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445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docx

《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docx

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

“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岗小学课题组

内容提要:

从2007年1月开始,我校加入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的实验活动,成为实验学校之一,选择承担了《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作为子课题开展实验。

经过历时五年的实验,我校力求在课程设置上以“科技、你我共参与”为主线,按不同的年段设置不同的主题,按不同的科技知识点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使学生从小关心家乡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形成了具有伍小特色的小学科技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评价体系。

目前,学校已经开发30余个学生资源包,《生活中的小医生》、《色彩与生活》等8个活动资源包,已被收录在湖北省义务教育教科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活动资源包》,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开发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12本,《科技教育》校本课程获市一等奖。

经过实验,在探索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寻求开发的途径,我校的科技教育各项成果位居各兄弟学校的前列,学校获得历届宜昌市科技节先进集体,荣获市首届科普十佳示范学校,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成果科技实践活动二等奖,全国综合实践先进单位,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湖北省少先队示范学校,宜昌市文明单位等百余项荣誉,被授予科技教育三星级学校,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品位,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

一、课题的确立

“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研究”是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根据总课题“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研究”的具体内容,结合伍家区教育局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我校在充分分析学校优势的基础上确定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努力寻求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的结合点,为确保研究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确定研究的子课题时,我们不搞“形而上”的花架子,而走“形而下”的实步子。

发放了教师调查问卷和学生调查问卷,在详细统计,细致分析后我们发现,我校通过实施新课程,特别是通过开发校本课程、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学校教师的课程意识在逐步形成,老师们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初步的认识,都认为课程资源开发对学校特色创建有促进作用,但苦于不知道根据学科课程特点开发什么内容、采用何种途径与方法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来促进学校特色构建。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表现出局限性、片面性与低效性,且开发的目的性不强,不能有效的促进学校特色的构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不重视自身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的身份,对进行本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创建的意识还不够;第二,教师、学生和家长“想不到”、“找不到”或“不会用”与创建学校特色相关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教学;第三,注重校内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忽视了校外相关课程资源对教学的补充和深化作用;第四,不能根据各门学科课程的不同特点与学校特色构建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开发。

第五,课程资源开发封闭使用课程资源,忽视了与相关学科课程资源的融合和重组;第六,大量对促进学校特色构建有意义的课程资源被闲置或浪费,其教育功能和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与发挥。

基于此,我们确立了“不同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研究”的子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我校的办学特色是科技教育,其目的是“让创造成为一种习惯”。

它以科学课程为基础,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以科技活动为载体,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了解生活、自然、社会中的科学,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其体系如下:

 

 

因此,本课题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构建学校特色,研究如何通过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对学校办学思想、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效益、学校文化品位提升起促进作用,从而形成学校特色。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的

特色学校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也需要一个构建的平台,寻找一个突破点。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发现,不同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过程是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对课程功能和价值的深化和拓展。

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研究,为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技术,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进一步推动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实施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构建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适合学生需要,具有伍家岗小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

1、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研究重点:

不同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实践范式研究。

研究难点:

如何按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发展方向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2、课题研究的关键和创新点

关键点: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办学目标,利用课程开发的技术,充分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课程的发展和优质课程资源的形成,促进学校形成特色和学校本身的发展。

创新点:

利用课程的差异性,并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五、课题研究过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开发队伍。

本课题由我校教科室牵头、校长直接领导,课题的实验研究被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之中。

课题负责人杨正丽校长系湖北省骨干教师,中学高级职称,宜昌市杰出校长。

组织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途径与方法研究”,“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社区德育资源整和利用的研究”等系列课题的实验研究,均已结题,并分别获得湖北省教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二等奖。

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30周岁,参与教师全都是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是一支充满活力与现代观念的教师队伍。

课题组成员都已获得省职称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都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对学生充满了爱心。

大家分工协作,建立了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其中,汤艳副校长主要负责课题的有效管理,张雪萍副校长负责课程资源开发途径与策略的研究;牛琨主任负责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的研究;夏俊艳主任负责资源包、素材库的建设。

课题组各位成员先后在国家、省、市、区的教学评比、论文评比中获得佳绩。

(二)抓好过程管理,规范科研操作。

课题实验中一是狠抓“两个落实”。

(1)计划、方案落实。

学校制定了总体实验方案,各参研教师根据各自承研的子课题拟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2)教师学习,培训落实。

教师是推动课题实验的核心力量,教师素质决定课题成败,故我校要求课题参研教师必须系统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有关“课程资源开发”“学校特色构建”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新课程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每期至少写一至二篇学习心得,记3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除鼓励参研教师自找材料学习外,还由课题组长专门从各类杂志、报刊及网络上将最新的课题研究材料汇编在一起,编印成《理论学习材料汇编》,下发给教师学习,扩大了教师的学习面,提高了教师自学材料的质量。

二是充分发挥教科室、教研组的职能作用。

强化研究实验的过程管理,实行课题全程追踪管理。

(1)教科室对每月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情况及时反馈校行政。

(2)校行政,教导处深入课堂看上课,深入学生看实效。

(3)把教学常规管理与课题实验相结合,强化教师遵循教学基本要求,鼓励教师参与课题实验,同时紧扣课题实验主旋律,使课题实验从不同渠道,分层推进。

三是建立学科课程资源。

要求教师按以下表格设计的内容收集、整理、建立学科课程资源库。

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1.教学

文件

名称

1.1课程标准

1.2整体设计

1.3单元设计

1.4评价办法

1.5其它

数量

 

2.文本

资源

名称

2.1学习情境卡库

2.2电子教案库

2.3案例库

2.4文献库

2.5数字化教材或学习指导

数量

3.图片

资源

名称

3.1教学图表

3.2设备图片

3.3现场图片

3.4教学条件图片

3.5

数量

4.动画

资源

名称

4.12D动画

4.23D动画

4.3仿真操作动画

4.4

4.5

数量

5.视频

资源

名称

5.1教学录像

(<15min/个)

5.2教学辅助录像(<15min/个)

5.3活动录像

5.4

5.5

数量

6.教学

课件

名称

6.1教学课件

6.2学习课件

6.3

6.4

6.5

数量

7.虚拟

资源

名称

7.1

7.2

7.3

7.4

7.5

数量

8.其他工作

名称

8.1

8.2

8.3

8.4

8.5

数量

(三)探索开发方法,寻求开发途径。

不同的学科课程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要使各门学科的课程资源开发能有效促进学校特色的构建,必须认真分析不同学科课程的内涵,结合学校构建的特色有针对性地挖掘和利用资源。

课题组的成员经过团体研讨,认为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的课程形态,是目前的亮点课程,可以把这两门课程作为重点研究学科,其它学科课程分步进行整体跟进,逐步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1、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

开发校本课程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可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兴趣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并铸就健康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每学年初,我校教师都会通过培训,根据我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编写校本课程。

学校连续几年来每学年十余个校本课程提供学生自由选修。

这些校本课程很多都是跨学科、跨专业的,体现了多样性、实用性、灵活性、趣味性、探究性的特征。

根据学校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实际,2008年,我们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科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建构了我校的科技教育体系。

按照科技教育体系,我们重新审视了《科技制作》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重构了课程目标,创设了大、小课,长、短课相结合的课时设置,丰富了课程内容,完善了评价体系,从课程开发的角度,实现了由单一的科技创新技术的学习向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培养并重的转变。

学校组织专班,分析校内校外资源现状,撰写了《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并分梯度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各学科各年级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到总体目标。

阶段目标分别从科技与兴趣、科学态度与精神、科学知识与技能等三个方面呈递进式提出要求,同时兼顾其他课程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课程设置以“科技、你我共参与”为主线,按不同的年段设置不同的主题,如:

低年段的“科技在我身边”、中年段的“科学与健康同行”、高年段的“生态宜昌、绿色家园”,使学生从小关心家乡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按不同的科技知识点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分为“科技知识大观园”、“科学创意真奇妙”、“科学制作我能行”、“身边科学知多少”等多个版块。

形成具有伍小特色的小学科技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评价体系。

目前,我校已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12本,《科技教育》校本课程获市一等奖。

下为2011年秋季五年级《科技教育》学材目录:

版块

内容

目标

科技知识

大观园

1、大运会让科技做主

2、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

1、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世界之门、CMMB转WIFI的应用、三维人体安检系统、IPV6、TD-LTE、太阳能、医疗指挥车等科技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尝试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课程资源,组织学生课堂展示成果,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及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科学创意

真奇妙

放飞思维,开启发明天地

通过实例讲解及师生互动、训练,让学生掌握情趣添加法、线型组合创新法、磨偷懒法、缺点逆用法四种发明方法。

科技制作

我能行

1、潜望镜

2、变换色彩的圆盘

3、学做晴雨计

通过动手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精神及动手实践能力。

科技实践

促成长

关注手机污染、

保护绿色家园

1、科学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关心、关注、尝试和探索,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生命科学知识、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实践能力。

3、科学方法、能力的培养——通过科技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

4、科学行为、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

我们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师生提供《科技教育》课程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平台,如校园科技节活动、科技社团活动。

同时,还和少先队“争章”活动、主题读书活动相结合,丰富《科技教育》课程的评价形式。

如在“经历实践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的科技节中,各实验班开展了“六个一”的系列探究活动。

即读一本科普书籍,办一期介绍探究知识与方法的小报,制作一张科幻画,尝试制作一个富有个性的个人网页,建一个主题探究的简易信息库,展示一次极富个性的自主探究过程系列活动的成果(照片、论文、报告、记录等)。

在良好的探究氛围中,同学们围绕“六个一”要求,通过上网、书中寻觅,设计方案,同学互助,家长辅导,教师咨询等,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精心准备,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活动中学生的思考及物化的成果均是资源又被教师作为新的校本课程内容加以利用。

三年的实践证明,我校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资源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科技特色的创建,学生的科技素养有明显的提高,对科技活动有较浓厚的兴趣,100%的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科技活动,在每届市科技节中我校参与的学生总人次及获奖等次均居前列。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如果能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发与学校特色构建相关的课程资源,那么学生科技方面的能力通过具体实践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1)与构建特色学校结合开发人力资源。

为促进学校特色构建,我们充实了科技方面有特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他们当中既有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中青年教师,也有醉心于园艺和种植的老教师;还有痴迷电子制作、模型制造的发烧友……我们聘请这些教师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让他们“人尽所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提高自身的科技素养。

(2)与构建特色学校结合开发物力资源。

学校为了给学生创设开展相关综合实践活动所需要的设施、环境和条件,组建了各种科技实践活动基地。

校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校的资源条件,开辟了种植园、养植园、知识加油站等基地,让学生随时可以进行相关综合实践活动;校外组建了苗木研究所、三峡植物园、奶牛场、预备役高炮团、三水厂、污水处理厂、建材批发市场、白马山空气观测点、气象站、超市、菜市场等基地,并让学生到基地实践,让学生感受社区资源的丰富性,并回校整理调查报告,从而建立了学生与社会密切联系的绿色通道,感受科技在我身边。

(3)与构建特色学校结合开发相关学生活动资源包。

我校分别开发网络版及文本版两类形式的学生活动资源包。

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步骤为:

确立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收集----筛选资源----技术集成,根据此步骤,重点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导航资源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虚拟网站引导学生实践。

虚拟导航资源中存放的是具体学习资源的网络链接,技术集成的要求不高,操作比较方便,建立所用时间较短。

在实践中,我们根据收集整理出的活动主题,建立了近80个虚拟导航资源,下表为部分虚拟导航资源:

虚拟导航资源一览表

类别

具体主题

年级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书系列

身边的纸用品、雨水水质状况的调查、蔬菜水果的食用价值、生活中的编码、货币天地、家用电器知多少、居安思危话消防、有趣的计时器、

奇妙的声音、校园里的“绿色家族”、节能减排……

六年级

收集整理、自主确定的主题系列

校园里的树、蚯蚓——人类的朋友、三峡探秘、信息与生活、蜗牛、三峡奇石、地震来了、走进身边的盲道、走进迷人的色彩世界、话说香烟……

六年级

虚拟网站中集成了大量相关信息,为学生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专题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智力和资源的支持。

学生利用虚拟网站进行自主探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自主实践的实施。

目前我们已经研制出了《生命之水》虚拟网站公开发行。

文本资源包由【主题背景】【活动准备】【方法引导】【资料链接】【活动实施】【活动总结】等板块组成,其中【方法引导】【资料链接】两个板块渗透在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等板块之中。

每一个板块的基本设计均有较明确的说明,学校已经开发30余个学生资源包,《生活中的小医生》、《色彩与生活》等8个活动资源包,已被收录在湖北省义务教育教科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活动资源包》,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课题组成员还根据课题实际,利用以上资源开发了一系列相关的课例,如《水的研究》、《色彩与生活》、《节粮就在我身边》等科技综合实践活动课例,这些课例都结合了学校特色构建,针对性强,学生在实践中科技知识、科学思维等都得到了充分地发展,现在,老师们普遍反应学生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许多学生都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科技实践能力更强了。

3、不同学科课程分步跟进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校特色构建。

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的特点,课题研究小组在重点开发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资源的同时,向不同学科课程进行辐射,各学科课程采用分步跟进的方式进行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研究。

最先跟进的为科学课程,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提高科学课的效益对促进学校特色的构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发科学课课程资源我们做到深挖广拓教科书,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图片、充分利用教材中所给的习题,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基础知识,拓展科学学习的时空。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中比较抽象或学生缺少生活经验的内容,教师们寻找可以支持教材的资源,如:

图片、影视资料、社会新闻等,补充到教学中来,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如《科学》课中关于“蔬菜”、“粮食”方面的知识,仅有书本上的内容是比较局限的,教师就从本地实际出发,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农作物,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各种农作物的营养成分、种植情况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加主动积极,充分发挥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为此,我们专门建设了科学课程的拓展资源库。

其它学科根据各自课程特点分重点跟进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促学校特色构建的研究,如语文、品德等课程中有许多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科学家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态度等等,教师就充分开发利用资源,以点切入,使学生在某个科学知识层面上有一个较系统的了解。

如语文课学习《太阳》时,通过放录像,听音乐。

让学生看看有关太阳的资料,同时补充有关月球的资料,听听由月球上传送下来的声音、使生从耳闻目睹中感知到世界的航天卫星科学已达到了先进水平,激发他们探索神秘的宇宙天体的兴趣。

又如数学等课程能充分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诸现象进行科学地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科技意识和水平。

教师对数学知识的延伸进行资源开发,如学习“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后,调查宜昌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农村用电等情况,同时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丰富课堂教学,使之与教学内容、目标发生良性互动。

4、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整合研究,促进学校特色构建。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要坚持“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

而校本课程的内容开发要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的选择都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所在社区为依托。

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整合,统筹考虑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在实施过程中整合两者的目标及内容,其目标直指我校的特色——科技教育:

学会创造,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鼓励独立思考与探索,让学生用科学方法学习,用生命激情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创新意识与动手实践能力。

其内涵架构为:

总目标: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生活实践能力

三大重心:

体验、省思、实践

四大

主题

自我

发展

生活

实践

社会

参与

保护自我与环境

十二项核心素养

自我

探索

生活

管理

人际

互动

危机辨识与处理

自我

管理

生活适应与创新

社会服务与实践

户外生活

尊重

生命

资源运用与开放

尊重多元文化

环境

保护

其内容的整合按照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三条线索去构建,下面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一览表》:

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一览表

类别

走进自我

走进社会

走进自然

目标

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初步学会生存、健体、审美的方法与技能,并养成良好的习惯,修身养性,从而达到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升,由实然向应然人的超越。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文化及民族精神,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崇尚向上的社会风尚,勇于肩负净化社会环境的责任与使命,仁爱,追求自我与社会,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引领学生认识生存环境,了解科技进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达到自觉保护环境,追求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共建生态平衡,用行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

实践

活动

名称

校园浪费现象的调查、我为自己的毛病开处方、交通安全伴我行、早餐的学问、我们家的饮食、善用网络……

学校周边环境的状况调查、走进身边的盲道、魅力宜昌、遨游汉字王国、轻叩诗歌的大门、中外礼俗研究……

人类的朋友——树、三峡探秘、柑橘的研究、小小鱼儿画中游、2008年的雪、地震……

预期生成的

校本课程

名称

饮食与健康△

健身技能○

礼仪与文化○

学会生存○

节能减排△

家乡博览○

诗歌乐园○

社区调查与服务○

科技制作△

探寻三峡之谜○

自然风光掠影○

自然灾害探究△

○为选修课程△为必修课程

六、课题研究成果

我们学校承担的课题各阶段的研究已经结束,预定的各项目标基本完成。

从我们实验的效果及课程实施的情况来看,学校、老师、学生,都得到了不到程度的收获与发展。

  

(一)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

合理地开发教师和学生的个人资源,与各学科相结合,拓展和扩充了国家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科技教育点燃了学生的科技梦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敢于实践自己的想法,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实事求是、顽强刻苦、勤于钻研的科学态度和习惯已初步形成。

三年来,学生近1300人次在省、市、区科技大赛中获等级奖,获奖人数居全市前列;近600人次在省习作大赛中获奖;历年期末区、市调研考试,学生成绩均居前列。

(二)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资源开发者。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不断加强教师团队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