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670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煤气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煤气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煤气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煤气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气培训教材.docx

《煤气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培训教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气培训教材.docx

煤气培训教材

一、煤气基本知识

1、各种煤气的主要成分

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焦炉煤气是炼钢、炼铁和炼焦生产中的副产品,每生产1t生铁可产生2100~2200m3高炉煤气,每炼1t钢可产生50~70m3转炉煤气,每炼1t焦炭可产生300~320m3焦炉煤气。

此外还有发生炉煤气、天然气等,都是冶金工厂的重要气体燃料。

高炉煤气CO含量30%左右,转炉煤气CO含量60-70%。

煤气的三大特性是易中毒、易着火、易爆炸。

A、什么是煤气爆炸

煤气爆炸是煤气的瞬时燃烧并产生高温、高压的冲击波,从而造成强大的破坏力,这就叫做煤气爆炸。

B、煤气爆炸基本要素(条件)

煤气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即:

煤气、空气(氧气)和火源(或高温)。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是互相制约的,同时也是互相联系的。

“缺一不可”是指相互制约的一面;“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就有可能发生爆炸,是指相互联系的一面。

C、煤气的爆炸极限(高炉煤气12.5%-74.2%)

可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在爆炸下限至爆炸上限之间的煤气浓度范围就是爆炸极限。

这种混合气体就是爆炸性混合气体。

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遇引爆能量不会发生爆炸,所以不是爆炸性混合气体。

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中有大量的空气,而煤气不足,所以既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高于上限的混合气体中有大量的煤气,所以能够燃烧,也不会发生爆炸。

2.煤气中毒的症状

高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含一氧化碳高,吸入人体后,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素化合,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引起中枢神经障碍,中毒者面部及口唇可见特殊的樱桃红色。

轻者头痛、头晕、心悸、无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严重的抽搐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昏迷直至死亡。

3.现场作业煤气标准值

煤气危险区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置。

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24ppm,可较长时间工作,CO含量在40ppm时,进入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CO含量在80ppm时,连续工作不得超过半小时,在160ppm,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5-20分钟。

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备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小时以上。

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24ppm)。

二、煤气系统常用设备结构

1、插板阀:

插板是可靠的隔断装置。

操作插板阀安全要求:

(1)作业区域内,不准有行人通过,40M内严禁一切火源或火种,设专人警戒带上煤气检测仪。

操作前认真检查插板阀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及电源线是否完好,发现有异常处理后方可操作。

(2)煤气压力应保持稳定,不低于100MMH2O,在高炉煤气管道上作业,压力最高不大于450MMH2O,在焦炉煤气管道上压力不大于350MMH2O。

(4)带煤气作业时应使用铜质工具,以防产生火花引起着火和爆炸。

(5)操作时加强联系,必须先松开,松开到位后方可开或关插板,走板到位后再加紧。

严禁违章操作。

(6)操作完后带好煤气防护用品到阀台上检测是否有漏气现象,注意风向。

2、水封(煤气排水器)水封装在其他隔断装置之后并用时,才是可靠的隔断装置。

水封的有效高度为煤气计算压力加500mm。

煤气排水器击穿的原因主要有压力升高、水位降低。

3、眼镜阀和扇形阀

4、密封蝶阀:

密封蝶阀不能作为可靠的隔断装置,只有和水封、插板、眼镜阀等并用时才是可靠的隔断装置。

5、闸阀:

单独使用闸阀不能作为可靠的隔断装置。

所用闸阀的耐压强度应超过煤气总体试验的要求。

煤气管道上使用的明杆闸阀,其手轮上应有“开”或“关”的字样和箭头,螺杆上应有保护套。

闸阀在安装时,应重新按出厂技术要求进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才能安装。

6、盲板

盲板主要适用于煤气设施检修或扩建延伸的部位。

盲板应用钢板制成并无砂眼,两面光滑,边缘无毛刺,盲板的厚度按使用目的经计算后确定。

堵盲板的地方应有撑铁,便于撑开。

7、放散装置

放散管口必须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m,离地面不小于10m。

禁止在厂房内或向厂房内放散煤气。

8、蒸汽管、氮气管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煤气设备及管道应安设蒸汽或氮气管接头。

 a. 停、送煤气时需用蒸汽或氮气置换煤气或空气者;

 b. 需在短时间内保持煤气正压力者;

 c. 需要用蒸汽扫除萘、焦油等沉积物者。

蒸汽或氮气管接头应安装在煤气管道的上面或侧面,管接头上应安旋塞或闸阀。

为防止煤气串入蒸汽或氮气管内,只有通蒸汽或氮气时,才能把蒸汽或氮气管与煤气管道连通,停用时必须断开或堵盲板。

9、泄爆阀:

泄爆阀安装在煤气设备易发生爆炸的部位。

10、人孔、手孔及检查管

闸阀后,较低管段上,膨胀器或蝶阀组附近、设备的顶部和底部,煤气设备、和管道需经常入内检查的地方,均应设人孔。

三、煤气设施的操作与检修

1、吹扫和置换的规定

1)除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煤气设备均必须保持正压操作,在设备停止生产而保压又有困难时,则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2)吹扫和置换煤气设施内部的煤气,应用蒸汽、氮气为置换介质。

吹扫或引气过程中,严禁在煤气设施上栓、拉电焊线,煤气设施周围40m内严禁火源。

3)蒸汽与氮气吹扫管与煤气管道必须使用软连接,不通蒸汽或氮气时要彻底断开

2、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的规定

1)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

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小时以上。

2)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动火或进塔(器)前半小时,检修动火工作中每两小时应重新分析。

3)经检测合格后,允许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装置,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

3、动火作业的规定

1)可靠隔断煤气

2)取样分析

3)带煤气作业或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要有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

4)在煤气管道上动火作业,煤气设备内应保持正压,压力最低不得低于100Pa。

5)在禁火区域作业或在密闭容器管道内作业必须加强巡视,专人监护,设警戒线,通知安全管理人员,使用12伏安全照明电压照明。

4、带煤气作业(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操作插板等)

1)不宜在雷雨天进行;

2)作业时,应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并须遵守下列规定:

 a. 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

 b. 距工作场点40m内,禁止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要离开作业点40m以外。

c.应使用不发火星的工具,如铜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层润滑油的铁工具。

d.不得在具有高温源的炉窑建、构筑物内进行带煤气作业,如需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e.空气呼吸器在煤气区域使用时,气瓶压力低于5MPa时应立即撤出。

四、煤气中毒者的处理

1、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

抢救场所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

2、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卫生所急救。

3、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急救。

4、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同时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抢救。

5、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

6、有条件的企业应设高压氧仓,对煤气中毒者进行抢救和治疗。

五、煤气事故应急救援

1、煤气泄漏中毒事

1、当人员发生煤气泄漏中毒事故时,立即正确配戴好个体防护面具(空气呼吸器),才能进入现场进行施救。

将中毒者迅速脱离危险区域,安置在上风口空气新鲜处,使中毒者平躺,视轻重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救助方案。

2、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吸氧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

3、分厂调度室接到煤气事故的通知后,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设立警戒范围,所有人员依据“逆风(煤气)而逃的原则,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防止中毒人员扩大。

4、事故抢险人员佩戴好呼吸器迅速赶到现场切断煤气来源,查找事故原因,同时进行现场抢修。

2、当发生煤气着火事故时

1、站内煤气设施发生着火后,操作人员应立即通知用户、分厂值班调度、分厂领导、安全员及公司煤防站。

2、待用户停气止火后停加压机,严禁突然停止加压机运行,以防煤气用户回火爆炸。

3、管径小于100mm以下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应直接关闭阀门灭火。

4、管径大于100mm以上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应根据压力逐渐关闭阀门降低煤气压力,并向管道内通入大量氮气或蒸汽灭火,煤气压力必须保持在100Pa以上,严禁突然关闭阀门

或封水封,以免引起回火爆炸。

5、煤气设备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管道变形断裂。

6、煤气管道内部着火时,关闭所有放散管和人孔并向管道内通入大量氮气或蒸汽,灭火后立即切断煤气来源。

7、设备轻微着火时,采用湿泥、黄沙、湿麻袋灭火。

8、煤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切断威胁火势的电源。

9、灭火后,保护好现场查明原因。

3、煤气设施发生爆炸

1、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通知用户、炼钢厂调度、分厂值班调度、分厂领导、安全员及公司煤防站。

2、操作人员立即戴好呼吸器做好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并将现场煤气处理干净。

3、若爆炸后发生着火,按着火事故处理,发生人员中毒按中毒事故处理。

注意事项:

1、煤气管道及煤气产生处严禁跑、冒、滴、漏现象,值班人员应加强对煤气设施巡查。

2、送煤气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应做到制定详细方案、对所属煤气设备检查,除末端放散外,其他人孔外均应关闭,对排水器注水直至溢流,末端放散设专人看守,下风侧40米内设警戒。

3、煤气管道不可以作为起重支架使用。

4、煤气的可靠隔断装置有插板阀、盲板阀、眼镜阀。

水封不是可靠地隔断装置。

5、避免煤气回火爆炸事故,必须安装煤气低压报警装置,当煤气压力低到一定程度时,低压报警装置应自动报警并切断煤气供应。

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抢救时应该做到:

1.进入煤气危险区域必须戴空气呼吸器。

2.织好抢救队伍,工作要服从统一指挥。

3.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要就近抢救不得远送。

4.事故现场要做好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和保持安静及程序。

六、事故避险逃生和现场急救知识

一、事故紧急救护知识

(一)中毒窒息事故的急救

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后,救援人员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成为新的受害者。

具体可按照下列方法进行抢救:

1、救护人员在进入危险区域前必须戴好防毒面具、自救器等防护用品,必要时也应给中毒者戴上,迅速将中毒者小心地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一个安全的、通风的地方;如果需要从一个有限的空间,如深坑或地下某个场所进行救援工作,应发出报警以求帮助,单独进入危险地方帮助某人时,可能导致两人都受伤;如果伤员失去知觉,可将其放在毛毯上提拉,或抓住衣服,头朝前地转移出去。

2、加强全面通风或局部通风,用大量新鲜空气对车间工作地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稀释冲淡,以达到或接近卫生标准。

3、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则脱去中毒者被污染的衣服,松开领口、腰带,使中毒者能够顺畅地呼吸新鲜空气,也可让中毒者闻氨水解毒;如果呼吸已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则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针刺人中穴;若心脏跳动也停止了,应迅速进行心脏胸外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4、对于硫化氢中毒者,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要用浸透食盐溶液的棉花或手帕盖住中毒者的口鼻。

5、如果是瓦斯或二氧化碳窒息,情况不太严重时,可把窒息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稍作休息;若窒息时间较长,就要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6、如果毒物污染了眼部、皮肤,应立即用水冲洗;对于口服毒物的中毒者,应设法催吐,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用手指刺激舌根;对腐蚀性毒物可口服牛奶、蛋清、植物油等进行保护。

救护中,抢救人员一定要沉着,动作要迅速。

对任何处于昏睡或不清醒状态的中毒人员,必须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诊治,如有必要,还应有一位能随时给病人进行人工呼吸的人同行。

七、几种常用急救方法

(一)心肺复苏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当心跳呼吸骤停后,循环呼吸即告终止。

在呼吸循环停止后4-6分钟,脑组织即可发生不易逆转的损伤;心跳停止10分钟后,脑细胞基本死亡。

所以对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争分夺秒,采用心肺复苏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进行现场急救。

1、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

人工呼吸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即让伤员仰面平躺,头部尽量后仰。

抢救者跪在伤员一侧,一手捏紧伤员的鼻孔(避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额部,另一只手掰开伤员的嘴并将其下颚托起。

抢救者深呼吸后,紧贴伤员的口,用力将气吹入。

同时仔细观察伤员的胸部是否扩张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吹气是否适度。

当伤员的前胸壁扩张后,停止吹气,立即放松捏鼻子的手,并迅速移开紧贴的口,让伤员胸廓自行弹回呼出空气。

此时注意胸部复原情况,倾听呼气声。

重复上述动作,并保持一定的节奏,每分钟均匀地做16~20次。

另一种是口对鼻吹气法。

如果伤员牙关紧闭不能撬开或口腔严重受伤时,可用口对鼻吹气法。

用一手闭住伤员的口,以口对鼻吹气。

2、胸外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

若感觉不到伤员脉搏,说明心跳已经停止,需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具体做法是:

让伤员仰卧在地上,头部后仰偏;抢救者跪在伤员身旁或跨跪在伤员腰的两旁,用一手掌根部放在伤员胸骨下1/3~1/2处,另一手重迭于前一手的手背上;两肘伸直,借自身体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急促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3-4cm;挤压后迅速放松(注意掌根不能离开胸壁),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骨复位。

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的血液就回流到心脏。

反复地有节律地进行挤压和放松,每分钟60—80次。

在挤压的同时,要随时观察伤员的情况。

如能摸到颈动脉和股动脉等搏动,而且瞳孔逐渐缩小,面有红润,说明心脏挤压已有效,即可停止。

3、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的问题

(1)实施人工呼吸前,要解开伤员领扣、领带、腰带及紧身衣服,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不可强撕强扯。

清除伤员口腔内的异物,如粘液、血块等;如果舌头后缩,应将舌头拉出口外,以防堵塞喉咙,妨碍呼吸。

(2)口对口吹气的压力要掌握好,开始可略大些,频率也可稍快些,经过一二十次人工吹气后逐渐降低压力,只要维持胸部轻度升起即可。

(3)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抢救时,抢救者掌根的定位必须准确,用力要垂直适当,要有节奏地反复进行。

防止因用力过猛而造成继发性组织器官的损伤或肋骨骨折。

(4)挤压频率要控制好,有时为了提高效果,可加大频率,达到每分钟100次左右。

抢救工作要持续进行,除非断定伤员已复苏,否则在伤员没有送达医院之前,抢救不能停止。

一般来说,心脏跳动和呼吸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心脏跳动停止了,呼吸也将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脏跳动也持续不了多久。

因此,通常在做胸外心脏挤压的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以保证氧气的供给。

一般每吹气一次,挤压胸骨3-4次;如果现场仅一人抢救,两种方法应交替进行:

每吹气2~3次,就挤压10—15次,也可将频率适当提高一些,以保证抢救效果。

(二)止血法和包扎法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全身血量在4500ml左右。

出血量少时,一般不影响伤员的血压、脉搏变化;出血量中等时,伤员就有乏力、头昏、胸闷、心悸等不适,有轻度的脉搏加快和血压轻度的降低;若出血量超过1000ml,血压就会明显降低,肌肉抽搐,甚至神志不清,呈休克状态,若不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就会有生命危险。

1、常用止血方法及适用部位

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是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1)压迫止血法。

这是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止血方法,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

当一个人负伤流血以后,只要立刻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紧伤口附近靠近心脏一端的动脉跳动处,并把血管压紧在骨头上,就能很快起到临时止血的效果。

若头部前面出血时,可在耳前对着下颌关节点压迫颞动脉;头部后面出血时,应压迫枕动脉止血,压迫点在耳后乳突附近的搏动处。

颈部动脉出血时,要压迫颈总动脉,此时可用手指揿在一侧颈根部,向中间的颈椎横突压迫,但绝对禁止同时压迫两侧的颈动脉,以免引起大脑缺氧而昏迷。

上臂动脉出血时,压迫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手指向后方第一肋骨压迫。

前臂动脉出血时,压迫肱动脉,用四个手指掐住上臂肌肉并压向臂骨。

大腿动脉出血时,压迫股动脉,压迫点在腹股沟皱纹中点搏动处,用手掌向下方的股骨面压迫。

(2)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大出血。

用止血带(一般用橡皮管、橡皮带)绕肢体绑扎打结固定。

上肢受伤可扎在上臂上部1/3处;下肢扎于大腿的中部。

若现场没有止血带,也可以用纱布、毛巾、布带等环绕肢体打结,在结内穿一根短棍,转动此棍使带绞紧,直到不流血为止。

在绑扎和绞止血带时,不要过紧或过松。

过紧造成皮肤或神经损伤;过松则起不到止血的作用。

(3)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止血。

先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敷在伤口上,再垫上棉花,然后用绷带紧紧包扎,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若伤肢有骨折,还要另加夹板固定。

(4)加垫屈肢止血法。

多用于小臂和小腿的止血,它利用肘关节或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在肘窝或口窝内放入棉垫或布垫,然后使关节弯曲到最大限度,再用绷带把前臂与上臂(或小腿与大腿)固定。

2、常用包扎法及适用部位

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及时、正确的包扎,既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又可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污物进入,避免细菌感染。

当伤员有骨折或脱臼时,包扎还可以起到固定敷料和夹板的作用,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并为安全转送医院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1)绷带包扎。

绷带包扎法主要有:

环形包扎法,适用于颈部、腕部和额部等处,绷带每圈须完全或大部分重叠,末端用胶布固定,或将绷带尾部撕开打一活结固定;螺旋包扎法,多用于前臂和手指包扎,先用环形法固定起始端,把绷带渐渐斜旋上缠或下缠,每圈压前圈的一半或1/3,呈螺旋形,尾端在原位缠二圈予以固定;“8”字包扎法,多用于肘、膝、腕和踝等关节处,包扎是以关节为中心,从中心向两边缠,一圈向上,一圈向下地包扎;回转包扎法,用于头部的包扎,自右耳上开始,经额、左耳上,枕外粗隆下,然后回到右耳上始点,缠绕两圈后到额中时,将带反折,用左手拇指、食指按住,绷带经过头顶中央到枕外粗隆下面,由伤员或助手按住此点,绷带在中间绷带的两侧回返,直到包盖住全头部,然后缠绕两圈加以固定。

(2)三角巾包扎。

三角巾包扎法主要有:

头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叠成两指宽,中央放于前额并与眼眉平齐,顶尖拉向脑后,两底角拉紧,经两耳的上方绕到头的后枕部打结。

如三角巾有富裕,在此交叉再绕回前额结扎;面部包扎法,先在三角巾顶角打一结,套在下颌处,罩于头面部,形似面具。

底边拉向后脑枕部,左右角拉紧,交叉压住底边,再绕至前额打结。

包扎后,可根据情况,在眼、口处剪开小洞。

上肢包扎法,上臂受伤时,可把三角巾一底角打结后套在受伤的那只手臂的手指上,把另一底角拉到对侧肩上,用顶角缠绕伤臂并用顶角上的小布带结扎,然后把受伤的前臂弯曲到胸前,成近直角形,最后把两底角打结;下肢包扎法,膝关节受伤时,应根据伤肢的受伤情况,把三角巾折成适当宽度,使之成为带状;然后把它的中段斜放在膝的伤处,两端拉向膝后交叉,再缠绕到膝前外侧打结固定。

3、止血和包扎时要注意的问题

(1)采用压迫止血法时,应根据不同的受伤部位,正确选择指压点;采用止血带止血时,注意止血带不能直接和皮肤接触,必须先用纱布、棉花或衣服垫好。

每隔1小时松解止血带2-3分钟,然后在另一稍高的部位扎紧,以暂时恢复血液循环。

(2)扎止血带的部位不要离出血点太远,以免使更多的肌肉组织缺血、缺氧。

严重挤压的肢体或伤口远端肢体严重缺血时,禁止使用止血带。

(3)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

“快”就是包扎动作要迅速、敏捷、熟练;“准”就是包扎部位要准确;“轻”就是包扎动作要轻柔,不能触碰伤口,打结也要避开伤口;“牢”就是要牢靠,不能过紧或过松,过紧会妨碍血液流动,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容易造成绷带脱落或移动。

(4)头部外伤和四肢外伤一般采用三角巾包扎和绷带包扎。

如果抢救现场没有三角巾或绷带,可利用衣服、毛巾等物代替。

(5)在急救中,如果伤员出现大出血或休克情况,则必须先进行止血和人工呼吸,不要因为忙于包扎而耽误了抢救时间。

(三)断肢(指)与骨折处理方法

1、断肢(指)处理

发生断肢(指)后,除做必要的急救外,还应注意保存断肢(指),以求进行再植。

保存的方法是:

将断肢(指)用清洁纱布包好,放在塑料袋里。

不要用水冲洗断肢(指),也不要用各种溶液浸泡。

若有条件,可将包好的断肢(指)置于冰块中,冰块不能直接接触断肢(指)。

然后将断肢(指)随伤员一同送往医院,进行修复手术。

2、骨折的固定方法

对于骨折的伤员,不要进行现场复位,但在送往医院前,需对伤肢进行固定。

(1)上肢肱骨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板、竹片、硬纸夹等),放在上臂内外两侧,用绷带或布带缠绕固定,然后把前臂屈曲固定于胸前。

也可用一块夹板放在骨折部位的外侧,中间垫上棉花或毛巾,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2)前臂骨折的固定。

用长度与前臂相当的夹板,夹住受伤的前臂,再用绷带或布带自肘关节至手掌进行缠绕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将前臂吊在胸前。

(3)、股骨骨折的固定。

用两块一定长度的夹板,其中一块的长度与腋窝至足根的长度相当,另一块的长度与伤员的腹股沟到足根的长度相当。

长的一块放在伤肢外侧腋窝下并和下肢平行,短的一块放在两腿之间,用棉花或毛巾垫好肢体,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分段扎牢固定。

(4)、小腿骨折的固定。

取长度相当于由大腿中部到足根那样长的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受伤的小腿内外两侧,用棉花或毛巾垫好,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分段固定。

也可用绷带或三角巾将受伤的小腿和另一条没有受伤的腿固定在一起。

(5)、脊椎骨折的固定。

由于伤情较重,在转送前必须妥善固定。

取一块平肩宽长木板垫在背后,左右腋下各置一块稍低于身厚约2/3的木板,然后分别在小腿膝部、臀部、腹部、胸部,用宽带予以固定。

颈椎骨折者应在头部两侧置沙袋固定头部,使其不能左右摆动。

3、骨折临时固定时要注意的问题

(1)骨折部位如有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并包扎伤口,然后再作骨折的临时固定;如有休克,应先进行人工呼吸。

(2)对于有明显外伤畸形的伤肢,只要作临时固定进行大体纠正即可,而不需要按原形完全复位,也不必把露出的断骨送回伤口,否则会给伤员增加不必要的痛苦,或因处理不当使伤情加重。

要注意防止伤口感染和断骨刺伤血管、神经,以免给以后的救治造成困难。

(3)对于四肢和脊柱的骨折,要尽可能就地固定。

在固定前,不要无故移动伤员和伤肢。

为了尽快找到伤口,又不增加伤员的痛苦,可剪开伤员的衣服和裤子。

固定时不可过紧或过松。

四肢骨折应先固定骨折上端,再固定下端,并露出手指或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如发现指(趾)尖苍白发冷并呈青紫色,说明包扎过紧,要放松后重新固定。

(4)临时固定用的夹板和其他可用作固定的材料,其长度和宽度要与受伤的肢体相称。

夹板应能托住整个伤肢。

除了把骨折的上下两端固定好外,如遇关节处,要同时把关节固定好。

(5)夹板不能同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花或毛巾、布单等柔软物品垫好,尤其在夹板的两端,骨头突出的地方和空隙的部位,都必须垫好。

(四)伤员搬运方法

经过急救以后,就要把伤员迅速地送往医院。

搬运伤员也是救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果搬运不当,可使伤情加重,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甚至瘫痪,难以治疗。

因此,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