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问题.docx
《神经解剖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解剖问题.docx(1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经解剖问题
神经解剖问题
1.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接,下端以脊髓圆锥终于第1腰椎下缘水平。
脊髓呈扁圆柱形,全长粗细不均。
有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圆锥。
脊髓表面有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
2.
(1)位置:
薄束在胸4节段以下占据全部后索,在胸4节段以上则居后索的内侧部。
(2)构成:
薄柬由同胸4胸4节段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构成。
(3)功能:
传导同侧下肢的深感觉及精细触觉。
3.
(1)起始细胞主要位于脊髓灰质的I和V层。
(2)纤维在白质前连合越边后在上一节对侧白质前外侧索J
(3)传导对侧痛、温及粗触觉。
5.
(1)内侧丘系:
经延髓锥体后方,中线两侧,穿过脑桥的斜方体,最后经中脑红核的背外侧。
传导本体感觉。
(2)脊髓丘系:
经下橄榄核背外侧,伴内侧丘系外侧上行。
传导躯干四肢浅感觉。
(3)三叉丘系:
通过脑桥和中脑被盖与内侧丘系伴行。
传导头面部感觉。
(4)外侧丘系:
在脑桥被盖腹侧左右交叉,然后折向上。
传导听觉。
6.位置:
位于颅后窝,上面隔小脑幕与大脑半球相邻。
外形:
小脑半球、小脑蚓、小脑扁桃体。
分叶:
绒球小结叶、前叶、后叶。
7.分层:
由浅至深分别为分子层、梨状细胞层、颗粒层。
小脑核:
项核、栓状核、球状核、齿状核。
8.维持身体姿势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和运动学习。
9.
(1)上脚:
脊髓小脑前束、齿状核到红核和丘脑的纤维;
(2)中脚:
脑桥小脑纤维
(3)下脚:
脊髓小脑后束、前庭小脑柬、前庭神经小脑柬、小脑前庭纤维
10.
(1)位置:
分别位于延髓薄束结节和楔柬结节深方。
(2)功能:
与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冲动有关。
11.位于脑桥被盖部的前缘,主要由蜗神经核发出的交叉纤维组成。
12.
(1)位于整个中脑的脚底和被盖之间。
(2)神经元胞体合成多巴胺。
(3)是调节运动的重要中继核。
13.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下丘脑。
14.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
15.视上核、室旁核、腹内侧核、背内侧核、漏斗核、乳头体核。
16.
(1)视上核一视上垂体束(主要输送加压素至垂体后叶)
(2)室旁核一室旁垂体束(主要输送催产素至垂体后叶)
(3)漏斗核一结节垂体束一正中隆起一垂体门脉系一垂体前叶;将神经内分泌物质(如促激素的释放或抑制激素)输送至垂体前叶,控制垂体前叶的内分泌功能。
17.分叶: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
半球背外侧面:
额叶(额上、中、下回、中央前回)、顶叶(顶上小叶、顶下小叶、中央后回)、颞叶(颞上、中、下回、颞横回)。
18.前角、下角、后角、中央部、室间孔。
19.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20.第1躯体感觉区:
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半。
第1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半。
视觉区:
距状沟两岸。
听区:
颞横回。
语言中枢:
优势半球。
21.穹窿连合、前连合、胼胝体。
22.位置:
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
组成及投射纤维:
内囊前肢:
丘脑前辐射。
内囊膝:
皮质核束。
内囊后肢:
外侧有皮质脊髓柬、内侧有丘脑上辐射。
23.包括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等。
24.
(1)伸入脑各部之间的隔幕(大脑镰、小脑幕、小脑镰和鞍隔等)。
(2)硬脑膜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 横窦 乙状窦 海绵窦 岩上窦、岩下窦等)。
25.硬膜、蛛网膜、软膜。
27小脑下前动脉、迷路动脉、脑桥支、小脑上动脉、小脑后动脉。
28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共同组成。
29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经左、右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与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侧孔至蛛网膜下腔,经大脑背面,蛛网膜粒归入上矢状窦。
30蛛网膜粒在上矢窦两侧,突入上矢窦内,脑脊液经此渗渗入硬脑膜窦内。
31
(1)起源:
中央前回下1/3。
(2)行程:
①内囊膝;②中脑脚底;③脑桥基底和延髓锥体;④纤维下行时陆续终止于脑神经运动核(双侧),仅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接受对侧支配。
(3)功能:
管理头面部肌随意运动。
32.起源:
中央前回上2/3及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
行程:
①内囊后脚;②中脑脚底中3/5;③脑桥基底部;④延髓锥体,锥体交叉;⑤脊髓侧索内下行。
功能:
发动躯干、四肢肌的随意运动。
33·构成:
尾状核和豆状核。
分部:
新纹状体和旧纹体。
新纹状体指尾状核和豆状核的壳;旧纹状体是运动的主要调节中枢,控制躯体运动。
(二)论述题
7.薄束核和楔束核:
分别位于延髓下部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深面。
下橄榄核:
位于延髓的橄榄深面。
脑桥核:
分散在脑桥基底部的纤维之间。
红核:
中脑上丘平面被盖部。
黑质:
中脑被盖和大脑脚底之间。
8.锥体交叉:
和运动有关。
内侧丘系交叉:
与本体感觉有关。
外侧丘系交叉;斜方体,与听觉有关。
9·内侧丘系:
起自薄束核和楔束核,经延髓锥体后方,中线两侧,穿过脑桥的斜方体,最后经中脑红核的背外侧,终于背侧丘脑传导本体感觉。
脊髓丘系:
是脊髓丘脑束的续行,经下橄榄核背外侧,伴内侧丘系外侧上升达背侧丘脑。
传导躯干、四肢浅感觉。
三叉丘系:
系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发出的纤维,越边集合而成。
通过脑桥和中脑被盖与内侧丘系伴行,达背侧丘脑。
传导头面部感觉。
外侧丘系:
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大部分在脑桥被盖腹侧左右交叉,然后折向上形成外侧丘系,终于下丘核。
传导听觉。
10.三叉神经脊柬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运动核。
14·面神经核上瘫出现病变对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而眼裂以上面肌不受影响,核下瘫出现病变同侧眼裂上、下面肌均瘫痪。
这是因为支配眼裂以下面肌的面神经核细胞群仅接受对侧皮质核束支配,而支配眼裂以上面肌的面神经核细胞群受双侧皮质核束支配。
15.损伤锥体柬:
出现左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
损伤舌下神经根:
出现右侧舌下神经核下瘫。
损伤内侧丘系:
出现左侧躯干、四肢本体感觉和精触觉丧失
16.损伤锥体束:
左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左侧舌肌瘫痪(中枢性舌瘫),伸舌时偏向左侧。
损伤外展神经:
同侧眼球内斜视。
17。
纤维联系:
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核一发出的纤维经小脑下脚一前庭小脑一传出至一前庭核一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柬一脊髓运动神经元
功能:
维持身体的平衡
18.表现:
小脑性共济失调,即随意运动中肌肉收缩的力量、方向、限度和各肌群间的协调运动出现混乱。
原因:
新小脑主要调节骨骼肌运动的协调。
19.表现:
肌张力降低。
原因:
旧小脑主要与调节肌张力有关。
20.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后核、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
21.核团:
视上核、室旁核、漏斗核、乳头体核。
视上核一视上垂体柬(主要输送加压素至垂体后叶)。
室旁核一室旁垂体柬(主要输送催产素至垂体后叶)。
漏斗核(弓状核)一结节垂体束一正中隆起一垂体门脉系一垂体前叶。
将神经内分泌物质输送至垂体前叶,控制垂体前叶的内分泌功能。
22.背侧丘脑、下丘脑左右两部分间的矢状裂隙。
前部借两室间孔与左右侧脑室相通,后方与中脑水管相通,项由第三脑室脉络组织封闭,其底由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组成。
23.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管理全身随意运动。
特点为:
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位;左、右交叉支配;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24.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管理全身痛、温、触、压以及位置觉和运动觉等躯体感觉。
特点:
上下颠倒,但头部是正位;左、右交叉管理;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各部形体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25.股神经、后根节一腰2〜4节,灰质后角I、Ⅳ、V层——上升1〜2节,白质前连合交叉一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系一丘脑腹后外侧核一内囊后脚,丘脑上辐射一中央后回上1/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26.正中神经、后根节一颈膨大灰质I、Ⅳ、V层一上升1〜2节,白质前连合交叉一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系一丘脑腹后外侧核——内囊后脚,丘脑上辐射一中央后回中1/3。
27.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细胞、三叉神经感觉根一三叉神经脑桥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一丘脑腹后内侧核一丘脑上辐射一内囊后肢一大脑中央后回下1/3。
28.大脑皮质运动区一皮质脑桥束一脑桥核一新小脑皮质一齿状核一背侧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大脑皮质运动区一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保证了运动的精确,影响运动的起始、计划和协调。
29.脊神经一脊神经节细胞一后根内侧部一后索一薄柬核核和楔束核一内侧丘系一丘脑腹后外侧核一丘脑上辐射一内囊后肢一大脑中央后回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半及中央前回。
30.左侧下肢硬瘫,因中央前上1/3和中央旁小叶前部控制双侧下肢的随意运动。
31.感觉性失语(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意思),因损伤听觉性语言中枢。
32.运动性失语(丧失说话能力,但仍能发音),因损伤运动性语言中枢。
33.左侧偏瘫(硬瘫)(损伤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左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上辐射受损);双眼视野对侧同向偏盲(视辐射受损)
34.左视束损伤,双眼视野对侧同向偏盲。
因左视柬纤维是传递来自左眼鼻侧视野和右眼颞侧视野的信息。
35.大脑两半球存在功能不对称性:
左半球与语言、计算、逻辑推理等密切相关;右半球则与空间定位、面貌识别和音乐、美术欣赏等密切相关。
36.海绵窦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
外侧壁有动眼、滑车、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
海绵窦炎症和血栓形成时,因累及上述神经而出现相应的症状。
37.梗死区:
大脑半球背外侧面的大部分(包括皮质支供应的额叶、顶叶下2/3、颞叶上2/3、岛叶)和中央支供应的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脚的前上部。
功能障碍:
出现对侧上肢硬瘫和头面部核上瘫、对侧上肢及头面部躯体感觉丧失,病变在优势半球并可出现语言障碍。
38.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共同组成。
当此环某一动脉血流减少或阻断时,可使血流重新分配和代偿。
39.锥体外系通过皮质一纹状体系和皮质一脑桥一小脑系组成两个重要的反馈环路。
大脑皮质在发起、终止运动方面可作用于纹状体和小脑,而纹状体和小脑通过背侧丘脑返回大脑,影响发出冲动的大脑皮质,使随意运动更协调、精巧和准确。
一、名词解释
1.特异性投射系统
1.在丘脑换神经元后,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的感觉传导系统,称为特异性投射系统。
2.非特异投射系统
2.感觉传导上行经过脑干时,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多次换元后到达丘脑,在丘脑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投射系统,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
3.牵张反射
3.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通过支配的神经可反射性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此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4.肌紧张
4.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称为肌紧张。
5.腱反射
5.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称为腱反射。
6.条件反射
6.条件反射指的是后天经过学习和训练,将无关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7.去大脑僵直
7.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的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伸肌过度紧张的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四、问答题
1.简述兴奋性突触传递与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主要不同点。
答:
兴奋性突触传递与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主要不同点是:
①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不同,兴奋性突触释放兴奋性递质;抑制性突触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②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主要导致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高;抑制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高;③兴奋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去极化;抑制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超极化;④经过总和达到阈电位后,前者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者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
2.何谓牵涉痛?
它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答:
牵涉痛是指内脏疾病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牵涉痛与患病内脏传入神经纤维和引起牵涉痛的皮肤部位的传入神经纤维由同一后根进入脊髓有关。
3.何谓脊休克?
它的主要表现和发生原因是什么?
答:
脊休克指的是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脊休克主要表现有:
离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不出现,粪尿积聚等。
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易化调节所致。
4.简述内脏痛的特征。
答:
内脏痛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缓慢、持续、定位不精确,对刺激的分辨力差;二是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皮肤致痛的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三是有时存在牵涉痛。
一、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神经递质
1.指由突触前膜释放,具有携带和传递神经信息功能的一些特殊化学物质。
2.受体2.存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能选择性地与神经递质结合,产生一定生理效应的特殊结构。
3.突触3.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特殊分化部位,即神经元彼此相互联系、传递信息的部位。
4.化学突触4.以释放化学递质为中介传递信息的突触,它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
5.电突触 5.是以电紧张扩布形式传递信息的突触。
6.反射中枢 6.指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它们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
7.生命中枢 7.指调节许多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在人类指延髓,该部位有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呕吐中枢。
此外,吞咽、唾液分泌、肾上腺髓质的反射性分泌等,均需有延髓的存在。
8.运动终板
8.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与骨骼肌之间形成的功能性联系称神经肌肉接头,即运动终板。
9.运动单位9.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10.牵涉痛10.内脏有病时引起体表某一部位发生的疼痛或痛觉过敏现象。
11.腱反射11.指快速叩击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
由于该反射的效应是受牵拉的肌肉发生一次快速收缩,并造成相应关节的移位,故又称位相性牵张反射。
12.γ-环路12.指由运动神经元→肌梭→Ⅰa纤维→α运动神经元→肌肉所构成的反射途径。
13.牵张反射 13.与脊髓保持正常联系的肌肉,如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该被牵拉肌肉的收缩。
14.脊休克14.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突然离断,在离断水平以下的部位,一切反射活动暂时消失,进入无反应状态,称为脊休克。
15.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15.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常伴有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故生理学上把两者看作一个功能系统。
16.内脏脑 16.边缘系统的生理功能非常复杂,它对内脏活动有广泛的影响,称之“内脏脑”。
17.自主神经系统 17.因内脏活动一般不能由意志控制,故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它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18.皮层诱发电位18.人工刺激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时,在大脑皮层一定部位引导出来的电位。
19.强化19.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即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
20.自发脑电活动 20.在安静时,大脑皮层未受任何明显外加刺激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持续的节律性电活动,称自发脑电活动。
21.第二信号系统21.人类在社会劳动和交往中产生了语言、文字,它们是具体信号的抽象,由这些抽象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称第二信号系统。
22.条件反射的消退22.在条件反射建立后,如反复给予条件刺激而不再与非条件刺激相结合(强化),条件反射便会逐渐减弱,以致完全不出现。
23.语言优势半球 23.左侧大脑半球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所以称之为优势半球或主要半球,右侧半球为次要半球。
24.中枢延搁 24.兴奋通过突触所发生的时间延搁。
反射中枢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则中枢延搁时间越长。
25.后发放
25.刺激停止后,反射仍持续一段时间称后发放。
2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6.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27.突触后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产生超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六、论述题
五、简述题
1.简述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
1.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传导性和相对不疲劳性。
2.简述神经中枢内兴奋传递的特征。
2.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总和;后发放;兴奋节律的改变和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易疲劳性。
3.简述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
3.单向传递;突触延搁;总和;对药物及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及易疲劳性。
4.简述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
4.属化学性传递,呈单向性;终板电位本质上是去极化电紧张电位,是1:
1的传递;接头部位易受药物及内环境变化影响。
5.简述确定神经递质的基本条件及目前确定的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
5.确定神经递质的基本条件①能够在突触前神经元合成;②合成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并在神经冲动到来时被释放到突触间隙;③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特异结合产生特定生理效应;④在突触部位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摄取回收机制;⑤该递质的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增强或阻断其突触传递效应。
目前确定的外周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肽类。
中枢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和肽类。
6.简述胆碱受体的种类及分布。
6.胆碱受体分为两种,即M与N受体。
M受体又名毒蕈碱样受体:
分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如瞳孔括约肌,胃肠道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各种分泌腺等。
N受体又名菸碱样受体:
包括N1受体,分布于自主神经节细胞膜上;N2受体,分布于骨骼肌终板膜上。
7.简述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
7.由感受器发出冲动,沿特定的传入通路达丘脑感觉接替核,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投射特点的传导系统,称特异投射系统。
其功能是:
引起特定感觉,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8.简述锥体系的功能。
8.锥体系分别控制脊髓的α运动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前者在于发动肌肉运动,后者在于调节肌梭的敏感性以配合肌肉运动。
另外还有保持运动协调性的作用。
9.低位脑干有哪些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
9.延髓网状结构有心血管活动中枢,呼吸中枢以及与消化功能有关的中枢;脑桥有呼吸调整中枢;中脑有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等。
10.简述迷走-胰岛素系统的生理意义
10.迷走神经兴奋时可引起消化管运动增强和消化液分泌增多,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呼吸,同时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从而加强肝糖原合成和促进血糖利用。
机体在相对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占优势,此时迷走-胰岛素功能系统的活动增强,从而起着促进消化吸收、储备能量、修复和保护机体的作用。
11.小脑有何生理功能。
11.①原始小脑即小脑绒球小结叶部分,与前庭核的活动相协调,从而维持姿势平衡;②旧小脑,尤其是前叶与肌紧张调节有关。
在进化过程中,小脑前叶肌紧张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肌紧张的易化作用逐渐占优势;③新小脑主要是小脑半球,与随意运动的协调有关。
12.简述大脑皮层感觉代表区的分布及其投射规律。
12.
(1)中央后回的体表感觉投射特征为:
交叉投射,但头面部为双侧投射;倒置安排,下肢代表区在顶部,头面部代表区在底部,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安排是正立的;投射区域大小与感觉精细程度有关,感觉越精细,代表区越大。
(2)人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有体表感觉的第二感觉区,其投射呈正立安排,双侧性投射,能对感觉粗糙分析,并与痛觉有较密切的关系。
(3)肌肉本体感觉投射至中央前回(4区)运动区。
(4)内脏感觉:
可投射到第一、第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缘系统的皮层部位。
(5)视觉投射到枕叶皮层内侧面距状裂上、下两缘,一侧皮层接受同侧眼颞侧视网膜和对侧眼鼻侧视网膜的投射。
(6)听觉投射在颞上回和颞横回,呈双侧性投射。
(7)嗅觉和味觉:
嗅觉投射区为梨状区皮层前部,杏仁核的一部分等区域;味觉投射区在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区之下侧。
13.简述去大脑僵直及其产生机制。
13.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动物就表现出头尾昂起,四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态等伸肌张力明显增强的现象,即所谓去大脑僵直。
此种僵直属于僵直。
产生机制是:
去大脑动物主要由于中断了大脑皮层、纹状体等中枢部位与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使抑制区失去了高位中枢的下行始动作用,以致其活动减弱,而易化区的活动则受到的影响较小,以致其活动相对增强。
下行易化作用,首先提高了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肌梭敏感性提高而发放传入冲动增多,转而使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增强,导致肌紧张增强而出现僵直,这称僵直。
由前庭核下行的作用主要是直接或间接促进α运动神经元活动加强,α僵直。
14.简述不同睡眠时相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14.睡眠可分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个时相。
慢波睡眠是由觉醒转入睡眠状态的必经时相,表现为脑电活动呈同步化慢波,感觉功能减退,运动反射与肌紧张减弱,副交感功能占优势,生长素分泌增多,此期有利于机体体力恢复和促进生长。
快波睡眠又称异相睡眠或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其表现为:
感觉功能进一步减弱,肌肉几乎完全松弛,脑电呈去同步化快波,间断性眼球快速运动,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脑内蛋白质合成加快,与梦境有关。
此期有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促进记忆活动与精力恢复。
15.简述下丘脑对内脏活动调节的主要功能。
15.①对摄食活动的调节;②对水平衡的调节;③对情绪反应的影响;④对体温调节;⑤对内分泌的调节。
16.何谓脑电的同步化和去同步化
16.当大脑皮层许多神经元的电活动步调趋于一致时,就出现低频高振幅的波形(或脑电节律由大变小),这种现象称为同步化;当皮层神经元的电活动不大一致时,就出现高频低振幅的波形(或脑电节律由小变大),称为去同步化。
六、论述题
1.试述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作用与产生原理。
1.在刺激引起反射发生过程中,中枢若产生兴奋过程则传出冲动增加;若发生抑制则中枢原有的传出冲动减弱或停止。
中枢部分的兴奋传布是通过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实现的;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则可带来中枢抑制。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过程如下:
神经轴突的兴奋冲动可使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递质,后者经突触间隙扩散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与特殊受体相结合,由此提高后膜对Na+、K+、Cl-,尤其是Na+的通透性,因Na+进入较多而膜电位减少,出现局部的去极化,这种短暂的局部去极化可呈电紧张形式扩布,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它通过总和作用可使膜电位减少至阈电位,从而在轴突始段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如下:
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神经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后者经过扩散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从而使后膜对K+、Cl-,尤其是Cl-的通透性提高,膜电位增大而出现超极化,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它可降低后膜的兴奋性,阻止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扩布性兴奋,因而呈现抑制效应。
2.2.试述突触前抑制与突触后抑制的主要区别。
下述5个方面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突触前抑制
突触后抑制
结构基础
轴-轴突触
轴-体突触 轴-树突触
抑制产生部位
突触前轴突末梢
突触后膜
起作用的递质
GABA
抑制性递质
产生机制
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