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698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全面和准确的理解,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科学发展观

2、基本要求:

(1)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

(2)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3)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意义

(4)掌握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5)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6)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7)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8)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

(9)把握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3、重点、难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和科学涵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毛泽东思想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 基本内容: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基本要求:

(1)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最初提出、确立、重新确立和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2)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3)深刻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关系

3、重点、难点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和意义;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1、基本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道路和基本经验

2、基本要求:

(1)了解从旧民族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过程

(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

(3)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3、重点、难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基本内容:

(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基本要求:

(1)了解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构想和历史条件

(2)掌握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掌握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历史贡献

3、重点、难点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基本经验和历史贡献。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1、 基本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2)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基本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设想

(2)掌握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3)领会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意义

(4)深刻理解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重点、难点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意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 基本内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2、基本要求:

(1)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设想

(2)了解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3)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4)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重要意义

(5)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3、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基本内容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3)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2、基本要求

(1)理解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掌握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

(4)深刻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3、重点、难点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 基本内容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4)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基本要求

(1)了解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初步设想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2)认识市场取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3、重点、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其依据;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其实现形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依据;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基本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基本要求

(1)认识建设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

(2)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掌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4)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5)促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

3、重点、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坚持社会主义各项政治制度的必要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的机统一;依法治国的科学涵义、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基本内容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基本要求

(1)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了解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3)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素质。

3、重点、难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 基本内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2、基本要求

(1)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3)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重点、难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可能性及意义;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基本内容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4)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重要发展

  2、基本要求

(1)把握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以及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推进祖国统一的主要思想

(2)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3、重点、难点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及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基本内容

(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要求

(1)把握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形势认识的不断深化,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的选择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3)理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重点、难点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1、基本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2)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3)加强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2、基本要求

(1)理解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仍然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把握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理解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3、重点、难点

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仍然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基本内容

(1)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基本要求

(1)掌握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理解党的建设的主题和要解决的历史性课题。

3、重点、难点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主线。

三、课程学时分配

 

章节

讲课

实验

上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3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2

 

 

第六章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3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6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3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

 

 

第十二章 中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2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2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2

 

 

合计

48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

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

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六: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三个基本方面: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七:

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

将他所犯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八: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九: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科学内涵。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工作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工作要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工作要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发挥人民积极性,使他们获得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十:

科学发展观。

形成、背景。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重要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注意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

实事求是思想的重新确立和发展(邓小平贡献)。

1.“文化大革命”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2.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联系实际。

3.实事求是。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三: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四:

为什么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所谓理论精髓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又体现最本质的东西。

正是由于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

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十六大依赖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

五:

结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谈实事求是(老师附加)。

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思想路线,它包括:

1、一切从实际出发;2、理论联系实际;3、实事求是;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坚持实事求是有重大的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意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只要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进步和发展。

如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坚持了实事求是,才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使得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发展壮大,在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国情,坚持了实事求是,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最终使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而一旦偏离了实施求实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就可能受到损失。

如在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没有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放弃革命领导权,使得革命受到重大损失。

在十年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由于没有认识中国国情,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受损严重。

由上可见,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重大意义,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进步,发展,所以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

新民主义革命理论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2.动力: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3.领导:

帝国主义要将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只有它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4.性质和前途:

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二: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1.原因: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为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过条件。

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导致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2.内容: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四:

三大法宝。

1.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包含两个联盟:

工农联盟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2.武装斗争。

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的斗争形式。

3.党的建设。

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

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

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社会。

二:

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规律。

3.二战后的国际形式。

4.由过渡时期条件决定的(经济,政治,思想,干部)。

5.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化三改”。

“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四: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经验、教训)。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相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五: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验教训)。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六: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

关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的许可范围内进行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提出了计划指标必须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的观点,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直盯计划必须做好物资。

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

二: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了,消灭剥削,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