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5018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docx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docx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

古诗十九首之《青青陵上柏》原文赏析

  题解:

這是一首抒写一位游宦失意的士子,因感叹生命之短促,而主张及时行乐以消内心戚戚之忧的诗。

  诗中主人公这种用及时行乐,游戏人生的消极方式来表现对生命的珍惜和执着,虽不可取,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东汉末年统治阶级穷奢极侈的社会现实;反映了汉末中下层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赏析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摇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译文山坡上生长着四季长青的柏树啊,山下溪谷中堆积着坚硬成堆的石头。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啊,就好比匆匆远行的过客。

  虽然只有清淡的一杯薄酒啊,但只要心情娱悦也胜过那豪华的宴席。

  我还是驾着破车鞭赶着那老弱的马儿啊,尽情地在京都宛洛间游玩去吧!

都城洛阳是多么地繁华热闹啊,只见达官贵人们整日里你来我往相互拜访。

  大街边列夹着的小巷子啊,随处可见王候们高大的第宅。

  都城中南北两座宫殿遥遥相望啊,宫殿前两座望楼就高达百余尺。

  既然达官王候们天天都在极宴寻欢作乐啊,我又何必象被什么逼迫着一样整天忧愁不乐呢?

赏析:

全诗共十六句,可分作两层。

  第一层(1-8句),写主人公因感于生命的脆弱和短促而主张及时行乐,游戏人生。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古诗十九首陵:

大的土山。

  磊磊:

众石攒聚貌。

  这两句是托物兴起的,用山上四季长青的柏树,溪谷中堆积着的坚硬石头,这些自然界中相对于人来说无生命但却永恒长存的物体,来兴起下句人生命短暂和人不如物的感慨。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忽:

速貌。

  远行客:

比喻人生的短暂。

  古人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就犹如匆匆过客,而过客思归,其离家愈远,其思家之心更切,到了那里,也不愿久留。

  此两句意思是说处于永恒的天地之间的人,却象天地间出门远行急于赶回家的行人一样,极言人生命之短暂。

  开头四句,托物起兴,用自然界山上青青的柏树,山下溪谷中磊磊的石块,这些无生命但相对于有生命的人来讲能永恒存在的物体,比对生于天地之间的人,极言人的生命短暂,虽然生长于永恒的天地之间,却整天行色匆匆,就象出门远行而急于赶着回家的行人一样。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斗酒:

斗,酒器。

  斗酒,指少量的酒。

  聊:

姑且。

  薄:

菲薄。

  这里是指酒味清淡之意。

  这两句是说,酒虽有多少之别,味有清浊厚薄之分,但只要我们心情高兴娱悦,那就姑且把它当作味道很浓很香的样子吧,不要因为酒量少酒味淡而搅了酒兴。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策:

竹制的马鞭。

  这里作动词用,即用马鞭驱打使之前行。

  驽马:

迟钝,不能快跑的马。

  宛:

宛县,是东汉南阳郡的郡治,东汉时称之为南都,即今之河南南阳。

  洛:

洛阳,是东汉的京城。

  即今之河南洛阳。

  宛县和洛阳是东汉时政治经济的中心,是当时最繁华的都市。

  这两句写主人公坐着车子驾着驽马,在繁华的都市洛阳游戏人生。

  五-八句,写主人公因感于生命之短促,因而主张力所能及地及时行乐。

  从这四句诗的描写来看,诗中的主人公显然是一位宦游京都,但仕途失意的中下层知识分子。

  诗中的主人公原本带着追求功名富贵之心来到繁华的都城,本想搏取功名获得富贵,然而最终却一无所获。

  人生不顺,仕途失意的人,往往对节令的变化,外物的隐现这类东西是非常的敏感。

  主人公见陵上常青的松柏,山谷中磊磊的石块这些较之于人而永恒长存的东西,顿感人生命的脆弱和短促,于是进取之心消弥,以酒消愁及时行乐之意顿生。

  但由于自身社会政治地位低下,经济基础薄弱,也只能饮斗酒以相娱,驾驽马以自游而己。

  酒虽然量少、味淡,也可饮之一醉而忘忧,那就不要嫌它量少味淡吧!

驽马虽迟钝,行动缓慢,但也可拉着车载我到繁华的都城四处去出游玩乐,那也就不必嫌它不如骏马了吧。

  第二层(9-16句),写主人公游戏都城洛阳期间的所见所感。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郁郁:

繁盛貌,形容京城洛阳城中繁华热闹的气象。

  冠带:

官爵的标志,用以区别於平民,此作达官贵人们的代称。

  自相索:

索,求也。

  自相索,即同气相求的意思。

  意思是说达官贵人们沆瀣一气,排斥异己,只是互相拜访来往,不理别人。

  这两句写主人公游戏京都洛阳时的印象。

  主人公游戏京都给他留下的整体印象是这样的繁华热闹。

  而京城洛阳城中为何这样的繁华热闹呢?

原来是那些达官贵人们整天在城中车马喧喧,熙熙攘攘地在你来我往,相互拜访。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长衢:

衢,街道。

  长衢,即大街。

  罗:

排列也。

  夹巷:

大街两侧的胡同,小巷子。

  第宅:

皇帝赐给大臣们居住的有等级区别的房屋。

  这两句是说大街的两旁,罗列着很多小巷子,而小巷子中又有许多王侯贵人们居住的府邸。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两宫:

指洛阳城内的南北两座宫殿。

  蔡质《汉官典职》:

南宫北宫,相去七里。

  阙:

皇宫门前的望楼。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京城中南北两座宫殿遥遥相望,而宫门上供人瞭望的城楼也有百余尺高。

  这两句写都城中帝王的宫殿建筑之高大宏伟。

  九-十四句,写诗中主人公游戏都城洛阳期间的所见。

  主人公在游戏京都期间看见了什么呢?

他看到了京都的繁华景象:

四通八达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王公贵族,达官贵人们高大豪华的府邸,帝王居住的富丽堂皇巍峨气派的宫殿,看到的是达官贵人们排斥异已,沆瀣一气,整天里穷奢极侈,醉生梦死的腐朽人生。

  诗中主人公虽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对所见的好恶态度,但我们仅从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句中可以读出主人公内心的不满和谴责。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极宴:

极,作穷尽,竭尽之意讲。

  极宴,穷极宴会。

  相当于俗话讲穷吃海喝之意。

  戚戚:

因忧愁而心情紧缩在一起的样子。

  戚戚何所迫,即何所迫而戚戚。

  意思是:

有什么迫使我戚戚不乐呢?

这两句是写诗中主人公游戏都城洛阳所见后的感慨。

  意思是说,那些当官的都是这样整天穷吃海喝,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我又有啥下不得台的哦,何必整天戚戚不乐,忧心忡忡地干啥呢?

东汉末年中下层知识分子,离乡别井,远游京都,冀图能搏取功名,获得富贵,但在讲究门阀,竞争激烈,宦官为虐,战乱频发的东汉末年,要想实现这一理想是谈何容易。

  主人公眼见岁月流转,功业难酬,于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自我上来,他们反思人生,认识到了生命的短促和可贵。

  因而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和执着。

  但可惜的是他们支配生命的方式却是消极的及时行乐。

  这应该是诗人所处时代的局限性。

  然而,这种消极的人生观却又是现实社会给逼出来的;因此细读此诗又可以看出诗中主人公内心隐含着对命运的不平和对现实的不满来。

  比如诗中主人公游戏宛洛时,眼前所见的那些王候达官们住则豪宅罗夹巷,行则冠带自相索,吃则极宴相娱乐,因而感到命运之不公,所以从内心中发出戚戚何所迫的感叹!

结尾两句,历来歧解纷纭。

  有的认为结尾两句,是承斗酒四句而来,写主人公享乐。

  有的认为结尾两句,是指冠带者本可以极宴娱心,但却戚戚忧惧。

  其弦外之音是富贵而可忧,不如贫贱之可乐(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

  一说结尾两句,分指双方。

  豪门权贵的只知‘极宴娱心’而不知忧国爱民,正与诗中主人公戚戚忧迫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对未尾两句的理解,笔者总体认同第三种解读,但又略有异见。

  笔者认为诗的结尾两句,是写诗中主人公游戏都城洛阳后的感慨。

  因为从诗中看来,诗中的主人公显然不过是东汉末年乱世中的一位中下层知识分子而已。

  因仕宦无望,报国无门,理想破灭,悲观之余,他反思生命之脆弱,人生之短促而主张及时行乐,游戏人生的。

  但由于自身社会地位不高,经济基础不雄厚,只能在游戏人生、及时行乐中喝斗酒以相娱,驾驽马以自游;这自然与都城洛阳中的王候达官们的互相往来探访,极宴娱乐有很大的区别。

  特别是在游戏京都期间,自已亲眼所见到的,从王侯第宅直到两宫,那些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们都在一味地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全无忧国忧民之意。

  生当乱世,作为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难免不厌乱忧时,内心难免不戚戚;但社会是这样的黑暗,自己又无权无势,凭一己之力根本无力回天。

  所以,既然生命是这样的短促,达官贵人们天天都在宴请寻欢作乐,我一个平民百姓又何必象被什么逼迫着一样整天忧愁不乐呢?

我也随波逐流,去游戏人生,及时行乐去吧!

  (因此笔者认为:

若把未尾两句解读为是上句谴责豪门权贵的只知‘极宴娱心’而不知忧国爱民,下句写诗中主人公是心忧国民,感伤时事,则是有悖于诗的原义的。

  解读古人作品,既不能脱离当时时代之背景,也不能有悖于原作,对作者按今人之价值观去作拔高或贬低式的理解。

  当然我这也是一家之言,妥否?

还望各位方家指正。

  )一、意境美意境是古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由内心产生了与环境共鸣的特殊基调。

  主要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而诗歌最典型的描写手法就是借物抒情,诗人通过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艺术氛围,能使欣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或得到美的感悟。

  其实真正能够体现一首诗的意境美的,应当是情和景的有机结合。

  例如: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

此诗描绘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天真无邪的姑娘,这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诗通过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意境美的诗,都是有韵味的。

  一首诗要有回味无穷的诗味,就不能只有表象的简单含意,而是要有韵外之致。

  例如八年级下册课后古诗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并没有很具体的形象,但因在其中表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无穷时空感,透露出壮志难酬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深沉复杂心情,它的韵外之致就非常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更是通过既鲜明又朦胧的意象,曲折地表现了一种深层错综的情思,可算是韵外之致的典型之作了。

  古诗词的意境是繁复多样的。

  或雄奇阔大,或苍凉悲壮;或清新素雅,或浓艳瑰丽。

  但诸多类型不外乎可归入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大类。

  李白之诗,苏轼、辛弃疾之词属前类,其所描写的意境,往往以雄伟、粗犷、有力、奇异等感性形象给人以强烈刺激,从而使人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获得一种振奋的激荡和崇高的美感。

  王维之诗,柳永、李清照之词属于阴柔之美,其描写的意境,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清丽婉转。

  此类作品长于抒发精美的幽深之情,常以轻盈、柔和等感性形象为主,能直接引起人们精神的愉悦。

  从古至今,我国青年男女卿卿我我的恋情,文人淑女多愁善感之心理气质,以艳为美以柔为美的审美观念,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类作品的影响。

  只有把握作品的整体意境,才能真正认识和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才能真正从中获得美的感受。

  二、语言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又是文学中最精粹的语言。

  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现丰富的内容,诗词的语言必须凝练生动;必须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

  古典诗词中的许多佳作名句流传千古,其艺术魅力久盛不衰固然有内容、技法乃至风格等因素的影响,但都必先得力于语言的表现。

  诗词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表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情感体验。

  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美,写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的风韵,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些佳句都是用对比色,使画面十分绚丽,作者的情感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

  特别是王维的诗,被后人称为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如上面赏析的那首《山居秋暝》,就描绘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的画面。

  古人写诗填词,讲究锤炼字词,凡在关键之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弄’字而境界全出。

  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了出来,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了出来。

  二句凭二字,情景交融,意境盎然。

  根据笔者个人的感悟,以下赏析了一首笔者很喜爱的诗词。

  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

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

  朴素真挚的感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

  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

  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思的寂寞。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

  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

  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

  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总之,诗歌鉴赏若抓住这两个方面,一定能让读者透彻地读懂古诗词的魅力。

  感悟诗词的高深境界。

  诗歌本身就是艺术的化身,它蕴含着大自然美好的特征。

  诗歌鉴赏把握是今人渗透古人最好的手段。

  从意境语言的角度鉴赏古诗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注释]破阵子:

词牌名。

  题目是《为阵同甫赋壮词以寄》。

  挑(tiǎo)灯:

把油灯的芯挑一下,使它明亮。

  梦回:

梦醒。

  吹角:

军队中吹号角。

  连营:

连接成片的军营。

  八百里:

指牛。

  古代有一头骏牛,名叫八百里驳(bò).麾(huī)下:

指部下将土。

  麾,古代指军队的旗帜。

  炙(zhì):

烤熟的肉。

  五十弦:

古代有一种瑟有五十根弦。

  词中泛指军乐合奏的各种乐器。

  翻:

演奏。

  塞外声:

雄壮悲凉的军歌,反映边塞征战的乐曲。

  沙场:

战场。

  点兵:

检阅军队。

  的(dí)卢:

一种烈性快马。

  相传三国时刘备被人追赶,骑的卢一跃三丈过河,脱离险境。

  霹雳(pīlì):

响声巨大的强烈雷电。

  了(liǎo)却:

完成。

  天下事:

指收复中原。

  身后:

死后。

  可怜:

可叹。

  三、四两句,可以不讲对仗,词人也用了偶句。

  偶句太多,容易显得呆板;可是在这里恰恰相反。

  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

  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多好!

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的。

  后片的起头,叫做过片,一般的写法是:

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

  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如此,这首《破阵子》也是如此。

  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

  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

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

  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

  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

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

  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

可怜白发生!

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

  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

  ……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

  然而又有谁可怜他呢?

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同甫是陈亮的字。

  学者称为龙川先生。

  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

  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他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

  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

  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

  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

  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

  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

  《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

  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

  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

  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

  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

  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

  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古诗全诗鉴赏《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

  全诗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史书所记载的金兵追至太和。

  与罗氏所记的追至造口稍有不符。

  但罗氏为南宋庐陵人,又曾任江西抚州军事推官,其所记信实与否,尚不妨存疑。

  况且金兵既至太和,其前锋追至南一百六十里之造口,也不能说无此可能性。

  无论金兵是否追至造口,隆佑太后被追造口时情势危急,以致舍舟以农夫肩舆而行,此是铁案,史无异辞。

  重要的是,应知隆佑其人和建炎年间形势。

  以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汴掳徽钦二宗北去,北宋灭亡之际,隆佑以废后幸免,她垂帘听政,迎立康王,即后来的高宗。

  有人请立皇太子,隆佑拒之。

  《宋史·后妃传》记其言曰:

今强敌在外,我以妇人抱三岁小儿听政,将何以令天下?

其告天下手诏曰:

虽举族有北辕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

  又曰:

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独在。

  《鹤林玉露·建炎登极》条云:

事词的切,读之感动,盖中兴之一助也。

  陈寅恪《论再生缘》亦谓:

维系人心,抵御外侮,所以为当时及后世所传诵。

  故史称隆佑:

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

  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穷追隆佑,东路金兵则渡江陷建康、临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

  正值南宋政权出生死存亡之季。

  因而作者身临造口,怀想隆佑被追至此,因此感兴,题词于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罗氏所记大体可信,词题六字即为本证。

  上阕头句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

  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呈显出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

  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

  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

  《万安县志》云:

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

  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

  而造口,词境之核心也。

  接着又纵笔写出:

中间多少行人泪。

  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

  词人身临隆佑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

  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

  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隆。

  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呵。

  由此想来,便觉隆佑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

  无疑此一江行人的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呵。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东北望。

  词人因回想隆佑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

  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

  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歇拍虽暗用李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

  卓人月《词统》云:

忠愤之气,拂拂指端。

  正是如此。

  下阕头两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写眼前的景色。

  赣江原是北流,词人为抒发胸怀,不受拘泥,在这里言东流。

  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

  此处若言有寄托,则难以指实。

  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

  周济《宋四家词选》云:

借水怨山。

  可谓具眼。

  此词句句不离山水。

  试体味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