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4274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docx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docx

大学期末复习试题资料整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大学的特点:

信息的海洋,求知的殿堂

栋梁的摇篮,良师的故乡

是勤奋苦读放飞梦想的地方

2、大学生活的变化:

学习要求的变化:

自主性、广泛性、探索性、专业性

生活环境的变化:

独立性,人际关系的多方位

社会活动的变化:

社团活动的丰富多彩。

3、如何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确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使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

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5、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表现

6、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7、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就是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意义:

1)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

2)---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思想(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4、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科学内涵:

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更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民族人名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8、学习思修科的意义:

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

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知行统一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理想的含义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1、类型

1)从理想的内容来看分为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2)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分,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3)从理想的对象上分,个人理想、社会理想

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

2、特征:

超越性、现实可能性、差异性、实践性

二、信念的含义:

1、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2、特征:

稳定性、执著性、多样性、亲和性

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三、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四、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一)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指引大学生做什么人。

(二)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三)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五、如何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立志高远,始于足下

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六、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四、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五、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团结统一。

例如:

坚持以和为贵,宽厚仁爱,化干戈为玉帛

3、爱好和平。

例如:

礼仪之邦、亲仁善邻、讲信修睦、玄奘印度取经、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

4、勤劳勇敢。

5、自强不息。

例如: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因时而变,随时而制

六、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应该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时代精神的内涵:

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3、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4、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七、如何弘扬时代精神?

1)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2)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八、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团结

3)维护祖国统一

4)增强国防观念(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九、增强国防观念意义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

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一1、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重要内容、表现和反应)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来体现的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决定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二、价值观的内容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

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

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三、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什么?

(大题)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成为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个体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努力自我完善以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

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四、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

五、人生价值的评价应坚持: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六、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可联系高中所学)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3、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4、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5、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6、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7.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八、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有: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合理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九、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1、平等原则。

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2、诚信原则。

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

诚是信的内在的思想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

3、宽容原则。

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4、互助原则。

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十、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二者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

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

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十一、如何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十二、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1、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一、1、道德含义:

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历史前提:

劳动

2、道德的起源的客观条件:

社会关系的形成

主观条件: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道德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主要:

认识功能(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能)

调节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能)

4、道德的功能

其他:

向导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5、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

1)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道德的调控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