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案例1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651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案例1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础教育案例1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础教育案例1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础教育案例1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础教育案例1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案例1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docx

《基础教育案例1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案例1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教育案例1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docx

基础教育案例1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

基础教育案例1:

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

基础教育案例1:

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案例

一、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现状

在市级层面,北京市教委进行顶层架构,依托三大平台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服务的广泛覆盖,一是依托数字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数字资源的广泛覆盖,二是依托市级应用服务云平台实现基础应用服务的广泛覆盖,三是依托运行监测分析平台,实现运行监测与量化考评的广泛覆盖。

(一)依托数字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数字资源广泛覆盖

数字资源一直是北京市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北京市先后依托教育资源网、数字图书馆、课程电子教材网、数字学校等工作,建设了大量高质量数字资源,但是由于资源相对分散、共享渠道缺乏,造成大量优质资源的价值没有充分发挥。

针对这一情况,北京市提出“资源物理分布,服务逻辑集中”的思路,搭建了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平台以元数据为核心,在保障各个资源建设单位对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汇集数字资源元数据,并依托元数据,提供统一检索服务,既保障了原有资源建设单位的权益,又满足了师生的统一检索需求。

为保证资源整合的顺利推进及后续资源整合工作的规范有序,北京市采取标准先行的做法,先后制定了《北京市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和《数字教育资源共享规范》。

基于规范,横向整合北京数字学校、数字图书馆、教育资源网、课程教材网等四大市级平台现有资源,本着“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工作原则,充分挖掘整合存量资源,实现一站式汇聚服务。

向上对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接入“一师一优课”视频资源3万余条,接入国家基础教育综合配套视频库资源2000余条。

目前,北京市教育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已纳入各类优质资源207万条,并在持续更新中,已成为全市最大最集中的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二)依托市级教育应用服务云平台,探索教育应用服务广泛覆盖

北京市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发现信息化工作需要市、区、学校协调推进。

以区和学校为主体推进信息化工作可以极大调动学校积极性,但是很容易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

以市教委为主体推进信息化,可以有力统筹全市资源,极大提升集约化程度,但是又无法满足区和学校的个性化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依托市级数字校园实验项目,北京市通过梳理数字校园实验校共性、基础需求,前端以移动服务为切入,后端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基于微信,围绕“班级、学校、教委”三个应用主体,推出“三个微服务”,即:

面向班级的“微班”、面向学校的“微校”、面向行政管理部门的“微决策”。

在“微班”服务层面上,北京市教委已于2015年9月份完成“班级微空间云服务”的建设,并启动了试点。

该服务为班主任、家长和学生提供了移动端家校互动平台,由于该服务基于微信开发,并集成短信、微信、邮箱等项常用功能,零安装、零部署,得到广泛应用,如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利用班级微空间发布的资料开展“一对一”学习辅导,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2015年12月两次雾霾停课期间,参加试点的10个学校利用“班级微空间”开展信息发布、资料分享、家校沟通、作业辅导等工作,服务器访问量连创新高,停课7日内,累计访问量达到17.8万人次,平均2500人次/校/天,成为试点学校应对雾霾的重要手段。

因为贴近用户习惯,“微空间”短期内迅速已在全市约400多所学校扩大试点,应用效果显著,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家校互动云”服务。

下一步北京市将在班级“微空间”基础上,继续拓展完善班级成绩分析、个人诊断评价、自主学习空间等功能,加强班级服务能力。

在“微校”服务层面上,北京市整合推出了开放实践课程管理云服务、移动听评课云服务、网络研修云服务、会议活动云服务、移动办公云服务、移动问卷调查云服务等多项服务,实现共性服务集约化供给。

开放性科学实践管理云服务构建了无边界、跨学科的开放性学习服务平台,平台为全市中小学提供了在线开放实践课程的课程活动组织、发布、申请功能,鼓励学生采取观察实验、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支撑了首都教育改革的实施。

平台已经发布200家资源单位共851个活动项目,全市近9万名初一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感兴趣的活动。

截至2015年底,平台已发布课时5.5万个,参与活动达43万人次。

移动听评课云服务面向学校的各类观摩课、公开课、考评课活动,提供便捷的课程发布、资料上传、二维码分享、扫码报名、课程资料查看、现场签到报名、课堂交流互动、考评数据自动汇总等实用功能,使老师可以通过手机快速、自动的采集、汇总各类数据,既方便了听课评课人员,也方便了管理人员采集反馈评价数据。

目前该服务已开发完成,已有20多个学校申请开通云服务,即将上线。

移动办公云服务主要是推出基于微信的微桌面,将学校后端的各类应用系统的通知、公告、消息、数据查询等功能统一接入,使得教职工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获取各类通知,快速查询各类数据,一站式的访问各类应用。

该服务的推出也得到了学校的欢迎,并已经进入后期对接整合阶段,即将上线。

此外,问卷调查云服务、会议云服务等也完成了开发,马上将上线发布,预计上线后也将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便捷的服务。

此外,为有效衔接市级服务和学校已有应用,北京市也摸索出“磨服务”的思路,探索与学校“共建”的模式,通过合作课题的形式开展建设,这种模式得到了学校的高度认可。

在“微决策”服务层面上,北京市面向教育行政部门监测和督导的需求,规划建设基于移动端的的一组微服务,包括基础数据查询、运行监测、指标评价、预测预警、舆情动态等,为市教委实时掌握全市教育工作和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通过移动端快速获取各类决策指标数据,并做出实时应急响应提供支撑。

目前该组服务正在建设中。

总的来说,市级开发的这些云服务,实现了基础性、共性服务的市级直接供给,大大降低了学校的技术门槛,使学校可以专注于应用;同时由于找准了移动端的这个切入点,通过同学校系统和数据有机对接,既调动了学校用户的积极性,又满足了教职工和家长用户希望通过手机便捷获取数据、开展工作的需求,因此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

(三)依托市级访问监测分析平台,探索信息系统应用情况量化考评机制

为构建闭合化监测管理体系,建立量化考评机制,形成推动信息化深入应用的仪表盘,北京市教委建立了信息化应用访问监测分析平台,提供对资源和云服务应用访问情况的数据采集,实时掌握市级对接资源服务各类系统的页面访问量、用户访问量、访问时长等基础指标,以及跳出率、转化率等质量指标,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加工形成专题分析信息产品。

所有的监测数据可以通过手机端实时获取。

目前该平台已经接入72所数字校园实验校的第一批490多个应用系统(第三批33所实验校尚未建设完成),采集的学校系统访问量约15万次/日,上线6个月来,累计积累访问量超过1800万。

这些“大数据”成为评价各个学校应用系统的使用情况的有力支撑,也为下一步推动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提供决策支撑。

经历了区域信息化的“校校通”工程、“班班通”工程、“CMIS学生管理系统”建设、“教育资源库”建设、“数字校园”建设、“智慧学校”及“智慧教室”建设、“三通两平台工程”等;学校教室设备也经历“幕布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摸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升级。

在诸多的建设应用中,各区不断探寻着教育信息化的规律,始终在思考如何把握以教育教学应用为目标的最关键的信息化建设要素。

二、北京市互联网学习发展当前工作重点

在区级层面,全市十六区基本建成了区域性数字教育资源库,在推动市、区、校衔接的基础上,面向本区辐射。

2015年初,北京市教委下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15】204号)。

通知中明确提出“推广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制定资源共享规范,整合北京数字学校、数字图书馆、教育资源网等市级资源,向各区县、学校开放资源接口,在8个区县开展市、区县两级资源融合试点,在15所学校开展市、区县、校三级资源融合试点,重点在备课、教研、评价、作业等环节,形成资源应用长效机制。

”市级按照“发展规划、优化供给、需求贯通”的基本思路,务实推进市级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应用贯通,深入探索资源供给机制的落地。

在市级的整合引导下,各区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打造智慧教育,促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探索形成区域面向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工作机制,依托教育平台,基本实现了教育的集成化,教学的个性化及教师教研的信息化。

海淀区大力建设智慧教育视讯平台,该平台利用网络视频、移动通讯等新型技术,将全区教委所属学校的会议室、场馆、教师桌面终端及个人移动终端连接,构建覆盖全区的网络化视频业务支撑环境。

继而,基于该支撑环境建立网络视频互动、移动个人终端业务交流、多媒体点播直播、综合管理等可视化教学综合应用,开展教研教学视频活动,为跨区观摩、全区协同、校间交流、校内沟通、对口援助提供统一平台,有效提高区域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

随着“十二五”末期精细化教学、个性化分析指导、全学段成长跟踪以及教育结果预测等教育改革需求不断增加,东城区教育信息化的焦点已经呈现出迁移到“教育数据”建设领域的端倪。

其最大特点是突破原有局部学籍、教育教学、办公等领域的教育数据使用,而强调教育全领域数据统一协同共享,甚至与其他行业领域数据进行交流。

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推进上,力求“聚焦课堂、服务课程,教学突破、系统深化,开放探索、提升能力,积淀智慧、建构机制”的新格局。

倡导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推进区域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应用研究,为此建立由教育技术专家、学科教研员、学科教师组成的多元学习型组织架构。

在保障层面形成信息办牵头,中小教科、教研中心、财务科、装备部参与的多部门共建常态机制。

在跨学科融合教师专业发展及新型的课堂教学实践上,形成以专题技术应用主导,涵盖研究、培训、课堂实践、评价、反思与改进的工作流程。

三、北京市推进互联网学习发展近两年的经验

着眼宏观及未来,把握微观与眼前,深入做好多方协作,形成区域信息化建设合力,脚踏实地以教育改革创新为核心,构建区域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并让制度与机制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后盾。

1.集约共享,加强区域信息化顶层设计

各区均以教育改革需求为着眼点,准确研判教育信息化重点方向,果断推进是区域信息化数据建设中最突出的特点。

密云区通过云平台的建设提供云服务,对各类教育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变“死数据”为“活资源”,为各类型的需求提供帮助。

云平台的建设使得数据应用便捷,资源建设均衡,管理更加有效,目的是把资源盘活,并应用于教育的方方面面。

进而完成“三通”工程中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密云区教育云服务平台以教育基础数据中心为基础,将统一认证、网络安全准入系统作为建设工作总体安全架构,以服务于教育工作的业务系统为核心内容,以统一的门户框架为服务入口,通过城域网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计算云、存储云及容灾备份,建设基础数据中心,形成标准数据交换中间层,将学校数据和教委的数据融通,将数字校园的建设与教育云的建设有机融合推进。

东城区对各级数据规范文本、区域内各种数据样板进行精心梳理,形成《区教育信息化数据体系标准规范》及《区教育信息化数据体系各部门数据模型》两份研究成果。

2015年,以数据研究成果为基础,启动东城区教育综合数据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主要涵盖3套标准、1个库、1个数据管理系统,即:

区教育数据规范(数据分类编码、数据结构编码、数据交换格式)、区教育数据整合建库、区综合数据管理系统。

其次,在数据建设中特别强调“建、管、用”并重、“项目与机制”并进。

创造性引入资产化管理理念,分单位、部门、岗位梳理登记教育数据资产,形成区域教育数据资产来源分布图(数据账册)。

同时按照数据管理、建设、使用等不同职能形成数据管理维护流程及使用共享流程,在区域教育数据建设、维护、使用各环节上形成有效畅通运作机制。

实现全区教育数据多源汇集、综合集成和有序管理,取得项目与制度建设双突出效果。

为基于大数据的区域综合治理管理模式变革创新,提升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奠定基础。

大兴区通过5年的实践探索,在架构设计、应用建设、评价体系、管理制度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完成大兴了区私有云建设,实现了服务器和存储的集约式管理;成功建立了覆盖全区的数字校园云平台,实现了全区中小学数字校园的普及;提出了数字化教育应用生态建设理念,以“政府搭平台、企业建应用、学校买服务”的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供给生态化发展;建立了数字校园五级认证评价体系,实现了数字校园的有序建设和分级评价;初步建立了信息化项目内控管理制度,为数字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建设过程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中实现了理论的升华,逐渐形成独具大兴特色的数字校园建设方法论。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教育质量

东城区在教师培训领域形成区教委信息化部门协调,中、小教科行政配合,区域教研部门牵头,教研员参与,高校组织的项目协作团队机制。

从2012年开始,分三批在全区中小学征集参与试点学校,组成项目校级培训教师团队。

在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支持下,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发展新手教师、胜任教师和成熟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充分体现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内容及网络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知识、技能与理念更新。

在区域层面完成对26所中、小学近400名胜任、成熟、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分析,在教师提问的问题开放性倾向、问题解决倾向和批判性及创造性倾向三个维度上获得区域教师数据常模。

开创了在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下新型教师研修内容与方式的新途径。

海淀区以教师在线下和线上的合作研修为基础,将中小学教师、大学专家及助学者所组成的一种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混合的学习环境,以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为核心,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增长和课堂教学行为改进的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将教师的专业学习、研修、培训、资源建设等融合在一起的新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这种信息化教研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讲,能够满足其直接聚焦课堂教学、可以利用课余碎片化时间进行体验式学习、能够交流分享智慧教育应用经验,培育发展其实践性知识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对于中小学校长和领导而言,一方面,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能够有效、精准地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带动整个学校的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校本研修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以便更好地支持校长能够聚焦本校的实际问题,开展校本研修,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来说,能够为解决教育的优质化与均衡化提供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精准的、科学的、全面的、创新性的教育决策支持依据,填补空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