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753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3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docx

《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docx

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

 

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

 

作者:

何恩情武晓妹陈瑞姚金彤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与素质教育中心)

 

康熙与梅文鼎的科学对话

何恩情武晓妹陈瑞姚金彤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与素质教育中心)

掀开历史的华章,时光如流星般飞逝而过,划出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他八岁登基,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帝玄烨作为一个颇具雄才大略和较有作为的君主,他不仅为实现我国空前统一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是个科学的积极倡导者和身体力行者,钱宗范在《康熙》一书中说:

“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自然科学方面的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工程技术;人文方面的经、史、子、集;艺术方面的声律、书法、诗画,他几乎都有所研究,他写出了八九十篇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著”处理朝政之余,康熙尤其酷爱天文历法。

公元1705年5月,康熙皇帝在南巡途中召见梅文鼎,连续三日在行驶于运河的御舟中与梅氏谈论天文和历算,于是便衍生出一国统治者与来自民间的“布衣学者”畅谈科学的“千古佳话”。

 

图一康熙与梅文鼎问对(模拟图)

一、受诏登御舟,康熙询历法

古人云: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巨浪翻滚,惊涛拍岸。

这日,御舟行驶在滔滔运河上,康熙帝身着一袭金黄色龙袍,在大学士李光地的陪同下,来到了栏杆旁边。

凭栏眺望,远处河面上的雾气氤氲缭绕,河水蜿蜒向前,仿佛和茫茫天际交织在一起。

河岸上散布着大片农田,不时有辛勤的农民在田间劳作。

此时正是暮春时节,堤岸上金黄色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金色的光芒。

微风微微一过,花香袅袅袭人。

“此景只因天上有,人间哪能见几回?

”康熙帝见到眼前这般美景,不由的心旷神怡起来。

康熙眉头舒展开来,笑道:

“朕之前一直在宫里待着,很少看到这般美妙的景致。

咱们这次出宫,一来可以体察民生疾苦,二来可以领略这大好河山。

现在看来,这两个初衷算是基本达到了。

”说完,康熙叹了口气。

李光地素来擅于察言观色,见皇上神色有变,他便关切地问道:

“皇上,您何故叹气?

莫非是有什么烦心事?

”康熙目光如炬,言道:

“近日朕看了一些西方天文书籍,其中有好多章节都涉及到当今世界最新的天文历法知识。

之前中国在天文历法领域遥遥领先于西方。

可没想到现在历算学几乎成为了绝学,而西方科技发展又是如此之快。

若再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啊!

”康熙挥挥衣袖,不免感慨一番。

 

清初著名政治家、科学家“李光地故居”图匾

李光地见康熙如此关心天文历法一事,想了想,便说道:

“回皇上,微臣之前结识了一位好友,此人姓梅,名文鼎,安徽宣城人。

他对天文历法颇有研究,在学术圈内很有名气,可称得上是‘一代科技大师’。

”康熙一惊,回过头来,目光直视李光地,半晌,方道:

“梅文鼎这个名字好生熟悉,朕之前似乎听你说起过。

此人果真精通天文历法?

”李光地垂首回道:

“微臣不敢欺瞒皇上,此人的确有过人之才,且熟谙历法知识。

”康熙笑道:

“也罢,我大清王朝缺少的正是这方面的学者。

朕心中甚为好奇,意欲当面问他些问题。

你传旨下去,命他速速前来。

朕要在御舟上亲自接见他。

”李光地拱手作揖,道:

“微臣遵旨。

梅文鼎接到康熙的旨意后,心中又惊又喜。

他实是没想到当今圣上会传旨召见自己。

于学者而言,这是何等的荣耀。

待心情稍稍平静后,梅文鼎便换上一件青灰色长袍,梳理了头发。

正准备出发,梅瑴成便在一旁提醒道:

“爷爷,我听闻当今圣上喜饮美酒。

家乡产的宣酒入口甘醇清冽,不如带一瓶给圣上尝尝鲜罢。

梅文鼎沉吟半晌,笑道:

“也好,还是你心细。

想来皇宫里并不缺山珍海味、美酒佳酿,圣上早已惯了的。

这会子喝点宣州特产的地方酒,说不定会龙颜大悦!

梅瑴成笑道:

“正是。

”说话间,梅瑴成已将宣酒装好,梅文鼎便坐车出发了。

行了半日,前方有一码头,康熙帝乘坐的龙舟已经停靠在码头边上了。

李光地已经下船,等候梅文鼎的到来。

梅文鼎下车后,一眼瞥见了李光地。

故人相逢,俱是欢喜。

一番寒暄之后,李光地便引梅文鼎登舟。

龙舟长六丈,宽三丈,共分上中下三层,上面彩旗招展,锦绣辉煌。

栏杆周围布满了一身铠甲的侍卫,那铠甲上的紫色鳞片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摄人心魄的夺目光芒。

明晃晃,亮晶晶,耀的人睁不开眼。

龙舟西侧驻扎了戒备森严的禁卫军,以便守护康熙的安全。

龙舟东侧是李光地等几个大臣居住的地方。

康熙的书房和卧室在龙舟中间,这是龙舟上最安全的位置。

梅文鼎见龙舟这番气派威武,内心敬意油然而生,额头上亦沁出了细细汗珠。

这阵势实是平生从未见过的,不由的在心底暗暗赞叹。

李光地见梅文鼎神色有异,会意一番,便笑道:

“梅先生,您别担心。

当今皇上是亘古罕见的一代明君,不会为难学者的。

更难得的是圣上对天文历法颇感兴趣。

今日特地召你前来,便是为了研讨历法之事。

圣上不顾尊卑之别,礼贤下士,亲自接见民间学者,这是本朝从未有过之事,您仔细想想看,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若干年后,这段佳话定会广为流传。

梅文鼎以手作揖,笑道:

“回李大人,皇上如此圣眷隆恩,实是天下万民之福。

若不能在天文领域有所建树,那老朽实在是惭愧之极。

大人且放心。

对圣上所提的问题,老朽一定会细细作答。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使圣上了然不惑。

李光地笑道:

“如此甚好。

也不枉我们素日的交情了。

”二人来至龙舟上,早有太监进去禀报。

不一会儿,只见太监梁九功从里面走出来,高声道:

“宣梅文鼎觐见!

”李光地笑道:

“您且去罢。

这酒先放这。

”梁九功笑道:

“梅先生请吧,圣上已经在等着了。

”梅文鼎点点头,笑道:

“谢谢公公。

有劳了。

”转过头来,向李光地拜别后,梅文鼎稍稍平复心绪,便在太监的引导下,进去了。

来至里间,只见屋内香气缭绕,布置奢华。

那地上铺的是锦绣紫檀花毯,书桌上供着上佳的笔墨纸砚,桌角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旁边的架子上整齐地排着古玩琉璃花瓶。

书房后有一道屏风,里面便是康熙接见大臣和批阅奏折的地方。

 

图一、具有雄才大略、酷爱科学的康熙帝

太监梁九功走到屏风后面,拱手道:

“回万岁爷,梅文鼎带到。

”康熙挥挥衣袖,摆摆手道:

“让他进来回话。

”梁九功道:

“遵旨。

”顺手作了个“请”的姿势。

梅文鼎顿觉心跳加速,定了定神,便走到屏风后面。

但见康熙着一身金黄色龙袍,正靠在卧榻上,似在思虑什么事情。

梅文鼎下跪,朗声言道:

“草民梅文鼎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见梅文鼎已近花甲之年,胡须皆已发白,却仍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不由的心中一动。

康熙笑道:

“梅先生起来罢。

”梅文鼎见康熙语调平和,稍稍松了口气,起身站在康熙面前。

康熙道:

“朕对天文历法很有兴致,听闻先生对这方面颇有研究,所以今日宣召你来,就是为了交流下彼此对历法的认识。

”梅文鼎道:

“草民乃一介布衣,承蒙圣上厚爱,若能倾心交谈,自是草民毕生之福。

康熙笑道:

“不必自谦。

日月交食在中国天文历法研究中,一直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那依你之见,评价一部历法的好坏,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梅文鼎想了想,答道:

“回皇上的话,依草民愚见,一部历法的好坏,主要看其对交食的预报是否正确,并对以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交食的验算与观测情况进行比较,特别是对日食的正确预报更为重要。

康熙道:

“言之有理,交食的确很重要,是历法的发端。

在古代的天文历法领域,交食研究也占据很大的篇幅。

梅文鼎道:

“皇上所言甚是在理。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与西方古代天文学的发展途径不同。

中国古代是以历法为构成天文学的主要内容。

历法也被称为历象之学。

历是指天文计算;象就是仪象的意思,包括天文仪器的制造及利用仪器对天体的观测。

康熙回思一番,点点头,道:

“阐述的非常清楚。

那你觉得球面天文学的球面坐标系该如何确定呢?

梅文鼎道:

“回皇上,我国古代历法中虽有黄道度数,即以赤道圈来量黄道度数,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太阳,对月亮及其它行星来说是不合适的。

我设计了三种坐标系——黄道坐标系、赤道坐标系和地平坐标系,这样便可以通过经度来求纬度,反过来也可通过纬度来求经度。

 

康熙笑道:

“单单只有一个黄道坐标系自然是不行的,你的三种坐标系理论承接前人理论,并有自己合理的发挥,的确难能可贵。

梅文鼎垂首道:

“多谢皇上赞誉。

康熙想了想,又问道:

“你认为现下西方的历算水平如何呢?

梅文鼎道:

“回皇上,总体说来,西方历算有其优越之处,也有不足之处。

草民认为西方的数学和历算源自中国……

未及说完,康熙点头赞赏道:

“先生所言甚是在理。

西方历算是从中国传去的,只不过是他们发扬光大而已。

记得你曾提倡‘去中西之见,以平心观理’、‘会通中西’等思想观点,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你在这方面的功劳朕都知道。

其实,天文学在世界各地都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当今西方历法虽然有其优秀的一面,但还是源出中国,不过是青出于蓝而已。

图一一代帝王康熙

 

图二一代“科技大师”梅文鼎

梅文鼎笑道:

“皇上圣明!

康熙道:

“朕后来之所以会勤学天文历法,一方面也是因为早年发生了杨光先等旧派人士同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之间的‘历讼’案件。

这件事对朕的触动很大。

西法为何能在某些领域迅速赶上并超越中法呢?

朕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细细一想,唯有‘西学中源’这个观点方能合理解释这种现象。

你以为如何?

梅文鼎道:

“回皇上,的确如此。

我写的《历学疑问》一书对这种观点已有解释。

据草民之见,西学和中学完全可以兼容的,应当继续引进并采用一些西方科技成果。

采用西法实际上是在科技领域礼貌性地与西方交流思想。

康熙道:

“你不妨分析一下这种学说的优势所在?

梅文鼎笑道:

“回皇上,传播‘西学中源’说,一方面,既可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自尊心;另一方面,又可折中聚讼百年之久的中西之争,淡化中西新旧之争,泯除人们对西学的戒心,使西学在中国有一合法的地位。

康熙颔首道: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朕有点担心。

凡事有利也有弊,依你之见,此学说若广为流传,会不会阻碍中华天文学研究融入世界先进潮流呢?

梅文鼎道:

“这点请皇上放心。

中华文化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正统的地位。

因此,宣传这种学说是不会阻碍天文学融入世界先进潮流的,因为西方天文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的成果。

康熙笑道:

“嗯,言之有理。

你说出了朕的心声,不愧为我朝的科技大师!

实乃中华学者之典范!

梅文鼎道:

“皇上过奖了,华夏自古人才济济,皇上更是千古仁君,草民只不过略有粗陋见识罢了,实在愧不敢当。

康熙笑道:

“朕说你是科技大师,你便是科技大师。

在朕面前,你又何必如此自谦?

况且我朝正缺乏像你这样的科技人才。

目下又是用人之际,先生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你要好生教导你的儿子、孙子们,让他们个个都能成才,将来为百姓、为社稷作贡献!

那便是我大清之福啊!

梅文鼎道:

“圣上肺腑之言,草民必不敢忘。

归去后,一定会更加仔细教育子孙,力争让他们早日成才,为大清朝万民造福。

二、研读方程论,共探数学源

一宿酣睡,倒亦惬意。

次日晨起,一缕霞光从云端洒下,太阳公公刚探出半个头,河面风平浪静,四周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

梅文鼎有早起之习,穿好衣服,洗漱毕,用过早膳后,便有太监来传旨,命他去康熙书房倾谈科技之事。

闻知皇上如此开恩圣明,梅文鼎心中一阵欢喜,来至康熙书房,只见康熙正在翻阅自己写的《方程论》一书。

梅文鼎心中一暖,向圣上请安后,便垂首站在一侧。

康熙见梅文鼎面上似是戚戚然的样子,便笑道:

“先生不必拘礼,总是站着,不免腰疼腿酸。

快坐下答话。

”梅文鼎答谢后,早有小太监扶着,他便缓缓坐在左边的椅子上。

 

图六安徽宣城梅文鼎纪念馆

康熙一面翻阅《方程论》,一面向梅文鼎笑道:

“朕今日闲来无事,便看了你写的《方程论》,此书明确提到‘形’和‘数’的观点,先生且把这个论点细细解释一番,朕想听听。

梅文鼎想了想,回道:

“草民在《方程论》一书中按照‘形’和‘数’来区别数学对象。

‘形’就是图形的意思,也就是几何学。

‘数’即数量关系,是代数研究的内容。

而且,在数学的两大范畴即‘量法’与‘算术’中,分别以勾股和方程最为重要。

勾股是量法之极,方程是算术之极。

康熙点点头,笑道:

“那你提到的‘几何即勾股’的论点又该作何解释呢?

梅文鼎笑道:

“回皇上的话,其实,中国古代的‘勾股术’是一切数学之本,一切几何不论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还是三角,乃至球面三角都可以用传统的勾股术来解释,甚至可以用勾股术来统一整个几何学。

在《几何原本》一书中,我明确指出‘几何即勾股’论的目的就是用中国传统勾股术包容西方的几何学。

康熙笑道:

“你的观点也有些道理,只是以勾股术建构全部的几何学,是不是太绝对了点?

梅文鼎答道:

“草民之前也觉得有些绝对,但通过对十五个论题的证明过程来看,‘几何即勾股’的概念还是能行得通的。

康熙道:

“也罢,自圆其说是做学问的一重境界,也能祛除旁观者的疑窦。

但据朕所知,数学运算的规律很多,但有些规律的存在并不明显,而人们大多知道,但却无人去总结。

其中最明显的是‘乘法交换律’,听闻先生第一个用明文形式将此定律表述出来。

不妨说来听听。

梅文鼎笑道:

“‘乘法交换律’可这样理解:

‘实’是被乘数,而‘法’是乘数,分别用a,b表示,可写成ab。

‘实’、‘法’在乘法上可以互用,就是说‘实’可以当作乘数,而‘法’则可以当作被乘数,即ab=ba。

”图五乘法交换律

康熙轻轻品一口香茗,笑道:

“确实如此。

朕再补充一句。

西法中所用之数学正如你所说主要是球面三角法,明显优于中法。

球面三角法应如何论述?

梅文鼎垂首道:

“草民略通一点。

球面三角形是由大圆的孤连接球面上的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因此,常用角度的单位表示。

如同平面三角形一样,通常用字母A、B、C表示球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或三角形的三个角,用a、b、c表示它们所对应的边。

三条边和三个角,合称球面三角形的六个元素。

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球面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大于一百八十度,小于五百四十度,其值的大小同三角形的面积成正比。

球面三角形的边和角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并且许多天文问题,都通过解球面三角形解决。

”图六梅文鼎阐释“球面三角形”

康熙颔首道:

“嗯。

很好。

咱们再说下图解法。

图解法可用于代数和几何领域。

如今利用几何图形的变换可证明许多代数公式,比如勾股定理的计算公式等。

那图解法可否用于天文学领域呢?

梅文鼎道:

“回皇上,这是可以的。

草民曾把图解法引入天文学的研究中,大量运用几何图形来解释天文现象,几何学方法成为天文研究的重要工具。

可以这么说,图解法的运用大大拓宽了中华民族在科技领域的研究范围,这是中西学术融会贯通的一大利好。

康熙笑道:

“先生所言非虚。

当真不愧为一代科技宗师!

梅文鼎见康熙以“科技宗师”这四个字来评价自己,不由的心头一震,忙道:

“草民惶恐。

‘科技宗师’四字实在担当不起。

承蒙圣上不弃,得以在耄耋之年初见天颜,实慰平生所学。

倘或不殚心竭虑于科技事业,当真是羞愧残生。

康熙起身,踱步,笑道:

“朕说你是科技宗师,你便是科技宗师。

泱泱中华大国,似先生这般倾心于天文事业的学者,实在是寥寥无几,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别只顾着说,梁九功!

梁九功忙俯身道:

“奴才在!

万岁爷有何吩咐?

康熙正色道:

“命御膳房多做几份菜,今晚朕要和梅先生一起用膳。

梁九功闻言,心中一怔,忙道:

“奴才遵旨。

梅文鼎道:

“多谢皇上厚爱!

用餐之时,梅文鼎将安徽宣城产的宣酒提了上来,邀请康熙一起尝尝。

康熙欣然接受,宣酒入口味甘,是酒中上乘之品。

有诗为证: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康熙喝后,赞不绝口,称赏此酒堪比仙醪,可作为贡品。

安徽所产的宣酒能得到康熙的交口赞誉,这也是安徽的骄傲。

梅文鼎闻听康熙如此说,心中十分欢喜。

三、情系天文理,太极蕴万物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到了第三日。

上午时分,康熙批阅奏折后,顿觉眼睛有些疲劳,便走出书房,径直来到龙舟的甲板上。

此时,梅文鼎正倚靠在甲板上栏杆一侧,望着头顶湛蓝如洗的天空,径自出神。

小太监忙端来一把椅子,一个小凳子。

梅文鼎回过头来,见康熙微笑着站在他身后,不由的心中一惊,忙跪下请安道:

“草民不知皇上驾临,惊扰皇上雅兴,望皇上恕罪。

”康熙笑道:

“先生请起。

不知者,何罪之有?

”梅文鼎欠身站起来,康熙道:

“先生不必拘礼,且坐凳子上,咱们一块探讨些天文方面的问题。

刚才朕看先生对着天空遥望,似乎有心事。

”梅文鼎道:

“不瞒皇上,草民刚才在思索盖天说及天地变化之事。

康熙坐在椅子上,品茗,半晌,放下茶杯,言道:

“先生有心了。

朕近日曾翻阅古籍,方知中国古代最初从直观上形成了盖天说,至汉代时又有浑天说和宣夜说。

这盖天说主要来自‘天圆地方’,即人们所见的天空像口大锅一般扣在平坦的地上,白天只有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夜晚满天星辰也是东升西降,还有很大的月亮呈弦望朔变化。

依你之见,这盖天说有何要紧之处?

梅文鼎笑道:

“盖天说的要点是大地平坦不动,而天空围绕着通过北极的一条轴线由东向西运转,一昼夜转一周,但是恒星却整体逐日东移。

康熙道:

“先生所言甚是,正是此理。

实际上,盖天说只有半个“天”,一些重要的天文现象无法解释,特别是不利于观测天象的仪器制造,于是自然形成了“浑天”的想法。

梅文鼎道:

“回皇上,浑天说中,‘天’是全的,而大地还是平坦而不动的,天在地上一半、地下一半。

天与地之间是水,这样,便有了‘天轴’概念。

浑天学家就以此轴和当时已有的赤道等概念构成浑仪的骨架。

另一方面,那个想象中的浑球,天文学家便缩制为一个有限的铜球,其上画有主要星点或镂空,这便是浑象的由来。

 

图八地球图片

康熙道:

“原来浑象竟有如此渊源。

朕只听人说过浑象这个名词,浑象仪也知道。

却不知浑象该作何解释。

今日方才得知。

梅文鼎笑道:

“中国对浑天的研究起于西汉,而到东汉由张衡上升到理论,制作了浑象仪。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浑天说占了上风,盖天说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事实上是“浑盖合一”了。

更确切地说是“浑天盖地”,也就是天是个完整的球,而地仍是最初的盖天的平地,不是球形。

康熙道:

“如此说来,两种学说各有优点和用途:

绘制天文图、大地测量等,以盖天说为主;制造观测天象的大型天文仪器则依据浑天说。

梅文鼎道:

“这两者学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当真是辩证统一了!

康熙点头笑道:

“若论中国传统的天文体系,大体就是盖天说、浑天说这些。

至于各种具体的天文问题,大多离不开这种体系。

那西方的天文体系又该如何?

素闻先生对这方面研究颇深,不妨说来一听。

梅文鼎道:

“回皇上,就我所知,西方天文体系,比中国传统的还要复杂。

西方从古希腊时起,就有地球概念,逐渐形成以大地为中心的天文体系,流传最广的是天的重数,像个透明的层球,一层一层地把地球包在中间,用一套同心圆来表示。

康熙仍是一直不解,便接着问道:

“西方天文体系为何出现这样的观点呢?

梅文鼎道:

“因为希腊学者发现常见天体到地球的距离有远近之别。

至于天的重数到底有多少重?

西方也有不同的说法。

传入中国的重数也有多种,如九重、十一重、十二重等。

在抄本‘中星解’中有‘九重天图’,似乎是来源于传教士利玛窦,又按照中国的传统改变几个名词,其重数的排列由近及远是月轮、辰星(水星)、太白(金星)、日轮、荧惑(火星)、岁星(木星)、填星(土星)、二十八宿(恒星)、无星天共九重。

康熙道:

“其他的也就罢了,只这无星天该怎么理解呢?

梅文鼎道:

“‘五星天’又叫‘宗动天’,是它带领众星绕地球圆周运转一日一周,其下的各层各有各的转法。

其实,我不同意‘天’有多少重的说法,因为‘天’只有一个。

西方天文体系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源自于中国的,也就是圣上常说的‘西学中源’。

康熙笑道:

“嗯。

先生解释得颇为恰当。

有一些问题,朕尚不仔细明白。

其一,便是天文中宇宙的根本问题。

依先生之见,宇宙究竟是怎样演化而来的呢?

梅文鼎捻须思索,半晌,方道:

“回皇上,草民之前写的《历学骈枝》一书中对宇宙现象有所阐述。

细细想来,我们头上的天空便是宇宙的形态。

‘天道幽远’,咱们头上的天空是高深莫测的,而且是无穷的。

‘道生宇宙’,也就是说道是最根本的问题,而且‘太极’与道一样是宇宙的开端。

‘道’和‘太极’是一回事。

宇宙之初没有物体,一片混沌,这是万物演化的根本,是为真一,也就是太极,由太极而衍生出万物。

康熙点头笑道:

“说的在理,朕也曾闻听这句话——‘太极分而两仪生,两仪生则万物成’。

这句话的意思似乎正好契合了先生刚才所说的话。

梅文鼎道:

“这句话是说‘太极’是宇宙的源泉。

宇宙万物源于太极的分裂,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华夏文明创造出了丰富的哲学体系和辩证法思想,由此亦出现了了周易和中医,并广为人们所用。

其实,西方的原始原子就是中国的‘太极’,就是‘分裂’。

通过大的能量形成了一些基本粒子,这些粒子在能量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种物质。

康熙接着道:

“那阴阳学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梅文鼎道:

“回皇上,可以这样理解,宇宙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能量,命名为阴阳,在阴阳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能量,从而作用于自然界的万物。

在能量的作用下,就是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导致了化学反应,形成了万物。

也可以把阴阳这种能量理解为磁能,一切神奇现象,都是在这种自然能量的随机作用下产生的。

康熙道:

“那‘阴阳’和‘太极’有何关联吗?

梅文鼎道:

“太极是一个旋转着的阴阳环抱体,两仪就是阴阳。

由于宇宙自然的能量,太极产生了分裂,太极蕴涵着自然界万物形成的各种要素。

康熙抬头望着瓦蓝瓦蓝的天空,半晌,方道:

“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宇宙究竟是静态还是动态呢?

梅文鼎道:

“回皇上,其实,宇宙是动静结合的,二者密不可分。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宇宙的动态由静态显现出来,反过来也是这样。

如果没有动,就谈不上静。

如果没有静,也谈不上动。

而且,宇宙中根本没有一种超自然的‘鬼神’存在。

这一点,应当加以明确。

占卜之说,未免过于荒唐,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内容。

我们既不能相信占卜之说,更不能读占卜之书。

否则便误入歧途,不能自拔。

康熙笑道:

“先生所言甚合朕意。

梅文鼎作揖道:

“多谢皇上赞誉,草民感戴万分!

君臣相谈甚欢,时光于不经意间悄悄溜走。

一晃眼,已是用膳时分。

小太监过来请康熙去用膳,康熙便命梅文鼎亲陪。

一时,用膳毕,康熙回书房批阅奏折,梅文鼎回房歇息。

不提。

“流年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三日的光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在这段时日里,康熙和梅文鼎二人倾谈许久,谈话内容涉及天文学、历算学、数学等领域。

康熙询问了很多迷惑不解的科技问题,梅文鼎运用自身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予以一一解答。

康熙十分钦佩梅文鼎的绝世才华,钦点其为“一代科技大师”。

临别之际,康熙亲笔题写“绩学参微”四个大字来表彰梅文鼎在天文学和数学领域的辛勤劳作和不凡造诣。

 

图九康熙御赐“绩学参微”(溥杰题)

梅文鼎遥望窗外滔滔江水,一时感慨良多,便赋诗一首,以作纪念。

其诗曰:

“御制素波万里尽澄泓,应制帝德同天乘,景运波臣孝顺尽,安流河淮底定,千秋绩,江海澄清,万里舟排决经营,归庙算平成,勋业起歌讴,挽输无阻畦夫乐,从此长宇宵极乐。

”由此可见,梅文鼎对一代清朝明君的由衷赞美。

此后,梅文鼎名声大振,其天文、历算思想广为流传,对当时乃至后世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