更好地发展。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一个特色加工业的发展,一个品牌的树立,往往可以提高该地区的知名度,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促进了区域城镇化的发展。

(二)提供材料,巧设疑问

材料是沟通学生与丰富多彩的真实世界和奥妙无穷的书本世界的桥梁。

地理案例材料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选取的一些隐含地理概念和原理要素、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材料”或“背景材料”。

学生在课堂内讨论案例材料获取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知地、明理、说理、析事之目的。

材料一:

坝下村位于仙游县的三大平原之一东乡平原,联系仙游县城和莆田市城厢区濑榜公路的中点,东来西往交通十分便利。

坝下村虽说是个村子,却更像一个繁华热闹的小城镇。

街道两旁矗立着多层楼房,一座楼房就是一家工厂或一个家庭作坊,通常是一楼生产、二楼展示和销售、三楼居住。

几大家具街上来客每天都流连于各个厂店。

坝下村人口15000多,却有30000多人从事木雕工艺和家具制作。

目前该村注册的木雕企业有500余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近20家,形成了年产值超5亿元的红木明清古典家具产业。

材料二:

坝下村是仙游木雕家具工艺千年来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历史积淀和时代际遇成就了坝下。

改革开放以来,以坝下村为代表的仙游县古典家具生产发展迅速,异军突起,业界称之“仙作”流派,深受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的推崇和赞赏。

为了打造仙游家具和木雕的知名度,当地政府这几年可没少下工夫。

2004年9月,仙游县成立了中国民间工艺家协会明清家具专业委员会,去年4月县里又与《中国红木古典家具》杂志社联合召开“仙作”红木家具研讨会。

这几年县里还多次组织木雕和古典家具厂家前往北京、上海、大连、中山、杭州等地,参加国家级及省级工艺美术精品展览会,今年又推出4家木雕企业申报省级名牌产品。

仙游县高度重视木雕等工艺品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木雕工艺业的优惠政策,整合工艺资源,工艺美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拥有工艺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出现了一批工艺美术产品生产专业村、专业街,产业化进程加快了。

坝下村就是这些专业村、专业街的佼佼者。

学生讨论可以得出结论:

1.一个区域一种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2.在政府的引导下形成了工业的集聚,从而扩大生产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材料三:

“这里主打紫檀木和花梨木等最上等红木原料的宫廷家具。

紫檀木的产地主要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我国的云南、两广等地也有生产;花梨木按其产地的不同可以分为海南黄花梨、越南花梨、缅甸花梨等。

这些珍贵木材资源生长速度很慢,加上人类大量采伐,现在日渐紧缺。

”仙游县工艺美术产业办主任林爱新介绍,“坝下村地少人多,绝大部分人从小就开始学艺,雕工高超,但对市场缺乏营销思路。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外地工艺品批发商就纷纷赶来订购家具,再以他们的品牌销售出去,每年订购额多达几千万元。

”,“当时,坝下人并没有品牌意识,营销中也没能把本地的艺术优势融合进去”,成为帮批发家具企业贴牌的“产业工人”。

坝下村真正开始繁荣起来是2000年以后,通过政府介入引导,在海内外市场上,如今终于叫响了原产地名牌——“仙作家具”。

“仙作家具”从贴牌作坊发展到自打品牌,产品已跻身高端收藏品市场。

坝下村品牌企业有“大家之家”“三福工艺”“贡品轩”等多家龙头企业。

还有福艺、龙威、龙禧、永盛等名牌“仙作”家具,也打响省级品牌;并涌现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0余人。

如林庆财、黄福华、张仁华、王新明、林福新、游良照、洪斌、林洪英等。

他们的工艺作品屡获国家、省市级嘉奖,全县累计拥有国家级奖励木雕工艺作品达一千件以上。

“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精品频频在各类大型展会上亮相,摘取了300多枚金奖和银奖。

2007年盛夏,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馆举行的仙游古典工艺家具精品展上,近万件“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精品集中亮相,给首都工艺界和收藏界带来一片惊喜,数天之内交易额突破1.5亿元,订单2亿多元。

林爱新主任自豪地说,目前,“仙作”家具已占领全国红木家具高端市场份额的一大半“江山”,上百家企业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设立销售窗口;仅坝下古典家具专业村的产品就占据了“半个北京市场”。

另外“仙作”家具还远销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多个国家。

从材料三经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出结论:

1.原料来源紫檀木、花梨木的产地为纬度较低的山区。

2.珍贵木材资源现在日渐紧缺。

3.坝下村木雕工艺城重视协作,逐步形成了全国著名木雕工艺专业小区。

4.木雕工艺人才在生产中的重要性。

坝下村木雕工艺品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5.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促进了坝下村木雕工艺发展。

材料四:

用高端产品占领中国古典工艺家具高地,“仙作”家具产业宏伟的发展目标一步步变成现实。

为壮大仙游工艺美术产业,建设好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仙游县委、县政府已制定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园修编和落实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用三至五年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十大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及培训中心,提升工艺品位,做大产业规模,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品牌优势的榜头古典家具生产园、度尾李耕故里艺雕园、中国古典工艺家具展销城,成为全国古典家具三大生产基地之一。

“十一五”期间,通过建设“四个中心”(展示中心、加工中心、交易中心、检测中心),发挥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打造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实现工艺产值50亿元、出口创汇30亿元,把仙游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中国古典工艺家具生产贸易中心。

从材料四经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出结论:

(1)以材料四分析,仙游木雕工艺如何进行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

(用高端产品占领中国古典工艺家具高地,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发展,产品研发、生产、运输、销售为一体)

(2)材料四中专家对仙游木雕工艺发展提出了哪些规划和要求?

用三至五年整合产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工艺品位,做大产业规模,成为全国古典家具三大生产基地之一。

建设“四个中心”(展示中心、加工中心、交易中心、检测中心),发挥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打造工艺美术产业集群,力争到2010年把仙游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中国古典工艺家具生产贸易中心。

坝下村木雕工艺和家具制作城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学生通过上图的分析、讨论后,老师可以归纳出:

仙游家具产业以坝下工艺城木雕工艺和家具为龙头的数千个小企业,逐步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它们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

材料五: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仙游县的家具产业也面临着一些亟须破解的隐忧。

一是具备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不多,坝下村共有500多家生产仿古家具的生产厂,而比较成规模的生产企业却只有20多家。

二是企业的发展观念和思路还有待提高。

由于大部分企业起步于作坊,成长战略、品牌战略和营销战略不足,无法打响自己的品牌。

同时,由于生产技工相对紧缺,高精尖研发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强,影响了新产品的开发。

三是这几年国际珍贵木材资源日渐紧缺,开始出现原料短缺的苗头。

为了早日解决这一难题,县里从2005年起开始鼓励农民引种降香黄檀、樟树等名贵苗木。

2006年,县里又从海南岛调来珍稀名贵苗木,每株苗木补贴林农5元钱,在龙华、度尾、枫亭、大济、鲤南等乡镇扩大种植面积达5500多亩。

“十一五”期间,仙游县计划发展5万亩名贵树林,打造全国最大的珍贵树种基地,以保证木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请你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对仙游木雕工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出自己的见解。

(存在的问题:

一是具备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不多,二是企业的发展观念和思路还有待提高,三是这几年国际珍贵木材资源日渐紧缺,开始出现原料短缺的苗头。

对策:

一、企业合作进行规模生产;二、鼓励农民引种降香黄檀、樟树等名贵苗木,解决原料来源;三、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四要规范木雕产品市场。

这样的案例材料一提出来,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思维火花立刻被激发了,分析、研究、思考、论证等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合作活动成为本节课学习的中心。

(三)点拨启发,开启心智

在知识的重点处、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问题的卡壳处、练习错误的疑难处等选择启发点,开启学生心智,由“山重水复疑无路”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境界。

如录像中镜头和解说:

坝下村虽说是个村子,却更像一个繁华热闹的小城镇。

街道两旁矗立着多层楼房,一座楼房就是一家工厂或一个家庭作坊。

几大家具街上来客每天都流连于各个厂店。

学生看到坝下村繁荣景象,感叹不已。

然后阅读了几段材料,教师设下疑问:

坝下村为什么有如此繁荣的景象?

坝下村木雕工艺和家具制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坝下村木雕工艺和家具制作企业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卡壳之后经教师点拨,忽有所悟:

1.坝下村木雕工艺和家具制作业的迅速发展原因:

(1)便利的交通;

(2)地处东乡平原;

(3)从事木雕工艺和家具的粗胚加工的劳动力充足。

2.坝下村木雕工艺和家具制作的特点:

(1)规模小,雇员10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为主;

(2)木雕工艺和家具行业为轻工业;

(3)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

(四)布置练习,巩固知识

新课程强调训练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因此,常规练习要适量,问题设计应有开放性,富有真实生活气息问题的解决应有效进入课堂。

布置练习不可固守传统的做练习题的方法,不妨试试选题做答:

将练习题写在或印在卡片上编号,练习时老师指定学生抽签定题号,选号后老师或学生读题,让选题的同学当即回答;回答后集体或个人评判,最后老师裁决。

这种练习,真可谓练得精、练得实、练得巧。

本节课课后作业是让学生写参观工艺城的游记,要求学生描述工艺城发展壮大过程、影响主要因素、企业特点等主要内容。

这样,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地理的用途,自觉地在生活中应用地理。

(五)肯定鼓励,发掘优点

新课改倡导赏识教育,坚持评价的多元性、发展性、情感性和过程性,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每节课上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微笑、点头、竖起大拇指,课件中使用“你真棒、恭喜你答对了、再想想”等卡通图画及声音,对新颖、有独到见解的同学或暂时后进生的偶尔出色表现,提议全班为之鼓掌等。

对学生的不良表现不作简单的批评,而是深入了解和分析,提出恰如其分的批评和改进意见,使其他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反思

反思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反思;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1)问题的设置考虑还不够周密。

影响坝下村的木雕工艺城形成与发展有多种因素。

每一个城镇每一个工业园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而教材上所讲的只是它们的共性。

(2)学生讨论没有分组进行,导致课堂纪律有点乱,影响了合作探究的参与面,没能让所有的同学都动起来。

(3)通过实地了解仙游木雕工艺发展的状况,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政府扶持是迅速推进仙游木雕工艺发展的主要动力,学会分析地理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受到课时制约不能每节课都是这样。

(4)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搜集相关信息,提出探究思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今后要侧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5)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与教学相结合,效果良好,但组织学生、联系考察地等事宜工作量大,特别要注意学生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