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古诗赏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727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docx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古诗赏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docx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

八年级(下)

八年级(下)

2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比喻事物发展的趋势无法阻挡或者说明人的思想感情是无法斩断(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所激起的愤怒,似水难断的愁思)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眷恋岁月飞逝难留的句子:

弃我去者,昨日之不可留。

3、感叹人生的烦恼的诗句:

乱我心者,今日之多烦忧。

4、李白在行路难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5、诗中最具忧愁、苦闷之意的名句是: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这首诗通过在谢脁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抑郁难平的苦闷,也流露出了消极避世的思想。

诗歌开头采用的是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特色。

7、“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

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答:

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就成了他寄托思想感情的对象。

而今,面对长风万里,秋雁南飞,自己的精神便有了一种难得的爽快。

由于诗人又是酒中仙,有如此美景的触发,岂能不畅饮一番?

因此,"酣高楼"就成了必然的宣泄方式,可以借此解脱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希望达到"借酒浇愁"的目的。

30、渔家傲[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用“/”划分下面诗句的诵读停顿节奏。

长烟/落日/孤城闭。

2、试分析评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思念家乡亲人是人之常情,这两句写出了边塞军人的内心情感,真实合理。

但抗敌大功尚未完成,回家的事也就不能去计议了。

这突出表现了将士们以天下为先,以国事为重的胸襟。

3、古代诗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其中既有写江南美景的,也有写北国风光的。

请你写出一个表现西北风光的名句,并谈谈你的理解或评价。

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大漠向无尽的远方伸展,给人以开阔、广袤的感觉,“孤烟直”则使画面有了立体感。

长河把画面分割成两段,而“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示出了雄浑的气势。

4、诗中抒发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的句子是: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主旨句)。

5、解释下面的词语:

衡阳雁去:

大雁向衡阳飞去。

燕然未勒:

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6、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的一个词是:

异。

7、“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由些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什么诗句?

答:

诗句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

可以联想到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词作暗含对比,请举例说明。

答:

词中将大雁南归“无留意”与戍边将士不能不留下来进行对比,为下文写将士们戍边凄苦埋下了伏笔,大雁都知道回家,人何尝不想回家呢?

9、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10、选择你最喜欢的诗句分析欣赏。

答: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但抗敌的大功还没有完成,回家的事也就不能去计议了。

突出表现了将士们以天下为先,以国事为重的胸襟。

11、《渔家傲》中表现国家贫弱时代,将帅和士兵们的共同悲哀的句子是: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2“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是作者自称的吗?

答:

“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将军”是作者的自称。

13、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离开了,可边防军人没有走,他们坚守在边关;[大雁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

]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说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人”包括全体边防将士,将军由于战争的持久和劳苦,发丝都白了,战士们国久戍边地,也不免流下思乡的泪;

D、诵读这首词,我们感觉到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些伤感;而就在这悲凉、伤感中,有一种悲壮的英雄气慨感染着我们,这就是作家对祖国的深沉的爱。

3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两幅怎样的画面?

这两幅画面是否矛盾?

答:

第一句描写了悲凉肃杀的画面;第二句描写了温馨亲切的画面。

并不矛盾。

因为第一句是游子心情的写照,第二句是游子见到别人温暖的家勾起游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答:

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点明主旨。

3、小令中的“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

这些词语描绘了一幅孤独、凄凉、冷清的深秋晚景。

4、除了“夕阳西下”诗中点明时间的词语,另外还有枯藤、老树、昏鸭、西风,也点明时间。

5、“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看似恬静明丽与上下句凄凉意境迥异,其实也更能反映诗人的浓浓乡愁,为什么?

答:

因为景色越美,越能使游子想起自己的羁旅生活,思念自己的家乡、亲人,这样以乐写愁,表达效果更好。

6、《天净沙 秋思》描绘了一幅深秋晚上景图,突出了景色的萧条、凄清。

作品中的        枯、老、昏、古、西风、瘦、夕阳等字词暗含了这种景色的基调。

3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歌中“酬”的意思是以诗回赠;“君”指代白居易。

“歌一曲”指白居易在席上赋诗相赠。

2、“闻笛赋”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烂柯人”指传说中的人物王质。

作者引用这两个典故,主要是表达自己回归之后怀念故人,恍如隔世,人事全非的感受。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作者虽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感到忧伤,但又相当达观。

诗句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沉浮表现出豁达的胸怀。

同时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现在其引申意义已经远远溢于本意之外。

后人常引用此两句来说明:

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

5、回忆被贬生活的诗句: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6、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以及世界的变迁,回归后的畅想与生疏的诗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作烂柯人。

7、坚信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比喻腐朽势力必然衰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感谢白居易的同情和勉励的诗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0、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

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1、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悲愤),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1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

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存在,但万木依旧争春。

 诗句的含义:

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

13、台湾回归的脚步不以台独份子的破坏而停止,这正如本诗中的所写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4、词中的乐天指的是白居易。

33、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对内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D  )

A、诗人起笔不落俗套,从相见之难落笔来衬托别离时的痛苦;

B、诗人借窗外百花凋零的景像,抒发了凄凉之情;

C、尾联运用了典故,这是诗人借以安慰自己,表达希望能够再与亲人相见的情感;

D、作者写诗,其实不在写情,而是为表达被贬的痛苦与郁闷。

2、诗中一句用比喻手法,而且其中一字用了谐音,以表达情感的执着深切。

这句诗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个字是丝,以丝谐思,使之成为千古名句。

3、在这句诗中,常用来形容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诗句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这首诗一般认为是感伤离别的爱情诗,其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从男女双方的角度表现了离别后的思念与关切。

5、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

这句运用新奇的比喻和谐音,充分表现了思人之情深。

现用来比喻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

34、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首句两个“期”字连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两个“期”字,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2、诗中“巴山夜雨”重复出现有何艺术效果?

答:

前一个是现在的夜雨,后一个是将来回味的夜雨。

这样时空交错,回环往复,缠绵曲折。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想到了怎样的情景?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诗人想象将来与友人欢聚,共剪烛于西窗之下,向友人细细述说在巴山夜雨时思念友人的情景。

诗人的感情中,今日的愁苦里夹杂着团聚时的欢乐。

4、“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秋”字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也烘托了人物的心情。

5、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答: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见面共话的期盼。

35、论诗[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

同意。

①“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

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

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30、《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思想内容】本诗以谢朓自比,叹息其在世不称意,抒发了一种对于解除社会束缚的渴望和对于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憧憬。

【名句赏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意思是说,背弃我而离开的,是昨天的岁月,它已经不可挽回地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扰乱我心绪的,是现在的时光,它引起我的烦恼和忧愁。

“弃”字,刻划出了过去岁月对诗人的冷酷无情;“留”字,又显示出诗人对往昔时光流连不舍的矛盾心情。

李白曾经身怀报国宏图大志。

但是,现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

【艺术特色】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本诗中被完美地统一起来。

31、《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思想内容】表现了诗人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名句赏析】“寨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方面表现戍边将士归心似箭,另一方面表现将士们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的慨叹。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

【艺术特色】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

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

下片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表现慷慨悲凉的思乡报国之情。

6、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渔家傲》一词的感情基调是慷慨悲凉、意境壮阔。

词的上片写景,描写塞下秋景;下片抒情,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热爱国家、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的感慨。

2、“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的一个字是“异”,突出塞下秋景孤寂荒凉的特点。

3、《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

“异”字是整首诗的关键,统领全部景物,全词围绕“异”字分别写了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等三个方面的景象。

“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也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了词人和征人的矛盾心理:

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无法归家,因为还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这里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的画面:

群山绵绵,暮霭沉沉,夕阳西下,孤城紧闭,一派萧条悲凉的景象。

早闭的孤城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7、朗读:

燕然未勒/归无计(勒:

刻石记功。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8、结合诗歌表达的情感,发挥想象,说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传达出的人物的心理活动。

(提示:

这是要求大家对将士们来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写将士们思念家乡而又无法还乡的惆怅;可以写将士们对杀敌立功,保家卫国,衣锦还乡的向往;还可以写对朝廷软弱的愤懑。

3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思想内容】描画了秋天黄昏的景色,烘托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傍惶悲苦的情怀。

【名句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组自然景物意象中,一共列出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都是色彩灰暗、气氛苍凉的,它们对游子的悲苦心清起到烘托作用。

而“小桥流水人家”,印画出宁静幽美、安逸舒适的村落人家风光,它们从反面衬出游子思乡的愁绪。

这句话渲染了悲凉气氛,烘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3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思想内容】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一篇优秀之作,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恰当用典,含义丰富,耐人寻味。

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名句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意义,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4、《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思想内容】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名句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

“剪烛西窗”已作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成语,活在后人的语言中。

【炼字炼词】“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

35、《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思想内容】写的就是恋人间的分离和相思。

【名句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了谐音的方法,以“丝”谐“思”。

巧用比喻和谐音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人公相思之情。

本义:

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

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奉献精神。

【赏析手法】诗人以低回往复的手法层层深入地开拓“别难”的境界,如同一支动人的歌,久久留在读者的心上。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