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检查的方法对策.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94885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检查的方法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检查的方法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检查的方法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检查的方法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检查的方法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检查的方法对策.doc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检查的方法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检查的方法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检查的方法对策.doc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检的方法对策

 

 

榆树市财政监督局高红吴连香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中小国有企业不断退出国有,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灵活多样的所有制形式,财政在监督指导这些中小企业方面的职能相对弱化,相反,财政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指导作用却在日益加强。

下面我就在十年来开展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其检查方法对策作一简要概括。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方面的问题

1、收入票据使用不够规范。

一方面是违规使用收入票据的情况屡见不鲜。

如有的单位应该用财政部门的收费票据收费,却改用了税务发票收费,或应该用税务发票而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收费。

这些串用收费票据的违规行为,其目的一是怕收取的收入上缴到财政后财政分成(即按照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均需要缴入财政专户),所以就改用税务发票;二是不分成的单位,营业收入应交税金的又用财政票据,躲避税收,总之,就是在财政分成与交纳税金两者间权衡,采用孰低原则使用票据。

另一方面,白条收费和无据收费的情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有的单位在收费时,白条收费或者不开收据直接收费,将收入转入单位账外,私设“小金库”或个人侵吞。

2、执收执罚不规范。

一是收入计划分配不公。

有的非税收入征管部门下达征收计划不公平,征收人情费。

二是擅自减免收入任务。

有的执罚部门及个人擅自减免收费罚款,从中得回扣或者以“吃抵费”等。

3、隐瞒收入。

一是收入缴库不及时,坐收坐支财政收入。

有的单位将取得的非税收收入不按规定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而是滞留在单位或个人手里,坐收坐支,致使国家财政收入和单位收入核算不真实。

二是跨年度核算收入,当年收入反映失真。

有的单位为了抵顶下年度收入任务将超计划的非税收入不纳入当年收入账及时反映,而在下年度的收入账反映。

三是收入不纳入财务账核算反映,私设“小金库”,致使单位收入反映不实,会计信息失真。

(二)财务支出方面问题

1、改变资金拨付渠道,向非预算单位拨款。

有的行政主管部门,在执行年中预算的时候,随意向非预算单位拨款,或者改变资金拨付渠道,以支代拨预算单位款项,挤占下属单位资金。

2、入账原始凭证不合规。

如有的将过期作废发票报销入账;有的用虚假供货发票报销入账;有的串用行业的发票报销入账;有的用白条入账等等。

3、违规违纪开支。

一是无计划开支。

有的单位在年初部门预算无计划指标的情况下,随意购置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设等,造成支出无计划和超计划。

二是超标准、超范围列支。

有的单位超标准、超范围发放补贴、奖金,超标准、超范围列支业务招待费用和送礼等支出。

4、转移、隐瞒支出。

有的单位为了减少单位费用支出总额,将本单位实际发生的支出转移到所属单位或其它单位列支,甚至转移到私设的账外账“小金库”中列支。

5、推迟列支。

有的单位为了人为地调节支出,把本应该列支为费用的支出不列支为费用,而是在出纳员那里用借条抵顶。

结果导致了单位的货币资金和费用均失真。

(三)固定资产方面的问题

一是账实不符。

固定资产账面反映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有的账有实无,有的账无实有。

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单位资产已经被处置了,没能及时入账,或者已经被个别人侵占、出租、出借了,导致账有实无。

另一方面有可能单位考虑到处置时还要办理相关手续,所以没能及时入账,也有可能资产是过去的“小金库”资金形成的,不敢入账,这就造成了账无实有的情况。

二是固定资产处置不够规范。

有的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时,不履行报批、评估、招投标等手续,暗箱操作,低价处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三是虚增固定资产成本。

有的单位借购入和自建固定资产之机,随意报销各种费用,致使资产不实;在购入设备时高于设备价格转账付款和在建造固定资产时虚增工程造价,从中得回扣。

(四)专项资金方面的问题

一是虚立项目,骗取专项资金。

有的单位虚立项目向上申请专项拨款,且挪作它用。

二是截留挪用专项资金。

有的主管部门将上级拨入所属二级单位专项资金长期滞留不拨,或挪作它用,或拨下去又借回来。

三是虚报昌领专项资金。

有的单位和个人采取虚报人数、冒名代领等手段骗取国家专项资金。

有的单位虚开购货发票,虚列项目支出,套取资金。

四是曲线转移、挤占专项资金。

有的主管部门将专项资金先拨付项目单位,然后虚开发票到项目单位报销,套取专项资金。

(五)私设“小金库”隐瞒收支的问题

一是利用食堂、工会等账簿隐瞒收支。

二是利用往来账户隐瞒收支。

这一种情况是应列收入却挂往来,隐瞒收入,虚增债务。

有的单位将上级拨入专款、捐款、利息收入、固定资产变卖收入、下属单位上缴的利润和管理费等,记作“其他应付款”或“暂存款”,再转入账外,设立“小金库”。

第二种情况是应列支出却冲减往来,隐瞒支出。

有的单位将乱发奖金、补助以及请客送礼等不合理支出,在“其他应付款”或“暂存款”借方核算,隐瞒不合理支出。

第三种情况是随意核销应收款。

有的单位在不经报批和集体研究决定的情况下,随意核销应收款,得回扣或贪污、挪用。

三是其他收入不入账,抵顶各项费用。

有的单位将房屋出租的租金收入和食堂承包费收入、小卖店承包收入等不纳入财务账核算,直接抵消单位水电费、招待费用或在承租方处报销费用。

四是用白条据或不开据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入账。

(六)银行账户与现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是银行账户方面的问题。

有的单位出借银行账户,为了掩盖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不符的状况就把此笔业务存取均不入账,在其他人不看银行对账单和支票根的情况下,余额是相同的,很难发现问题。

二是现金管理方面的问题。

有的现金收入不入账直接坐支或转入“小金库”;有的将现金收入暂不入账或将本应发放的现金暂不发放,用其炒股票或从事其他经营性投资从中渔利;有的超出银行规定的限额和范围支付现金,假公济私;有的用不合规的票据抵库,有的人员借款时已写明了用途,可是事情早已办完借条也不抽,有的借条一借就是几年,有的单位领导一更换这些账就成了呆账了,致使现金账有实无。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方法对策

(一)财务收入方面

一是审查应缴预算收入、应缴预算外收入、银行存款等账户,审核各项收费票据的来源、使用、结存情况。

查找既无作废说明,又未纳入单位财务账内核算的已使用票据,追踪资金流向。

内查外调看是否有白条收费,无据收费现象。

二是审查收费范围、项目以及收费标准。

审查收费许可证和收费存根,看有无滥收费现象,看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与收费许可证是否相符;审查收取资金的去向,看是否有不按规定缴入财政金库或预算外资金专户而坐收坐支,看是否有不按规定在当年及时核算,而跨年度核算,或者转移到账外,私设“小金库”任意开支的行为。

三是将经济业务性质相近、收入规模相当的单位与个人的收入计划数和应缴收入额进行对比分析,查实是否存在调剂收入计划,从中徇私舞弊的问题。

四是将收取的非税收入与实际上缴数和年初计划数、去年同期数比较分析,查证擅自减免收入任务,从中徇私舞弊的问题。

(二)财务支出方面

一是审查年中预算资金实际拨付情况并对照年初预算逐笔核查,看两者是否相符;延伸审查每笔资金拨付的报批签字手续、流转程序等,看是否合规、完备,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到相关单位调查核实,从而查实是否向非关联单位拨款,从中徇私舞弊的问题。

二是审查有关成本、费用支出明细账,并延伸审查费用支出原始凭证,与年初部门预算确定的费用支出项目及金额对比,与国家规定的发放、支出范围及标准比较,从而检查出无计划及超计划、超标准、超范围等违规违纪开支的问题。

三是审查有关费用支出明细账,并将费用支出总额与年初计划数和上年同期数进行比较分析,把差异额较大的费用项目作为检查的重点。

同时,延伸检查所属单位和有经济业务联系的单位的费用支出情况;找单位有关人员座谈了解,到银行走访、查询等,从而检查出转移、隐瞒支出的问题。

四是审查应收款、银行存款等账户,对每笔应收款进行账龄分析,对存在呆账的可能性作出判断。

必要时可到债务单位和银行进行调查、查询或者函证。

(三)固定资产方面

一是盘点清查固定资产,确定账有实无或账无实有的固定资产。

二是追查固定资产的去向,审查固定资产处置入账的原始凭证及其它资料,看手续、程序是否完备、合法合规。

根据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合理估算或者请专家评估、鉴定固定资产的变现价值,与单位处置价值比较,看是否存在差额,是否存在被人侵占、据为己有,或者将变卖收入转入“小金库”,装入个人腰包的问题。

三是审查大型设备购置和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费用明细账,并调阅有关支出的原始凭证;审阅、核查设备购销合同和工程建设合同、预、决算资料以及设计批复中相关成本的列支比例,并与账面反映成本、费用支出情况比较;追查固定资产购置费列支情况,看是否存在将固定资产购置费用拿到外单位或单位私设的“小金库”中列支,以及从外单位获得固定资产实物回扣等问题。

(四)专项资金方面

一是核查有关资料,看项目是否经过可行性论证与逐级报批程序。

二是审查上级下达的资金拨款计划文件资料以及资金拨款凭证,查明各专项资金的具体性质、用途以及项目使用单位,主管部门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所属单位的专项资金的问题。

三是审查项目支出的预、决算报告,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异常的成本、费用支出项目;调阅、审查支出原始凭证,看是否存在虚列项目支出,套取资金,私设“小金库”或个人侵吞的问题。

四是到专项资金补助对象实地调查、询问、核对,查实专项资金是否虚报冒领。

五是审查主管部门拨出专项经费、银行存款等账户;调阅资金拨付凭证;审查项目单位专项资金收支账簿,详细审查资金使用的明细项目及原始凭证,追查资金流程与去向,看专项资金是否曲线转移、挤占挪用。

(五)私设“小金库”方面

一是将主管单位的财务收支账与所属的工会账及食堂账收支对照核查,详细审阅。

核查每笔收入与费用支出原始凭证,看是否是主管单位收入与费用支出。

二是审查“其他应收款”或“暂存款”等账户。

要特别注意主管部门与所属单位之间的往来相互核对,看是否有主管部门账面是把钱借给了下属单位,实则下属单位没收到钱,一经查实此情况要追究主管单位的资金去向。

调阅每笔收入资金原始凭证,以确认收入资金性质;调阅每笔支出资金的原始凭证,以确认支出资金性质,从而查实利用往来账户隐瞒收支的问题。

三是审查房屋租赁协议、食堂、小卖店承包合同等,看是否将租金全额入账。

四是调查收费对象,看是否有白条收费或无据收费的情况,从而查实征收机关是否有隐瞒收入的问题。

(六)银行账户与现金管理方面

一方面,要审查、核对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对账单以及有关收入、支出明细账,查清每笔银行存款发生额的来龙去脉以及其真实性与合法性。

另一方面,盘点库存现金。

详细审查有关收入与支出明细账、现金日记账。

必要时要到有关银行、外单位走访调查等。

我记得朱镕基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作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题词。

从国家领导人,到社会公众,都在关注会计,充分反映了“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这个论断的正确性,为了保障会计信息质量,需要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财会人才,更需要我们这些财政卫士做好最后一道防线。

让我们所有的会计人携起手来为会计领域创造一片净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