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336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Word版含答案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  )

A.英国和苏联B.法国和中国

C.美国和苏联D.美国和英国

【解析】 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是美国和苏联。

【答案】 C

2.“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

……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筑起围墙。

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十月革命B.二战爆发

C.美苏冷战D.苏联解体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分裂的史实,这与美苏冷战有关。

【答案】 C

3.下列关于德国分裂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柏林危机”爆发 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③美英占领区合并 ④两方占领区币制改革 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②

C.③④①②⑤D.④③①⑤②

【解析】 本题是一道排序选择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完整掌握。

只要记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即可。

【答案】 C

4.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存在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其本质意图是(  )

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

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

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

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

【解析】 从题干中把握时间信息,了解背景,掌握材料的核心观点。

二战后,因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成美苏争霸、对峙。

【答案】 D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

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

A.美苏两国关系日趋紧张

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

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的内部矛盾

【解析】 根据所学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两极格局,正是由于苏联的插手才会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做出夺取政权的行动。

【答案】 A

6.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

“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

B.宣告冷战开始

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

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

【解析】 材料引文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从而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答案】 C

7.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

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

然而美国选择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

他所指的是(  )

A.遏制理论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集团的建立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解析】 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的宣言书,由材料中“反共战争”可以看出是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主要是针对西欧经济的,可排除。

【答案】 D

8.20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外交家乔治·凯南在1946年说:

“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次年,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并要保持“坚定与耐心”。

这些言论(  )

A.批评了冷战政策

B.夸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

C.力图缓和与苏联之间的关系

D.力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

【答案】 D

9.以下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由此可知,荷兰政府意在(  )

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荷兰的阴谋

B.宣传马歇尔计划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

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苏联

D.希望民众与政府齐心协力克服经济困难

【解析】 本题考查对马歇尔计划的理解。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国家的经济援助,从图片中的“你便没有面包可吃,而你的孩子也会挨饿”可知,荷兰政府宣传马歇尔计划的重要性,故选B;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上的冷战政策,A、C与题干图文不符;D图文未体现。

【答案】 B

10.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方位词相关的概念,如“南北对话”“东方”“西方”等,这些概念看似方位概念,其实包含了政治、经济内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本质内涵是(  )

A.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C.欧洲资本主义国家

D.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解析】 这里的“东方”“西方”划分的标准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由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

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

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因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像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

”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

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

(2)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美苏冷战的有关史实。

(1)问核心国家是美、苏。

关系的变化是指由合作变为对峙的状态。

依据冷战的史实不难举例。

(2)问根本原因应依据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的变化回答。

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应依据二战后的两极格局回答。

【答案】 

(1)美国、苏联。

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

冷战,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成立,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

(2)国家利益。

欧共体的形成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美苏冷战使战后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

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

——斯大林

材料二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机会。

——罗斯福

材料三 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存在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

材料四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表明了苏联与美国的什么意图?

(2)根据材料一、二、三、四,概括美苏在二战时的合作关系破裂的原因。

【解析】 对于第

(1)问的回答要注意对材料语言的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材料一中“强加给它自己的社会制度”,材料二中“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

(2)问则要从美苏双方的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答案】 

(1)材料一表明二战后苏联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材料二表明美国二战后要夺取世界霸权。

(2)美苏由二战时的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想攫取世界霸权,而苏联也想扩展势力范围,于是双方发生矛盾,苏联是二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被美国视为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障碍,美苏双方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上的对立。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材料二 正如以前的慕尼黑政策放纵了希特勒侵略者一样,现在对美国和帝国主义阵营新政策方针的让步,必然会使这种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更加跋扈,更富侵略性。

因此,各国共产党必须在各方面……领导对帝国主义扩张与侵略计划的抵抗。

——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宣言

(1)材料一中“两种生活方式”是指什么?

(2)材料二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表的?

它重提“慕尼黑政策”的用意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要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世界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解析】 第

(1)问结合材料一中“极权政权”“杜鲁门”等信息进行分析。

(2)问第一小问应依据材料二中“1947年9月”等信息思考;第二小问“用意”需要联系材料二中“对美国和帝国主义阵营新政策方针的让步,必然会使这种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更加跋扈,更富侵略性”“各国共产党必须在各方面……领导对帝国主义扩张与侵略计划的抵抗”等信息进行概括。

第(3)问应注意题目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限制条件,进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提炼。

【答案】 

(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2)背景:

美国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用意:

指责美国的反苏言行和扩张主义政策;强烈抗议美国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号召社会主义国家联合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

(3)变化:

世界主要矛盾由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演变为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