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常见类型举隅.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3997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代常见类型举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借代常见类型举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借代常见类型举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借代常见类型举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借代常见类型举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借代常见类型举隅.docx

《借代常见类型举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代常见类型举隅.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借代常见类型举隅.docx

借代常见类型举隅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

[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借代常见类型举隅

借代常见类型举隅

内蒙古鄂伦春中学王世平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某事物的名称,而是用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它,也就是改换名称。

它可以使人一听到名称,就联想到该事物的突出特点,获得鲜明的印象,使文章生动活泼。

借代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1.用事物特征代替本体事物。

如:

(1)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

(鲁迅《药》)“红眼睛”指代牢头阿义。

(2)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鲁迅《故乡》)用“圆规”指代杨二嫂。

(3)“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夏衍《包身工》)用“芦柴棒”指称那个十五六岁、瘦骨嶙峋的纺织女工。

(4)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用“袁世凯”——银元上的人头像这个特征代银元。

(5)大路上跑来一对红领巾。

用佩戴红领巾这个特征代替少先队员。

(6)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缙绅”原意是古代大臣把笏插在腰带里,所以称做官的人为“缙绅”。

缙亦作搢,插;绅,腰带。

2.用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

如:

(1)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用“枪杆子”指称武装斗争。

(2)他们没有见识,没有胆量,只晓得饭碗!

饭碗是他们的终生唯一的目的。

(叶圣陶《抗争》)用“饭碗”代职业。

(3)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廉颇蔺相如列传》)用“口舌”指代辩说、口才。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金戈铁马”指代精锐的部队。

3.用专有名称代替泛称。

如:

(1)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用“雷锋”指代具有雷锋精神的人。

(2)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毛泽东《组织起来》)“诸葛亮”是三国时代人物的名字,他在中国人民心中已成了智慧的代称。

这里用来代替有智慧的人。

4.用事物的一部分代替事物的整体。

如:

(1)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用“一针一线”指代所有的物品。

(2)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

用“一草一木”指代所有的花草树木。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用帆船的突出部分“帆”指代整个船。

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亦同。

(4)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樯”是船的桅杆,“橹”是划船的用具,类似于桨。

用“樯橹”指代战船。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眉”代称头,“摧眉”即低头。

白居易的“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中的“低眉”也是此类用法。

5.用结果代替原因。

如:

(1)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捧腹”是笑的结果。

(2)在场的观众都为运动员捏了一把汗。

“捏了一把汗”是紧张、着急的结果。

6.用材料代替本体。

如:

(1)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陆游《又又》)古代用青铜做镜子,所以此处用以代称镜子。

(2)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是指吴地出产的丝;“蜀桐”指蜀地出产的桐木,据说“吴丝”和“蜀桐”都是制造箜篌的上等材料,以此指代箜篌。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丝”指代弦乐器,如琴、瑟琵琶、箜篌等,“竹”指代管乐器,如笛、箫等。

“丝竹”代称音乐。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也是此类用法。

(4)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管”是指管乐器,“弦”是指弦乐器,在此均代称音乐。

杜牧《阿房宫赋》中的“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亦同。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更是把它们并列起来代指音乐,“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并免虫蛀,故称。

代指史册、史书。

7.用工具代替本体。

如: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因为干和戈是战争的工具,以“干戈”指代战争。

成语“化干戈为玉帛”中的“玉帛”,是指玉器和丝织品,古代诸侯会盟朝聘所带的礼物,借指和好、和平。

即把战争变成和平。

8.用色彩代替本体。

如: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以“绿”指代叶,以“红”指代“花”。

类似的还有欧阳修的《蝶恋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王安石《南浦》)以“鸭绿”借代春水,“鹅黄”借代嫩柳。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以“黄花”指代菊花。

毛泽东词句“战地黄花分外香”亦同

9.用作者、产地代替本体。

如:

(1)你喜欢田间,我喜欢马雅可夫斯基。

田间:

我国现代诗人,代表作有长诗《给战斗者》、《戎冠秀》、《赶车传》等。

马雅可夫斯基:

俄国十九世纪的诗人,代表作长诗《列宁》。

这里用“田间”和“马雅可夫斯基”指代他们的诗歌作品。

(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相传杜康是发明酒的人,以此代指酒。

(3)四两绍兴不过瘾,再来四两。

“绍兴”是出产绍兴酒的地方,以此代指绍兴酒。

10.用官职代替本体。

如:

(1)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用“江州司马”指代白居易,他曾任此职。

(2)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春日忆李白》)庾信,南北朝时期着名的文学家,在北周时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这里以“开府”指代庾信。

鲍照,南朝文学家,曾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这里以“参军”指代鲍照。

通信地址: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中学电话号码:

邮编:

165450

 

歧义句歧义的产生及消除

内蒙古鄂伦春中学王世平

摘要:

歧义句是指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句子。

造成歧义的原因有:

字的读音不确定,不同停顿,词语多义,结构切分不确定,指代不清或省略不当等。

消除歧义的方法是修改法和补写法。

关键词:

歧义产生消除

一、什么是歧义句

歧义句是指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

如:

例1.孩子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一是说找不到孩子,爸爸和妈妈都很着急;二是说因为孩子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三是说,孩子找不到爸爸和妈妈,孩子很着急。

例2.学校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思想准备的。

“对他的批评”既可以理解为“学校领导批评他”,也可以理解为“他批评学校领导”。

例3.他弟弟和我说的一模一样。

本句话所说意思有两种:

①他弟弟说的话和我说的话一模一样。

②他弟弟的情况跟我描述的一模一样。

二、造成歧义的原因有哪些

(一)字的读音不确定容易造成歧义

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

不同的读法有时可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

如:

例1.我想起来了。

(“起来”读qǐlǎi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lai时,表示“我想到了、我回忆起来了”。

例2.到2010年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

(“还”可读“hái”,指“仍旧、仍然”;也可读“huán”,是“归还”的意思。

这样,此句在书面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

如:

例3.你不该骂他。

(此句的重音如果放在“你”上,意思是不应该由“你”来骂,要由可以骂的人来骂;如果重音在“该”上,意思是不“该”骂人,即骂的理由不充分;如果重音放在“骂”上,意思是“骂”这种方式不对,而应该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如果重音放在“他”上,意思是骂的对象搞错了,应该骂的是别人。

3.多音词在口语中不产生歧义,在书面语中因为没有注音,有时便会出现歧义。

如:

例4.小雪背着妹妹买回了几张宣纸。

(“背”如果读“bēi”,意思是小雪用脊背驮着妹妹;如果读“bèi”,意思是小雪瞒着妹妹,不让妹妹知道。

(二)不同停顿造成歧义

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在说或读时,停顿的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

例5.县里通知他10月5日前去报到。

(可读为“县里通知他10月5日前/去报到”,即10月5日之前的任意一天;也可读为“县里通知他10月5日/前去报到”,即就在10月5日这一天去报到。

例6.这鸭梨不大好吃。

(可读为“这鸭梨不大/好吃”。

意思是个头虽小,但味道好。

也可读为“这鸭梨/不大好吃”。

即苹果味道不好。

例7.他们三人一组.(可读为“他们三人/一组”,即他们这一组有三个人。

也可读为“他们/三人一组,即每三个人分成一组。

(三)词语多义引起歧义。

句子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那么这个句子可能有歧义。

1.兼具有施动和受动意义的词语,有时产生歧义。

如:

例8.张强租王平一间房子。

(A.王平把自己的房子租给张强住,即王平是施动者,张强是受动者。

B.张强租住了王平的房子,即张强是施动者,王平是受动者。

例9.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进攻”的施动者是谁可以理解为巴勒斯坦,也可以认为是以色列。

2.兼类词容易造成歧义。

如例2.再如:

例10.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A.“锁”为名词,意思是自行车没有配锁。

B.“锁”为动词,即自行车有锁但未锁上。

例11.他爬过山没有(A.他以前有没有爬山的经历“过”,作助词。

B.他爬过去这座山没有“过”作动词.)

例1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如果“和”作连词,应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如果“和”作介词,应理解为他只背着总经理一个人。

3.多义词或偏正短语容易产生歧义。

如:

例13.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走”有“行走”和“离开”两种不同的解释,因此本句可理解为“行走”了一个多钟头,也可理解为“离开”了一个多钟头。

例14.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修车的”既可以指车主,也可以指修车师傅。

例15.北京图书馆收藏着章太炎的书。

(“章太炎的书”既可以指章太炎写的书,也可指他收藏的书。

(四)结构切分不确定引起歧义。

如:

例16.咬死了猎人的狗。

(如果看作动宾结构,即“咬死”作动词谓语,“狗”作宾语,“猎人的”作“狗”的定语,表示猎人的狗被咬死了。

如果看作偏正结构,中心词是“狗”,表示狗咬死了猎人,即“这是一只曾经咬死过猎人的狗”。

例17.数百位死难者的家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这是由于结构层次造成的歧义,可以是“数百位/死难者的家属”,也可以是“数百位死难者的/家属”。

(五)指代不清或省略不当引起歧义。

如:

例18.这个精致的灯笼,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他”指代不明,可以指代“得分最高的嘉宾”本人,也可指代他人,即这个灯笼本来是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现在要送给他人。

例19.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谁“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不确定,既可以指“孩子们”,也可以指“李大伯”。

这是由于第二个分句的主语省略不当造成的。

例20.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在医院工作”的是他本人,还是他女儿不明确。

此句也是由于第二分句的主语省略不当造成的。

(六)标点不当引起歧义。

如:

例21.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这个句子有多种理解:

会议组织方是只解决出席证问题,其余不管呢,还是可以帮助解决出席证问题和住处问题,还是三个问题全部可以解决)

(七)承接关系不明引起歧义。

如:

例2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放在“学校”之前,是与“学校”承接呢,还是与同一个学校的“领导”承接呢)

(八)多个定语或状语容易产生搭配上的歧义。

如:

例23.大红苹果拿来了。

(A.深红色的苹果;B.又红又大的苹果。

三、消除歧义的一般方法

(一)修改法。

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通过直接修改原句使有歧义的句子变成没有歧义的句子,即让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明确单一。

如:

例1.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别送礼品送祝福”可理解为:

A.别送礼品/要送祝福;B.别送礼品/也别送祝福。

可改为:

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只送祝福。

或“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也别送祝福。

”)

例2.这水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晚上来的人”可理解为:

A.上来的人比较迟,即在后面上来的人;B.是在傍晚的时候上来的人。

可改为:

这水留给在后面上来的人喝。

或“这水留给在傍晚那个时候上来的人喝。

”)

例3.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A.名模孙燕可以是“拍摄者”;B.也可以是“被拍摄者”。

可改为:

这是2002年11月为名模孙燕拍摄的照片。

或“这是名模孙燕为别人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

例4.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

(谁“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不确定。

可改为:

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老人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

或“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张原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

(二)补写法。

在保持原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原句的前后补写上必要的句子来消除歧义。

如:

例5.他谁都不认识。

(可以理解为“谁他都不认识”,即没有他所认识的人;也可理解为“谁都不认识他”,即没有人认识他。

可改为:

他谁都不认识,只好让弟弟自己来处理。

或“他谁都不认识,局长只好让派出所前去调查。

”)

例6.鸡不吃了。

(可理解为“鸡不吃食了”,也可理解为“客人不吃炖鸡这道菜”。

可改为:

鸡不吃了,鸭子还在吃食。

或“鸡不吃了,鱼这道菜客人还在吃着。

”)

例7.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可改为:

这辆自行车没有锁,爸爸特地为它配上了一把锁。

或“这辆自行车没有锁,是看车的大妈替他锁上的。

”)

例8.你不应该骂他。

(可改为:

①教育应该讲究方法,你不应该骂他。

②教育工作可由老师去做,你不应该骂他。

③批评他是应该的,但你不应该骂他。

④坏事不是他干的,你不应该骂他。

在这个句子的前面加上这些适当的句子,就可以消除由逻辑重音的位置不同造成的歧义)

姓名:

王世平详细地址: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中学

邮编:

165450电话号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