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4070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

《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5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docx

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第15讲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

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  )

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

1.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原因及评价的理解能力。

A、B两项是主观原因;C项与新航路开辟的时间15世纪末16世纪初不符,故选D。

2.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

“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

”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  )

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解析:

选C。

从材料信息可知,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欧洲“疆界”的变动,创造了世界的奇迹。

这里的“奇迹”是指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故选C。

A、B两项属于现象;D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

3.“一群法兰克人穿着东方服装,坐在地毯上进食,他们享用以前欧洲从来没有的咖啡、柠檬、胡椒等食品;他们用支票甚至信用状做生意。

”这一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

A.14—15世纪      B.15—16世纪

C.17—18世纪D.18世纪中期

3.解析:

选B。

结合所学可知咖啡、柠檬等原产地在美洲,支票是近代金融的表现,这些现象在欧洲出现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的结果,故选B项。

4.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4.解析:

选B。

新航路开辟后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使欧洲金银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金银流入欧洲使欧洲资产阶级获得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必需的资金,故选B项。

5.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但是,这对于印第安人则意味着(  )

A.“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

B.“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C.“开启欧洲人扩张与征服的英雄历史”

D.“大西洋变成了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

5.解析:

选B。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对印第安人进行掠夺和屠杀,给他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启了可怕损失的历史”。

其他三项都不是针对印第安人来说的。

6.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

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B.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教会势力日益衰落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6.解析:

选D。

新航路开辟后进行殖民掠夺,金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向欧洲,使欧洲出现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壮大。

7.在1502-1505年的4年中威尼斯人在亚历山大港每年平均只进口价值100万英镑的香料,而在15世纪的最后几年,他们平均每年进口的香料价值达到350万英镑。

这一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商业革命B.政治革命

C.工业革命D.价格革命

7.解析:

选A。

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结合题干中的时间和国家可知,西欧与东方的香料贸易发展迅速,显然与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有关;B、C、D三项与题干不符

8.下图反映了西欧某国的早期殖民扩张,该国是(  )

A.葡萄牙B.西班牙

C.荷兰D.英国

8.解析:

选C。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读图。

从图示看出扩张方向主要是亚洲,地点有马六甲、中国台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殖民扩张的国家中侵占中国台湾和马六甲的是荷兰。

9.以下是不同时期三角贸易结构图。

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①②B.①③②

C.①②③D.③②①

9.解析:

选A。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即③出现最早;在殖民扩张掠夺的过程中,美洲土著居民惨遭屠杀,因此推动了“黑奴贸易”的盛行,即①紧随其后;美国与印度、中国之间进行贸易在19世纪以后开始兴起。

故选A项。

10.在早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了荷兰,又通过多年的战争,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并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获胜主要得益于(  )

A.商业资本的代表B.政治制度的先进

C.工业资本的先锋D.民主与法制的成熟

10.解析:

选C。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能力。

A属于荷兰的特点;经济决定政治,B、C中C是主要原因;D与当时英国史实不符。

11.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世界范围的移民潮。

观察下表,分析该时段对美洲人口的变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1700-1860年美洲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单位:

万人)

时间

土著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口

合计

1700年

75.0

22.3

2.7

100.0

1820年

32.5

788.4

177.2

998.1

1860年

16.0

2724.0

400.0

3140.0

A.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B.带去了商品经济和近代制度

C.外来移民数量超过土著人口

D.形成新兴的美利坚民族

11.解析:

选C。

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由欧洲白种人移民到美洲,可以判断A、B是正确的;白种人及黑种人移民到美洲,与当地土著人不断融合,共同构成了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为美国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外来人口在1700年时并没有超过土著人口,因此C不正确。

12.非洲塞内加尔境内的戈雷岛遗址见证了15—18世纪末西欧诸国与非洲的贸易,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

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为了昭示(  )

A.工业文明发展给人类环境带来的威胁

B.不平等的市场经济秩序对非洲的影响

C.世界不同类型文明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D.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殖民主义罪恶

12.解析:

选D。

15-18世纪末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奴隶贸易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戈雷岛遗址见证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殖民主义罪恶。

13.“关于第一次西航用费的确切数字已不可能得到,但是根据各种线索和迹象估计,总数大概是200万马拉维迪。

伊莎贝拉曾打算把她的王冠上的珠宝换成钱……哥伦布在这桩事业中自己筹措了25万马拉维迪,不足的数目大概是从国库预支的。

”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

A.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B.由垄断性贸易公司组织

C.受到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D.导致大量财富流入欧洲

【解析】选A。

题干中“伊莎贝拉曾打算把她的王冠上的珠宝换成钱……不足的数目大概是从国库预支的”表明新航路开辟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B、C不符合新航路开辟,D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14.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价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

一位西班牙人说:

“我们这里有一个谚语:

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这种现象 (  )

A.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B.造成社会动荡,损害国际贸易

C.增加生产成本,阻碍经济发展

D.表明西欧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解析】选A。

题干反映的是“价格革命”的表现,B、C都不是价格革命的影响,排除。

D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排除。

而A指出了引起“价格革命”的原因,故答案为A

15.1520年前,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 (  )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和正确判断的能力。

注意材料中的“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说明此评价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新航路的开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由此可知②④正确;材料重点强调东西方不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因此①③的表述不符合材料的意思,故选D。

16.马克思曾指出: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材料中的主要因素是指 (  )

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

C.三角贸易D.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4.【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史实,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故选D。

17.葡萄牙历史学家巴若斯写道:

“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

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下列有关这个“突兀的海角”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承载着欧洲人去寻金的梦想

B.记录着航海家前赴后继的征程

C.见证了世界殖民霸权的兴衰

D.控诉着黑奴贸易的残酷和血腥

5.【解析】选D。

这个“突兀的海角”指的是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到达的非洲南端海角,它后来被命名为“好望角”。

寻金热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A说法正确。

迪亚士的航行是新航路开辟的起始,B正确。

世界殖民霸权由葡萄牙、西班牙转移到英国,非洲可以见证这一变迁,C正确。

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乘船到达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俘获黑人之后,把黑奴运往美洲,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黄金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这就是被称为一本万利的“三角贸易”,这一过程在大西洋上完成,不会经过好望角,故D说法错误,为此题的答案。

18.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规定:

“……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和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殖民地或领土。

”这一“条例” (  )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引发了英荷两国之间的战争

C.引起了西欧“商业革命”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

【解析】选B。

《航海条例》把矛头直指荷兰,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

的解体

19.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

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

“某地”是指 (  )

A.英国的伦敦B.法国的巴黎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D.意大利的威尼斯

【解析】选C。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

17世纪的荷兰占据世界商业霸主地位,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故选C。

20.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

对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②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③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④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本题可采取排除法。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产物,并不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故排除④。

21结合漫画,分析推动英国提出要成为日不落帝国的理由,认识不正确的有 (  )

A.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B.英国殖民者攫取了大量财富并运回本国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英国采用血与火的手段征服,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

D.英国对殖民地的侵略完全采用军事占领来完成

【解析】选D。

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的侵略中军事占领是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如商业贸易也是重要方式之一。

22.据统计,在非洲国家的边界中,仅有26%是由河流、湖泊和山脉构成的自然边界,其余都是人为划定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

A.非洲国家之间经常爆发战争

B.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所造成

C.非洲各民族是一种杂居的方式

D.非洲大陆的经济具有分散性

【解析】选B。

材料反映了欧洲殖民者们在非洲进行殖民分割、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通过这些殖民活动,非洲被瓜分殆尽。

23.《全球通史》记载,18世纪初,一位叫罗伯特·克莱夫的英国人在到达印度后的几年里,曾写信告诉父亲:

“我得到的财富使我能在祖国过上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好生活……我已经给姐妹们每人汇去2000英镑,并将在适当时候照顾弟兄们。

”罗伯特·克莱夫信中“我得到的财富”最有可能来自于 (  )

A.对殖民地的掠夺

B.大规模商品输出的回报

C.贩卖黑人奴隶

D.海外资本输出的回报

【解析】选A。

把握材料中的时间和地理信息,18世纪英国人在印度主要进行殖民掠夺,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都是刚刚起步,它们和贩卖黑奴都是掠夺的一部分。

24.读《西属美洲白银流向表(1600-1800)》(单位:

百万银元),从中可以得出的最具概括性的结论是 (  )

年份

西属美洲

白银产量

运抵欧洲

数量

经欧洲运到

东方数量

1600

11~14

10

4.4

1650

10~13

8~9

6

1700

12

10~12

8.5

1750

18~20

18~25

12.2

1800

30

23~25

18

A.美洲白银流通世界各地

B.拉丁美洲和亚洲完全殖民地化

C.欧、亚、美洲之间资本流动加快

D.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解析】选D。

材料体现的现象是在新航路开辟后的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中出现的,美洲的白银大量运往欧洲,欧洲的商业活动频繁,说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

“哥伦布交流”的结算清单很复杂,但这场交流开始以后,世界就不可否认地改变了。

——《世界文明史》

材料2:

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

“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材料3:

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但他发现了至关重要的贵金属。

据权威统计,从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的85%和黄金产量的70%来自拉丁美洲。

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000吨,其中有31000吨运往欧洲。

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交流”使世界发生了哪些改变?

(2)材料2中“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的含义是什么?

从世界的“边缘”到世界的“中央”后,西班牙做了些什么?

(3)根据材料3,简要说明16—18世纪美洲白银的主要流向。

(不能照抄材料)造成美洲白银这样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和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

(1)问,注意从世界市场、世界各地相互联系、欧洲、美洲这四个角度来回答。

(2)问,联系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商业活动的影响便可回答。

第(3)问的第一小问,概括材料信息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时间信息进行考虑,当时中国仍盛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西方对中国的丝绸、茶叶等需求量较大,对外贸易中西方国家处于入超地位。

答案:

(1)扩大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和美洲的开发;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开始形成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美洲的印第安人和非洲的黑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新航路开辟前,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在地中海沿岸,西班牙处于该中心的边缘;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牙处于中心区。

开辟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开展海上贸易,引发商业革命等。

(3)美洲—欧洲—亚洲。

当时,欧美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而欧美又迫切需要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商品。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

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

材料2: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3: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4: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一条例的颁布对英国的直接影响。

(3)材料3、4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问注意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进行分析;第

(2)问主要内容紧扣材料归纳概括,直接影响是促进外贸发展,由此引发英荷战争;第(3)问,材料3从全球角度、材料4从文明角度看待“世界历史”的开始。

答案:

(1)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文明区域间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的同时,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2)主要内容:

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如果违反条例,其船只和货物都将被没收。

直接影响:

有利于英国海外航运业和贸易发展,并引发了英荷战争。

(3)材料3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

材料4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